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說,當我打算要開始寫這個恐怖故事的時候,我的內心一直感到很不安。
因為這實在是一件慘絕人寰、充滿詛咒與怨恨的凶殺案。所以我很不願意把這個恐怖事件公諸於世,相信讀者們讀過之後,也會覺得心裏很不舒服。
作為作者的我,也無法預測自己將會以怎樣的方式來敘述這個故事;我想,讀者們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刹那,說不定會有一種仿佛從漆黑的萬丈深淵中掙脫出來的感覺!而且,我覺得金田一耕助也有同樣的顧慮,因為他一直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把相關的資料提供給我。
這個案件的性質和我這兩三年來所寫的有關金田一耕助的其他冒險經曆差不多;至幹時間的先後,大概介於(黑貓酒店事件)和(夜行)之間。
這件事之所以到現在仍讓我感到害怕,是因為整個事件給人一種無可挽救的絕望感,並且充滿了憎惡、怨恨的人際關係。
不過,由於出版社再三催稿,再加上得到金田一耕助的同意,因此,我終於決定寫這個故事。
現在,我的書桌上擺滿了金田一耕助提供給我的各種資料,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一張照片和一張唱片。
這張照片大概和明信片差不多大小,是一位中年紳士的半身像。
拍這張照片時,這位紳士正好四十二歲(這個故事中所出現的年齡,全都是以虛歲計算),處於男人的厄運之年。也許是心理作用吧!我總覺得這個人的臉上寫著絕望與無助。
他的額頭略寬,皮膚不算黑,頭發整齊地向左邊分,鼻子高挺,眉頭深鎖,眼珠的顏色深沉,似乎隱藏著無數心事,不過,整體給人的感覺倒還滿舒服的。
此外,他的嘴巴略小,嘴唇較薄,但卻不會讓人覺得尖酸刻薄,反而有一種女性的溫柔感。不過,從寬闊的下巴看來,卻像是一旦有什麽事發生,他的體內就會爆發出堅強的意誌力。
雖然他穿的西裝相當樸素,但是,垂在胸前的領帶倒是滿有藝術氣質的。
總而言之,這張照片裏的人很有貴族氣質,是一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他就是這個恐怖事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椿英輔子爵。而他在拍了這張照片的半年後,就離奇地失蹤了。
至於那張唱片,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g唱片公司發行的十寸大小的長笛獨奏唱片,曲名是——(惡魔吹著笛子來)。
作曲者與長笛吹奏者都是椿英輔,這張唱片是他在失蹤前一個月才錄製好的。
不知為什麽,在下筆之前,我突然有種想聽聽的衝動,於是把唱片放入唱機裏播放。
不聽還好,一聽之下,我立刻感到一股強烈的寒意從脊背涼颶颶地竄了上來。
這絕對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在長笛的旋律中,有一種像是音階走調、旋律雜亂的詭異感覺。
此外,整首曲子充滿了仇視與憎恨之氣,一個個音符,都仿佛要幻化出一個瘋狂的、恐怖的惡魔實體。
雖然我對音樂完全外行,但是乍聽之下,仍不由地感受到這首曲子和多布拉的長笛(匈牙利的田園交響曲)有點相似。
不過,多布拉的曲子至少還有輕快的一麵。而椿美輔的(惡魔吹著笛子來),從頭到尾給人的感覺卻都非常淒涼、哀怨。尤其是在音域漸強的部分更是恐怖,像是地獄裏的遊魂帶著積怨沉仇和詛咒,在寂靜的夜晚哀號著,即使是不懂音律的我,聽了以後也會全身汗毛直豎。
(惡魔吹著笛子來)這首曲名應該是從木下奎太郎的名詩(玻璃批發商)裏“盲目隨笛而來”所引申的。然而,在這首曲子裏,我不但感覺不出奎太郎的情緒,反而充滿了惡魔吹笛的鬼叫聲,那叫聲有如帶著詛咒和憎惡的黑血,隨著唱盤緩緩流瀉而出。
像我這種外行人都可以感覺出一股強烈的鬼氣,更何況是和這件事有關聯的人。在椿英輔失蹤後,突然聽到這首長笛獨奏曲時,那恐懼與震驚便可想而知了!
