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秦始皇給扶蘇講規矩,大漢使者教朝鮮王什麽是規矩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始皇聞言,笑了起來。
“大多數情況下是沒什麽用。”
“這些蠻夷,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和華夏王朝對抗,又怎麽可能是區區一個使者能改變的呢?”
扶蘇疑惑道:
“那為何漢武帝劉徹還要執意派出使者?”
秦始皇淡淡道:
“王不可怒而興師。”
“劉徹這麽做,為的是師出有名。”
自周公定禮以來,華夏文明講究的就是名分。
做什麽事,都必須要名分。
劉徹派人去警告就是告訴衛右渠,你要是再不聽話,那就揍你。
衛右渠不遵守當年祖父衛滿和大漢的約定,這是第一。
扣押前來朝見大漢的使者,這是第二。
大漢使者上門警告,衛右渠不聽,這是第三。
有了這個警告不聽的事實,大漢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
同時也可以讓其他臣服大漢的小國心安。
大漢並不是看到周圍有個小國就想著滅掉,是這個衛右渠犯了三次禁,大漢忍無可忍,才必須出兵蕩平衛氏朝鮮。
很多人都覺得華夏的藩屬製度似乎很落後,但事實上,這是一套相當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製度。
製度就是規矩,有規矩了,所有的藩屬小國都知道怎麽做是對,怎麽做是錯。
在規矩的範圍內,大家都能愉快相處。
不遵守規矩的,大漢師出有名,就能最大化的保障大漢的利益。
規矩和名分,其實就是相輔相成的。
講規矩有多重要呢?
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這是遵守周王朝的規矩。
天下諸侯景從,奉齊桓公為諸侯宗伯,周天子親自派人冊封,讓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
而另外一個霸主楚莊王,陳兵洛邑郊外,問九鼎之重。
這就是不講規矩,沒有名分。
周天子的九鼎,是你一個諸侯能問,能索要的?
被周天子派來慰問楚軍的王孫滿隻說了一句話。
“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什麽是德?
“德”就是周天子統治天下這麽多年,遵守規矩積攢下來的威望、人脈。
現在周天子是衰落了,但周王朝的“德”還在。
你楚莊王敢動周天子的九鼎試試?
你必會被天下諸侯群毆。
楚莊王聽懂了這句話,於是灰溜溜地撤軍了。
無論是從疆域、人口、經濟、軍隊實力來說,楚莊王統治的楚國綜合水平都不比齊桓公的齊國差,許多地方甚至猶有過之。
為何卻奈何不得周天子,拿不到唾手可得的九鼎?
就是因為規矩不允許。
因為楚莊王“師出無名”。
不講規矩,就沒有名分。
沒有名分,天下人就不支持你。
沒有天下人的支持,任憑你是春秋五霸之一,那也辦不成事。
春秋時代的霸主如此,大漢朝的皇帝同樣也是如此。
劉徹打匈奴是師出有名的。
匈奴帝國壓製大漢帝國百年,無數次入侵,劉徹在這件事情上可太正義了。
打南越,是南越樛太後和國王趙興獻土內附,被丞相呂嘉謀害,同樣師出有名。
打朝鮮,也得師出有名才行。
師出有名,才能凝聚人心,才能讓將士們相信自己是正義之師,在戰場上奮勇作戰。
可別小看這一點,開創現代華夏的那支軍隊,他們最開始一窮二白,不也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島,從鴨綠江打到了三八線?
因為他們心知,自己代表著正義!
扶蘇好奇道:
“朝鮮扣押真番使者,難道還不夠師出有名嗎?”
秦始皇淡淡道:
“當然不夠。這件事情畢竟是在朝鮮和真番之間發生的,可能僅僅是他們兩國的矛盾,隻不過當事者恰好是前來大漢的使者而已。”
“必須要大漢使者親自站在衛右渠麵前,以事實讓全天下人看到衛右渠不講大漢的規矩,這樣才是真正的師出有名。”
扶蘇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很繁瑣,好像沒有必要?”
“傻孩子,你好好想想,規矩是什麽,製度是什麽,法律又是什麽?”
扶蘇下意識道:
“這些都是規定人們行為的各種規範。”
秦始皇點了點頭,道:
“對了。所以歸根結底,規矩、製度、法律都符合法家的‘法’字。”
“有些行為僅僅是道德上的東西,夠不上法律來懲治,就隻需要用沒有約束力和懲罰的規矩來管理。”
“規矩其實也是法,沒有法律國家就會亂套,沒有規矩,人們的道德也會亂套。”
“看似繁瑣無用,但其實規矩和法律一起保證了從道德到行為的規範,維持了社會穩定,這就是它最大的好處啊。”
扶蘇忍不住道:
“可很多規矩根本沒用啊。”
秦始皇笑道:
“那就改啊,這世界上哪裏有什麽千萬年不變的真理呢?”
