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李太後,最早是司馬昱丞相府裏的下人,長得高大粗壯,幹點兒下等的活計,人們都叫她“昆侖婢”。司馬昱子嗣不盛,有一回就請了一個很有名的道士,來幫他相看府裏的姬妾們。也不怎麽,這個道士就一眼看上了這個醜丫頭,非說她有萬人不及的貴相,必有貴子。司馬昱雖然不喜歡這醜姑娘,但卻十分相信這道士,居然就把她收了房。果然不久,這姑娘竟有了身孕,生下了這位昌明世子,而後,又生下了司馬道子。不說這倆兒子到底有幾分真本事,反正是昌明當了皇帝,司馬道子後來也權傾天下,果真是“貴”得萬人莫及。而他們的母親,就是這位出身低賤又相貌醜陋的“昆侖婢”……
發不出去的遺詔
好了,這回皇上立了太子,算是國家有了繼承人。然後,司馬昱撐著力氣,開始寫遺詔。不過,他還是害怕,又不止一次地給桓溫傳詔,不過後麵的詔書已經晚了,估計還沒到姑孰呢,司馬昱就已經駕崩了。
這時候,王彪之是尚書仆射,謝安是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將軍,王坦之還是侍中。司馬昱的遺詔,王坦之是第一個看的。他一瞧,急得不行啊。遺詔上的其他廢話就不管了,隻看怎麽處置桓溫,司馬昱說,“詔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又說“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周公居攝!那就是說給桓溫攝政王的地位,他攝政期間,雖然不是皇帝可也差不多,這天下不管高門寒族,他照樣可以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另外,什麽“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這倒不是沒有先例,當年孫策對張昭,劉備對諸葛亮,都說過這樣的話,可人家那都是君臣一心,甚至是肝膽相照才這麽說的,司馬昱這算什麽,這是要把自己家的天下拱手送給一個權臣!王坦之是又急又氣,按下遺詔,就跟那兩位商量。他們倆的態度也是無比堅決,絕對不行。他倆的堅決又長了王坦之的底氣,這時候管不了那麽多了,幹脆一不作二不休,他拿著詔書,就當著司馬昱的麵,一把給撕了個粉碎。
可憐的司馬昱怔怔地流著眼淚,好半天才說出話來,你這是幹什麽呀?這天下是人家送來的呀(不還給人家,人家會來討債啊)!王坦之凜然說,這天下,是大晉宣帝(西晉司馬懿)、元帝(東晉司馬睿)的天下,怎麽是旁人送來的!陛下又怎麽能隨意處置呢!司馬昱被逼的沒辦法,想了半天,無望地說,那就改成輔政……這行了吧……結果最後,司馬昱是按照王謝的意思,把遺詔改成了讓桓溫“依諸葛武侯、王導丞相故例輔政”,除了這個,再沒有給他其他大權。而辦完這事兒,司馬昱當天就駕崩了。
回頭看一下,簡文帝從發病到死,不過幾天,立太子,寫遺詔,毀詔,改詔,等等這些都是在一天之內發生的。在這個時候,桓溫的命運是完全掌握在王謝手中的。這個最終的“依諸葛武侯、王導丞相故例輔政”,不是皇室的意思,而是王謝高族的裁決。桓溫“姑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在這一紙詔書間徹底宣告失敗。別說禪位,就連他退而求其次的當個“攝政王”,都遭到了人家完全地拒絕。這對桓溫來說,是無比重大的打擊,他自然是要惱羞成怒,同時也驚詫於王謝的膽氣和果斷,原來這些名士們絕不僅僅隻擅長清談哪。
身曆六朝、四度訓政的皇太後——褚蒜子
說到這裏,必須得提一下兒這位不得了的女人啊。她就是晉康帝司馬嶽的皇後褚蒜子,而這時被尊為崇德皇太後。褚蒜子曾身曆康帝、穆帝、哀帝、廢帝、簡文帝、孝武帝六朝,並且還曾四次親臨朝堂,垂簾訓政。不及考證,不知道在中國皇後史上,這經曆六朝、四次垂簾,是不是都是絕無僅有的。