之後,我一想到(惡魔吹著笛子來),就覺得那實在是一首十分瘋狂的曲子,不過它卻是這樁恐怖案件的開端。
這件事在昭和二十二年時,曾經是轟動社會的大新聞。當時我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對這驚天動地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印象。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有一件事情竟也和這個案件有微妙的關係!
那就是震撼一時的“天銀堂事件”。
天銀堂事件——光看這幾個字,就會讓人怦然心跳,直到今天,這件事還讓人有記憶猶新的感覺。
當時就連海外的傳播媒體,也競相報道這史無前例的事件。讓我在這裏還是簡單地說明一下吧!
那是在昭和二十二年一月十五日,早上十點左右,銀座的天銀堂珠寶店來了個男人。
那個男人大約四十歲左右,是一個長得不錯的美男子,膚色微黑,給人一種貴族氣質的感覺。他的手臂上佩戴著衛生所人員的臂章,另一隻手則抱著一個像是醫生出診時拿的皮包。
那個男人一進珠寶店,便走進辦公室和老板見麵。首先,他遞上一張上麵寫著東京都衛生局工作人員井口一郎的名片,然後告訴老板:因為這一帶有傳染病,凡是和客人有接觸的店員們,依規定都得喝預防藥。
因此,老板立刻召集所有的店員到辦公室。因為剛開門營業,還沒有客人,店員們也剛放好櫥窗內的擺飾,所以一聽到老板的指示,大家全都跑過去,連負責清掃的清潔婦也來了,包括老板在內,全店一共有十三個人。
而這個自稱是井口一郎的人,看店裏所有的人全都到齊後,從容自若地從皮包裏拿出兩個不同的瓶子,倒在每個人的杯子裏,教大家如何喝這個藥。
數秒鍾之後,這群善良的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把這兩種藥都喝光之後,淒慘的命運隨即降臨在自己身上。
店員一個個不支倒地,有人馬上就斷氣,也有人痛苦不堪、掙紮呻吟著。
而那個自稱是井口一郎的男人一看到這種情形後,馬上把自己所帶來的東西統統塞進皮包裏,衝出辦公室,順手抓了一把擺在店裏的珠寶,往銀座街上逃逸。
事後經過警方詳細清點的結果,發現被搶走的珠寶大概值三十萬元左右。
這個淒慘的案件被人發現時,已經是井口一郎逃走十分鍾之後了。
當時一個偶爾走進店裏的客人,聽到辦公室裏有異樣的呻吟聲和低微的求救聲,於是向門縫裏張望了一下,等他看到裏麵的情形,著實嚇了一跳,這樁前所未聞的命案就此揭開了。
這樁案件裏的十三個被害人之中,隻有三個人保住了性命,其餘的十個人都在醫生和警察趕來之前就斷氣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雖然有人批評老板和店員太過於相信“公務員”的頭銜,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不過話說回來,就因為這個自稱井口一郎的人,看起來是那麽溫文儒雅,態度又如此從容不迫,所以當時才沒有一個人懷疑他。
從作案手法來看,這件事相當單純,根本稱不上是智慧型犯罪,倒是凶手殘忍、冷血,以及那毫無人性的作案心態,簡直天地難容;尤其當時是在戰後不久,社會民心都不穩定的情況下,這個案件帶給人們極大的震驚和恐慌。
大家都以為很快就可以抓到凶手,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因此這件案子才慢慢地擴大了。
當然,警察局一直沒有懈怠過,凡是可疑的線索、凶手可能藏匿的地方、珠寶的流向,甚至替井口一郎印名片的印刷廠,他們都不放過,並且還根據三名幸存者,以及曾目擊犯人從天銀堂跑出來的兩三個證人的記憶,畫了一張凶手圖像,張貼在車站和附近的大街小巷裏,請社會大眾幫忙指認。
凶手圖像經過五次修正後,終於刊登在各大報章雜誌上,也因而衍生出許多悲喜劇。
指證凶手的投書和密告信,如雪片般蜂擁而至,為了這些捕風捉影的信件,警察局裏鬧得天翻地覆、人仰馬翻。警察明知可能被騙,還是不得不前往求證;也有不少人因為某些特征和凶手相似,在街邊被警察攔住盤查,造成困擾。這些情形不隻是在東京有,全日本各地都時常發生呢!
