“我想他發現的應該不會是那具貓屍!”石秀美斬釘截鐵地說。說完,她轉過頭看到我一言不發,便繼續說道:“小敏,說說你對案件的看法吧!”
我不是沒聽見他們倆的對話,一直不發言純粹是在掩飾我和殷尋的關係,但現在石秀美一再要求,我隻能硬著頭皮說了。
“死者是一名記者,他很有可能通過自己的調查,產生了對火災原因的懷疑,才會去消防研究所求證的。”我盡可能地不讓自己說話時的語氣變得急促,但這句話說得像是句廢話。
“我已經派人到《時代傳媒》雜誌去求證了,看看他們有沒有讓死者去調查火災的原因。但那家雜誌社的總部在w市,可能要花些時間。”劉靜生說著把車擋推上了三擋。
“還應該到內蒙古去一趟,到他家裏去看看。”我此時正在擔心他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一定不會好受。
“已經聯係了,但是他的父母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死者隻有一個妹妹,但現在一直沒有聯係上,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親戚了。”劉靜生說道。
他還有個妹妹?從沒聽他提過,而且他也從來沒對我說過他的父母已經去世了,果然他對我還是有所隱瞞的。想到這,我心裏有些不快,但轉念一想,我們是網戀,又不是相親,沒介紹彼此家裏的具體情況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不是也沒把父母和哥哥的具體情況跟他說得很清楚嗎?
“你說有沒有可能是死者調查出了什麽來,而遭人滅口的?”石秀美推測道。
“死者是一名記者,記者的工作就是挖掘公眾不知道的事情,這種挖掘很有可能傷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殺人滅口的動機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不過我敢肯定,事情沒有這麽簡單,隻從現場發現的那五張電子照片就能知道,這恐怕隻是個開始。”劉靜生開車的速度跟他的語速一樣不緊不慢。
“我現在一直在想,死者是怎麽知道火災的起因有問題的呢?要不是張敏再去現場進行勘察,發現了重要的疑點,我想我們誰也不會懷疑消防研究所作出的結論是有問題的。況且,這樣的結論是通過法醫的科學鑒定才得出的,可一個記者是怎樣做到的呢?”石秀美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人,覺得有必要把這個信息告訴他們兩個,“其實,懷疑火災起因有問題的,不隻是死者,我還見過一個人也說過質疑的話。”
“哦?誰呀?你怎麽不早說?”石秀美用埋怨的眼神看著我。
我並沒有理會石秀美的怪罪,而是繼續說我想說的事情:“我去火場現場調查的那天,遇到了一個老大爺。他當時對我說了兩句很奇怪的話,現在想起來,很值得注意。”
“說的什麽?”劉靜生也開始關注這個線索,雖然眼睛不往後瞅,耳朵卻豎了起來。
“他說掙賣白菜錢的人,卻犯了賣白粉的罪!還說,一個商場著了大火,死了這麽多的人,最後卻隻抓了幾個電工頂罪!”
“他真的這麽說?”劉靜生突然將車緩緩地駛到了街邊。
我點了點頭,又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況,“那個老大爺還告訴了我一件事,他的女兒是商場二樓超市的理貨員,也被燒死在了大樓裏。”說這話時,我突然想到了在商場前擺放的那些枯萎的花朵。
劉靜生回過頭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感覺他此時的氣勢遠遠超過了石秀美對我的震懾,“這個線索為什麽不早告訴我?真是耽誤事!”
我本想反擊兩句,卻也找不出好的理由,況且自己確實對警方隱瞞了太多的事情,我心知肚明這對破案會有很大的負麵影響。我此時在想,要不要把我所知道的事情,統統告訴警方,也許那樣會更好。
但不知道是理智還是怯懦,讓我把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我這樣做真的妥當嗎?深埋在心底的秘密,總有一天會像種子一般冒芽,到那時我該如何收場呢?