“就連大秦律法,這些年不也因為金幕出現讓社會劇烈變化,都已經改到了第五版了嗎?”
“法律改得,規矩還改不得?”
“改不了的不是規矩,是人心。那也不是能用語言解決的事情,得自己去鬥爭才行。”
扶蘇細細地品味著秦始皇的話,突然覺得自家父皇剛剛的語氣中,似乎還帶著某種……期待?
父皇在期待什麽呢?
秦始皇說到這裏,笑道:
“況且,劉徹這小子剛剛封禪泰山花了那麽多錢,不得緩一下嗎?”
扶蘇瞬間啞然。
講不講規矩,屬於行為道德問題。
但有沒有錢打仗,這就是真正的現實問題了。
金幕中,大漢派來的使者涉何已經來到了王險城(平壤)的朝鮮王宮之中,見到了朝鮮國王衛右渠。
涉何昂首挺胸,大聲斥責衛右渠。
“爾衛氏右渠,何以違背爾祖宗衛滿和大漢遼東郡守的約定?”
“若是不立刻上表請罪,待大漢天兵前來,爾衛氏一族必不留任何活口!”
涉何上來這兩句,直接把在場的衛氏朝鮮君臣弄懵了。
和發源商朝的箕子朝鮮不同,衛氏朝鮮的創建者衛滿是漢人,朝廷之中的通用文字和語言都是漢語漢字。
幾十年的時間下來,不說全國推廣普及,至少朝堂上所有衛氏朝鮮的君臣都是聽得懂漢語的。
他們是真沒想到,大漢使者涉何竟然這麽不客氣,一上來就指著衛右渠的鼻子破口大罵,說要殺衛氏全家。
衛右渠臉色鐵青,差點就想當場發作,讓人砍了這個不知好歹的漢朝使者。
但涉何完全無所畏懼,一副睥睨全場的倨傲模樣。
就差在腦門上寫四個大字——有種砍我。
這就是咱們大漢外交官傳承自博望候張騫閣下的風格。
不服?
不服砍我!
砍我試試?
試試就讓你朝鮮滅國,衛氏滅族!
衛右渠終究還是忍住了。
不忍不行啊。
大漢都把匈奴從漠南打跑了。
衛右渠的圖謀是,先統一朝鮮半島,滅掉在南韓的箕子朝鮮餘孽,再北上搞定整個長白山。
到了這個程度,朝鮮就有資格和大漢爭奪遼東乃至整個中原霸業了。
眼下,還不是時候。
衛右渠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道:
“尊使可能誤會了,寡人……”
“寡人什麽寡人!”涉何打斷了衛右渠的話。
“若是大漢諸侯王,自然可以稱孤道寡。”
“爾衛右渠不過是大漢小小一藩屬,能在本使麵前自稱一句‘小王’都是大漢給你臉了,有什麽資格在本使麵前自稱寡人!”
滿殿皆靜。
就連衛右渠本人也是一臉呆滯。
他是真沒想到,麵前這位大漢使者竟然剛硬到這種地步。
好幾秒鍾後,衛右渠終於回過神來。
這次他是真有點控製不住了,直接拍桌。
“你,欺人太甚!”
涉何喲了一聲,冷笑道:
“欺人太甚?”
“你衛右渠違背祖宗決定,拒絕和大漢通商,不朝貢大漢,還扣押前來朝貢大漢的真番國使者。”
“做了那麽多對不起大漢的事情,本使就指著你鼻子說兩句事實而已,你怎麽有臉說本使欺人太甚?”
“怎麽,變臉了,不服氣了?”
“來來來,本使的腦袋就在這裏,拿刀來,照這裏砍!”
涉何說到最後,直接把腦袋伸長,用手對著脖子指指點點。
衛右渠氣得抓狂,正打算說話,群臣一擁而上。
“大王,冷靜!”
“這可是大漢使者啊!”
“不能衝動!”
朝鮮是個小國,但最基本對外交往溝通的能力還是有的。
偌大的匈奴帝國,被劉徹就這麽硬生生打垮,整個過程朝鮮人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就算再驕傲自大的朝鮮人,也不可能覺得現在的朝鮮會是大漢的對手。
衛右渠被這麽一勸,差點氣昏的腦子也冷靜了一點。
他憤怒地開口:
“送客!”
涉何哈哈大笑,環視一圈在場朝鮮王國君臣。
“一群無膽匪類,爾等都記住了,若是不上奏疏向陛下請罪,那就等死吧!”
說完,涉何大搖大擺,邁著四方步施施然離開。
“氣死寡人了!”衛右渠憤恨地對著旁邊的臣子們開口。
“這個漢使,欺人太甚!”
