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李隆基盤點視頻結束,李淵要給李建成和李世民做個了結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單單是李世民,貞觀群臣此刻的內心之中都是非常無語的。
房玄齡忍不住道:
“死了安祿山,又來了安慶緒。”
“好不容易安慶緒也死了,結果又出了一個史思明?”
房玄齡的吐槽,也是在場所有的大唐臣子們心中的想法。
無奈,非常的無奈。
長孫無忌感慨道:
“每一次以為大唐朝廷就要勝利收官的時候,總能出現一場大敗。”
“這種感覺,簡直了。”
長孫無忌的吐槽,更是引發了眾人的共鳴。
李世民揉著太陽穴,看了一眼李治。
“為善啊,你的這個孫子和曾孫,實在是太讓人無語了。”
聽著李世民的吐槽,李治羞愧難當,一時間無言以對。
李泰覺得找到機會了,立刻就開口道:
“那可不?潼關之戰,就是李隆基瞎指揮才導致的失敗。”
“現在這個鄴城之戰,又是李亨胡搞瞎搞,竟然不設主將,派了一個宦官來監軍!”
“若是宦官都會打仗,那天底下恐怕就沒有不會打仗的人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一次的鄴城之敗,表麵上是唐軍因為大風的緣故而失敗,但實際上還真是和李亨的騷操作離不開關係。
不說讓郭子儀為主帥吧,哪怕是讓李光弼作為主帥,用李光弼分兵襲擾尋機殲敵的計策,那也是穩贏!
故而,根源還是在李亨這家夥壓根就不相信前線的將領上。
李世民點了點頭,歎息道:
“君臣之間的猜忌究竟有多麽壞事,在這場叛亂之中可以說是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若是李隆基和李亨哪怕能多對前線的將領們保留一些信任,這場戰爭也早就已經結束了。”
李世民說話的時候,心情是非常複雜的。
李世民就沒有猜疑過臣子嗎?其實也是有的。
大唐戰神李靖,不就被李世民一句“藥師莫非是想要成為下一個司馬仲達”給嚇得躲在家裏,還把家裏的大門和影壁都拆掉了?
可即便如此,在李靖出征突厥、吐穀渾的時候,李世民對李靖也是全盤信任,讓李靖自由發揮,從來不加以任何幹涉。
正是有了這樣的支持,李靖才能做到百戰百勝,用勝利回報了李世民的信任。
李世民是真的搞不懂,為什麽李隆基和李亨這對父子就做不到呢?
李世民越想越是惱火,將目光投向李治。
“為善,你來說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隻要李治的答案不夠讓李世民滿意,李世民就一定得狠狠地教訓李治一頓,才能消除心中的怒火。
李治額頭滴下汗珠。
李泰見狀,頓時開始了冷嘲熱諷。
“喲,咱們大唐疆域最大的皇帝陛下,怎麽還流汗了呢?”
李承乾聽到這裏,也有些忍不住了,就懟起了李泰。
“四弟,你別天天擠兌九弟。若是你來當這個皇帝,肯定還比不上李隆基和李亨之中任何一個呢。”
李泰大怒,當場就和李承乾爆發了一場口水大戰。
李世民原本就很生氣,聽著這兩個兒子的吵架更是心煩,直接拍了桌子。
“夠了,你們兩個都給朕閉嘴,讓為善自己來說!”
李承乾和李泰這才停下了嘴巴,但依舊還是怒目而視。
事到如今,反正大家也不需要裝了。
兄友弟恭?去你的吧。
李世民再度將目光投向李治。
經過這麽一個變故之後,李世民的心中是越發惱火了。
李治的答案一旦不滿意,那可就不是簡單的被訓斥一通了。
李治擦了擦汗,開口道:
“兒臣覺得,這其實還是和李隆基以及李亨的生長環境相關。”
“這父子兩人的成長過程,實在是太缺少安全感了,父皇。”
李世民聞言,不由一怔。
李治說的確實也沒錯。
李隆基從小就被奶奶武則天囚禁在深宮之中,直到十幾歲才重見天日。
好不容易被放出來,又親眼見證了神龍政變,緊接著又主導了接下來的兩場政變,才最終奪得大權。
李亨雖然小的時候沒被囚禁,但也親眼目睹了幾個兄弟之間對皇位的爭奪。
成為太子之後,更是被李隆基用李林甫刻意打壓多年,就連心愛的妻子和側妃都被李林甫給弄死。
這種高壓之下的成長環境,自然而然的就讓這對父子養成了極其多疑的性格。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身邊那些表麵上看起來忠心耿耿的人,什麽時候就會選擇背叛!
李治定了定神,繼續開口道:
“況且,有安祿山這個滿口忠誠的臣子在眼前,誰又能確定,接下來的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等人不會是下一個安祿山呢?”
“潼關之戰和鄴城之戰的失敗,就是李隆基和李亨這對父子心中懷疑情緒的表現所在。”
“他們是真的很害怕會再度遭遇背叛,故而隻能不擇一切手段防止背叛,才會做出那些在外人看來無比奇怪的舉動。”
聽完李治的話之後,大殿之中的大唐群臣,若有所思。
李治還真沒說錯。
不但沒說錯,甚至還把真正的原因都給說了出來,入木三分!
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點頭。
“你說的是對的。”
李世民突然又歎了一口氣。
“歸根結底,源頭還是在朕的身上。”
李隆基和李亨為啥沒有安全感?就是因為大唐的皇位實在是太不穩固了。
覬覦大唐皇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源頭就是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想到這裏,腦海之中第一次對玄武門之變生出了後悔的情緒。
或許當年真的應該想一些別的辦法來改變父皇主意,而不是直接下手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但這種後悔的情緒,也隻不過在李世民的腦海之中一閃而逝。
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也過去了那麽多年,就連李淵都死了,再後悔又有什麽用呢?
李世民能夠做的,也隻有亡羊補牢,想一些辦法,爭取結束大唐後代皇帝們的這種悲劇。
武媚娘被處死了,武周代唐也不會再發生了。
但,這足夠了嗎?
李世民覺得,還不夠!
李世民表情疲憊,看了一眼長孫無忌。
“無忌啊,等散朝之後,你和老房、李績幾個去禦書房,朕有事情和你們商量。”
之前在李世民腦海之中一直考慮的事情,也是時候該拿出來和宰相們討論討論了!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啞然良久之後才開口。
“這大唐,怎麽總有一種被天譴的感覺?”
“每次一到要平定叛亂的時候,就一定會來一場大敗?”
在場的東漢群臣,表情也是非常的微妙。
宋弘無語道:
“潼關之戰前,臣以為這場叛亂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這大唐把長安都丟了。”
“收複兩京之後,臣又覺得叛亂該結束了。結果,大唐竟然又一次敗北。”
“這大唐難道真如陛下所言,被詛咒了。”
鄧禹聳了聳肩膀,苦笑道:
“被詛咒就未必,但這些大唐的皇帝們,一個個可真稱不上明君啊。”
耿弇聞言,一聲冷笑。
“李隆基和李亨這對父子,在論到打仗方麵,簡直給陛下提鞋都不配!”
劉秀的戰績,神乎其神的昆陽之戰,那是史書留名。
不僅如此,劉秀在任用將領上,也是絕對的信任。
耿弇當年在征討山東的時候,就一次次地玩起心跳,各種行險。
但劉秀知道之後,就一句話。
“耿弇,當代韓信也。其用兵如此,必有緣由。”
劉秀不但沒有懷疑耿弇,還親率大軍按照耿弇的方案前往支援,最終成功平定山東。
在這個過程中,但凡劉秀對耿弇多一份猜忌,山東之戰恐怕都難以獲勝。
這就是一個明君的能力!
故而,別看耿弇心高氣傲,即便是對宰相宋弘這樣的人都不假辭色。
但唯獨對劉秀這個皇帝,他是心服口服。
劉秀聽著耿弇這番話,心中自然也是頗為受用,眯起眼睛笑道:
“李亨和李隆基的成長環境如此,朕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隻不過這人啊,有時候真的跳出生長環境帶來的思維定勢,才能打破一切,浴火重生!”