大家一聽身曆六朝,沒準兒就以為這位崇德太後一定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但實際上並不是。那段兒時間皇帝走馬燈似的死,然後走馬燈似的換,再加個被廢的,所以褚蒜子到那時也並不很老,她比謝安小4歲,現在也還不到50。
褚蒜子的父親是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將褚裒,而母親是謝尚的姐姐謝真石,也就是謝安的堂姐。那麽來算一下兒,論起來,謝安就是褚蒜子的堂舅,是個遠房親戚關係。不過別把這個關係看得太重,因為那時的高門大多都和皇帝聯姻。可是也不要把它看得太輕,因為沒準兒它什麽時候就能起點兒作用。其實這關係的實質就是:當對兩邊兒利益都有好處的時候,就不妨提出來扯一扯;但當兩邊兒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可以完全不當回事兒。
現在,司馬昱一來沒有禪位,二來沒給桓溫攝政王,大臣們扶孝武帝司馬曜繼位了。這個時候褚蒜子的心裏可不踏實了。她知道,桓溫的這個“輔政”不是先皇的意思,而是王謝高族決定的。但是細想,你們這不是在玩命兒嗎,而且,你們首先玩兒的,是司馬家的命啊。給桓溫個攝政王,首先能保住皇室,讓他不至於弑君。以後他要死了,還得歸政於王啊,這樣,我們皇室還可以慢慢地周旋。現在倒好,你們攝政王也不給人家,桓溫急了,還不第一個來殺皇上!你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能讓桓溫爬到你們頭上作威作福,所以你們就出了這狠招兒。可是,這天大的風險倒讓皇室先替你們擔著!
褚蒜子不愧是有見的女人,其實她想得一點兒沒錯。除了為保住國家穩定這個大局之外,王謝不能接受桓溫當攝政王,的確是為了維護他們各自的家族利益。那麽,褚蒜子想,我們司馬家雖弱,但我們不能給你們當替罪羊。於是,她也不管了,先求自保再說,就直接從後宮發了一道崇德太後令,詔令的大意是說,陛下年幼,國家大事都要托付大司馬,詔令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例,內輔幼主,外安國政雲雲。與司馬昱的遺詔如出一轍。
這裏,皇室和王謝利益不一致啊,所以什麽遠親不遠親的,各人顧各人吧。詔令發到尚書台王彪之這兒,把他嚇了一跳。皇太後在朝廷、在國家都極有威望啊,她居然跑出來說話,這可怎麽辦呢?聽了她的,那就前功盡棄,然後大家就一起等著被桓溫誅三族吧。不聽她的……這也……王彪之經過一番艱難的思想鬥爭,拿定了主意。他把褚蒜子的詔書封好,然後給她上了一道表,大意說,國家發生這樣的異常大事,大司馬必該以大局為重,尊奉先帝遺詔,哪兒能因為他一個人,讓國家不能平穩呢!皇太後的詔令,不敢奉行,謹具封還。弄得褚蒜子除了無奈歎氣以外,毫無辦法。
說東晉皇權弱,這時是弱到了極點啊。受桓溫的欺負就不用說了,高族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不同就是桓溫要跟皇室“爭”天下,而高族眼裏還有皇室,還願扶持它,咱們“共”天下,這就挺好嗎,我扶持你,你也給我好處。這就是東晉那種獨特的“士族門閥政治”呀。
誅王謝,移晉鼎
其實這個時候,朝廷裏沒一個人心裏能踏實得了。捅了這麽大一個馬蜂窩,你們就等著看人家怎麽收拾你們吧。桓溫咬牙想啊,你們果真是要逼我呀。這時候,謝安剛剛給簡文帝寫了諡議,派人拿給桓溫看。桓溫看完,就扔給大家,然後說,瞧瞧吧,這不過是安石短小的佳作罷了。也不知他這樣誇謝安,心裏到底是什麽打算。反正是誇完之後,就下令起兵,直奔建康而來了。
朝野是一片嘩然,所有的人都在說,大司馬是要來“誅王謝,移晉鼎”啊。這可怎麽辦?於是一些人開始動搖了,暗中商議,不然就給大司馬攝政王吧,好歹別讓他殺皇上,殺時望大臣哪。一片人心惶惶中,我們王謝兩位大人是依然不為所動,事兒都做到這份兒上了,難道要反悔?