而比起隱瞞那個秘密,我當下更想尋找的是那段已經失落了的感情。而現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破案。我確信,此時我正在循著他的足跡,尋訪或許他還沒有暗訪到的真相。
第七章
1
劉靜生再次找到我是在一天後,他在電話中說去w市調查的人回來了,問我要不要聽聽調查結果。我欣然答應了。
先前,劉靜生大有把我拒之門外的感覺,但這次卻主動聯係我,這讓我頗感意外。我覺得這名經驗豐富的刑警肯定已經察覺到我和殷尋之間非同尋常的關係,但他對我又無可奈何,因為無論怎麽調查,他也不可能這麽容易就發現我和殷尋之間的交叉點。
我對案件有所保留,劉靜生心知肚明,他主動向我“獻殷勤”,恐怕是想用他的真誠打動我,讓我把心中所有的秘密一股腦地告訴他。但是,即便是這樣,我現在還是不準備向他吐露我與殷尋的任何事情,因為我覺得現在說,隻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複雜,還會讓我完全喪失參與案件調查的機會。
當我趕到公安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鍾了。刑警隊裏除了值班的警官,辦公室裏冷冷清清的。
我們的談話還是在上次那間小屋中進行的。負責到w市調查的是刑警田建立,他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有活力,有熱情,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偵查經驗,正是刑警的“當打之年”。之前,他和我也曾經合作過,雖然並無深交,見麵卻也沒有任何的隔閡感,這樣就少了很多令我生厭的寒暄,談話可以直奔主題。
“小田是下午剛下的火車,都沒來得及喝口水,就回隊裏了。”不知道劉靜生是在向我繼續表達著他的誠意,還是在肯定田建立的工作。
“張法醫,劉隊,這次收獲不小。”田建立大口喝著水,嘴角卻含著笑容。
“行了,快說說看吧!”劉靜生似乎非常關心田建立的調查。
“死者殷尋,一九八三年出生,二十八歲,是內蒙古一所普通大學的新聞係畢業生,四年前大學畢業後便到《時代傳媒》當了一名記者。”
“w市和s市這麽遠,他難道有什麽采訪任務才被派到s市的嗎?”劉靜生皺起了眉頭。
“是這樣的,死者其實並不是雜誌社的在編人員。”
我聽到這裏,心頭一震。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又是我不曾知道的情況?他對我到底還有多少隱瞞呢?我的心情此時有些矛盾。
“與其說死者在為這家雜誌社工作,不如說他們彼此間是合作關係。死者一直把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販賣給雜誌社,獲得高昂的收益。”
“《時代傳媒》主要是刊登什麽內容?”劉靜生問道。
“劉隊你可能不太喜歡看雜誌之類的刊物,《時代傳媒》可是近幾年很火的一本雜誌,它是一本綜合類雜誌,主要刊登社會的熱點,裏麵還有很多新穎的觀點和評論,很受青年讀者的歡迎。他們發行做得也很好,雜誌幾乎在各地級市都有銷售。”田建立說著便從包裏掏出了一本《時代傳媒》,“這是我回來時,在s市火車站買到的,是最新的一期。”
劉靜生接過了那本雜誌,看了又看。雜誌十六開大小,封麵上印著一座小橋,橋上是一些農民背著厚重的柴薪,農民們的臉看上去很滄桑,表情也很無奈。劉靜生翻了兩頁就把雜誌放到了我的跟前,然後轉頭對田建立說道:“這雜誌社也夠摳門的,也不說送你一本。”
田建立剛想回話,卻被我接過了話頭,“死者都給雜誌社提供過什麽信息?”因為我從來沒聽他說過他和雜誌社還有這樣的交易,他的事情我還有多少不知道呢?
田建立拿出了一個小本,一邊看一邊說道:“四年間,死者給雜誌社提供了大量的照片。”
“照片?隻是照片嗎?”我有些奇怪,便向田建立大聲問道。
田建立又看了看小本,“還有少量的文字信息,但是大多數都是用來描述或解釋照片的。”
“都是些什麽內容的照片?”劉靜生問道。
“很雜,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幾乎什麽樣的照片都有,看來死者去過很多地方。”
“這些照片你都看過了?”
田建立點了點頭,“我讓雜誌社將過去刊登過死者照片的雜誌都挑了出來,因為這次我是一個人去的,雜誌太多了,自己搬不回來,所以就叫雜誌社用快遞給咱們寄過來,估計就這幾天吧。”
“我就說嘛,雜誌社不會這麽小氣的!這個雜誌是半月刊,四年的雜誌差不多一百本,數量相當龐大啊!希望能從這些雜誌中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劉靜生對田建立的工作表示肯定。
“遺憾的是,據說死者為雜誌社提供的照片數量是刊登的照片數量的十倍,也就是說雜誌社隻采用了十分之一左右的照片,而其他沒有被采用的照片,雜誌社也沒有留底,都處理掉了。”
“雜誌社給死者的報酬是怎麽樣的?”
