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薑老夫人要治暖寶
團寵小暖寶:全國大佬爭著寵 作者:六月是一隻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逍遙王妃聽了自家夫君的話,也是無奈搖了搖頭。
是啊。
可不就是虧本買賣嗎?
要知道,上官軒和溫眉的紅封不僅大,而且還把每一個晚輩都照顧到了。
不僅是暖寶這幾個孩子有,就連已經成親的魏慕華和張雅茹都有。
再加上小草,一共八個晚輩。
每個晚輩五萬兩,八個就是四十萬兩!
這四十萬兩,沒有一個銅板是進王府公賬的,都得給孩子們存到他們的私戶裏。
而身為孩子的父母,別人給了你家孩子發紅封,你自然也得給對方的孩子發紅封,這是禮數。
當然了。
這數額也是有講究的。
總不能別人給你家八個孩子發了四十萬兩,你也非得給別人的三個孩子發四十萬兩吧?
一來一回分毫不差,隻會顯得斤斤計較,最後反倒把關係給搞生疏了。
所以啊,逍遙王妃就往紅封裏換了一張十萬兩的。
雖說總數上還是占了上官軒和溫眉便宜,但每個孩子給十萬兩,這也不少了。
而且十萬兩多好聽啊?
十全十美!
除了上官子越兄弟仨的紅封外,逍遙王夫婦還給鍾大夫和花婆婆包了紅封。
同樣的。
每個紅封十萬兩,算是孝敬幹爹幹娘了。
畢竟幹爹幹娘初到京都城時,可是在自家閨女的‘山水澗’裏豪擲過幾十萬兩的。
後來到了王府,前前後後又給晚輩們發了不少零用錢。
如今過年了,身為幹兒子幹兒媳婦,幹女兒幹女婿,給自家幹爹幹娘發上一個大紅封,那也是應該的。
就是把紅封的麵額換完以後吧,夫妻倆盯著桌子上那幾張被替換下來的銀票,都有些哭笑不得。
五張銀票,都是五千兩的。
沒錯。
最開始,他們就是打算給二老和上官子越兄弟仨每人發五千兩的紅封。
這個數額已經不小了。
蜀國有多少老百姓臉朝黃土背朝天,全家人辛辛苦苦幹一年,加起來的進項也未必能有二三十兩。
五千兩是什麽概念?
全家人一百年不吃不喝也掙不到啊!
就這五千兩,還是因為上官軒和溫眉在除夕夜宴上壕無人性,逍遙王夫婦不想欠上官家太多,這才咬咬牙包了個大的。
否則,按照往年的習慣,一千兩都是頂破天了!
可誰知,上官軒和溫眉也太不是東西啦。
誰家包紅封像他們似的?
那銀票好比樹葉一樣,包得真真是隨意。
逍遙王和逍遙王妃有什麽辦法?
總不能人家給你孩子五萬兩,你給人家孩子五千兩吧?
拿不出手啊!
“明年可不敢讓他們再來過年了!”
“他們來一次,咱們王府名下的那些產業一年都白幹,掙的銀子全給幾個孩子還禮數了。”
“關鍵咱家這幾個孩子還不高興呢,成日說我這個當娘的小氣,不舍得給他們多發零用錢。”
這些話,是逍遙王妃說的。
沒錯!
逍遙王妃這麽喜歡上官家,現在都開始頂不住了。
想想就知道,上官家那是何等的豪氣啊!