臣子們自然又是一陣勸說。
其實不少臣子心中也是很無奈的。
衛氏朝鮮畢竟是外來戶,所以一直以來信重的大臣們以秦人、漢人為主。
這些人本身就是中原人,最知道華夏王朝的厲害。
他們也是最反對衛右渠和大漢翻臉的。
可衛右渠不聽啊。
現在好了,被大漢使者找上門來,劈頭蓋臉噴了一頓。
活該了吧?
不過這種話,大家也不會說出口。
隻能希望衛右渠經過這件事情的教訓後能成熟起來,不要再繼續招惹大漢了。
衛右渠憤憤道:
“這個劉徹,他以為派出區區一個使者來,寡人就會屈服了?”
“寡人才不會向劉徹低頭呢!”
在場的朝鮮大臣目瞪口呆。
不是,這都打不醒你?
你是真頭鐵啊。
另外一邊,漢使涉何回到了使館。
一旁跟隨涉何上殿的武官鬆了一口氣,道:
“大人,您剛才實在是太驚險了。”
“驚險?”涉何忍不住笑出了聲,道:
“這有什麽驚險的,當年博望候出使西域,比這驚險的時候多了去了。”
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西域還是匈奴的藩屬,大漢的觸角也無法延伸到西域。
那時的西域國王們,如果真要翻臉殺了張騫,劉徹知道了最多就罵幾句,一點辦法沒有。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騫一點不慌,見人就懟,充分讓西域諸國的國君們知道了什麽叫做大國使者的傲慢,哦不,是大國使者的底氣。
從張騫以後,大漢的使者就患上了一種叫做搞事的病。
沒事都得搞點事出來,否則豈不是會顯得很不專業?
涉何感慨道:
“可惜這一次本使麾下隻有一百餘人,若是能有個一千勇士,本使就可以做大事了。”
什麽大事?
當然是突襲朝鮮王宮,弄死衛右渠,順便吞並朝鮮,舉半島北部所有國土內附大漢啦。
武官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才道:
“大人莫非忘了韓千秋和安國少季之事?”
涉何一臉不以為然,道:
“安國少季是大漢使者之恥,本官怎麽可能淪落到他那種地步?”
“況且這朝鮮王太後怎麽也得是四十歲以上的老婦了,本使才沒興趣呢。”
武官笑道:
“不都說老婦敗火嘛。”
涉何哈哈大笑,道:
“番邦老婦,若是僥幸懷了本官的種,那本官死後都無顏去九泉之下麵見列祖列宗了。”
“行了,別扯這些沒用的,讓大家做好準備,隨時開打!”
武官嘿嘿一笑,點頭道:
“放心吧大人,大家的刀劍都鋒利著呢。”
看到這裏,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怎麽搞的,大漢這些使者一個個唯恐天下不亂呢?”
“到底是誰給他們帶的這股風氣呢?”
眾人聞言,齊刷刷地看著劉邦。
誰帶的這股風氣,作為大漢開國皇帝的某人心裏沒數嗎?
劉邦大怒,道:
“朕這個人平生最為正直老實,怎麽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眾人點頭如小雞啄米。
“對對對,陛下所言極是!”
“太對了陛下,沒毛病。”
劉邦哼了一聲,換了一個比較舒服點的坐姿,感慨道:
“不過這個涉何還是年輕了一點。”
“如果是朕的話,去到先笑臉相迎,然後暗中聯合友好大漢的力量。”
“大漢支持衛氏朝鮮這麽多年,肯定是有點人脈在朝鮮內部的。”
“裏應外合,再趁著酒宴的時候出其不意直接幹掉衛右渠,控製住所有朝鮮重臣。”
“提前和大漢遼東太守說好,讓遼東郡兵速速抵達王險城控製局勢。”
“這不就拿下了嘛!”
劉邦越想越是興奮,不由手舞足蹈起來。
大殿一片安靜,眾人表情古怪地看著劉邦。
劉邦回過神來,道:
“你們這麽看著朕幹嘛?”
蕭何咳嗽一聲,正色道:
“陛下算無遺策,果然不愧是大漢高祖皇帝!”
眾人齊聲稱是
一旁的太子劉恒也是哭笑不得,心中暗想。
“父皇的這個計劃,似乎挺有可行性的,不過具體的細節上需要再打磨一下……”
東漢世界,太子劉莊表情古怪,道:
“父皇,咱們大漢的使者都是這樣的嗎?”
劉秀想了想,道:
“應該全是。”
耿弇嘿嘿地笑道:
“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的,大國的使者不盛氣淩人,難道要和這些蕞爾小國的國君平起平坐把酒言歡嗎?”