“相當豐厚的報酬!采用一張照片,雜誌社就會向死者支付一千元的報酬。”
“死者到各地采風的火車票和住宿費,雜誌社不予報銷嗎?”
“我問了,不管。”
“支付的明細你查到沒有?”
“我都記錄在了本子上,最少的時候一個月一千元,最多的一個月七千元。”
“還真是筆可觀的收入!”
“死者每個月都會提供照片給雜誌社嗎?從沒有中斷過?”
“隻有一個月沒有提供,是前年的七月份。”
劉靜生聽到這裏,看了看我,“張法醫,我記得你在法醫鑒定報告裏提到過死者的後背上有條長長的刀疤,你覺得那個傷疤是在什麽時候留下的?”
“具體的時間無法判定,但就刀疤的深度來看,應該是近幾年的事情。”我心裏很清楚,殷尋恐怕是因為刀傷才停止給雜誌社提供照片的,沒想到劉靜生這麽快就洞察到了這一點。
劉靜生聽完我的解釋後點了點頭,回過頭來繼續詢問田建立:“死者是通過什麽渠道給雜誌社傳照片的?”
“郵箱傳遞,郵箱地址我也記錄下來了,明天就可以申請對郵箱密碼進行破解。”
“雜誌社平常是怎麽跟死者聯係的?有沒有死者的手機號?”
“沒有!他們采用了最簡單的交易方式,據說全都是通過這個郵箱。死者每個月按時給雜誌社傳照片,雜誌社再通過這個郵箱通知死者,哪張照片被采用了,然後便給死者匯款。死者好像並不在乎自己的照片能不能被采用,也從來不會跟雜誌社討價還價,在他留給雜誌社的履曆表中除了這個郵箱地址,並沒有留下其他的聯係方式。”
連手機號碼都不留!這顯然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劉靜生的眼珠轉了轉,看了看我。但好像他從我這裏也得不到什麽更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便繼續問道:“雜誌社向死者支付報酬是通過什麽方式?”
“銀行轉賬。雜誌社會定期將報酬打到一張交通銀行的儲蓄卡裏。”
“卡號查了嗎?”
“查了,而且查到了很奇怪的事情。”
“什麽?”
“那張銀行卡不是死者本人的,而是死者妹妹殷雪的戶頭。更奇怪的是這張銀行卡上竟然已經有了兩百多萬元的現金。”
“好家夥!他這個妹妹的基本情況我們調查了,剛剛大學畢業,還沒有任何的工作記錄,哪來的這麽多錢?就算雜誌社給死者的報酬再高,加在一起,也不會有這麽多!”
“我已經通過w市經偵處調查了,大筆的現金是從北京一個很有名的出版社那裏打來的,叫新方向出版社。”
“出版社?死者的妹妹是作家,還是死者也為這家出版社提供照片,報酬也打在這個賬戶裏?”
“這個還不清楚!我盡快安排人到這個出版社走一趟,做進一步調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
“什麽?快說!”
“這張銀行卡一直沒有提現的記錄。”
劉靜生聽後又喘了一大口氣,“小田,你還記得嗎?我們在案發現場沒有發現死者的銀行卡。”
“記得,而且事後我們也調查過了,死者沒有在任何一家銀行開過卡或存折,這太奇怪了!死者把掙來的錢全都匯給了妹妹,而自己卻沒有一張銀行卡,他整天跋山涉水地拍照,他是怎麽維持生活的呢?”
“先不要想這些問題,你盡快安排時間去一趟北京,調查一下出版社是因為什麽原因給死者的妹妹匯錢的。”
我聽到這裏,已經知道,警方調查出他就是那本《暗訪》的作者是遲早的事了。但這還不是我最糾結的事,他怎麽會平白無故多出了一個神秘的妹妹來?當然,他把大筆的稿費寄給妹妹這不難理解,但他為什麽從來沒跟我提過這件事呢?他對我到底還隱藏有多少秘密?我的腦子越來越亂。
劉靜生一邊詢問,還一邊忙裏偷閑觀察我的表情,我知道我和殷尋的關係不可能一輩子隱瞞下去,但即便如此,我也隻能繼續裝糊塗。
劉靜生將剛才的問話,詳細地記錄在了他的筆記本上,似乎這次交談即將結束了。但他突然向田建立問了一個問題:“死者最後一次向雜誌社提供照片是在什麽時候?”