前麵提到天銀堂事件是在一月十五日發生的,大約過了五十天後,也就是三月五日的報紙上,又登出一件撼動人心的大案子。
這樁案子才是我要寫下的恐怖三重殺人案的前奏曲。
當時,太宰治的《斜陽》尚未出版,因此,像什麽斜陽族啦、斜陽階級啦,這一類的名詞都還沒有出現;如果當時《斜陽》已經出版的話,這樁案子必定會以“斜陽階級”這個名詞來涵括。
三月五日的報紙上大幅報道椿英輔子爵失蹤的消息,這是戰後第一次揭露貴族階級崩潰的報道,因此社會大眾對這個消息相當感興趣。
事實上,格英輔子爵是在四天前的三月一日就已經失蹤了。
那天早上十點左右、椿英輔沒有對家人說明去向,就逕自離開家,之後,再也沒有回去過。
他離開家時,身上穿了一件灰色的西裝,外麵罩著一件同樣顏色的大衣,還戴了一項老舊的禮帽。
家裏的人根本沒有想到椿英輔會失蹤,一連三天過去了,他沒有回來,家人向親戚朋友打聽他的下落也沒有結果,才在四日的下午向警察局報案。
從椿英輔當時的情形來看,也許自殺的可能性比較大些,因此,警察局趁著向全國各地發出緝捕天銀堂案凶手的同時,也在五日的報紙上登了一張椿英輔的照片,就是我手邊這張像明信片大小的照片。
因為沒有隻言片語,也沒有遺書,就算椿英輔是自殺的,其中原因也十分曖昧。但是,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得到是什麽原因。
像他那樣的人,要在戰後的社會裏生存,實在太痛苦了。由於椿英輔在停戰前一直都在日本宮內廳做事,自從宮內廳被廢後,他也遭到免職的下場,由於他在宮內廳的職位並不高,再加上當時的家庭環境逼迫,椿英輔為什麽會自殺就不難理解了。
椿英輔在麻布六本木的公館雖然沒有毀於戰火,但卻由於他妻子的哥哥新宮利彥一家,以及舅舅玉蟲伯爵的房子被燒掉,因此,他不得不和這兩家人住在一起。這件事使得本來就相當神經質的椿子爵更加無法忍受。
其實,這棟房子名義上雖是椿英輔的,實際上產權卻歸他的妻子秋子所有。
在日本能稱得上公卿的人,一般都相當有權有勢,而椿家雖是貴族出身,但是自從明治維新以後,一直沒有出現什麽傑出的人物,因此即使擁有爵位的頭銜,收入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椿美輔年輕時,簡直窮得一貧如洗,根本沒有辦法保住子爵的體麵。幸虧後來他和新宮秋子結婚,情勢才扭轉過來。
秋子的娘家姓新宮,也是諸侯出身的貴族,新宮家代代都善於理財,在貴族間也頗負盛名。尤其是在工蟲伯爵掌理下,家產日益龐大。玉蟲伯爵雖然沒當過大臣,在政壇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椿英輔對玉蟲伯爵會讚成他和秋子的婚事,始終抱著質疑的態度;相應的,玉蟲伯爵事後大概也很後悔吧!他總是罵椿英輔是一個隻會吹笛子的無能者。
像玉蟲伯爵這種勢利的人,雖然看不起淡泊名利的椿英輔,卻對除了酒、女人和高爾夫球以外,什麽都不要的外甥新宮利彥推崇備至,讚許有加。
大家都說:家裏來了貪財勢利的伯爵,再加上一個不務正業的大哥,又被人斥責是無能者,即使是個性溫和的椿英輔也會受不了。
放下這些暫且不談,椿英輔下落不明的消息在報紙大肆報道後,鬧得全國皆知,唱片公司也立即把握這個大賣點,推出(惡魔吹著笛子來)這張唱片。
一如先前所說,這張唱片裏藏有許多深遠的涵義,隻不過當時沒有被人察覺到罷了。這張唱片的風格不同於一般的歌曲,況且在西洋樂器裏,長笛獨奏並不是很流行,因此,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評價。
過了許久,椿英輔依然行蹤不明,大多數的人都認定他已經自殺了。
椿英輔在戰後曾談到他對死亡的看法,他認為與其死在家中,還不如找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一個人靜靜死去來得好。
因為他有言在先,所以大家都認為椿英輔一定是死在哪座山裏麵。
果然不出所料,這個預言後來竟然成真。