宰相宋弘揉了揉太陽穴,道:
“高高在上是可以,也不至於盛氣淩人吧,老耿。”
耿弇毫不在意地開口道:
“大漢天使不讓這些小國的國王跪下來舔靴子,就已經是莫大的仁慈了。”
“能好好跟他們說話,他們就該覺得祖墳冒青煙了。”
“像衛右渠這種敢和大漢使者擺臉色的,就該被淩遲!”
宋弘無語,不想繼續開口了。
這個老耿,怕是除了漢人之外,其他異族的人在他看來和走獸沒有區別了。
鄧禹笑道:
“其實我倒是覺得,金幕中這個涉何搞事的水平還不夠啊。”
“若是能想辦法直接弄死衛右渠,讓朝鮮當場內附,就不需要大漢動用天兵征討了嘛。”
宋弘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鄧禹。
“老鄧,你……”
好你個鄧禹,平日裏也是濃眉大眼心平氣和的人,竟然心裏也想著這種招?
在場的諸多大臣都興奮地加入了討論。
“收買是肯定的,還可以提前給某些朝鮮大臣承諾將來成為大漢太守。”
“太守的位置估計不夠,可以承諾封侯啊,反正要是不成,就說他功勞不夠,諒他也不敢和大漢放對。”
“毒酒怎麽樣?當場毒死衛右渠,然後趁機發難。”
“圖窮匕見不好麽?一劍下去當場砍死衛右渠,渾身濺滿衛右渠的血,威風凜凜提劍大喝一句還有誰,肯定把這些朝鮮蠻子嚇到尿褲子了。”
劉秀一聽這些家夥越討論越是沒譜,哭笑不得地打斷了眾人的話。
“好了好了,大漢畢竟是堂堂華夏王朝,麵子還是要的。”
“若是每名漢使都這麽不講規矩四處顛覆別國王室,其他藩屬國還敢臣服大漢嗎?”
“不要因為小節而失了大義!”
眾人這才作罷。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衛右渠雖然野心勃勃,但在群臣的死命攔阻下,依舊不敢對涉何動手,隻能將涉何禮送出境。】
涉何對此頗為不滿,跳腳大罵。
“衛右渠就是這麽當藩屬國國君的?大漢天使離開,他竟然敢不來送行?”
“大漢的要求,他竟然敢一條都不答應?”
“讓衛右渠滾出來,給本天使一個交代!”
但這裏畢竟是朝鮮王國,衛右渠執意不出麵,涉何自然也沒什麽好的辦法,隻能在朝鮮禆王衛長的“護送”下離開。
涉何往北走,一路上麵黑如鐵。
劉徹的嚴厲,眾所周知。
就連堂堂列侯,領兵出征完不成任務都要被廢為庶人,拿錢買命。
涉何這一次出使無功而返,還能有什麽好果子吃了?
三天後,涉何召集使團中的幾名關鍵成員。
“各位,此次無功而返,咱們所有人都肯定會受到陛下責罰了,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眾人顯然都想過這一點,表情都很沮喪。
涉何深吸一口氣,道:
“為今之計,咱們隻能想辦法搞點事情出來,才有希望能擺脫這個罪名。”
之前護衛過涉何上殿的那名武官聞言忙道:
“大人的意思是?”
涉何輕笑一聲,道:
“衛右渠不是派那個禆王衛長來監視咱們離開朝鮮嗎?”
“等會咱們就摘了他的腦袋回去,說朝鮮王衛右渠表麵上答應了大漢的條件,實際上卻對大漢圖謀不軌,派衛長半路想要殺害大漢使團所有人。”
“咱們發現了朝鮮人的陰謀,反殺了衛長,提著衛長腦袋回國,不就成為有功之臣了嘛!”
眾人聞言,眼睛頓時都亮了起來。
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啊。
武官有些擔心地開口道:
“這要是大漢再派出使者去和朝鮮接觸,咱們的謊言豈不是敗露了?這可是欺君之罪啊,大人。”
聽到這句,眾人又不由有些畏縮。
涉何不以為然,開口道:
“以陛下的性格,這一次本官就是來找個開戰借口的。”
“隻要衛長的腦袋提回去,陛下立刻就會對衛氏朝鮮開戰,到時候衛右渠說什麽都不會有人信的,咱們直接說他是栽贓陷害便可。”
“好了,你們都考慮一下。究竟是要冒一點風險當一個有功之臣,還是就這麽回去被盛怒之下的陛下狠狠責罰吧!”
……
鏡頭一轉,涉何提著衛長的腦袋,心滿意足地露出笑容。
“好了,即刻回國!”
王險城,朝鮮王宮。
“什麽,衛長被涉何殺了?”
衛右渠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反應是不敢置信。
但很快,各方麵的情報渠道都確認了衛長的確死在了涉何手裏。
衛右渠腦海中一直緊繃的那根線,斷了。
他表情猙獰,憤怒大吼。
“現在立刻派兵去追上涉何,寡人要他的腦袋!”