“兩個月前,最後提供的照片是幾張老虎的照片,照片裏提供了文字的信息,說是某動物園裏的華北虎突然死亡的事件。”
我心中一陣懷疑,奇怪!他跟我說華北虎死亡的時候,距離現在是六個月前,為什麽他會在兩個月前才把那幾張老虎的照片交給雜誌社呢?
“具體時間是什麽時間?”
“雜誌社郵箱裏顯示的接收時間是今年的六月六日。”
“六月六日?”劉靜生有意無意地加重了語氣,眼神裏更是流露出了一種疑惑。
田建立有點不明白劉靜生的舉動,問道:“這日子有什麽問題嗎?”
“是商場大火發生的日子!”我眼神迷離,小聲嘀咕著,但聲音足以讓他倆聽得清楚。
2
我記得在爸媽去世後不久,一看見他們的照片,眼淚就會禁不住流下來,直到過了很長時間,淚腺已經幹涸,才止住了哭泣。
女孩總是愛流淚的,我總羨慕那些看看韓劇就能痛快哭一場的女同事,跟她們比起來,我的淚點實在太高了。但恐怕也正是這個緣故,我隻要一哭起來就會沒完沒了,似乎是要把幾年間積攢下來的淚水一下子哭完才能結束。
自從得知他的死訊後,我又難以抑製自己的眼淚了,雖然在人前我還是顯得很堅強,但在人後,我不知道已經默默地為他流了多少淚水。
距離我們約定見麵的日子還有五個月……
“今天有人給我介紹男朋友了。”我並不是在試探他,那個時期常常會有同事給我傳來各種男性的照片。
“這很正常,你這麽漂亮,還這麽優秀!”
“你不吃醋嗎?”這句話才是明晃晃的試探。
“吃,這會兒牙都倒了!”
“切!少來!”
我不是沒聽見他們倆的對話,一直不發言純粹是在掩飾我和殷尋的關係,但現在石秀美一再要求,我隻能硬著頭皮說了。
“死者是一名記者,他很有可能通過自己的調查,產生了對火災原因的懷疑,才會去消防研究所求證的。”我盡可能地不讓自己說話時的語氣變得急促,但這句話說得像是句廢話。
“我已經派人到《時代傳媒》雜誌去求證了,看看他們有沒有讓死者去調查火災的原因。但那家雜誌社的總部在w市,可能要花些時間。”劉靜生說著把車擋推上了三擋。
“還應該到內蒙古去一趟,到他家裏去看看。”我此時正在擔心他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一定不會好受。
“已經聯係了,但是他的父母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死者隻有一個妹妹,但現在一直沒有聯係上,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親戚了。”劉靜生說道。
他還有個妹妹?從沒聽他提過,而且他也從來沒對我說過他的父母已經去世了,果然他對我還是有所隱瞞的。想到這,我心裏有些不快,但轉念一想,我們是網戀,又不是相親,沒介紹彼此家裏的具體情況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不是也沒把父母和哥哥的具體情況跟他說得很清楚嗎?
“你說有沒有可能是死者調查出了什麽來,而遭人滅口的?”石秀美推測道。
“死者是一名記者,記者的工作就是挖掘公眾不知道的事情,這種挖掘很有可能傷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殺人滅口的動機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不過我敢肯定,事情沒有這麽簡單,隻從現場發現的那五張電子照片就能知道,這恐怕隻是個開始。”劉靜生開車的速度跟他的語速一樣不緊不慢。
“我現在一直在想,死者是怎麽知道火災的起因有問題的呢?要不是張敏再去現場進行勘察,發現了重要的疑點,我想我們誰也不會懷疑消防研究所作出的結論是有問題的。況且,這樣的結論是通過法醫的科學鑒定才得出的,可一個記者是怎樣做到的呢?”石秀美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人,覺得有必要把這個信息告訴他們兩個,“其實,懷疑火災起因有問題的,不隻是死者,我還見過一個人也說過質疑的話。”
“哦?誰呀?你怎麽不早說?”石秀美用埋怨的眼神看著我。
我並沒有理會石秀美的怪罪,而是繼續說我想說的事情:“我去火場現場調查的那天,遇到了一個老大爺。他當時對我說了兩句很奇怪的話,現在想起來,很值得注意。”
“說的什麽?”劉靜生也開始關注這個線索,雖然眼睛不往後瞅,耳朵卻豎了起來。
“他說掙賣白菜錢的人,卻犯了賣白粉的罪!還說,一個商場著了大火,死了這麽多的人,最後卻隻抓了幾個電工頂罪!”