椿英輔離家後的第四十五天,也就是四月十四日,警方在信州霧峰的樹林裏發現一具男屍。從服裝和身上的遺物看來,應該是失蹤的椿英輔,所以他們馬上向子爵公館報告。
可是椿英輔的家人卻為了應該派誰去領回遺體的事而僵持不下。秋子由於不太能接受丈夫失蹤的消息,因此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猛然間遇到這種事,她隻好叫女兒美彌子的表哥一彥去辦。
一彥不但是椿英輔的外甥,同時也跟著椿英輔學吹長笛。
不過一彥當時二十一歲,美彌子才十九歲,兩個人都太年輕了,光是讓這兩個孩子去,還真叫人不大放心,至少得有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大人跟著才行;而這個人當然應該是一彥的父親新宮利彥了。
所以秋子堅持要利彥同去,但是利彥始終不肯點頭。他認為與其去領回妹婿的遺體,倒不如向妹妹要錢去找女人,或是找幾個朋友去打高爾夫球來得愉快。
後來因為拗不過妹妹的哭鬧,再加上有筆為數不小的玩樂資金作為交換條件,利彥才帶著一彥和美彌子出發。同行的還有一個是椿美輔在戰後收留的友人遺子,名叫三島東太郎的年輕人。
一行人到達現場後,一切的手續、善後事全都是三島東太郎在處理。
屍體在解剖後立刻火葬。令人吃驚的是,根據現場環境和醫生的驗屍報告推測:椿英輔在三月一日離家後,就直接到這裏來了。雖然檢驗出他是服用了氰酸鉀,但也許因為霧峰這個地方天氣比較寒冷,所以屍體幾乎沒有腐爛。
椿英輔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隨著他喪禮的結束,大家也都以為這樁失蹤案件已經告一段落,然而,事實卻不然。
半年之後,惡魔又高聲吹著詛咒之曲而來,讓人們不得不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椿英輔的失蹤案件。
因為這實在是一件慘絕人寰、充滿詛咒與怨恨的凶殺案。所以我很不願意把這個恐怖事件公諸於世,相信讀者們讀過之後,也會覺得心裏很不舒服。
作為作者的我,也無法預測自己將會以怎樣的方式來敘述這個故事;我想,讀者們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刹那,說不定會有一種仿佛從漆黑的萬丈深淵中掙脫出來的感覺!而且,我覺得金田一耕助也有同樣的顧慮,因為他一直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把相關的資料提供給我。
這個案件的性質和我這兩三年來所寫的有關金田一耕助的其他冒險經曆差不多;至幹時間的先後,大概介於(黑貓酒店事件)和(夜行)之間。
這件事之所以到現在仍讓我感到害怕,是因為整個事件給人一種無可挽救的絕望感,並且充滿了憎惡、怨恨的人際關係。
不過,由於出版社再三催稿,再加上得到金田一耕助的同意,因此,我終於決定寫這個故事。
現在,我的書桌上擺滿了金田一耕助提供給我的各種資料,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一張照片和一張唱片。
這張照片大概和明信片差不多大小,是一位中年紳士的半身像。
拍這張照片時,這位紳士正好四十二歲(這個故事中所出現的年齡,全都是以虛歲計算),處於男人的厄運之年。也許是心理作用吧!我總覺得這個人的臉上寫著絕望與無助。
他的額頭略寬,皮膚不算黑,頭發整齊地向左邊分,鼻子高挺,眉頭深鎖,眼珠的顏色深沉,似乎隱藏著無數心事,不過,整體給人的感覺倒還滿舒服的。
此外,他的嘴巴略小,嘴唇較薄,但卻不會讓人覺得尖酸刻薄,反而有一種女性的溫柔感。不過,從寬闊的下巴看來,卻像是一旦有什麽事發生,他的體內就會爆發出堅強的意誌力。
雖然他穿的西裝相當樸素,但是,垂在胸前的領帶倒是滿有藝術氣質的。
總而言之,這張照片裏的人很有貴族氣質,是一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他就是這個恐怖事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椿英輔子爵。而他在拍了這張照片的半年後,就離奇地失蹤了。