“大多數情況下是沒什麽用。”
“這些蠻夷,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和華夏王朝對抗,又怎麽可能是區區一個使者能改變的呢?”
扶蘇疑惑道:
“那為何漢武帝劉徹還要執意派出使者?”
秦始皇淡淡道:
“王不可怒而興師。”
“劉徹這麽做,為的是師出有名。”
自周公定禮以來,華夏文明講究的就是名分。
做什麽事,都必須要名分。
劉徹派人去警告就是告訴衛右渠,你要是再不聽話,那就揍你。
衛右渠不遵守當年祖父衛滿和大漢的約定,這是第一。
扣押前來朝見大漢的使者,這是第二。
大漢使者上門警告,衛右渠不聽,這是第三。
有了這個警告不聽的事實,大漢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
同時也可以讓其他臣服大漢的小國心安。
大漢並不是看到周圍有個小國就想著滅掉,是這個衛右渠犯了三次禁,大漢忍無可忍,才必須出兵蕩平衛氏朝鮮。
很多人都覺得華夏的藩屬製度似乎很落後,但事實上,這是一套相當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製度。
製度就是規矩,有規矩了,所有的藩屬小國都知道怎麽做是對,怎麽做是錯。
在規矩的範圍內,大家都能愉快相處。
不遵守規矩的,大漢師出有名,就能最大化的保障大漢的利益。
規矩和名分,其實就是相輔相成的。
講規矩有多重要呢?
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這是遵守周王朝的規矩。
天下諸侯景從,奉齊桓公為諸侯宗伯,周天子親自派人冊封,讓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
而另外一個霸主楚莊王,陳兵洛邑郊外,問九鼎之重。
這就是不講規矩,沒有名分。
周天子的九鼎,是你一個諸侯能問,能索要的?
被周天子派來慰問楚軍的王孫滿隻說了一句話。
“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什麽是德?
“德”就是周天子統治天下這麽多年,遵守規矩積攢下來的威望、人脈。
現在周天子是衰落了,但周王朝的“德”還在。
你楚莊王敢動周天子的九鼎試試?
你必會被天下諸侯群毆。
楚莊王聽懂了這句話,於是灰溜溜地撤軍了。
無論是從疆域、人口、經濟、軍隊實力來說,楚莊王統治的楚國綜合水平都不比齊桓公的齊國差,許多地方甚至猶有過之。
為何卻奈何不得周天子,拿不到唾手可得的九鼎?
就是因為規矩不允許。
因為楚莊王“師出無名”。
不講規矩,就沒有名分。
沒有名分,天下人就不支持你。
沒有天下人的支持,任憑你是春秋五霸之一,那也辦不成事。
春秋時代的霸主如此,大漢朝的皇帝同樣也是如此。
劉徹打匈奴是師出有名的。
匈奴帝國壓製大漢帝國百年,無數次入侵,劉徹在這件事情上可太正義了。
打南越,是南越樛太後和國王趙興獻土內附,被丞相呂嘉謀害,同樣師出有名。
打朝鮮,也得師出有名才行。
師出有名,才能凝聚人心,才能讓將士們相信自己是正義之師,在戰場上奮勇作戰。
可別小看這一點,開創現代華夏的那支軍隊,他們最開始一窮二白,不也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島,從鴨綠江打到了三八線?
因為他們心知,自己代表著正義!
扶蘇好奇道:
“朝鮮扣押真番使者,難道還不夠師出有名嗎?”
秦始皇淡淡道:
“當然不夠。這件事情畢竟是在朝鮮和真番之間發生的,可能僅僅是他們兩國的矛盾,隻不過當事者恰好是前來大漢的使者而已。”
“必須要大漢使者親自站在衛右渠麵前,以事實讓全天下人看到衛右渠不講大漢的規矩,這樣才是真正的師出有名。”
扶蘇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很繁瑣,好像沒有必要?”
“傻孩子,你好好想想,規矩是什麽,製度是什麽,法律又是什麽?”
扶蘇下意識道:
“這些都是規定人們行為的各種規範。”
秦始皇點了點頭,道:
“對了。所以歸根結底,規矩、製度、法律都符合法家的‘法’字。”
“有些行為僅僅是道德上的東西,夠不上法律來懲治,就隻需要用沒有約束力和懲罰的規矩來管理。”
“規矩其實也是法,沒有法律國家就會亂套,沒有規矩,人們的道德也會亂套。”
“看似繁瑣無用,但其實規矩和法律一起保證了從道德到行為的規範,維持了社會穩定,這就是它最大的好處啊。”
扶蘇忍不住道:
“可很多規矩根本沒用啊。”
秦始皇笑道:
“那就改啊,這世界上哪裏有什麽千萬年不變的真理呢?”