“他真的這麽說?”劉靜生突然將車緩緩地駛到了街邊。
我點了點頭,又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況,“那個老大爺還告訴了我一件事,他的女兒是商場二樓超市的理貨員,也被燒死在了大樓裏。”說這話時,我突然想到了在商場前擺放的那些枯萎的花朵。
劉靜生回過頭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感覺他此時的氣勢遠遠超過了石秀美對我的震懾,“這個線索為什麽不早告訴我?真是耽誤事!”
我本想反擊兩句,卻也找不出好的理由,況且自己確實對警方隱瞞了太多的事情,我心知肚明這對破案會有很大的負麵影響。我此時在想,要不要把我所知道的事情,統統告訴警方,也許那樣會更好。
但不知道是理智還是怯懦,讓我把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我這樣做真的妥當嗎?深埋在心底的秘密,總有一天會像種子一般冒芽,到那時我該如何收場呢?
而比起隱瞞那個秘密,我當下更想尋找的是那段已經失落了的感情。而現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破案。我確信,此時我正在循著他的足跡,尋訪或許他還沒有暗訪到的真相。
第七章
1
劉靜生再次找到我是在一天後,他在電話中說去w市調查的人回來了,問我要不要聽聽調查結果。我欣然答應了。
先前,劉靜生大有把我拒之門外的感覺,但這次卻主動聯係我,這讓我頗感意外。我覺得這名經驗豐富的刑警肯定已經察覺到我和殷尋之間非同尋常的關係,但他對我又無可奈何,因為無論怎麽調查,他也不可能這麽容易就發現我和殷尋之間的交叉點。
我對案件有所保留,劉靜生心知肚明,他主動向我“獻殷勤”,恐怕是想用他的真誠打動我,讓我把心中所有的秘密一股腦地告訴他。但是,即便是這樣,我現在還是不準備向他吐露我與殷尋的任何事情,因為我覺得現在說,隻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複雜,還會讓我完全喪失參與案件調查的機會。
當我趕到公安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鍾了。刑警隊裏除了值班的警官,辦公室裏冷冷清清的。
我們的談話還是在上次那間小屋中進行的。負責到w市調查的是刑警田建立,他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有活力,有熱情,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偵查經驗,正是刑警的“當打之年”。之前,他和我也曾經合作過,雖然並無深交,見麵卻也沒有任何的隔閡感,這樣就少了很多令我生厭的寒暄,談話可以直奔主題。
“小田是下午剛下的火車,都沒來得及喝口水,就回隊裏了。”不知道劉靜生是在向我繼續表達著他的誠意,還是在肯定田建立的工作。
“張法醫,劉隊,這次收獲不小。”田建立大口喝著水,嘴角卻含著笑容。
“行了,快說說看吧!”劉靜生似乎非常關心田建立的調查。
“死者殷尋,一九八三年出生,二十八歲,是內蒙古一所普通大學的新聞係畢業生,四年前大學畢業後便到《時代傳媒》當了一名記者。”
“w市和s市這麽遠,他難道有什麽采訪任務才被派到s市的嗎?”劉靜生皺起了眉頭。
“是這樣的,死者其實並不是雜誌社的在編人員。”
我聽到這裏,心頭一震。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又是我不曾知道的情況?他對我到底還有多少隱瞞呢?我的心情此時有些矛盾。
“與其說死者在為這家雜誌社工作,不如說他們彼此間是合作關係。死者一直把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販賣給雜誌社,獲得高昂的收益。”
“《時代傳媒》主要是刊登什麽內容?”劉靜生問道。
“劉隊你可能不太喜歡看雜誌之類的刊物,《時代傳媒》可是近幾年很火的一本雜誌,它是一本綜合類雜誌,主要刊登社會的熱點,裏麵還有很多新穎的觀點和評論,很受青年讀者的歡迎。他們發行做得也很好,雜誌幾乎在各地級市都有銷售。”田建立說著便從包裏掏出了一本《時代傳媒》,“這是我回來時,在s市火車站買到的,是最新的一期。”
劉靜生接過了那本雜誌,看了又看。雜誌十六開大小,封麵上印著一座小橋,橋上是一些農民背著厚重的柴薪,農民們的臉看上去很滄桑,表情也很無奈。劉靜生翻了兩頁就把雜誌放到了我的跟前,然後轉頭對田建立說道:“這雜誌社也夠摳門的,也不說送你一本。”
田建立剛想回話,卻被我接過了話頭,“死者都給雜誌社提供過什麽信息?”因為我從來沒聽他說過他和雜誌社還有這樣的交易,他的事情我還有多少不知道呢?