這是桓溫最後一次對朝廷形成威懾,不過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桓溫同晉廷的鬥爭,桓溫同謝安的矛盾,到這裏,都發展到了頂點。不過這時,皇室卻有自己的打算。
丟車保帥
桓溫引兵入朝,盡人皆知,他是來“誅王謝,移晉鼎”的。而這時,皇上忽然下命,命謝安王坦之領百官到新亭迎接大司馬。一個多巧妙的迎接!這個命令,很可能是出於褚蒜子的意思。司馬曜剛剛即位,一個才過10歲的孩子知道什麽呢?皇室的心思,先保住司馬家再說,別的可管不了。你不是要殺謝安王坦之嗎,好,那我就把這兩位送給你,你殺了他們,消氣了吧,那就放了皇帝吧,不行就再封你個攝政王。
另外,褚蒜子心裏不滿啊,我的詔書,你們不予執行,好啊。你們把事兒惹成這樣兒,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那就各人做的事各人擔,是死是活,自己去頂吧。於是,皇室這一招兒丟車保帥,弄得我們謝太傅和王侍中,這回真是無路可走,是死是活,就這一遭了。
第五章 晉祚存亡,在此一行
序幕:
原本這場大戲這一方的主角是三位,現在變成兩位了。可能是因為王彪之在桓溫行廢立時曾給他幫過忙,再者,王彪之也快七十了,不殺他,他也活不了幾天,何必因此跟琅邪王氏結仇呢?所以,桓溫的話放得明白,他就是要殺謝安王坦之。其實在這場角逐中,我們的王侍中一直是很了不起的,誰知這時,他卻忽然頂不住了。前些日子一把撕碎司馬昱遺詔時,那可真是英勇無畏,但現在,一想起要麵對桓溫的屠刀,他卻一下子沒了神兒。
還沒去新亭呢,王坦之就心慌意亂地跑來找謝安問計,你說這可怎麽辦?看他那意思,倒是覺得該勸皇上收回成命,不派他去迎接了最好。而再看我們謝太傅,果真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他瞧了瞧王坦之,平靜說,大晉國祚的存亡,就看這一回啦。然後就拉著王坦之一起上路。你說謝安不害怕,其實根本不是,大家都是一樣的人,都有七情六欲,人家拿刀對著你,誰不害怕呀?而且謝家那一大家子人,能離得了他嗎?隻不過他知道,現在要是害怕,隻會把這事兒完全搞砸,什麽無關的事兒也不能想,再怕也得撐住。雖然皇室有點兒不厚道,讓他倆去頂缸,但當初這事兒既然是自己做下的,那這後果就必須自己扛啊。謝安是一點兒沒抱怨。老天把你推到這一步,你就得擔得起,這才叫真名士呢。
高潮:
桓溫在新亭擺的陣仗的確是夠嚇人,威風凜凜,大陣兵衛。而且明眼人一瞧,就知道那帳後肯定也埋伏了刀斧手。大臣們人人驚恐,比當年行廢立時有過之無不及。不少人又開始商議,不如算了吧,奏請皇上封他攝政王去吧,好歹先別丟命啊。
就在這惶惶氣氛中,謝安是心裏咬牙,臉上不動聲色。他知道,今天要跟著王坦之和大臣們一起害怕,稍有氣餒,那以前的所有心機就全算白廢了。於是他想好,隨你們怎麽樣吧,反正今天就是死在新亭,這事兒我也得做到底。他一瞧身邊兒的王坦之,心裏這個無奈。本來,他們倆還能相互幫襯幫襯,可現在,王坦之往那兒一站,頭也不敢抬,冷汗一個勁兒地往下掉,把官服都浸濕了。再一看,他手裏抱著的那個上朝記事用的手版,居然整個兒拿倒了,而這先生竟根本沒察覺。謝安想,這兄弟是指不上了,那就自己獨個兒來吧。
王坦之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謝安心裏拿定主意,大大方方走上前見禮,環視周遭形勢,忽然直截了當地朗聲發問,桓公!我聽說那有道的諸侯,當為國家守衛四方,您卻為什麽,要置兵於帳後呢!這話問得桓溫當時就是一怔,實在有點兒出乎意料。本來他擺這個架勢,就是想把這些人先嚇住,而且是王謝先欠了他的嘛,在氣勢上他無論如何都是占主動的。就算他開恩不殺王謝了,這些人也隻能唯唯諾諾地來跟他扯皮,最後多少向他讓步。但沒有想到,謝安居然絲毫不給他留退路!你不是狠嗎,好,那我就比你更狠。謝安所以這麽做,是因為朝廷已經沒有退路了,他不準備跟桓溫扯皮,那攝政王是堅決不能給他的。