……
從大年初二起,就要開始走親拜友了。
跟往年一樣,逍遙王的地位擺在這,所以他們一家子根本不用出門,就在王府裏等著別人登門拜訪。
按照原計劃,逍遙王和逍遙王妃是打算帶著上官家那一家五口一起接待親朋好友的。
去年就是這樣啊。
上官子越在這裏過年,從頭到尾都跟著逍遙王一家。
可現在嘛……
由於上官軒和溫眉出手實在太闊綽了,逍遙王跟逍遙王妃都怕了他們,根本不敢讓他們跟著一起。
當然了。
逍遙王是怕上官軒和溫眉趁著這個機會兒,再俘獲人心,為以後拐走他家閨女做準備。
逍遙王妃則害怕誰家帶了孩子來,上官軒和溫眉一出手又是幾萬兩,嚇死個人。
今年來拜年的人,跟往年一樣多。
安定王府、平順王府、張家、薑家、劉家等等,就連唐定也帶著秀兒在大年初六那日來了王府,拜見逍遙王夫婦和暖寶。
薑平與段雅南沒來,他們不在京都城。
過年前,薑平就去北國了。
想著路途遙遠,最快也得兩三個月才回來。
他不忍段雅南一個人在蜀國過年,便特地來請示了暖寶,要順路把段雅南送回南騫國。
等什麽時候他從北國回來了,再將段雅南一起帶回來。
段雅南出嫁至今還沒回過娘家,薑平想讓她回去一趟,陪陪南騫國皇帝和四王爺。
暖寶聽了薑平的話後,自是萬般讚同。
因此,薑平家現在連個主事兒的人都沒有,自然不會有人來王府拜年了。
倒是將軍府的薑老夫人和薑姒君的繼母楊氏,上門拜年來了。
薑老夫人呢,是不想讓外頭人看她們將軍府的笑話,所以才會跑來巴結逍遙王府,想要跟逍遙王妃修複修複關係,再順便看看薑姒君這個孫女。
楊氏呢,就單純來走個過場,省得她婆母在家天天挑她的毛病。
但人吧,本性難移。
楊氏心術不正,挑撥離間慣了。
尤其是她苛待繼女的事情在京都城傳開後,她連裝都不裝了。
不管到了什麽時候,人在哪裏,總忍不住要整一下幺蛾子。
這不?
大過年的,為了保全薑將軍的臉麵,逍遙王妃把薑老夫人和楊氏請進來說話。
可誰知,才喝了兩杯茶,楊氏就開始把話題轉到薑平和段雅南身上。
“聽說我那不爭氣的弟弟和弟妹到現在還沒來給王爺和王妃娘娘拜年?那真是太不應該了。
不過……他們小兩口新婚燕爾,什麽都不懂還要自立門戶,府中又沒個主事兒的,平常也挺糟心。
王妃娘娘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原諒他們這一次吧?
我相信等日子久了,他們肯定就知道規矩了。”
瞧瞧人家這語言藝術?
好話歹話都讓她說了!
再品品人家這泡茶的本事兒?
真真是茶香四溢啊!
這讓坐在一旁的暖寶都忍不住笑了。
不等逍遙王妃開口,她先說道:“沒想到將軍夫人還挺關心薑平夫妻倆的。”
楊氏沒想到暖寶會突然加入大人們的閑聊。
她微微一怔,很快便笑道:“我乃薑家主母,又是薑平的大嫂,自然得多多關心他們小兩口。”
“哦。”
暖寶應了聲,又突然無厘頭問:“將軍夫人,本郡主能看看你的手嗎?”
“我的手?”
楊氏有些疑惑,但還是伸出手來。
而暖寶呢?
則穩坐在椅子上,瞥了一眼楊氏的手,淡淡說了句:“果真如此。”
楊氏一聽,更懵了,不知暖寶何意。
暖寶也沒賣關子,打了個哈欠就說:“以前隻覺得將軍夫人腿長,隔三差五就跑來本郡主家唱大戲。
沒曾想,將軍夫人除了腿長外,這手也不短啊,管得寬,伸得長,連人家薑府的事情都不放過。
不錯不錯,薑將軍真是娶了個好續弦啊,薑老夫人,您有一個好兒媳婦呢。”
此言一出,眾人都開始憋笑。
即便是逍遙王妃,都拿起了桌上的茶杯淺抿一口,掩飾著自己的笑意。
更別提薑姒君了。
這丫頭憋得格外辛苦,一張俏臉憋得通紅。
——不愧是祁叔的閨女啊。
——這陰陽怪氣的本事兒,真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爽!
暖寶這話,無疑是狠狠打了薑老夫人和楊氏的臉。
尤其是薑老夫人。
她最看重麵子,最看重將軍府和兒子的名聲。
可如今,暖寶這一番話,卻是要將她和薑將軍的臉麵拿到地上來摩擦!
哦不,不該怪暖寶。
要怪,就怪楊氏。
是楊氏不夠聰明,又非要跳出來作妖!
薑老夫人嫌楊氏丟人,狠狠瞪了楊氏一眼,不讓其再說話。
隨後,又看向暖寶:“郡主年紀不大,倒挺會說笑話。
姒君她母親啊,不過是想盡一盡長嫂的責任,關心關心小叔子和妯娌而已,並沒有要插手小叔子內務的意思。”
薑老夫人是想討好逍遙王和逍遙王妃沒錯,也知道暖寶在蜀國地位之高。
可在她看來,暖寶再聰慧再能幹,那也是個孩子,還是個被寵壞的孩子。
大人們說話,哪有孩子插嘴的份?