劉秀說這番話,那是發自內心的。
劉秀生來就是領袖嗎?
還真不是。
劉秀是家裏最小的兒子,從小是自家大哥劉演和二哥劉仲屁股後麵的小跟班。
長大之後王莽亂漢,劉秀也是跟在自家大哥劉演一起起兵,充當二把手。
後來更始帝劉玄因為嫉妒劉演戰功,將劉演誣陷殺害。
劉秀麵臨選擇,該怎麽辦?
若是按照固有思維,劉秀應該立刻和更始帝決裂,給大哥報仇!
但劉秀沒有這麽做。
劉秀選擇了忍辱負重,甚至在外人麵前從來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同時,還對更始帝各種大表忠心。
最終,更始帝對劉秀放心了,讓劉秀離開,去河北招兵買馬發展勢力。
離開更始帝之後,劉秀迅速取得了河北各大士族的支持,最終以河北作為基地,一統天下重建大漢。
甚至,為了和平拿下中原之地,劉秀還極為大度的“指洛水為誓”,原諒了當初誣陷和殺害大哥的主謀之一朱鮪,並將朱鮪封侯,讓其得以善終。
這也就是為何後世史家、皇帝們這麽痛恨司馬懿的原因。
人家劉秀麵對的可是殺兄仇人,指洛水為誓之後,都能做到承諾。
司馬懿同樣指洛水為誓,回頭直接殺了曹爽,篡了曹魏。
這是人幹的事?
言歸正傳,若是大哥劉演死後,劉秀憤而起兵反抗更始帝劉玄的話,以當時劉秀那點勢力,隻能是白白送人頭,死了大哥又賠上三弟。
正是因為劉秀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定勢,做出了在世人看來難以想象的行為,才最終得以活命,並創下光複漢室的大業。
而李隆基和李亨,卻沒有跳出這種思維定勢,一直局限在懷疑一切,一直想著扼殺所有對皇權有威脅的苗頭,才最終導致了大唐在平叛戰爭之中的一再失敗。
劉秀想到這裏,一聲長歎。
“超脫自己,才能成就大業!”
“這金幕,確實教會了朕很多,也讓朕反省了很多。”
“真不知道,這金幕作者,究竟是一位如何神乎其神之人!”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史思明取勝之後,他分兵四路南下,直指中原各地。】
【此時由於鄴城之敗,郭子儀被朝中李輔國等奸臣中傷,皇帝李亨將其撤職,勒令返回長安居家反省。】
【中原戰局,則交由李光弼負責指揮。】
【李光弼見史思明勢大,不得已隻能選擇撤離洛陽,將洛陽城軍民護送遷入潼關。】
畫麵之中,洛陽城外寬闊的官道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
各種孩子的啼哭聲,以及大人臉上無助的表情,充斥在金幕之中。
一名婦女緊緊地抱著懷中繈褓,有些茫然地對著旁邊的丈夫開口。
“夫君,大唐究竟是怎麽了?”
“為什麽洛陽,總是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劫難啊?”
聽著這婦女幾乎是哭泣一般的發問,她的夫君也是無言以對。
不僅僅是她的夫君,看到這一幕的曆朝曆代皇帝,或多或少,心中都有些觸動。
活生生的民間疾苦,撲麵而來,這種最為草根,但是又最為誠摯的畫麵,總是最能打動人的。
這名夫君一聲歎息。
“誰知道呢?隻希望這場戰亂,能夠早一些平定吧。”
【史思明雖然奪得洛陽,卻隻是一座空城,這對原本渴望再度劫掠一番的叛軍士氣造成不小打擊。】
【隨後,李光弼又率領重振旗鼓的唐軍主力,和史思明在河陽進行會戰。】
激烈的戰鬥畫麵再度出現。
但這一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或許是因為見得太多了,反而變得有些麻木,心境不起一絲漣漪。
隻有貞觀世界之中的李世民嘀咕了一句。
“這一次,應該不會再輸了吧?”
隻見李光弼各種計謀迭出,將兵力占據優勢的史思明弄得灰頭土臉。
史思明暴怒之下,不斷責罰麾下將領。
叛軍將領恐懼之下,接連投降大唐官軍。
最終,在雙方的決戰日,李光弼奇兵突襲,一舉擊破河陽北側敵軍。
史思明見狀,隻能選擇率軍撤退。
緊接著,雙方又接下來永寧、莎柵等地爆發大戰。
李光弼每次都能以少勝多,積小勝為大勝。
逐漸地,戰場局勢被李光弼徹底扭轉。
看著逐漸好起來的戰局,唐初世界之中的氣氛,又一次的活躍了起來。
裴寂笑嗬嗬地開口。
“事實證明,大唐朝廷方麵的名將和士氣從來都是不缺少的。”
“隻要沒有人瞎指揮,咱們大唐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聽著裴寂的話,不少人都覺得很有道理。
但就在他們想要開口的時候,話到嘴邊,突然一個個表情都變得古怪,閉上嘴巴。
李淵的表情也是極其的微妙,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老裴啊,你別說了,朕現在可能有點……呃,不知道該怎麽形容。”
“總之,隻要朝廷這邊的戰局一變好,朕就覺得又要有一場大敗來了!”
裴寂啞然片刻,開口道:
“這,都已經兩次了,總不至於還有第三次吧?”
【接連的勝利,讓大唐朝廷之中的樂觀氣氛又一次高漲。】
【此時作為監軍的宦官魚朝恩聽信傳言,認為叛軍將士在長久的失敗後思鄉心切,一定不會死守洛陽,便接連上書給皇帝李亨,慫恿李亨和史思明決戰。】
【李亨派人詢問李光弼的意見,李光弼非常清醒,答複道:“叛軍遭遇的多是小敗,士氣尚未完全潰散,此時出兵決戰恐怕對大唐不利,不可輕敵冒進。】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看到這一幕,臉皮頓時一緊,失聲道:
“完了完了!”
群臣也是麵麵相覷。
李績忍不住開口道:
“這都第三次了,不可能吧?”
李世民扶額歎息。
“誰知道這個弱智李亨到底會做出什麽事情!”
貞觀群臣提心吊膽,看著金幕。
【李亨確實是吸取了一些教訓,又派人去征求李光弼副將仆固懷恩的意見。】
【仆固懷恩早就想取代李光弼,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便堅決支持出兵決戰,希望能以此讓李亨撤掉李光弼,任命仆固懷恩為主將。】
【李亨見監軍太監和副將都覺得可戰,就派出十幾波使者不停催促李光弼出戰。】
畫麵一轉,李光弼率領浩浩蕩蕩的唐軍,抵達了洛陽城外。
這位大唐主帥的臉上明顯是無奈的表情,叮囑麾下眾將。
“發現任何情況不對都不能冒進,知道了嗎?”
眾將齊聲應是,隻有仆固懷恩在一旁不以為然。
【李光弼下令在險要之地布陣,結果仆固懷恩公然抗命,在洛陽城外平原地區紮營布陣。】
【史思明下令在城郊丟棄大量財物,製造出叛軍棄城而逃的假象,仆固懷恩見狀立刻出擊。】
畫麵之中,仆固懷恩所部的唐軍士兵見到樹林內外都是財物之後頓時大喜,紛紛上去哄搶,原本井然有序的陣型頓時變得一片混亂。
甚至還有不少人因為搶奪財物的緣故而對自己人大打出手。
就在此時,北邙山之中,突然殺出了大量叛軍。
正忙於搶奪財物的仆固懷恩所部頓時大亂,瞬間就被殺得潰敗。
李光弼見狀大驚,竭力想要組織陣型。
不曾想,剛剛組織好的陣型,直接就被仆固懷恩所部的潰兵給衝散到了。
史思明帶著叛軍趁勢掩殺過來,唐軍頓時大敗。
【這場失敗讓唐軍損失了近萬精銳,李光弼和仆固懷恩隻能撤退到聞喜,對洛陽至關重要的河陽三城和陝州東部又一次落入叛軍掌控之中。】
看到這裏,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這一次都不震驚了。
秦始皇有些無奈地揉了揉太陽穴。
“雖然是華夏朝廷失敗,但是朕現在怎麽還有點想笑了呢?”