謝安先聲奪人,反倒一下兒占去了主動,一句話把桓溫逼得必須做出選擇,謝安正是在說:不然你就殺了我,然後篡逆;不然你就乖乖接受朝廷這個裁奪,當你的輔政大臣,別的不可能。何去何從,你自己看著辦吧!
這個時候,桓溫經過了艱難的心理鬥爭,關於這其中的原因,我們下段兒會補充一下兒,但無論如何,那結果是,桓溫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後者。
好一會兒,桓溫忽然笑了,換上了另一副神色,說,哎呀,安石。我沒別的意思,正是不得不防備一下啊……然後就吩咐撤去了刀兵,竟拉著謝安閑談起來。兩人高高興興談了大半天,真像很好的“朋友”一樣,把滿朝的大臣看得目瞪口呆……這件無比重大無比凶險的事,居然就是這樣解決了。
內情:
這裏有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桓溫最終為什麽會放棄?有的史學家說,以謝安當時的名望和無畏的氣度,折服了桓溫,使他在一瞬間改變了主意。應該說是有道理的,肯定有這方麵的原因,不過還是顯得有點兒虛。我們不妨來說說這個事:
其實這裏麵的原因挺深刻,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桓溫真的殺了謝安王坦之,自己當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長久嗎?這個實在有待商榷。來瞧瞧桓溫本身的實力吧:
第一方麵:方鎮
這時他統了東晉所有的方鎮,所有方鎮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這些方鎮真的就都是他們家的嗎?這個很難說啊,刺史隻是一個官職,雖然他們大都掛將軍銜兒,都督多少多少州軍事,但是這些桓家人對這些軍隊和這些地區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強呢?豫州是謝家的地盤,人家經營了十好幾年,根基要比桓溫深得多。後來北府將劉牢之就是出於當年豫州謝家的舊部。江州原本是琅玡王氏在經營。徐州是剛弄來的。揚州是京師之地,朝廷的控製能力很強,他這個“揚州牧”始終都是“遙”領。其實算起來,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勢力,還是隻有老家荊州。這個“盡得天下之地”的大勢,實在虛得很。這其中的內情,就算別人不清楚,但桓溫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麵:下屬
上麵說了,桓溫出道兒幾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珣是他的親信,他就再沒得到什麽人。這是為什麽呢?並不是我們桓大將軍沒有個人魅力,相反他已經很注意拉攏人心了。根本問題是出在門閥製度上!或者說桓溫是九品中正製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製使高門子弟坐取官職,寒人隻能當極下等的小官,桓溫的這些能管用的下屬,絕大部分都來自高門士族,人家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麽可能會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謝安、謝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類的名士,都是從桓溫這兒出來的,可有一個會跟你一條心?