逍遙王妃都沒說話呢,這郡主小小年紀的就知道陰陽怪氣了,未免也太不將她這個誥命夫人放在眼裏!
是。
她的身份地位是沒有皇族高,可她薑家世世代代都為蜀國盡心盡力,她丈夫更是死在了沙場上,兒子如今也在鎮守邊疆。
拋開身份地位不說,光是論輩分,福蜀郡主這個晚輩就應該尊敬她!
楊氏固然有錯,但還輪不到一個孩子來教!
因此,薑老夫人便出頭,幫楊氏說了幾句好話。
還順帶諷刺了一下暖寶小小年紀是非不分,把好人往壞處帶。
當然了。
有逍遙王妃在,她的諷刺也沒有太明顯,頂多隻能算是暗諷。
不過她相信,這足以讓暖寶臉紅了。
——一個孩子嘛。
——聰明伶俐是一回事兒,沉著冷靜,擁有豐富的處事經驗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很多時候,光有嘴皮子是不行的。
——老身我活了幾十年,難不成還鎮不住你一個黃毛丫頭?
事實上,她還真鎮不住。
暖寶是何許人也?豈是那些倚老賣老的人三言兩語就能打敗的?
隻見薑老夫人話音方落,她便噗嗤笑出了聲。
緊接著,神色一冷,便道:“薑老夫人都這把年紀了,怎麽連本郡主是否是在說笑都分不清?
哦,也難怪了,難怪你兒媳婦手都伸到人家薑府去了,你還以為她是在盡長嫂的責任呢?”
薑老夫人被暖寶這一嗆,臉上多少有些過不去。
她稍稍握緊拳頭,開口道:“郡主言重了……”
可暖寶哪裏會給她說話的機會兒?
冷笑一笑,便道:“哪裏言重了?本郡主這是實事求是,實話實說。
薑老夫人啊,做人要懂得服老,別總以為自己看見的便是真相。
本郡主能理解你老糊塗,但你也不能在本郡主麵前裝糊塗啊。
你認同你兒媳婦方才那番話是在盡長嫂的責任,那本郡主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也認同你兒媳婦說薑平兩口子沒規矩?”
嘭——
暖寶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桌子發出嘭的聲響,讓偌大的前廳氣氛越發嚴肅。
“好啊,你們婆媳倆真是好樣兒的!
一個身為嫡母,一個身為長嫂,連事情都沒弄明白呢,就說人家沒規矩,這算哪門子的嫡母,算哪門子的長嫂?
且不說薑平夫妻倆不在京都城,他們早得了本郡主的吩咐,代本郡主去看南帝了。
就算他們在京都城,沒能及時來逍遙王府拜年,那又如何?
這是我們逍遙王府與薑府的事情,跟你們將軍府有什麽關係?
用得著你們在這裏多嘴多舌,管天管地!”
“郡主此言差矣。”
薑老夫人這些年確實是在逍遙王府連連吃癟,但還從未被一個小孩給壓製成這樣過。
隻見她情急之下,倏然起身:“薑平雖然不是老身的親生兒子,卻也是老將軍的遺腹子。
即便他不住在將軍府,也一樣是將軍府的孩子,他的薑府,同樣也屬於將軍府。
老身和姒君她母親既身為薑平的嫡母和長嫂,自然要為薑府擔著責任。
我們也是擔心他們小兩口不懂人情世故,在王府這邊失了禮數。
當然了,沒能早一點知道薑平兩口子不在京都城,導致發生了今日這樣的誤會,是老身消息不夠靈通。”
薑老夫人一通辯駁後,心裏又有點不安。
她覺得薑平那小子在暖寶心裏的地位未免也太高了。
而逍遙王和逍遙王妃呢?又素來寵愛暖寶。
從開始到現在,逍遙王妃竟能一言不發,就這麽靜靜坐在一旁看著。
這讓她又急又惱,生怕再不把薑平按住,薑平以後就要跳到她頭上去了!
於是,想了想又道:“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有薑平兩口子的責任。
他們前往南騫國,竟沒派人回將軍府知會一聲,這實在是……
唉,你說他們要早點跟我們說清楚多好啊?我們也能準備一些年節禮讓他們帶回去,總不能失了禮數。”
是啊。
可不就是虧本買賣嗎?