“就連大秦律法,這些年不也因為金幕出現讓社會劇烈變化,都已經改到了第五版了嗎?”
“法律改得,規矩還改不得?”
“改不了的不是規矩,是人心。那也不是能用語言解決的事情,得自己去鬥爭才行。”
扶蘇細細地品味著秦始皇的話,突然覺得自家父皇剛剛的語氣中,似乎還帶著某種……期待?
父皇在期待什麽呢?
秦始皇說到這裏,笑道:
“況且,劉徹這小子剛剛封禪泰山花了那麽多錢,不得緩一下嗎?”
扶蘇瞬間啞然。
講不講規矩,屬於行為道德問題。
但有沒有錢打仗,這就是真正的現實問題了。
金幕中,大漢派來的使者涉何已經來到了王險城(平壤)的朝鮮王宮之中,見到了朝鮮國王衛右渠。
涉何昂首挺胸,大聲斥責衛右渠。
“爾衛氏右渠,何以違背爾祖宗衛滿和大漢遼東郡守的約定?”
“若是不立刻上表請罪,待大漢天兵前來,爾衛氏一族必不留任何活口!”
涉何上來這兩句,直接把在場的衛氏朝鮮君臣弄懵了。
和發源商朝的箕子朝鮮不同,衛氏朝鮮的創建者衛滿是漢人,朝廷之中的通用文字和語言都是漢語漢字。
幾十年的時間下來,不說全國推廣普及,至少朝堂上所有衛氏朝鮮的君臣都是聽得懂漢語的。
他們是真沒想到,大漢使者涉何竟然這麽不客氣,一上來就指著衛右渠的鼻子破口大罵,說要殺衛氏全家。
衛右渠臉色鐵青,差點就想當場發作,讓人砍了這個不知好歹的漢朝使者。
但涉何完全無所畏懼,一副睥睨全場的倨傲模樣。
就差在腦門上寫四個大字——有種砍我。
這就是咱們大漢外交官傳承自博望候張騫閣下的風格。
不服?
不服砍我!
砍我試試?
試試就讓你朝鮮滅國,衛氏滅族!
衛右渠終究還是忍住了。
不忍不行啊。
大漢都把匈奴從漠南打跑了。
衛右渠的圖謀是,先統一朝鮮半島,滅掉在南韓的箕子朝鮮餘孽,再北上搞定整個長白山。
到了這個程度,朝鮮就有資格和大漢爭奪遼東乃至整個中原霸業了。
眼下,還不是時候。
衛右渠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道:
“尊使可能誤會了,寡人……”
“寡人什麽寡人!”涉何打斷了衛右渠的話。
“若是大漢諸侯王,自然可以稱孤道寡。”
“爾衛右渠不過是大漢小小一藩屬,能在本使麵前自稱一句‘小王’都是大漢給你臉了,有什麽資格在本使麵前自稱寡人!”
滿殿皆靜。
就連衛右渠本人也是一臉呆滯。
他是真沒想到,麵前這位大漢使者竟然剛硬到這種地步。
好幾秒鍾後,衛右渠終於回過神來。
這次他是真有點控製不住了,直接拍桌。
“你,欺人太甚!”
涉何喲了一聲,冷笑道:
“欺人太甚?”
“你衛右渠違背祖宗決定,拒絕和大漢通商,不朝貢大漢,還扣押前來朝貢大漢的真番國使者。”
“做了那麽多對不起大漢的事情,本使就指著你鼻子說兩句事實而已,你怎麽有臉說本使欺人太甚?”
“怎麽,變臉了,不服氣了?”
“來來來,本使的腦袋就在這裏,拿刀來,照這裏砍!”
涉何說到最後,直接把腦袋伸長,用手對著脖子指指點點。
衛右渠氣得抓狂,正打算說話,群臣一擁而上。
“大王,冷靜!”
“這可是大漢使者啊!”
“不能衝動!”
朝鮮是個小國,但最基本對外交往溝通的能力還是有的。
偌大的匈奴帝國,被劉徹就這麽硬生生打垮,整個過程朝鮮人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就算再驕傲自大的朝鮮人,也不可能覺得現在的朝鮮會是大漢的對手。
衛右渠被這麽一勸,差點氣昏的腦子也冷靜了一點。
他憤怒地開口:
“送客!”
涉何哈哈大笑,環視一圈在場朝鮮王國君臣。
“一群無膽匪類,爾等都記住了,若是不上奏疏向陛下請罪,那就等死吧!”
說完,涉何大搖大擺,邁著四方步施施然離開。
“氣死寡人了!”衛右渠憤恨地對著旁邊的臣子們開口。
“這個漢使,欺人太甚!”