田建立拿出了一個小本,一邊看一邊說道:“四年間,死者給雜誌社提供了大量的照片。”
“照片?隻是照片嗎?”我有些奇怪,便向田建立大聲問道。
田建立又看了看小本,“還有少量的文字信息,但是大多數都是用來描述或解釋照片的。”
“都是些什麽內容的照片?”劉靜生問道。
“很雜,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幾乎什麽樣的照片都有,看來死者去過很多地方。”
“這些照片你都看過了?”
田建立點了點頭,“我讓雜誌社將過去刊登過死者照片的雜誌都挑了出來,因為這次我是一個人去的,雜誌太多了,自己搬不回來,所以就叫雜誌社用快遞給咱們寄過來,估計就這幾天吧。”
“我就說嘛,雜誌社不會這麽小氣的!這個雜誌是半月刊,四年的雜誌差不多一百本,數量相當龐大啊!希望能從這些雜誌中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劉靜生對田建立的工作表示肯定。
“遺憾的是,據說死者為雜誌社提供的照片數量是刊登的照片數量的十倍,也就是說雜誌社隻采用了十分之一左右的照片,而其他沒有被采用的照片,雜誌社也沒有留底,都處理掉了。”
“雜誌社給死者的報酬是怎麽樣的?”
“相當豐厚的報酬!采用一張照片,雜誌社就會向死者支付一千元的報酬。”
“死者到各地采風的火車票和住宿費,雜誌社不予報銷嗎?”
“我問了,不管。”
“支付的明細你查到沒有?”
“我都記錄在了本子上,最少的時候一個月一千元,最多的一個月七千元。”
“還真是筆可觀的收入!”
“死者每個月都會提供照片給雜誌社嗎?從沒有中斷過?”
“隻有一個月沒有提供,是前年的七月份。”
劉靜生聽到這裏,看了看我,“張法醫,我記得你在法醫鑒定報告裏提到過死者的後背上有條長長的刀疤,你覺得那個傷疤是在什麽時候留下的?”
“具體的時間無法判定,但就刀疤的深度來看,應該是近幾年的事情。”我心裏很清楚,殷尋恐怕是因為刀傷才停止給雜誌社提供照片的,沒想到劉靜生這麽快就洞察到了這一點。
劉靜生聽完我的解釋後點了點頭,回過頭來繼續詢問田建立:“死者是通過什麽渠道給雜誌社傳照片的?”
“郵箱傳遞,郵箱地址我也記錄下來了,明天就可以申請對郵箱密碼進行破解。”
“雜誌社平常是怎麽跟死者聯係的?有沒有死者的手機號?”
“沒有!他們采用了最簡單的交易方式,據說全都是通過這個郵箱。死者每個月按時給雜誌社傳照片,雜誌社再通過這個郵箱通知死者,哪張照片被采用了,然後便給死者匯款。死者好像並不在乎自己的照片能不能被采用,也從來不會跟雜誌社討價還價,在他留給雜誌社的履曆表中除了這個郵箱地址,並沒有留下其他的聯係方式。”
連手機號碼都不留!這顯然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劉靜生的眼珠轉了轉,看了看我。但好像他從我這裏也得不到什麽更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便繼續問道:“雜誌社向死者支付報酬是通過什麽方式?”