要知道,上官軒和溫眉的紅封不僅大,而且還把每一個晚輩都照顧到了。
不僅是暖寶這幾個孩子有,就連已經成親的魏慕華和張雅茹都有。
再加上小草,一共八個晚輩。
每個晚輩五萬兩,八個就是四十萬兩!
這四十萬兩,沒有一個銅板是進王府公賬的,都得給孩子們存到他們的私戶裏。
而身為孩子的父母,別人給了你家孩子發紅封,你自然也得給對方的孩子發紅封,這是禮數。
當然了。
這數額也是有講究的。
總不能別人給你家八個孩子發了四十萬兩,你也非得給別人的三個孩子發四十萬兩吧?
一來一回分毫不差,隻會顯得斤斤計較,最後反倒把關係給搞生疏了。
所以啊,逍遙王妃就往紅封裏換了一張十萬兩的。
雖說總數上還是占了上官軒和溫眉便宜,但每個孩子給十萬兩,這也不少了。
而且十萬兩多好聽啊?
十全十美!
除了上官子越兄弟仨的紅封外,逍遙王夫婦還給鍾大夫和花婆婆包了紅封。
同樣的。
每個紅封十萬兩,算是孝敬幹爹幹娘了。
畢竟幹爹幹娘初到京都城時,可是在自家閨女的‘山水澗’裏豪擲過幾十萬兩的。
後來到了王府,前前後後又給晚輩們發了不少零用錢。
如今過年了,身為幹兒子幹兒媳婦,幹女兒幹女婿,給自家幹爹幹娘發上一個大紅封,那也是應該的。
就是把紅封的麵額換完以後吧,夫妻倆盯著桌子上那幾張被替換下來的銀票,都有些哭笑不得。
五張銀票,都是五千兩的。
沒錯。
最開始,他們就是打算給二老和上官子越兄弟仨每人發五千兩的紅封。
這個數額已經不小了。
蜀國有多少老百姓臉朝黃土背朝天,全家人辛辛苦苦幹一年,加起來的進項也未必能有二三十兩。
五千兩是什麽概念?
全家人一百年不吃不喝也掙不到啊!
就這五千兩,還是因為上官軒和溫眉在除夕夜宴上壕無人性,逍遙王夫婦不想欠上官家太多,這才咬咬牙包了個大的。
否則,按照往年的習慣,一千兩都是頂破天了!
可誰知,上官軒和溫眉也太不是東西啦。
誰家包紅封像他們似的?
那銀票好比樹葉一樣,包得真真是隨意。
逍遙王和逍遙王妃有什麽辦法?
總不能人家給你孩子五萬兩,你給人家孩子五千兩吧?
拿不出手啊!
“明年可不敢讓他們再來過年了!”
“他們來一次,咱們王府名下的那些產業一年都白幹,掙的銀子全給幾個孩子還禮數了。”
“關鍵咱家這幾個孩子還不高興呢,成日說我這個當娘的小氣,不舍得給他們多發零用錢。”
這些話,是逍遙王妃說的。
沒錯!
逍遙王妃這麽喜歡上官家,現在都開始頂不住了。
想想就知道,上官家那是何等的豪氣啊!