臣子們自然又是一陣勸說。
其實不少臣子心中也是很無奈的。
衛氏朝鮮畢竟是外來戶,所以一直以來信重的大臣們以秦人、漢人為主。
這些人本身就是中原人,最知道華夏王朝的厲害。
他們也是最反對衛右渠和大漢翻臉的。
可衛右渠不聽啊。
現在好了,被大漢使者找上門來,劈頭蓋臉噴了一頓。
活該了吧?
不過這種話,大家也不會說出口。
隻能希望衛右渠經過這件事情的教訓後能成熟起來,不要再繼續招惹大漢了。
衛右渠憤憤道:
“這個劉徹,他以為派出區區一個使者來,寡人就會屈服了?”
“寡人才不會向劉徹低頭呢!”
在場的朝鮮大臣目瞪口呆。
不是,這都打不醒你?
你是真頭鐵啊。
另外一邊,漢使涉何回到了使館。
一旁跟隨涉何上殿的武官鬆了一口氣,道:
“大人,您剛才實在是太驚險了。”
“驚險?”涉何忍不住笑出了聲,道:
“這有什麽驚險的,當年博望候出使西域,比這驚險的時候多了去了。”
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西域還是匈奴的藩屬,大漢的觸角也無法延伸到西域。
那時的西域國王們,如果真要翻臉殺了張騫,劉徹知道了最多就罵幾句,一點辦法沒有。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騫一點不慌,見人就懟,充分讓西域諸國的國君們知道了什麽叫做大國使者的傲慢,哦不,是大國使者的底氣。
從張騫以後,大漢的使者就患上了一種叫做搞事的病。
沒事都得搞點事出來,否則豈不是會顯得很不專業?
涉何感慨道:
“可惜這一次本使麾下隻有一百餘人,若是能有個一千勇士,本使就可以做大事了。”
什麽大事?
當然是突襲朝鮮王宮,弄死衛右渠,順便吞並朝鮮,舉半島北部所有國土內附大漢啦。
武官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才道:
“大人莫非忘了韓千秋和安國少季之事?”
涉何一臉不以為然,道:
“安國少季是大漢使者之恥,本官怎麽可能淪落到他那種地步?”
“況且這朝鮮王太後怎麽也得是四十歲以上的老婦了,本使才沒興趣呢。”
武官笑道:
“不都說老婦敗火嘛。”
涉何哈哈大笑,道:
“番邦老婦,若是僥幸懷了本官的種,那本官死後都無顏去九泉之下麵見列祖列宗了。”
“行了,別扯這些沒用的,讓大家做好準備,隨時開打!”
武官嘿嘿一笑,點頭道:
“放心吧大人,大家的刀劍都鋒利著呢。”
看到這裏,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怎麽搞的,大漢這些使者一個個唯恐天下不亂呢?”
“到底是誰給他們帶的這股風氣呢?”
眾人聞言,齊刷刷地看著劉邦。
誰帶的這股風氣,作為大漢開國皇帝的某人心裏沒數嗎?
劉邦大怒,道:
“朕這個人平生最為正直老實,怎麽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眾人點頭如小雞啄米。
“對對對,陛下所言極是!”
“太對了陛下,沒毛病。”
劉邦哼了一聲,換了一個比較舒服點的坐姿,感慨道:
“不過這個涉何還是年輕了一點。”
“如果是朕的話,去到先笑臉相迎,然後暗中聯合友好大漢的力量。”
“大漢支持衛氏朝鮮這麽多年,肯定是有點人脈在朝鮮內部的。”
“裏應外合,再趁著酒宴的時候出其不意直接幹掉衛右渠,控製住所有朝鮮重臣。”
“提前和大漢遼東太守說好,讓遼東郡兵速速抵達王險城控製局勢。”
“這不就拿下了嘛!”
劉邦越想越是興奮,不由手舞足蹈起來。
大殿一片安靜,眾人表情古怪地看著劉邦。
劉邦回過神來,道:
“你們這麽看著朕幹嘛?”
蕭何咳嗽一聲,正色道:
“陛下算無遺策,果然不愧是大漢高祖皇帝!”
眾人齊聲稱是
一旁的太子劉恒也是哭笑不得,心中暗想。
“父皇的這個計劃,似乎挺有可行性的,不過具體的細節上需要再打磨一下……”
東漢世界,太子劉莊表情古怪,道:
“父皇,咱們大漢的使者都是這樣的嗎?”
劉秀想了想,道:
“應該全是。”
耿弇嘿嘿地笑道:
“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的,大國的使者不盛氣淩人,難道要和這些蕞爾小國的國君平起平坐把酒言歡嗎?”