扶蘇:“……”
大秦群臣:“……”
此刻的大秦君臣,心中都充滿了無以倫比的荒謬。
終於,扶蘇忍不住開口道:
“這該不會是金幕作者故意編出來的故事吧?”
不少大秦臣子也是連連附和。
“太扯了!”
“都已經犯過兩次錯誤了,怎麽還能有第三次呢?”
秦始皇瞪了扶蘇一眼。
“胡說八道什麽?金幕之中可是有大唐之後其他朝代的皇帝在觀看的。”
“若是金幕作者當真亂編,那個大嘴巴趙匡胤早就跳出來了!”
話音剛落,金幕之中就飄過一條彈幕。
【宋太祖趙匡胤:曆朝曆代的皇帝同仁們都看到了吧?這些大唐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髒,而且腦子還不好,哈哈哈!】
秦始皇看著彈幕默然片刻,對扶蘇道:
“你看,趙匡胤證明了金幕作者是對的。”
扶蘇:“……”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一臉心累的表情,重重地靠在龍椅椅背上,一句話都不想說。
在場的唐初群臣也是死一般的寂靜。
直到一聲稟報打破了這種寂靜。
“陛下,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凱旋歸來,正在大殿之外候見!”
李淵有氣無力地一抬手。
“宣他們進來吧。”
很快,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就喜氣洋洋地走了進來。
“父皇,兒臣幸不辱命!”
兩兄弟這一次可是擊敗突厥,拿下漠南草原,取得了一場空前大勝。
故而他們分外的喜悅。
李淵嗯了一聲,勉強扯出一絲笑容。
“好,不錯,你們都辛苦了。”
群臣也是意興闌珊地開口。
“太子殿下威武。”
“秦王殿下英明。”
李建成和李世民見狀,也察覺到了不對。
李建成忍不住道:
“父皇,難道朝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淵苦笑一聲,有氣無力地指了指金幕,對著李世民道:
“世民啊,來看看你的曾孫和玄孫,究竟都做了些什麽好事吧!”
……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直接笑出了聲。
“好好好,又來是吧?”
“兩次了都不長記性,還要再輸第三次是吧?”
李世民的笑聲異常爽朗,傳遍整座大殿,讓群臣都不由麵麵相覷。
陛下這是啥情況?
最熟悉李世民性情的長孫無忌心中一緊,大感不妙。
完了,陛下的心態這是崩了呀!
還沒等長孫無忌想好對策,李世民突然收斂了笑意。
砰一聲,沉重的禦案竟被李世民一腳踢倒在了地上,上麵的諸多物品嘩啦啦掉了一地。
李世民憤怒欲狂,破口大罵。
“這個李隆基和李亨,簡直就是朕平生所見,最他娘白癡的一對父子!”
大唐群臣聞言,都是一臉古怪的表情。
好吧,祖宗罵後代,也沒啥毛病就是了。
李治身體一抖,恨不得在地上找個縫鑽進去。
此刻李治的腦海之中就一個念頭。
“父皇,別看我,別看我。”
李世民的視線落在了李治身上。
李治身體瞬間僵硬,動彈不得。
李世民淡淡道:
“治兒,你教育後代的能力,的確是有待提高啊。”
“怎麽,你滿腦子就隻有怎麽納朕不要的才人,連子女的教育都顧不上了?”
李治的汗水嘩啦一下就淌了下來。
他很想跪地大喊一聲,父皇,兒臣是冤枉的。
但考慮到金幕視頻之中播放過的內容,李治非常明智地放棄了這種嘴硬的行為。
“兒臣知錯了,還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聞言,突然有些說不出話。
責罰,責罰啥?
嚴格來說,李隆基和李亨的行為,還真不是李治的問題。
從視頻來看,李隆基出生時,李治應該已經死了(不然李隆基也不會從小就被囚禁)。
李世民默然半晌,歎了一口氣。
“天家無親情啊。”
這位大唐皇帝,突然明白真正的原因了。
親情!
這些大唐的皇族們,對自己流淌著同樣血脈的親人們,壓根就沒有什麽情感。
李世民如此,李治如此,李旦、李隆基乃至李亨,也同樣如此。
別的朝代,或許還會虛情假意的裝一下。
但大唐嘛,都玄武門之變了,老祖宗都不裝了,咱們後代裝什麽?
李世民突然感覺到了迷茫。
難道說,三個兒子之中,無論選擇哪一個,都避免不了這種結局嗎?
這位貞觀大帝,在幾十年的人生之中,極為罕見的,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李治突然想起什麽,幹笑一聲道:
“父皇也不必如此悲觀,大唐國運應該還不至於就在李隆基和李亨身上斷絕,之前幾次慘敗,不也被救回來了麽?”
李世民頓時又火了,怒氣衝衝地開口。
“你這是什麽混賬理論!”
“難道說大唐隻能先敗後勝不成!”
李治這下是徹底不敢說話了。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圍攻洛陽的失敗,雖然給大唐朝廷方麵造成了巨大的震動,但由於隻陣亡了一萬不到,對唐廷實力的削減是有限的。】
【史思明在洛陽解圍之後信心大震,分兵兩路,北路以其子史朝義作為主將進攻陝城,南路以史思明親自領兵進攻潼關。】
【不曾想,史朝義所率領的北路大軍被李光弼命衛伯玉阻擊,史朝義屢戰屢敗,不得已退守永寧。】
【史思明勃然大怒,將史朝義痛罵一番,甚至威脅要殺掉史朝義等部將。】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李世民聽到這裏,臉上表情突然變得無比古怪,喃喃自語。
“這劇情,怎麽好像在哪裏聽到過?”
貞觀群臣的表情也開始變得古怪起來。
長孫無忌忍不住道:
“安祿山被安慶緒幹掉之前,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描述?”
魏征幹咳一聲,道:
“安祿山是寵愛小兒子責罵大兒子,最終被大兒子安慶緒幹掉。”
“這史思明,該不會也有一個受寵的小兒子吧。”
畫麵一轉,史朝義和兩名部將駱悅、蔡文景憂心忡忡地商議。
史朝義一臉憂愁。
“父皇說等拿下陝州就要斬了你我頭顱,這該如何是好?”
駱悅忍不住道:
“殿下,如今陛下明顯已經想要殺掉我等,我等可不能坐以待斃,不如效仿安慶緒,共舉大事!”
史朝義大吃一驚,良久沒有開口。
蔡文景和駱悅兩人苦勸良久,見史朝義始終不開口,隻能無奈道:
“殿下若是不願意共舉大事,我等為了保命隻能投降大唐朝廷,不能再侍奉您了。”
史朝義聞言,終於咬牙下定決心。
“罷了罷了,父皇向來就疼愛史朝清那個最小的崽子,對我從來都非打即罵。”
“既然他都要殺我了,我還哪裏顧得上父子君臣的規矩呢?”
“今晚就動手吧!”
【史朝義作為史思明的長子,性情溫和,平日裏在叛軍之中極得君心。】
【他非常輕易地說動了負責貼身護衛史思明的曹將軍,駱悅等人在曹將軍的配合下,當晚率領三百親衛進入史思明駐蹕的路橋驛,擒獲史思明。】
【隨後,史思明被押送到了柳泉驛,並在此地被誅殺。】
看到這裏,貞觀世界之中,大唐君臣目瞪口呆。
李世民不敢置信地開口。
“這叛軍,也要重複?”
李績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了。
“安祿山是被兒子殺死的,史思明居然也是被兒子殺死的?”