……
從大年初二起,就要開始走親拜友了。
跟往年一樣,逍遙王的地位擺在這,所以他們一家子根本不用出門,就在王府裏等著別人登門拜訪。
按照原計劃,逍遙王和逍遙王妃是打算帶著上官家那一家五口一起接待親朋好友的。
去年就是這樣啊。
上官子越在這裏過年,從頭到尾都跟著逍遙王一家。
可現在嘛……
由於上官軒和溫眉出手實在太闊綽了,逍遙王跟逍遙王妃都怕了他們,根本不敢讓他們跟著一起。
當然了。
逍遙王是怕上官軒和溫眉趁著這個機會兒,再俘獲人心,為以後拐走他家閨女做準備。
逍遙王妃則害怕誰家帶了孩子來,上官軒和溫眉一出手又是幾萬兩,嚇死個人。
今年來拜年的人,跟往年一樣多。
安定王府、平順王府、張家、薑家、劉家等等,就連唐定也帶著秀兒在大年初六那日來了王府,拜見逍遙王夫婦和暖寶。
薑平與段雅南沒來,他們不在京都城。
過年前,薑平就去北國了。
想著路途遙遠,最快也得兩三個月才回來。
他不忍段雅南一個人在蜀國過年,便特地來請示了暖寶,要順路把段雅南送回南騫國。
等什麽時候他從北國回來了,再將段雅南一起帶回來。
段雅南出嫁至今還沒回過娘家,薑平想讓她回去一趟,陪陪南騫國皇帝和四王爺。
暖寶聽了薑平的話後,自是萬般讚同。
因此,薑平家現在連個主事兒的人都沒有,自然不會有人來王府拜年了。
倒是將軍府的薑老夫人和薑姒君的繼母楊氏,上門拜年來了。
薑老夫人呢,是不想讓外頭人看她們將軍府的笑話,所以才會跑來巴結逍遙王府,想要跟逍遙王妃修複修複關係,再順便看看薑姒君這個孫女。
楊氏呢,就單純來走個過場,省得她婆母在家天天挑她的毛病。
但人吧,本性難移。
楊氏心術不正,挑撥離間慣了。
尤其是她苛待繼女的事情在京都城傳開後,她連裝都不裝了。
不管到了什麽時候,人在哪裏,總忍不住要整一下幺蛾子。
這不?
大過年的,為了保全薑將軍的臉麵,逍遙王妃把薑老夫人和楊氏請進來說話。
可誰知,才喝了兩杯茶,楊氏就開始把話題轉到薑平和段雅南身上。
“聽說我那不爭氣的弟弟和弟妹到現在還沒來給王爺和王妃娘娘拜年?那真是太不應該了。
不過……他們小兩口新婚燕爾,什麽都不懂還要自立門戶,府中又沒個主事兒的,平常也挺糟心。
王妃娘娘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原諒他們這一次吧?
我相信等日子久了,他們肯定就知道規矩了。”
瞧瞧人家這語言藝術?
好話歹話都讓她說了!
再品品人家這泡茶的本事兒?
真真是茶香四溢啊!
這讓坐在一旁的暖寶都忍不住笑了。
不等逍遙王妃開口,她先說道:“沒想到將軍夫人還挺關心薑平夫妻倆的。”
楊氏沒想到暖寶會突然加入大人們的閑聊。
她微微一怔,很快便笑道:“我乃薑家主母,又是薑平的大嫂,自然得多多關心他們小兩口。”
“哦。”
暖寶應了聲,又突然無厘頭問:“將軍夫人,本郡主能看看你的手嗎?”
“我的手?”
楊氏有些疑惑,但還是伸出手來。
而暖寶呢?
則穩坐在椅子上,瞥了一眼楊氏的手,淡淡說了句:“果真如此。”
楊氏一聽,更懵了,不知暖寶何意。
暖寶也沒賣關子,打了個哈欠就說:“以前隻覺得將軍夫人腿長,隔三差五就跑來本郡主家唱大戲。
沒曾想,將軍夫人除了腿長外,這手也不短啊,管得寬,伸得長,連人家薑府的事情都不放過。
不錯不錯,薑將軍真是娶了個好續弦啊,薑老夫人,您有一個好兒媳婦呢。”
此言一出,眾人都開始憋笑。
即便是逍遙王妃,都拿起了桌上的茶杯淺抿一口,掩飾著自己的笑意。
更別提薑姒君了。
這丫頭憋得格外辛苦,一張俏臉憋得通紅。
——不愧是祁叔的閨女啊。
——這陰陽怪氣的本事兒,真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爽!
暖寶這話,無疑是狠狠打了薑老夫人和楊氏的臉。
尤其是薑老夫人。
她最看重麵子,最看重將軍府和兒子的名聲。
可如今,暖寶這一番話,卻是要將她和薑將軍的臉麵拿到地上來摩擦!
哦不,不該怪暖寶。
要怪,就怪楊氏。
是楊氏不夠聰明,又非要跳出來作妖!
薑老夫人嫌楊氏丟人,狠狠瞪了楊氏一眼,不讓其再說話。
隨後,又看向暖寶:“郡主年紀不大,倒挺會說笑話。
姒君她母親啊,不過是想盡一盡長嫂的責任,關心關心小叔子和妯娌而已,並沒有要插手小叔子內務的意思。”
薑老夫人是想討好逍遙王和逍遙王妃沒錯,也知道暖寶在蜀國地位之高。
可在她看來,暖寶再聰慧再能幹,那也是個孩子,還是個被寵壞的孩子。
大人們說話,哪有孩子插嘴的份?