“銀行轉賬。雜誌社會定期將報酬打到一張交通銀行的儲蓄卡裏。”
“卡號查了嗎?”
“查了,而且查到了很奇怪的事情。”
“什麽?”
“那張銀行卡不是死者本人的,而是死者妹妹殷雪的戶頭。更奇怪的是這張銀行卡上竟然已經有了兩百多萬元的現金。”
“好家夥!他這個妹妹的基本情況我們調查了,剛剛大學畢業,還沒有任何的工作記錄,哪來的這麽多錢?就算雜誌社給死者的報酬再高,加在一起,也不會有這麽多!”
“我已經通過w市經偵處調查了,大筆的現金是從北京一個很有名的出版社那裏打來的,叫新方向出版社。”
“出版社?死者的妹妹是作家,還是死者也為這家出版社提供照片,報酬也打在這個賬戶裏?”
“這個還不清楚!我盡快安排人到這個出版社走一趟,做進一步調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
“什麽?快說!”
“這張銀行卡一直沒有提現的記錄。”
劉靜生聽後又喘了一大口氣,“小田,你還記得嗎?我們在案發現場沒有發現死者的銀行卡。”
“記得,而且事後我們也調查過了,死者沒有在任何一家銀行開過卡或存折,這太奇怪了!死者把掙來的錢全都匯給了妹妹,而自己卻沒有一張銀行卡,他整天跋山涉水地拍照,他是怎麽維持生活的呢?”
“先不要想這些問題,你盡快安排時間去一趟北京,調查一下出版社是因為什麽原因給死者的妹妹匯錢的。”
我聽到這裏,已經知道,警方調查出他就是那本《暗訪》的作者是遲早的事了。但這還不是我最糾結的事,他怎麽會平白無故多出了一個神秘的妹妹來?當然,他把大筆的稿費寄給妹妹這不難理解,但他為什麽從來沒跟我提過這件事呢?他對我到底還隱藏有多少秘密?我的腦子越來越亂。
劉靜生一邊詢問,還一邊忙裏偷閑觀察我的表情,我知道我和殷尋的關係不可能一輩子隱瞞下去,但即便如此,我也隻能繼續裝糊塗。
劉靜生將剛才的問話,詳細地記錄在了他的筆記本上,似乎這次交談即將結束了。但他突然向田建立問了一個問題:“死者最後一次向雜誌社提供照片是在什麽時候?”
“兩個月前,最後提供的照片是幾張老虎的照片,照片裏提供了文字的信息,說是某動物園裏的華北虎突然死亡的事件。”
我心中一陣懷疑,奇怪!他跟我說華北虎死亡的時候,距離現在是六個月前,為什麽他會在兩個月前才把那幾張老虎的照片交給雜誌社呢?
“具體時間是什麽時間?”
“雜誌社郵箱裏顯示的接收時間是今年的六月六日。”
“六月六日?”劉靜生有意無意地加重了語氣,眼神裏更是流露出了一種疑惑。
田建立有點不明白劉靜生的舉動,問道:“這日子有什麽問題嗎?”
“是商場大火發生的日子!”我眼神迷離,小聲嘀咕著,但聲音足以讓他倆聽得清楚。
2
我記得在爸媽去世後不久,一看見他們的照片,眼淚就會禁不住流下來,直到過了很長時間,淚腺已經幹涸,才止住了哭泣。
女孩總是愛流淚的,我總羨慕那些看看韓劇就能痛快哭一場的女同事,跟她們比起來,我的淚點實在太高了。但恐怕也正是這個緣故,我隻要一哭起來就會沒完沒了,似乎是要把幾年間積攢下來的淚水一下子哭完才能結束。
自從得知他的死訊後,我又難以抑製自己的眼淚了,雖然在人前我還是顯得很堅強,但在人後,我不知道已經默默地為他流了多少淚水。
距離我們約定見麵的日子還有五個月……
“今天有人給我介紹男朋友了。”我並不是在試探他,那個時期常常會有同事給我傳來各種男性的照片。
“這很正常,你這麽漂亮,還這麽優秀!”
“你不吃醋嗎?”這句話才是明晃晃的試探。
“吃,這會兒牙都倒了!”
“切!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