郗超是個特例,也搭上那時郗家走下坡兒,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珣是琅邪王氏的,是個比較積極仕進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覺得桓溫這兒對他有好處,也根本不是桓溫真正的親信。
第三方麵:聲望
其實桓溫看得很清楚,在目前這個國家裏,聲望是極為重要的。你要想幹成什麽大事兒,就必須得到高門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們的支持,就要靠聲望,混進他們那個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沒有成功,於是就一門心思靠戰功來換聲望。但又自己不爭氣,在枋頭大敗一場,導致求九錫禪位的辦法不能順理成章。
如果他把聲望扔了,撕下麵具,就以武夫之能取勝,誰不聽我的,我就殺誰,那他就是在跟整個國家為敵。謝安是當時眾望所歸,你殺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還怎麽統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這個國家也還得靠人家高門士族來支撐呀。你再發狠把他們都殺了,那這國家就一下兒沒有了支柱,立刻就會大亂。一個人的力量永遠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麵的支持啊。
第四方麵:威懾
威懾是桓溫最慣用的手段,一直把個司馬昱整得摸不著天地。其實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辦法了。靠威懾,他當了大司馬,統全國軍事;靠威懾,他錄了尚書事,成為宰相;靠威懾,他成功地行了廢立。但是!他這最後一次的威懾,碰上的不再是司馬昱,而是就不吃你這一套的謝安。謝安雖然一向隱忍不發,但在大事關頭卻是很果斷的,出手毫不容情。從他後來削減桓家勢力,迫使桓衝讓出下遊的事兒,就能夠看得更清楚。不恰當地設想,如果謝安20歲出仕,然後還能很快在朝廷嶄露頭角的話,桓溫很可能就做不了這麽大了。
其實,桓溫真的下定決心殺謝安了嗎?沒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懾。試想,他要殺謝安王坦之然後篡位,那就該突然舉事,這很容易辦到啊,而且這樣,朝廷猝不及防,來不及調兵,還少遇抵抗呢。他把聲勢造那麽大,弄得整個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為什麽呢?他就想嚇唬他們,然後乖乖給他一個攝政王!這要是我們司馬丞相肯定就又就範了,連王坦之都已經頂不住了嗎。這就是,箭在弦上,人們預測不了它的力量,就會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隻是一支箭,再沒什麽別的了。但桓溫的箭真的犀利嗎?