長孫無忌哭笑不得地開口。
“朝廷這邊是皇帝沒事就催著主帥出戰,叛軍這邊是兒子沒事就把老爹殺了,這還真是……”
李世民又是好笑又是無語地揉了揉太陽穴,發出一聲感慨。
“這還真他娘是旗鼓相當的對手啊。”
但不管怎麽說,伴隨著史思明的死,大殿之中的氣氛總算是又一次好起來了。
【史思明死後,叛軍內部立刻爆發了內訌。】
【經曆幾個月的內訌後,史朝義總算掌控了大局,但此刻的叛軍元氣大傷,麵對卷土重來的李光弼所率唐軍,已然無法抵擋。】
【史朝義不得不率兵撤出洛陽,一路朝著北方撤退。】
【李光弼緊追不舍,一路上不停擊敗史朝義。】
【眼見大勢已去,原本負責鎮守範陽的叛軍將領李懷仙等人先後投降朝廷。】
【最終,眾叛親離的史朝義在李懷仙逼迫下,於平洲溫泉柵樹林之中自盡。】
【至此,持續了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落下了帷幕。】
安史之亂八年全過程圖
在看到這裏的時候,唐初和貞觀兩個不同的大唐世界線之中,出現了長久沉默。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終於結束了。”
大殿之中的群臣也都長出了一口氣。
這部安史之亂的盤點,一路看下來,那是究極揪心啊。
一想到自家孫輩和曾孫輩可能會遭遇這種戰亂,在場的人沒有一個受得了。
八年,整整八年!
人生能有幾個八年?
這種大規模的戰亂之中,誰又能保證一定活得到這八年的最後?
裴寂感慨道:
“這安史之亂,再三反複,造成的傷害,恐怕不亞於咱們經曆的隋末了。”
金幕之中,也適時浮現出一行行字幕。
【八年的安史之亂,對大唐造成了深重的浩劫。】
【天寶時期的人口極盛期曾經超過5500萬人,但八年戰亂過後重新統計人口,隻能統計到1690萬人,隻有天寶年間的三成。】
【大唐人口減少,疆域同樣也隨之嚴重縮水。】
【為了平叛,大唐將安西都護府、隴右節度使等地的精銳盡數抽調到中原,也給了死敵吐蕃絕佳機會。】
【原本在天寶年間,李隆基治下的大唐從東、西兩麵對吐蕃形成了夾擊之勢,讓吐蕃國勢極為危急。】
天寶年間大唐兩路壓迫吐蕃方向示意圖
【在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將的指揮下,許多大唐高層都認為,少則兩年多則五年,吐蕃必然會被大唐滅亡!】
【但安史之亂的爆發打斷了這一切,吐蕃不但瞬間起死回生,更出兵攻占了隴右河西,切斷了大唐和西域的聯係。】
【吐蕃成為了安史之亂的最大受益者,這個原本即將在大唐攻勢下崩潰的高原帝國狠狠地吸了一大波大唐的血,得以續命數十年。】
【不僅如此,在東北方向原本臣服大唐的諸多異族,如契丹、奚、靺鞨等也紛紛自立。大唐和遼東之間的聯係又一次被切斷,半島上的藩屬國新羅也不再對大唐唯命是從。】
安史之亂結束當年的大唐疆域
看到這幅疆域圖,曆朝曆代的皇帝不由動容。
無他,這兩幅疆域圖之間的差別,是真的太大了。
秦始皇忍不住道:
“天寶極盛期這張圖,真的能看出吐蕃已經左支右絀,隨時都可能會被大唐進軍腹地了。”
“沒想到啊,一場安史之亂,竟然能讓局勢逆轉至此。”
扶蘇也是不由感慨。
“河西之地被切斷,加之大唐人口衰落至此,恐怕將來整個西域都要歸吐蕃所有了。”
“話說,大唐因為安史之亂丟掉的疆域,估計都能和咱們大秦相當了吧?”
秦始皇聞言,目光一皺,看了一眼扶蘇。
“嗯?你剛剛說什麽?”
扶蘇心中一凜,求生本能瞬間激發到極致,忙道:
“兒臣說,大秦既然已經征服了漠南,下一步也應該發兵河西,打通西域之路了!”
“再怎麽樣,也不能比大唐差嘛!父皇您說呢?”
秦始皇哼了一聲。
“算你小子識相!”
“蒙恬,王離,爾等做好發兵河西走廊,征服西域的準備了嗎?”
蒙恬王離聞言大喜過望,齊聲開口。
“臣等早就準備好了!”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你們看這個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它的疆域不就和朕的大宋一樣嘛!”
“哼哼,也不過如此。”
群臣聽了,都有些汗顏。
陛下,人家大唐衰落到這種地步,都能和咱們大宋鼎盛期相當。
這還沒算上大唐在西域那邊的飛地呢。
您也是好意思比啊。
趙匡胤哼了一聲,沉聲開口。
“不對,朕也有朝鮮半島,朕控製的疆域比大唐實際控製的還大呢,哈哈哈。”
群臣:“……”
好吧,陛下您開心就好。
畢竟是開國皇帝嘛,這點小小的虛榮心,就滿足他吧。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突然皺眉。
“李隆基和李亨這兩個小子呢?”
群臣聞言,也是頓時集中起注意力。
對啊,這兩人的命運還沒交代呢。
【在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皇帝李亨病重,駕崩於長安。】
【李亨當了多年太子,因安史之亂而繼位,但由於他在鄴城之戰、第二次洛陽之戰中的昏庸操作,導致他最終沒有活著看到這一次的叛亂被平定。】
【值得一提的是,李亨死後,他的皇後張氏意圖發動政變廢黜太子李豫,但李豫在李輔國和程元振等人的幫助下粉碎了這次叛亂,得以順利繼承皇位。】
李世民看到這裏,又是一陣心累。
“這些大唐的皇後都瘋了嗎?什麽韋皇後張皇後,一個個動不動就想要搞政變,想當武則天第二?”
“還不如楊玉環呢,她最起碼不會想著搞事!”
長孫無忌幹咳一聲,道:
“陛下,楊玉環若是當了皇後,又有楊國忠這種哥哥在,沒有安史之亂的爆發,估計她也會在李隆基死後搞事的。”
李世民:“……”
咱們大唐的後代皇帝們都有毒吧?
一個個選的都是什麽狗屁皇後?
就不能選一個和朕的觀音奴一樣,賢良淑德的皇後嗎?
哦,觀音奴當年好像也提著寶劍上了玄武門……
不過那也是為了朕的江山社稷嘛!
和這些隻知道搞政變的妖豔賤貨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也在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皇帝李亨病逝之前的幾個月,太上皇李隆基病重,駕崩於長安。】
【李隆基的一生,前半生堪稱輝煌無比,重建了一個極度強盛的大唐,還繼承了大唐自貞觀以來的努力,將大唐死敵吐蕃逼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但他的後半生,由於沉迷美色疑心過重,任用了李林甫和楊國忠兩任奸相,打壓了太子李亨以及王忠嗣等一大批能臣,又在潼關之戰中昏招迭出,最終導致大唐的衰落。】
【真可謂興也李隆基,衰也李隆基。】
【在盤點過的諸位敗家子之中,李隆基無疑是最特殊的一位。】
【他是明君,也是昏君。他治下的盛世是大唐前所未有的,但他對大唐造成的打擊也同樣是無人可及。】
【自李隆基之後,大唐國勢傾頹,節度使割據地方,中央又有宦官亂政,最後伴隨著黃巢大起義的爆發,徹底敲響了大唐王朝的喪鍾。】
【李隆基的功過,留待諸位帝王評價,也請曆朝曆代的帝王們引以為鑒。】
【本期盤點視頻《唐玄宗李隆基篇》(又名《安史之亂篇》),至此結束。】
看到這裏,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情都有些複雜。
相較於之前的盤點視頻而言,大唐盛世,無疑是最讓人難忘的。
大唐的兵威,同樣深深刻在曆朝曆代皇帝的腦海之中。
香積寺之戰,更是讓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震驚不已,自愧不如!