至於那張唱片,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g唱片公司發行的十寸大小的長笛獨奏唱片,曲名是——(惡魔吹著笛子來)。
作曲者與長笛吹奏者都是椿英輔,這張唱片是他在失蹤前一個月才錄製好的。
不知為什麽,在下筆之前,我突然有種想聽聽的衝動,於是把唱片放入唱機裏播放。
不聽還好,一聽之下,我立刻感到一股強烈的寒意從脊背涼颶颶地竄了上來。
這絕對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在長笛的旋律中,有一種像是音階走調、旋律雜亂的詭異感覺。
此外,整首曲子充滿了仇視與憎恨之氣,一個個音符,都仿佛要幻化出一個瘋狂的、恐怖的惡魔實體。
雖然我對音樂完全外行,但是乍聽之下,仍不由地感受到這首曲子和多布拉的長笛(匈牙利的田園交響曲)有點相似。
不過,多布拉的曲子至少還有輕快的一麵。而椿美輔的(惡魔吹著笛子來),從頭到尾給人的感覺卻都非常淒涼、哀怨。尤其是在音域漸強的部分更是恐怖,像是地獄裏的遊魂帶著積怨沉仇和詛咒,在寂靜的夜晚哀號著,即使是不懂音律的我,聽了以後也會全身汗毛直豎。
(惡魔吹著笛子來)這首曲名應該是從木下奎太郎的名詩(玻璃批發商)裏“盲目隨笛而來”所引申的。然而,在這首曲子裏,我不但感覺不出奎太郎的情緒,反而充滿了惡魔吹笛的鬼叫聲,那叫聲有如帶著詛咒和憎惡的黑血,隨著唱盤緩緩流瀉而出。
像我這種外行人都可以感覺出一股強烈的鬼氣,更何況是和這件事有關聯的人。在椿英輔失蹤後,突然聽到這首長笛獨奏曲時,那恐懼與震驚便可想而知了!
之後,我一想到(惡魔吹著笛子來),就覺得那實在是一首十分瘋狂的曲子,不過它卻是這樁恐怖案件的開端。
這件事在昭和二十二年時,曾經是轟動社會的大新聞。當時我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對這驚天動地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印象。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有一件事情竟也和這個案件有微妙的關係!
那就是震撼一時的“天銀堂事件”。
天銀堂事件——光看這幾個字,就會讓人怦然心跳,直到今天,這件事還讓人有記憶猶新的感覺。
當時就連海外的傳播媒體,也競相報道這史無前例的事件。讓我在這裏還是簡單地說明一下吧!
那是在昭和二十二年一月十五日,早上十點左右,銀座的天銀堂珠寶店來了個男人。
那個男人大約四十歲左右,是一個長得不錯的美男子,膚色微黑,給人一種貴族氣質的感覺。他的手臂上佩戴著衛生所人員的臂章,另一隻手則抱著一個像是醫生出診時拿的皮包。
那個男人一進珠寶店,便走進辦公室和老板見麵。首先,他遞上一張上麵寫著東京都衛生局工作人員井口一郎的名片,然後告訴老板:因為這一帶有傳染病,凡是和客人有接觸的店員們,依規定都得喝預防藥。
因此,老板立刻召集所有的店員到辦公室。因為剛開門營業,還沒有客人,店員們也剛放好櫥窗內的擺飾,所以一聽到老板的指示,大家全都跑過去,連負責清掃的清潔婦也來了,包括老板在內,全店一共有十三個人。
而這個自稱是井口一郎的人,看店裏所有的人全都到齊後,從容自若地從皮包裏拿出兩個不同的瓶子,倒在每個人的杯子裏,教大家如何喝這個藥。
數秒鍾之後,這群善良的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把這兩種藥都喝光之後,淒慘的命運隨即降臨在自己身上。
店員一個個不支倒地,有人馬上就斷氣,也有人痛苦不堪、掙紮呻吟著。
而那個自稱是井口一郎的男人一看到這種情形後,馬上把自己所帶來的東西統統塞進皮包裏,衝出辦公室,順手抓了一把擺在店裏的珠寶,往銀座街上逃逸。