結果這回他碰上了謝安。謝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謝安相信,桓溫自己明白,殺時望大臣,再篡位,對他來說是不明智的。這個天下你坐不住,因為國家目前的大局不適宜這樣。所以,謝安也才有膽子敢去跟桓溫正麵對抗,這是他的底氣。當然這也是十分凶險的,如果桓溫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謝安所能夠控製的了,那就以身殉國吧。
而最後,桓溫還是明智的,這其實正說明他是有遠見的人。看看八王之亂時候那些個諸侯王們,輪番進洛陽做莊,當什麽攝政王,結果有誰落了好下場?雖然桓溫遠勝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樣統領天下,還有很遠的路啊。
“晉祚存亡,在此一行”這件事的內情,大略如此。不論謝安還是桓溫,對這件事的處理,都是令人稱讚的。國家穩定了,沒有戰亂和血腥,把這麽大的事兒這樣解決,沒有出現嚴重的後果,這才是政治家的遠見和風度啊。
影響:
這件事兒對整個東晉來說,可是極其重大的。它幾乎就是個標誌性事件。
首先,從此以後,桓家對朝廷的威脅就開始走下坡兒了,東晉的“桓溫時代”也一天天地變得黯淡。
其次,這件事兒使謝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們甚至能感覺到,將來取代桓氏而與司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謝氏莫屬。王坦之是在關鍵時刻掉了回鏈子,這個“倒拿手版,汗留浹背”,也被人們爭相“傳頌”。在這事兒之前,王謝齊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謝氏還要尊貴,但在這件事兒之後,王坦之就被遠遠甩在了後頭。人們都說,原來王謝齊名,這一回,可算看出優劣來了。
再次,謝安的從容赴鴻門宴,得到了皇室的認可。原本,皇室把人家當替罪羊去送死,結果人家卻讓幹嘛就幹嘛,一不推托,二沒有一點兒不滿,而且居然就把這事兒化解了。其實不讓桓溫當攝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們不肯去擔這個風險。而這一來,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謝安的膽識,也對他的為人更加了解(其實主要就是皇太後褚蒜子)。於是這才有了,一年以後,謝安與褚蒜子達成權力聯合,徹底消除桓家對朝廷的威脅,開啟了東晉的安定局麵……
最後,還是來總結一下兒,這次“抗桓事件”的功勳人物:
曆來大家一說起“阻止桓溫篡位”,就一下子就會想起謝安的“臨危不懼”,好像這事兒都是他一人兒的功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腦,其實少了哪個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壯著膽子毀了遺詔,如果不是王彪之扛著壓力違抗褚蒜子的詔令,如果不是謝安用自己的聲望和為人團結廣大士族官員,穩定“抗桓統一戰線”,最後又冒死直麵桓溫,這場較量都不會成功。所以,應該說是整個高門士族對抗桓溫的成功。三家這幾位領導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當時人物範弘之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不是當時王謝以死來守衛,這國家就保不住了呀……
我們桓大司馬也的確是生不逢時,等到了人家劉裕那個時候,士族勢力比現在已經衰敗了一大截兒,各家也再沒有像這幾位這樣的人物啦,所以劉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溫就隻有認輸了……
第六章 梟雄末路
病中的“九錫”
桓溫這一回是真走到盡頭了。沒法兒再往前走了啊。再走隻能是要攝政王,可人家已經表態了,就不給,不然你就殺了我。這是碰上比他還橫的了,逼得他沒轍,隻好退一步,暫時接受事實吧。他的宏圖大誌,隻好再從長計議,不過這一回,他還有什麽時間再“計議”啊。