目睹這樣一個華夏王朝的興起和衰落,任何人的心情都極為複雜。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將目光投向麵前的李建成和李世民。
“建成,世民啊。”
“你們兩兄弟之間,一直以來都為了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朕很清楚。”
“今天,也是時候給你們這場爭鬥一個結果了。”
房玄齡忍不住道:
“死了安祿山,又來了安慶緒。”
“好不容易安慶緒也死了,結果又出了一個史思明?”
房玄齡的吐槽,也是在場所有的大唐臣子們心中的想法。
無奈,非常的無奈。
長孫無忌感慨道:
“每一次以為大唐朝廷就要勝利收官的時候,總能出現一場大敗。”
“這種感覺,簡直了。”
長孫無忌的吐槽,更是引發了眾人的共鳴。
李世民揉著太陽穴,看了一眼李治。
“為善啊,你的這個孫子和曾孫,實在是太讓人無語了。”
聽著李世民的吐槽,李治羞愧難當,一時間無言以對。
李泰覺得找到機會了,立刻就開口道:
“那可不?潼關之戰,就是李隆基瞎指揮才導致的失敗。”
“現在這個鄴城之戰,又是李亨胡搞瞎搞,竟然不設主將,派了一個宦官來監軍!”
“若是宦官都會打仗,那天底下恐怕就沒有不會打仗的人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一次的鄴城之敗,表麵上是唐軍因為大風的緣故而失敗,但實際上還真是和李亨的騷操作離不開關係。
不說讓郭子儀為主帥吧,哪怕是讓李光弼作為主帥,用李光弼分兵襲擾尋機殲敵的計策,那也是穩贏!
故而,根源還是在李亨這家夥壓根就不相信前線的將領上。
李世民點了點頭,歎息道:
“君臣之間的猜忌究竟有多麽壞事,在這場叛亂之中可以說是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若是李隆基和李亨哪怕能多對前線的將領們保留一些信任,這場戰爭也早就已經結束了。”
李世民說話的時候,心情是非常複雜的。
李世民就沒有猜疑過臣子嗎?其實也是有的。
大唐戰神李靖,不就被李世民一句“藥師莫非是想要成為下一個司馬仲達”給嚇得躲在家裏,還把家裏的大門和影壁都拆掉了?
可即便如此,在李靖出征突厥、吐穀渾的時候,李世民對李靖也是全盤信任,讓李靖自由發揮,從來不加以任何幹涉。
正是有了這樣的支持,李靖才能做到百戰百勝,用勝利回報了李世民的信任。
李世民是真的搞不懂,為什麽李隆基和李亨這對父子就做不到呢?
李世民越想越是惱火,將目光投向李治。
“為善,你來說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隻要李治的答案不夠讓李世民滿意,李世民就一定得狠狠地教訓李治一頓,才能消除心中的怒火。
李治額頭滴下汗珠。
李泰見狀,頓時開始了冷嘲熱諷。
“喲,咱們大唐疆域最大的皇帝陛下,怎麽還流汗了呢?”
李承乾聽到這裏,也有些忍不住了,就懟起了李泰。
“四弟,你別天天擠兌九弟。若是你來當這個皇帝,肯定還比不上李隆基和李亨之中任何一個呢。”
李泰大怒,當場就和李承乾爆發了一場口水大戰。
李世民原本就很生氣,聽著這兩個兒子的吵架更是心煩,直接拍了桌子。
“夠了,你們兩個都給朕閉嘴,讓為善自己來說!”
李承乾和李泰這才停下了嘴巴,但依舊還是怒目而視。
事到如今,反正大家也不需要裝了。
兄友弟恭?去你的吧。
李世民再度將目光投向李治。
經過這麽一個變故之後,李世民的心中是越發惱火了。
李治的答案一旦不滿意,那可就不是簡單的被訓斥一通了。
李治擦了擦汗,開口道:
“兒臣覺得,這其實還是和李隆基以及李亨的生長環境相關。”
“這父子兩人的成長過程,實在是太缺少安全感了,父皇。”
李世民聞言,不由一怔。
李治說的確實也沒錯。
李隆基從小就被奶奶武則天囚禁在深宮之中,直到十幾歲才重見天日。
好不容易被放出來,又親眼見證了神龍政變,緊接著又主導了接下來的兩場政變,才最終奪得大權。
李亨雖然小的時候沒被囚禁,但也親眼目睹了幾個兄弟之間對皇位的爭奪。
成為太子之後,更是被李隆基用李林甫刻意打壓多年,就連心愛的妻子和側妃都被李林甫給弄死。
這種高壓之下的成長環境,自然而然的就讓這對父子養成了極其多疑的性格。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身邊那些表麵上看起來忠心耿耿的人,什麽時候就會選擇背叛!
李治定了定神,繼續開口道:
“況且,有安祿山這個滿口忠誠的臣子在眼前,誰又能確定,接下來的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等人不會是下一個安祿山呢?”
“潼關之戰和鄴城之戰的失敗,就是李隆基和李亨這對父子心中懷疑情緒的表現所在。”
“他們是真的很害怕會再度遭遇背叛,故而隻能不擇一切手段防止背叛,才會做出那些在外人看來無比奇怪的舉動。”
聽完李治的話之後,大殿之中的大唐群臣,若有所思。
李治還真沒說錯。
不但沒說錯,甚至還把真正的原因都給說了出來,入木三分!
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點頭。
“你說的是對的。”
李世民突然又歎了一口氣。
“歸根結底,源頭還是在朕的身上。”
李隆基和李亨為啥沒有安全感?就是因為大唐的皇位實在是太不穩固了。
覬覦大唐皇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源頭就是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想到這裏,腦海之中第一次對玄武門之變生出了後悔的情緒。
或許當年真的應該想一些別的辦法來改變父皇主意,而不是直接下手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但這種後悔的情緒,也隻不過在李世民的腦海之中一閃而逝。
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也過去了那麽多年,就連李淵都死了,再後悔又有什麽用呢?
李世民能夠做的,也隻有亡羊補牢,想一些辦法,爭取結束大唐後代皇帝們的這種悲劇。
武媚娘被處死了,武周代唐也不會再發生了。
但,這足夠了嗎?
李世民覺得,還不夠!
李世民表情疲憊,看了一眼長孫無忌。
“無忌啊,等散朝之後,你和老房、李績幾個去禦書房,朕有事情和你們商量。”
之前在李世民腦海之中一直考慮的事情,也是時候該拿出來和宰相們討論討論了!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啞然良久之後才開口。
“這大唐,怎麽總有一種被天譴的感覺?”
“每次一到要平定叛亂的時候,就一定會來一場大敗?”
在場的東漢群臣,表情也是非常的微妙。
宋弘無語道:
“潼關之戰前,臣以為這場叛亂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這大唐把長安都丟了。”
“收複兩京之後,臣又覺得叛亂該結束了。結果,大唐竟然又一次敗北。”
“這大唐難道真如陛下所言,被詛咒了。”
鄧禹聳了聳肩膀,苦笑道:
“被詛咒就未必,但這些大唐的皇帝們,一個個可真稱不上明君啊。”
耿弇聞言,一聲冷笑。
“李隆基和李亨這對父子,在論到打仗方麵,簡直給陛下提鞋都不配!”
劉秀的戰績,神乎其神的昆陽之戰,那是史書留名。
不僅如此,劉秀在任用將領上,也是絕對的信任。
耿弇當年在征討山東的時候,就一次次地玩起心跳,各種行險。
但劉秀知道之後,就一句話。
“耿弇,當代韓信也。其用兵如此,必有緣由。”
劉秀不但沒有懷疑耿弇,還親率大軍按照耿弇的方案前往支援,最終成功平定山東。
在這個過程中,但凡劉秀對耿弇多一份猜忌,山東之戰恐怕都難以獲勝。
這就是一個明君的能力!
故而,別看耿弇心高氣傲,即便是對宰相宋弘這樣的人都不假辭色。
但唯獨對劉秀這個皇帝,他是心服口服。
劉秀聽著耿弇這番話,心中自然也是頗為受用,眯起眼睛笑道:
“李亨和李隆基的成長環境如此,朕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隻不過這人啊,有時候真的跳出生長環境帶來的思維定勢,才能打破一切,浴火重生!”