宰相宋弘揉了揉太陽穴,道:
“高高在上是可以,也不至於盛氣淩人吧,老耿。”
耿弇毫不在意地開口道:
“大漢天使不讓這些小國的國王跪下來舔靴子,就已經是莫大的仁慈了。”
“能好好跟他們說話,他們就該覺得祖墳冒青煙了。”
“像衛右渠這種敢和大漢使者擺臉色的,就該被淩遲!”
宋弘無語,不想繼續開口了。
這個老耿,怕是除了漢人之外,其他異族的人在他看來和走獸沒有區別了。
鄧禹笑道:
“其實我倒是覺得,金幕中這個涉何搞事的水平還不夠啊。”
“若是能想辦法直接弄死衛右渠,讓朝鮮當場內附,就不需要大漢動用天兵征討了嘛。”
宋弘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鄧禹。
“老鄧,你……”
好你個鄧禹,平日裏也是濃眉大眼心平氣和的人,竟然心裏也想著這種招?
在場的諸多大臣都興奮地加入了討論。
“收買是肯定的,還可以提前給某些朝鮮大臣承諾將來成為大漢太守。”
“太守的位置估計不夠,可以承諾封侯啊,反正要是不成,就說他功勞不夠,諒他也不敢和大漢放對。”
“毒酒怎麽樣?當場毒死衛右渠,然後趁機發難。”
“圖窮匕見不好麽?一劍下去當場砍死衛右渠,渾身濺滿衛右渠的血,威風凜凜提劍大喝一句還有誰,肯定把這些朝鮮蠻子嚇到尿褲子了。”
劉秀一聽這些家夥越討論越是沒譜,哭笑不得地打斷了眾人的話。
“好了好了,大漢畢竟是堂堂華夏王朝,麵子還是要的。”
“若是每名漢使都這麽不講規矩四處顛覆別國王室,其他藩屬國還敢臣服大漢嗎?”
“不要因為小節而失了大義!”
眾人這才作罷。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衛右渠雖然野心勃勃,但在群臣的死命攔阻下,依舊不敢對涉何動手,隻能將涉何禮送出境。】
涉何對此頗為不滿,跳腳大罵。
“衛右渠就是這麽當藩屬國國君的?大漢天使離開,他竟然敢不來送行?”
“大漢的要求,他竟然敢一條都不答應?”
“讓衛右渠滾出來,給本天使一個交代!”
但這裏畢竟是朝鮮王國,衛右渠執意不出麵,涉何自然也沒什麽好的辦法,隻能在朝鮮禆王衛長的“護送”下離開。
涉何往北走,一路上麵黑如鐵。
劉徹的嚴厲,眾所周知。
就連堂堂列侯,領兵出征完不成任務都要被廢為庶人,拿錢買命。
涉何這一次出使無功而返,還能有什麽好果子吃了?
三天後,涉何召集使團中的幾名關鍵成員。
“各位,此次無功而返,咱們所有人都肯定會受到陛下責罰了,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眾人顯然都想過這一點,表情都很沮喪。
涉何深吸一口氣,道:
“為今之計,咱們隻能想辦法搞點事情出來,才有希望能擺脫這個罪名。”
之前護衛過涉何上殿的那名武官聞言忙道:
“大人的意思是?”
涉何輕笑一聲,道:
“衛右渠不是派那個禆王衛長來監視咱們離開朝鮮嗎?”
“等會咱們就摘了他的腦袋回去,說朝鮮王衛右渠表麵上答應了大漢的條件,實際上卻對大漢圖謀不軌,派衛長半路想要殺害大漢使團所有人。”
“咱們發現了朝鮮人的陰謀,反殺了衛長,提著衛長腦袋回國,不就成為有功之臣了嘛!”
眾人聞言,眼睛頓時都亮了起來。
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啊。
武官有些擔心地開口道:
“這要是大漢再派出使者去和朝鮮接觸,咱們的謊言豈不是敗露了?這可是欺君之罪啊,大人。”
聽到這句,眾人又不由有些畏縮。
涉何不以為然,開口道:
“以陛下的性格,這一次本官就是來找個開戰借口的。”
“隻要衛長的腦袋提回去,陛下立刻就會對衛氏朝鮮開戰,到時候衛右渠說什麽都不會有人信的,咱們直接說他是栽贓陷害便可。”
“好了,你們都考慮一下。究竟是要冒一點風險當一個有功之臣,還是就這麽回去被盛怒之下的陛下狠狠責罰吧!”
……
鏡頭一轉,涉何提著衛長的腦袋,心滿意足地露出笑容。
“好了,即刻回國!”
王險城,朝鮮王宮。
“什麽,衛長被涉何殺了?”
衛右渠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反應是不敢置信。
但很快,各方麵的情報渠道都確認了衛長的確死在了涉何手裏。
衛右渠腦海中一直緊繃的那根線,斷了。
他表情猙獰,憤怒大吼。
“現在立刻派兵去追上涉何,寡人要他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