他去參拜了司馬昱的陵寢,然後就回姑孰去。一回去,就病倒了。要說桓溫這病來得也奇怪,後來人們都傳說,在司馬昱的陵前,他就舉止失常,肯定是遇見鬼了,那鬼是專門來掐他的,就看見他一頭拜倒在地,連連說什麽“臣不敢,臣不敢”之類的鬼話。當然這故事信不信也就那麽回事兒,不過桓溫這時已經是61歲的人,算了一輩子心機,又被人家這麽當頭來了一下子,估計也是撐不住了。結果這一來,就一病不起。
眼看就要不行,他是越想越不甘心,臨了就想再試一把,給朝廷上了道奏章,要孝武帝給他加“九錫”之禮。這個“九錫”是個啥東西呢,就是九樣皇家貴器,什麽衣服、車馬、鼓吹之類,別看這些東西聽著平常,但在那時候,皇上要是給哪個大臣加了“九錫”,可就是代表著同意禪位給這個大臣的意思。當年曹操就受過這“九錫”之禮。
其實要說這真是一種“臨終”心態,臨死想掙一把。桓溫這時候加“九錫”根本就是不明智的。你引兵入朝,拿刀逼著人家的時候,人家都能不買你賬,你現在病懨懨的求“九錫”,人家能搭理你?或許桓溫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死馬當活馬醫吧,萬一謝安他們一時胡塗了呢。
改,一直改到死
這奏章報到朝廷,司馬曜知道什麽,萬事還是王謝他們幾個人作主。這事兒歸尚書省管,謝安跟王彪之就根本沒當是什麽不得了的事兒。他們不說不給,也不說馬上給,謝安就讓自己的手下吏部侍郎袁宏,先草擬一個《求九錫文》再說。關於袁宏,還有個很有名的故事:
袁宏本是個大才子,也是高門出身,曾經家道中落,在河上以販運為生。有一天夜裏,他就在船上獨個吟他自己寫的詩,本來日子過得窮啊,也沒什麽別的可幹。袁宏也真是幸運,偏巧他的詩就被一位貴人聽到了,而且十分欣賞,立刻邀請他相見。這位貴人,就是謝安的堂兄謝尚。當時謝尚正是安西將軍領豫州刺史,正風光呢。因為這事兒,袁宏一下兒就出了名。謝尚還請他當了下屬。這件事兒被後人傳為文人際遇的佳話,李詩仙就寫過這樣的詩:“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感歎自己怎麽不能像袁宏似的,碰到像謝尚這樣識才的貴人呢。後來袁宏又跟了桓溫好一段時間,才調到了朝廷。
就這麽一位大才子,對他來說,寫個《求九錫文》那還不容易得很,當即揮筆立就,給謝安送來了。謝安心裏這個氣,心說你袁宏果然是迂腐書生,做文章也得看看,你做的到底是什麽吧?於是理也不理他,就說不行,拿回去改。結果弄得自恃才高的袁宏老大不滿意。勉強改了一回,謝安還是什麽也不說,就讓他接著改。反複了幾回,袁宏實在受不了了,這謝安是成心為難呀。他氣得沒辦法,就跑到尚書仆射王彪之那兒,委曲地說,謝尚書隻說讓改,可又不說怎麽改,您給我瞧瞧,這可怎麽辦?王彪之不以為然地一笑說,你本是大才啊,怎麽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呢?袁宏立刻更摸不著頭腦了,這倆人怎麽都一個路數兒?王彪之也覺得這袁宏是迂腐了點兒,心想幹脆跟他說明算了,就說,你怎麽就不明白你們領導的心思呢?你怎麽就不看看,桓溫他現在怎麽樣了?袁宏聽了這話,細想,才恍然大悟。一下兒就樂兒了,喜滋滋地說,哈哈,原來如此,好啊,那就改吧。這袁宏可也是跟隨了桓溫很久的人哪,心裏哪兒把桓溫當回事兒,要不桓溫怎麽得不了天下呢。
結果,一個《求九錫文》在尚書省從長官到基層的一致拖延下,就是沒個下文兒。桓溫幾次派人催,謝安王彪之誰也不當回事兒,找點兒借口就搪塞了。而最終,我們桓大司馬咽氣之前,也沒有盼來這個夢寐以求的“九錫”。
臨終囑托
桓溫也未必認為,這“九錫”就真能求來,看來謝安他們是沒犯胡塗。求不來也沒辦法,得把自己的善後料理清楚啊。然後他就開始交待後事。
桓溫果然是有魄力,一概的“廢長立幼”,把桓家大事托付給了最小的弟弟桓衝,把自己南郡公的爵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桓玄,這時的桓玄才4歲。不過後來,這引發了桓家內部的廝殺,直到桓溫死後,桓衝把四哥桓秘和桓溫的兩個兒子都製了才算了事。
桓衝在病榻前問桓溫,桓家的事該怎麽辦?是不是要再除掉謝安他們。這時我們的桓大司馬想了想,忽然長歎說:“他們不是你能對付得了的……還是不要做什麽打算啦……”
……
很快,威風一世的桓大司馬與世長辭,終年62歲。