劉秀說這番話,那是發自內心的。
劉秀生來就是領袖嗎?
還真不是。
劉秀是家裏最小的兒子,從小是自家大哥劉演和二哥劉仲屁股後麵的小跟班。
長大之後王莽亂漢,劉秀也是跟在自家大哥劉演一起起兵,充當二把手。
後來更始帝劉玄因為嫉妒劉演戰功,將劉演誣陷殺害。
劉秀麵臨選擇,該怎麽辦?
若是按照固有思維,劉秀應該立刻和更始帝決裂,給大哥報仇!
但劉秀沒有這麽做。
劉秀選擇了忍辱負重,甚至在外人麵前從來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同時,還對更始帝各種大表忠心。
最終,更始帝對劉秀放心了,讓劉秀離開,去河北招兵買馬發展勢力。
離開更始帝之後,劉秀迅速取得了河北各大士族的支持,最終以河北作為基地,一統天下重建大漢。
甚至,為了和平拿下中原之地,劉秀還極為大度的“指洛水為誓”,原諒了當初誣陷和殺害大哥的主謀之一朱鮪,並將朱鮪封侯,讓其得以善終。
這也就是為何後世史家、皇帝們這麽痛恨司馬懿的原因。
人家劉秀麵對的可是殺兄仇人,指洛水為誓之後,都能做到承諾。
司馬懿同樣指洛水為誓,回頭直接殺了曹爽,篡了曹魏。
這是人幹的事?
言歸正傳,若是大哥劉演死後,劉秀憤而起兵反抗更始帝劉玄的話,以當時劉秀那點勢力,隻能是白白送人頭,死了大哥又賠上三弟。
正是因為劉秀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定勢,做出了在世人看來難以想象的行為,才最終得以活命,並創下光複漢室的大業。
而李隆基和李亨,卻沒有跳出這種思維定勢,一直局限在懷疑一切,一直想著扼殺所有對皇權有威脅的苗頭,才最終導致了大唐在平叛戰爭之中的一再失敗。
劉秀想到這裏,一聲長歎。
“超脫自己,才能成就大業!”
“這金幕,確實教會了朕很多,也讓朕反省了很多。”
“真不知道,這金幕作者,究竟是一位如何神乎其神之人!”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史思明取勝之後,他分兵四路南下,直指中原各地。】
【此時由於鄴城之敗,郭子儀被朝中李輔國等奸臣中傷,皇帝李亨將其撤職,勒令返回長安居家反省。】
【中原戰局,則交由李光弼負責指揮。】
【李光弼見史思明勢大,不得已隻能選擇撤離洛陽,將洛陽城軍民護送遷入潼關。】
畫麵之中,洛陽城外寬闊的官道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
各種孩子的啼哭聲,以及大人臉上無助的表情,充斥在金幕之中。
一名婦女緊緊地抱著懷中繈褓,有些茫然地對著旁邊的丈夫開口。
“夫君,大唐究竟是怎麽了?”
“為什麽洛陽,總是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劫難啊?”
聽著這婦女幾乎是哭泣一般的發問,她的夫君也是無言以對。
不僅僅是她的夫君,看到這一幕的曆朝曆代皇帝,或多或少,心中都有些觸動。
活生生的民間疾苦,撲麵而來,這種最為草根,但是又最為誠摯的畫麵,總是最能打動人的。
這名夫君一聲歎息。
“誰知道呢?隻希望這場戰亂,能夠早一些平定吧。”
【史思明雖然奪得洛陽,卻隻是一座空城,這對原本渴望再度劫掠一番的叛軍士氣造成不小打擊。】
【隨後,李光弼又率領重振旗鼓的唐軍主力,和史思明在河陽進行會戰。】
激烈的戰鬥畫麵再度出現。
但這一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或許是因為見得太多了,反而變得有些麻木,心境不起一絲漣漪。
隻有貞觀世界之中的李世民嘀咕了一句。
“這一次,應該不會再輸了吧?”
隻見李光弼各種計謀迭出,將兵力占據優勢的史思明弄得灰頭土臉。
史思明暴怒之下,不斷責罰麾下將領。
叛軍將領恐懼之下,接連投降大唐官軍。
最終,在雙方的決戰日,李光弼奇兵突襲,一舉擊破河陽北側敵軍。
史思明見狀,隻能選擇率軍撤退。
緊接著,雙方又接下來永寧、莎柵等地爆發大戰。
李光弼每次都能以少勝多,積小勝為大勝。
逐漸地,戰場局勢被李光弼徹底扭轉。
看著逐漸好起來的戰局,唐初世界之中的氣氛,又一次的活躍了起來。
裴寂笑嗬嗬地開口。
“事實證明,大唐朝廷方麵的名將和士氣從來都是不缺少的。”
“隻要沒有人瞎指揮,咱們大唐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聽著裴寂的話,不少人都覺得很有道理。
但就在他們想要開口的時候,話到嘴邊,突然一個個表情都變得古怪,閉上嘴巴。
李淵的表情也是極其的微妙,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老裴啊,你別說了,朕現在可能有點……呃,不知道該怎麽形容。”
“總之,隻要朝廷這邊的戰局一變好,朕就覺得又要有一場大敗來了!”
裴寂啞然片刻,開口道:
“這,都已經兩次了,總不至於還有第三次吧?”
【接連的勝利,讓大唐朝廷之中的樂觀氣氛又一次高漲。】
【此時作為監軍的宦官魚朝恩聽信傳言,認為叛軍將士在長久的失敗後思鄉心切,一定不會死守洛陽,便接連上書給皇帝李亨,慫恿李亨和史思明決戰。】
【李亨派人詢問李光弼的意見,李光弼非常清醒,答複道:“叛軍遭遇的多是小敗,士氣尚未完全潰散,此時出兵決戰恐怕對大唐不利,不可輕敵冒進。】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看到這一幕,臉皮頓時一緊,失聲道:
“完了完了!”
群臣也是麵麵相覷。
李績忍不住開口道:
“這都第三次了,不可能吧?”
李世民扶額歎息。
“誰知道這個弱智李亨到底會做出什麽事情!”
貞觀群臣提心吊膽,看著金幕。
【李亨確實是吸取了一些教訓,又派人去征求李光弼副將仆固懷恩的意見。】
【仆固懷恩早就想取代李光弼,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便堅決支持出兵決戰,希望能以此讓李亨撤掉李光弼,任命仆固懷恩為主將。】
【李亨見監軍太監和副將都覺得可戰,就派出十幾波使者不停催促李光弼出戰。】
畫麵一轉,李光弼率領浩浩蕩蕩的唐軍,抵達了洛陽城外。
這位大唐主帥的臉上明顯是無奈的表情,叮囑麾下眾將。
“發現任何情況不對都不能冒進,知道了嗎?”
眾將齊聲應是,隻有仆固懷恩在一旁不以為然。
【李光弼下令在險要之地布陣,結果仆固懷恩公然抗命,在洛陽城外平原地區紮營布陣。】
【史思明下令在城郊丟棄大量財物,製造出叛軍棄城而逃的假象,仆固懷恩見狀立刻出擊。】
畫麵之中,仆固懷恩所部的唐軍士兵見到樹林內外都是財物之後頓時大喜,紛紛上去哄搶,原本井然有序的陣型頓時變得一片混亂。
甚至還有不少人因為搶奪財物的緣故而對自己人大打出手。
就在此時,北邙山之中,突然殺出了大量叛軍。
正忙於搶奪財物的仆固懷恩所部頓時大亂,瞬間就被殺得潰敗。
李光弼見狀大驚,竭力想要組織陣型。
不曾想,剛剛組織好的陣型,直接就被仆固懷恩所部的潰兵給衝散到了。
史思明帶著叛軍趁勢掩殺過來,唐軍頓時大敗。
【這場失敗讓唐軍損失了近萬精銳,李光弼和仆固懷恩隻能撤退到聞喜,對洛陽至關重要的河陽三城和陝州東部又一次落入叛軍掌控之中。】
看到這裏,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這一次都不震驚了。
秦始皇有些無奈地揉了揉太陽穴。
“雖然是華夏朝廷失敗,但是朕現在怎麽還有點想笑了呢?”