事後經過警方詳細清點的結果,發現被搶走的珠寶大概值三十萬元左右。
這個淒慘的案件被人發現時,已經是井口一郎逃走十分鍾之後了。
當時一個偶爾走進店裏的客人,聽到辦公室裏有異樣的呻吟聲和低微的求救聲,於是向門縫裏張望了一下,等他看到裏麵的情形,著實嚇了一跳,這樁前所未聞的命案就此揭開了。
這樁案件裏的十三個被害人之中,隻有三個人保住了性命,其餘的十個人都在醫生和警察趕來之前就斷氣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雖然有人批評老板和店員太過於相信“公務員”的頭銜,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不過話說回來,就因為這個自稱井口一郎的人,看起來是那麽溫文儒雅,態度又如此從容不迫,所以當時才沒有一個人懷疑他。
從作案手法來看,這件事相當單純,根本稱不上是智慧型犯罪,倒是凶手殘忍、冷血,以及那毫無人性的作案心態,簡直天地難容;尤其當時是在戰後不久,社會民心都不穩定的情況下,這個案件帶給人們極大的震驚和恐慌。
大家都以為很快就可以抓到凶手,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因此這件案子才慢慢地擴大了。
當然,警察局一直沒有懈怠過,凡是可疑的線索、凶手可能藏匿的地方、珠寶的流向,甚至替井口一郎印名片的印刷廠,他們都不放過,並且還根據三名幸存者,以及曾目擊犯人從天銀堂跑出來的兩三個證人的記憶,畫了一張凶手圖像,張貼在車站和附近的大街小巷裏,請社會大眾幫忙指認。
凶手圖像經過五次修正後,終於刊登在各大報章雜誌上,也因而衍生出許多悲喜劇。
指證凶手的投書和密告信,如雪片般蜂擁而至,為了這些捕風捉影的信件,警察局裏鬧得天翻地覆、人仰馬翻。警察明知可能被騙,還是不得不前往求證;也有不少人因為某些特征和凶手相似,在街邊被警察攔住盤查,造成困擾。這些情形不隻是在東京有,全日本各地都時常發生呢!
前麵提到天銀堂事件是在一月十五日發生的,大約過了五十天後,也就是三月五日的報紙上,又登出一件撼動人心的大案子。
這樁案子才是我要寫下的恐怖三重殺人案的前奏曲。
當時,太宰治的《斜陽》尚未出版,因此,像什麽斜陽族啦、斜陽階級啦,這一類的名詞都還沒有出現;如果當時《斜陽》已經出版的話,這樁案子必定會以“斜陽階級”這個名詞來涵括。
三月五日的報紙上大幅報道椿英輔子爵失蹤的消息,這是戰後第一次揭露貴族階級崩潰的報道,因此社會大眾對這個消息相當感興趣。
事實上,格英輔子爵是在四天前的三月一日就已經失蹤了。
那天早上十點左右、椿英輔沒有對家人說明去向,就逕自離開家,之後,再也沒有回去過。
他離開家時,身上穿了一件灰色的西裝,外麵罩著一件同樣顏色的大衣,還戴了一項老舊的禮帽。
家裏的人根本沒有想到椿英輔會失蹤,一連三天過去了,他沒有回來,家人向親戚朋友打聽他的下落也沒有結果,才在四日的下午向警察局報案。
從椿英輔當時的情形來看,也許自殺的可能性比較大些,因此,警察局趁著向全國各地發出緝捕天銀堂案凶手的同時,也在五日的報紙上登了一張椿英輔的照片,就是我手邊這張像明信片大小的照片。
因為沒有隻言片語,也沒有遺書,就算椿英輔是自殺的,其中原因也十分曖昧。但是,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得到是什麽原因。
像他那樣的人,要在戰後的社會裏生存,實在太痛苦了。由於椿英輔在停戰前一直都在日本宮內廳做事,自從宮內廳被廢後,他也遭到免職的下場,由於他在宮內廳的職位並不高,再加上當時的家庭環境逼迫,椿英輔為什麽會自殺就不難理解了。
椿英輔在麻布六本木的公館雖然沒有毀於戰火,但卻由於他妻子的哥哥新宮利彥一家,以及舅舅玉蟲伯爵的房子被燒掉,因此,他不得不和這兩家人住在一起。這件事使得本來就相當神經質的椿子爵更加無法忍受。
其實,這棟房子名義上雖是椿英輔的,實際上產權卻歸他的妻子秋子所有。