逍遙王妃都沒說話呢,這郡主小小年紀的就知道陰陽怪氣了,未免也太不將她這個誥命夫人放在眼裏!
是。
她的身份地位是沒有皇族高,可她薑家世世代代都為蜀國盡心盡力,她丈夫更是死在了沙場上,兒子如今也在鎮守邊疆。
拋開身份地位不說,光是論輩分,福蜀郡主這個晚輩就應該尊敬她!
楊氏固然有錯,但還輪不到一個孩子來教!
因此,薑老夫人便出頭,幫楊氏說了幾句好話。
還順帶諷刺了一下暖寶小小年紀是非不分,把好人往壞處帶。
當然了。
有逍遙王妃在,她的諷刺也沒有太明顯,頂多隻能算是暗諷。
不過她相信,這足以讓暖寶臉紅了。
——一個孩子嘛。
——聰明伶俐是一回事兒,沉著冷靜,擁有豐富的處事經驗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很多時候,光有嘴皮子是不行的。
——老身我活了幾十年,難不成還鎮不住你一個黃毛丫頭?
事實上,她還真鎮不住。
暖寶是何許人也?豈是那些倚老賣老的人三言兩語就能打敗的?
隻見薑老夫人話音方落,她便噗嗤笑出了聲。
緊接著,神色一冷,便道:“薑老夫人都這把年紀了,怎麽連本郡主是否是在說笑都分不清?
哦,也難怪了,難怪你兒媳婦手都伸到人家薑府去了,你還以為她是在盡長嫂的責任呢?”
薑老夫人被暖寶這一嗆,臉上多少有些過不去。
她稍稍握緊拳頭,開口道:“郡主言重了……”
可暖寶哪裏會給她說話的機會兒?
冷笑一笑,便道:“哪裏言重了?本郡主這是實事求是,實話實說。
薑老夫人啊,做人要懂得服老,別總以為自己看見的便是真相。
本郡主能理解你老糊塗,但你也不能在本郡主麵前裝糊塗啊。
你認同你兒媳婦方才那番話是在盡長嫂的責任,那本郡主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也認同你兒媳婦說薑平兩口子沒規矩?”
嘭——
暖寶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桌子發出嘭的聲響,讓偌大的前廳氣氛越發嚴肅。
“好啊,你們婆媳倆真是好樣兒的!
一個身為嫡母,一個身為長嫂,連事情都沒弄明白呢,就說人家沒規矩,這算哪門子的嫡母,算哪門子的長嫂?
且不說薑平夫妻倆不在京都城,他們早得了本郡主的吩咐,代本郡主去看南帝了。
就算他們在京都城,沒能及時來逍遙王府拜年,那又如何?
這是我們逍遙王府與薑府的事情,跟你們將軍府有什麽關係?
用得著你們在這裏多嘴多舌,管天管地!”
“郡主此言差矣。”
薑老夫人這些年確實是在逍遙王府連連吃癟,但還從未被一個小孩給壓製成這樣過。
隻見她情急之下,倏然起身:“薑平雖然不是老身的親生兒子,卻也是老將軍的遺腹子。
即便他不住在將軍府,也一樣是將軍府的孩子,他的薑府,同樣也屬於將軍府。
老身和姒君她母親既身為薑平的嫡母和長嫂,自然要為薑府擔著責任。
我們也是擔心他們小兩口不懂人情世故,在王府這邊失了禮數。
當然了,沒能早一點知道薑平兩口子不在京都城,導致發生了今日這樣的誤會,是老身消息不夠靈通。”
薑老夫人一通辯駁後,心裏又有點不安。
她覺得薑平那小子在暖寶心裏的地位未免也太高了。
而逍遙王和逍遙王妃呢?又素來寵愛暖寶。
從開始到現在,逍遙王妃竟能一言不發,就這麽靜靜坐在一旁看著。
這讓她又急又惱,生怕再不把薑平按住,薑平以後就要跳到她頭上去了!
於是,想了想又道:“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有薑平兩口子的責任。
他們前往南騫國,竟沒派人回將軍府知會一聲,這實在是……
唉,你說他們要早點跟我們說清楚多好啊?我們也能準備一些年節禮讓他們帶回去,總不能失了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