扶蘇:“……”
大秦群臣:“……”
此刻的大秦君臣,心中都充滿了無以倫比的荒謬。
終於,扶蘇忍不住開口道:
“這該不會是金幕作者故意編出來的故事吧?”
不少大秦臣子也是連連附和。
“太扯了!”
“都已經犯過兩次錯誤了,怎麽還能有第三次呢?”
秦始皇瞪了扶蘇一眼。
“胡說八道什麽?金幕之中可是有大唐之後其他朝代的皇帝在觀看的。”
“若是金幕作者當真亂編,那個大嘴巴趙匡胤早就跳出來了!”
話音剛落,金幕之中就飄過一條彈幕。
【宋太祖趙匡胤:曆朝曆代的皇帝同仁們都看到了吧?這些大唐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髒,而且腦子還不好,哈哈哈!】
秦始皇看著彈幕默然片刻,對扶蘇道:
“你看,趙匡胤證明了金幕作者是對的。”
扶蘇:“……”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一臉心累的表情,重重地靠在龍椅椅背上,一句話都不想說。
在場的唐初群臣也是死一般的寂靜。
直到一聲稟報打破了這種寂靜。
“陛下,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凱旋歸來,正在大殿之外候見!”
李淵有氣無力地一抬手。
“宣他們進來吧。”
很快,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就喜氣洋洋地走了進來。
“父皇,兒臣幸不辱命!”
兩兄弟這一次可是擊敗突厥,拿下漠南草原,取得了一場空前大勝。
故而他們分外的喜悅。
李淵嗯了一聲,勉強扯出一絲笑容。
“好,不錯,你們都辛苦了。”
群臣也是意興闌珊地開口。
“太子殿下威武。”
“秦王殿下英明。”
李建成和李世民見狀,也察覺到了不對。
李建成忍不住道:
“父皇,難道朝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淵苦笑一聲,有氣無力地指了指金幕,對著李世民道:
“世民啊,來看看你的曾孫和玄孫,究竟都做了些什麽好事吧!”
……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直接笑出了聲。
“好好好,又來是吧?”
“兩次了都不長記性,還要再輸第三次是吧?”
李世民的笑聲異常爽朗,傳遍整座大殿,讓群臣都不由麵麵相覷。
陛下這是啥情況?
最熟悉李世民性情的長孫無忌心中一緊,大感不妙。
完了,陛下的心態這是崩了呀!
還沒等長孫無忌想好對策,李世民突然收斂了笑意。
砰一聲,沉重的禦案竟被李世民一腳踢倒在了地上,上麵的諸多物品嘩啦啦掉了一地。
李世民憤怒欲狂,破口大罵。
“這個李隆基和李亨,簡直就是朕平生所見,最他娘白癡的一對父子!”
大唐群臣聞言,都是一臉古怪的表情。
好吧,祖宗罵後代,也沒啥毛病就是了。
李治身體一抖,恨不得在地上找個縫鑽進去。
此刻李治的腦海之中就一個念頭。
“父皇,別看我,別看我。”
李世民的視線落在了李治身上。
李治身體瞬間僵硬,動彈不得。
李世民淡淡道:
“治兒,你教育後代的能力,的確是有待提高啊。”
“怎麽,你滿腦子就隻有怎麽納朕不要的才人,連子女的教育都顧不上了?”
李治的汗水嘩啦一下就淌了下來。
他很想跪地大喊一聲,父皇,兒臣是冤枉的。
但考慮到金幕視頻之中播放過的內容,李治非常明智地放棄了這種嘴硬的行為。
“兒臣知錯了,還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聞言,突然有些說不出話。
責罰,責罰啥?
嚴格來說,李隆基和李亨的行為,還真不是李治的問題。
從視頻來看,李隆基出生時,李治應該已經死了(不然李隆基也不會從小就被囚禁)。
李世民默然半晌,歎了一口氣。
“天家無親情啊。”
這位大唐皇帝,突然明白真正的原因了。
親情!
這些大唐的皇族們,對自己流淌著同樣血脈的親人們,壓根就沒有什麽情感。
李世民如此,李治如此,李旦、李隆基乃至李亨,也同樣如此。
別的朝代,或許還會虛情假意的裝一下。
但大唐嘛,都玄武門之變了,老祖宗都不裝了,咱們後代裝什麽?
李世民突然感覺到了迷茫。
難道說,三個兒子之中,無論選擇哪一個,都避免不了這種結局嗎?
這位貞觀大帝,在幾十年的人生之中,極為罕見的,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李治突然想起什麽,幹笑一聲道:
“父皇也不必如此悲觀,大唐國運應該還不至於就在李隆基和李亨身上斷絕,之前幾次慘敗,不也被救回來了麽?”
李世民頓時又火了,怒氣衝衝地開口。
“你這是什麽混賬理論!”
“難道說大唐隻能先敗後勝不成!”
李治這下是徹底不敢說話了。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圍攻洛陽的失敗,雖然給大唐朝廷方麵造成了巨大的震動,但由於隻陣亡了一萬不到,對唐廷實力的削減是有限的。】
【史思明在洛陽解圍之後信心大震,分兵兩路,北路以其子史朝義作為主將進攻陝城,南路以史思明親自領兵進攻潼關。】
【不曾想,史朝義所率領的北路大軍被李光弼命衛伯玉阻擊,史朝義屢戰屢敗,不得已退守永寧。】
【史思明勃然大怒,將史朝義痛罵一番,甚至威脅要殺掉史朝義等部將。】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李世民聽到這裏,臉上表情突然變得無比古怪,喃喃自語。
“這劇情,怎麽好像在哪裏聽到過?”
貞觀群臣的表情也開始變得古怪起來。
長孫無忌忍不住道:
“安祿山被安慶緒幹掉之前,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描述?”
魏征幹咳一聲,道:
“安祿山是寵愛小兒子責罵大兒子,最終被大兒子安慶緒幹掉。”
“這史思明,該不會也有一個受寵的小兒子吧。”
畫麵一轉,史朝義和兩名部將駱悅、蔡文景憂心忡忡地商議。
史朝義一臉憂愁。
“父皇說等拿下陝州就要斬了你我頭顱,這該如何是好?”
駱悅忍不住道:
“殿下,如今陛下明顯已經想要殺掉我等,我等可不能坐以待斃,不如效仿安慶緒,共舉大事!”
史朝義大吃一驚,良久沒有開口。
蔡文景和駱悅兩人苦勸良久,見史朝義始終不開口,隻能無奈道:
“殿下若是不願意共舉大事,我等為了保命隻能投降大唐朝廷,不能再侍奉您了。”
史朝義聞言,終於咬牙下定決心。
“罷了罷了,父皇向來就疼愛史朝清那個最小的崽子,對我從來都非打即罵。”
“既然他都要殺我了,我還哪裏顧得上父子君臣的規矩呢?”
“今晚就動手吧!”
【史朝義作為史思明的長子,性情溫和,平日裏在叛軍之中極得君心。】
【他非常輕易地說動了負責貼身護衛史思明的曹將軍,駱悅等人在曹將軍的配合下,當晚率領三百親衛進入史思明駐蹕的路橋驛,擒獲史思明。】
【隨後,史思明被押送到了柳泉驛,並在此地被誅殺。】
看到這裏,貞觀世界之中,大唐君臣目瞪口呆。
李世民不敢置信地開口。
“這叛軍,也要重複?”
李績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了。
“安祿山是被兒子殺死的,史思明居然也是被兒子殺死的?”