在日本能稱得上公卿的人,一般都相當有權有勢,而椿家雖是貴族出身,但是自從明治維新以後,一直沒有出現什麽傑出的人物,因此即使擁有爵位的頭銜,收入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椿美輔年輕時,簡直窮得一貧如洗,根本沒有辦法保住子爵的體麵。幸虧後來他和新宮秋子結婚,情勢才扭轉過來。
秋子的娘家姓新宮,也是諸侯出身的貴族,新宮家代代都善於理財,在貴族間也頗負盛名。尤其是在工蟲伯爵掌理下,家產日益龐大。玉蟲伯爵雖然沒當過大臣,在政壇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椿英輔對玉蟲伯爵會讚成他和秋子的婚事,始終抱著質疑的態度;相應的,玉蟲伯爵事後大概也很後悔吧!他總是罵椿英輔是一個隻會吹笛子的無能者。
像玉蟲伯爵這種勢利的人,雖然看不起淡泊名利的椿英輔,卻對除了酒、女人和高爾夫球以外,什麽都不要的外甥新宮利彥推崇備至,讚許有加。
大家都說:家裏來了貪財勢利的伯爵,再加上一個不務正業的大哥,又被人斥責是無能者,即使是個性溫和的椿英輔也會受不了。
放下這些暫且不談,椿英輔下落不明的消息在報紙大肆報道後,鬧得全國皆知,唱片公司也立即把握這個大賣點,推出(惡魔吹著笛子來)這張唱片。
一如先前所說,這張唱片裏藏有許多深遠的涵義,隻不過當時沒有被人察覺到罷了。這張唱片的風格不同於一般的歌曲,況且在西洋樂器裏,長笛獨奏並不是很流行,因此,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評價。
過了許久,椿英輔依然行蹤不明,大多數的人都認定他已經自殺了。
椿英輔在戰後曾談到他對死亡的看法,他認為與其死在家中,還不如找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一個人靜靜死去來得好。
因為他有言在先,所以大家都認為椿英輔一定是死在哪座山裏麵。
果然不出所料,這個預言後來竟然成真。
椿英輔離家後的第四十五天,也就是四月十四日,警方在信州霧峰的樹林裏發現一具男屍。從服裝和身上的遺物看來,應該是失蹤的椿英輔,所以他們馬上向子爵公館報告。
可是椿英輔的家人卻為了應該派誰去領回遺體的事而僵持不下。秋子由於不太能接受丈夫失蹤的消息,因此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猛然間遇到這種事,她隻好叫女兒美彌子的表哥一彥去辦。
一彥不但是椿英輔的外甥,同時也跟著椿英輔學吹長笛。
不過一彥當時二十一歲,美彌子才十九歲,兩個人都太年輕了,光是讓這兩個孩子去,還真叫人不大放心,至少得有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大人跟著才行;而這個人當然應該是一彥的父親新宮利彥了。
所以秋子堅持要利彥同去,但是利彥始終不肯點頭。他認為與其去領回妹婿的遺體,倒不如向妹妹要錢去找女人,或是找幾個朋友去打高爾夫球來得愉快。
後來因為拗不過妹妹的哭鬧,再加上有筆為數不小的玩樂資金作為交換條件,利彥才帶著一彥和美彌子出發。同行的還有一個是椿美輔在戰後收留的友人遺子,名叫三島東太郎的年輕人。
一行人到達現場後,一切的手續、善後事全都是三島東太郎在處理。
屍體在解剖後立刻火葬。令人吃驚的是,根據現場環境和醫生的驗屍報告推測:椿英輔在三月一日離家後,就直接到這裏來了。雖然檢驗出他是服用了氰酸鉀,但也許因為霧峰這個地方天氣比較寒冷,所以屍體幾乎沒有腐爛。
椿英輔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隨著他喪禮的結束,大家也都以為這樁失蹤案件已經告一段落,然而,事實卻不然。
半年之後,惡魔又高聲吹著詛咒之曲而來,讓人們不得不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椿英輔的失蹤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