長孫無忌哭笑不得地開口。
“朝廷這邊是皇帝沒事就催著主帥出戰,叛軍這邊是兒子沒事就把老爹殺了,這還真是……”
李世民又是好笑又是無語地揉了揉太陽穴,發出一聲感慨。
“這還真他娘是旗鼓相當的對手啊。”
但不管怎麽說,伴隨著史思明的死,大殿之中的氣氛總算是又一次好起來了。
【史思明死後,叛軍內部立刻爆發了內訌。】
【經曆幾個月的內訌後,史朝義總算掌控了大局,但此刻的叛軍元氣大傷,麵對卷土重來的李光弼所率唐軍,已然無法抵擋。】
【史朝義不得不率兵撤出洛陽,一路朝著北方撤退。】
【李光弼緊追不舍,一路上不停擊敗史朝義。】
【眼見大勢已去,原本負責鎮守範陽的叛軍將領李懷仙等人先後投降朝廷。】
【最終,眾叛親離的史朝義在李懷仙逼迫下,於平洲溫泉柵樹林之中自盡。】
【至此,持續了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落下了帷幕。】
安史之亂八年全過程圖
在看到這裏的時候,唐初和貞觀兩個不同的大唐世界線之中,出現了長久沉默。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終於結束了。”
大殿之中的群臣也都長出了一口氣。
這部安史之亂的盤點,一路看下來,那是究極揪心啊。
一想到自家孫輩和曾孫輩可能會遭遇這種戰亂,在場的人沒有一個受得了。
八年,整整八年!
人生能有幾個八年?
這種大規模的戰亂之中,誰又能保證一定活得到這八年的最後?
裴寂感慨道:
“這安史之亂,再三反複,造成的傷害,恐怕不亞於咱們經曆的隋末了。”
金幕之中,也適時浮現出一行行字幕。
【八年的安史之亂,對大唐造成了深重的浩劫。】
【天寶時期的人口極盛期曾經超過5500萬人,但八年戰亂過後重新統計人口,隻能統計到1690萬人,隻有天寶年間的三成。】
【大唐人口減少,疆域同樣也隨之嚴重縮水。】
【為了平叛,大唐將安西都護府、隴右節度使等地的精銳盡數抽調到中原,也給了死敵吐蕃絕佳機會。】
【原本在天寶年間,李隆基治下的大唐從東、西兩麵對吐蕃形成了夾擊之勢,讓吐蕃國勢極為危急。】
天寶年間大唐兩路壓迫吐蕃方向示意圖
【在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將的指揮下,許多大唐高層都認為,少則兩年多則五年,吐蕃必然會被大唐滅亡!】
【但安史之亂的爆發打斷了這一切,吐蕃不但瞬間起死回生,更出兵攻占了隴右河西,切斷了大唐和西域的聯係。】
【吐蕃成為了安史之亂的最大受益者,這個原本即將在大唐攻勢下崩潰的高原帝國狠狠地吸了一大波大唐的血,得以續命數十年。】
【不僅如此,在東北方向原本臣服大唐的諸多異族,如契丹、奚、靺鞨等也紛紛自立。大唐和遼東之間的聯係又一次被切斷,半島上的藩屬國新羅也不再對大唐唯命是從。】
安史之亂結束當年的大唐疆域
看到這幅疆域圖,曆朝曆代的皇帝不由動容。
無他,這兩幅疆域圖之間的差別,是真的太大了。
秦始皇忍不住道:
“天寶極盛期這張圖,真的能看出吐蕃已經左支右絀,隨時都可能會被大唐進軍腹地了。”
“沒想到啊,一場安史之亂,竟然能讓局勢逆轉至此。”
扶蘇也是不由感慨。
“河西之地被切斷,加之大唐人口衰落至此,恐怕將來整個西域都要歸吐蕃所有了。”
“話說,大唐因為安史之亂丟掉的疆域,估計都能和咱們大秦相當了吧?”
秦始皇聞言,目光一皺,看了一眼扶蘇。
“嗯?你剛剛說什麽?”
扶蘇心中一凜,求生本能瞬間激發到極致,忙道:
“兒臣說,大秦既然已經征服了漠南,下一步也應該發兵河西,打通西域之路了!”
“再怎麽樣,也不能比大唐差嘛!父皇您說呢?”
秦始皇哼了一聲。
“算你小子識相!”
“蒙恬,王離,爾等做好發兵河西走廊,征服西域的準備了嗎?”
蒙恬王離聞言大喜過望,齊聲開口。
“臣等早就準備好了!”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你們看這個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它的疆域不就和朕的大宋一樣嘛!”
“哼哼,也不過如此。”
群臣聽了,都有些汗顏。
陛下,人家大唐衰落到這種地步,都能和咱們大宋鼎盛期相當。
這還沒算上大唐在西域那邊的飛地呢。
您也是好意思比啊。
趙匡胤哼了一聲,沉聲開口。
“不對,朕也有朝鮮半島,朕控製的疆域比大唐實際控製的還大呢,哈哈哈。”
群臣:“……”
好吧,陛下您開心就好。
畢竟是開國皇帝嘛,這點小小的虛榮心,就滿足他吧。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突然皺眉。
“李隆基和李亨這兩個小子呢?”
群臣聞言,也是頓時集中起注意力。
對啊,這兩人的命運還沒交代呢。
【在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皇帝李亨病重,駕崩於長安。】
【李亨當了多年太子,因安史之亂而繼位,但由於他在鄴城之戰、第二次洛陽之戰中的昏庸操作,導致他最終沒有活著看到這一次的叛亂被平定。】
【值得一提的是,李亨死後,他的皇後張氏意圖發動政變廢黜太子李豫,但李豫在李輔國和程元振等人的幫助下粉碎了這次叛亂,得以順利繼承皇位。】
李世民看到這裏,又是一陣心累。
“這些大唐的皇後都瘋了嗎?什麽韋皇後張皇後,一個個動不動就想要搞政變,想當武則天第二?”
“還不如楊玉環呢,她最起碼不會想著搞事!”
長孫無忌幹咳一聲,道:
“陛下,楊玉環若是當了皇後,又有楊國忠這種哥哥在,沒有安史之亂的爆發,估計她也會在李隆基死後搞事的。”
李世民:“……”
咱們大唐的後代皇帝們都有毒吧?
一個個選的都是什麽狗屁皇後?
就不能選一個和朕的觀音奴一樣,賢良淑德的皇後嗎?
哦,觀音奴當年好像也提著寶劍上了玄武門……
不過那也是為了朕的江山社稷嘛!
和這些隻知道搞政變的妖豔賤貨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也在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皇帝李亨病逝之前的幾個月,太上皇李隆基病重,駕崩於長安。】
【李隆基的一生,前半生堪稱輝煌無比,重建了一個極度強盛的大唐,還繼承了大唐自貞觀以來的努力,將大唐死敵吐蕃逼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但他的後半生,由於沉迷美色疑心過重,任用了李林甫和楊國忠兩任奸相,打壓了太子李亨以及王忠嗣等一大批能臣,又在潼關之戰中昏招迭出,最終導致大唐的衰落。】
【真可謂興也李隆基,衰也李隆基。】
【在盤點過的諸位敗家子之中,李隆基無疑是最特殊的一位。】
【他是明君,也是昏君。他治下的盛世是大唐前所未有的,但他對大唐造成的打擊也同樣是無人可及。】
【自李隆基之後,大唐國勢傾頹,節度使割據地方,中央又有宦官亂政,最後伴隨著黃巢大起義的爆發,徹底敲響了大唐王朝的喪鍾。】
【李隆基的功過,留待諸位帝王評價,也請曆朝曆代的帝王們引以為鑒。】
【本期盤點視頻《唐玄宗李隆基篇》(又名《安史之亂篇》),至此結束。】
看到這裏,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情都有些複雜。
相較於之前的盤點視頻而言,大唐盛世,無疑是最讓人難忘的。
大唐的兵威,同樣深深刻在曆朝曆代皇帝的腦海之中。
香積寺之戰,更是讓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震驚不已,自愧不如!
目睹這樣一個華夏王朝的興起和衰落,任何人的心情都極為複雜。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將目光投向麵前的李建成和李世民。
“建成,世民啊。”
“你們兩兄弟之間,一直以來都為了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朕很清楚。”
“今天,也是時候給你們這場爭鬥一個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