王謝很給桓溫麵子,畢竟他雖有篡位的行動,但沒有引發不可收拾的結果,所以朝廷給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規格跟當年的王導一樣,並給他追贈了丞相。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桓溫臨終時的官職:
大晉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大司馬、揚州牧、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南郡公。
到這裏,我們謝太傅的政治生涯算是過了一半兒,他出仕一共26年,而到現在,也剛好過去了13年。瞧這13年,先隱忍,再苦熬,接著韜晦自處,然後擔殺身之禍,最後冒死赴鴻門宴。這日子過得也是好艱難。
不過,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他這種以退為進,不事張揚,隱忍後發的手段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現在他的聲望可跟當年的“天下第一名士”又完全不一樣了,從皇上到百官,要問起朝廷裏誰最讓人信賴,誰最能擔起這個國家,毫無疑問,大家都會說,謝安。這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的,他沒去求什麽,沒去爭什麽,但一切反倒順理成章地來了。同桓溫正相反,人們是從心裏願意支持他,而不是迫於什麽壓力。和他隱居時一樣,為官這13年,不管身處什麽樣的困境,他都能不事聲揚地把一切理順,從沒有一句不滿的話,啥時候都高高興興,是別人的風頭絕不去搶,到關鍵時刻絕不掉鏈子。仍然是,沒讓人們找出一點兒毛病來。
老子這樣告訴我們:處弱者才是真的強,處下者才能真的居上,隻有不去同別人爭鬥,別人才真的爭不過你。從我們謝太傅的成功之道來看,這真是人生的高妙至理啊。易中天先生這樣說:“實際上謝安的為人處世是極其老練老辣的,已達到幾乎無人可以效法的程度”,“一旦進入官場,他的老莊之學就化為極其高明圓滑以靜製動的政治手腕”。其實這個評價,也正跟當年桓溫所說“安石的為人處身之道,的確高於旁人”,是一個意思啊。
來看謝安的下一步戰略目標:
讓這個內部像繃緊的弓弦一樣的國家,鬆弛下來,停止由來已久的內爭,人人安心,一致對外!!
但是,這個宏偉計劃,看上去幾乎就不可能實現,東晉除了王導執政初期那段兒,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安定的局麵。但不容否認的是,這件事他辦成了。同時沒有引起任何波動,一切都在平穩中完成過渡。並且,僅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
那麽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是怎樣讓這個目標終於得以實現的……
第五卷 荊揚相衡天下平 --- 謝安與桓衝
第一章 削權與訓政
宏偉的戰略:荊揚相衡,則天下平
大梟雄桓溫的死,也讓我們隨著東晉朝廷,先稍稍緩一口氣。這時是公元374年,距淝水之戰還有9年。謝安54歲。
新一輪的鬥爭馬上就要開局,這一回較量和上一回相比,雖然骨子裏都是抑製和削弱桓氏對朝廷的威脅,但局勢可已經發生了變化。桓溫的時代,謝安與他交鋒時,他已經做得很強了,誰也沒辦法,於是謝安就一直順勢而為,老天讓我忍,我就心甘情願地忍,直到抓住了桓溫的弱點,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給他致命的打擊。
但是這一回,謝安可是處在主動地位了。實話說,就是他要整桓衝。他為什麽要整桓衝?因為這個時候,北方前秦已經滅掉了前燕,日益變得強大。大舉南侵那是早晚的事。瞧瞧這局勢,當時所有與北方接壤的州郡,都在桓家手裏。從上遊荊州到下遊徐州,桓家是全線受敵(荊州刺史是桓溫的弟弟桓豁,並統領上遊六州軍事)。這多可怕,桓家不可能扛住啊!首先,它根本沒有那麽多能統兵的將領和那麽多的軍隊。其次,它也根本沒把保衛國家當成頭等大事,它還想哪天有機會,再下建康呢。
更重要的是,就算桓家真想一門心思先保衛國家,朝廷也不可能全力支持它。這是很明白的,我支持你,不斷給你輸送糧餉物資,把你養大,就算出現了奇跡,你能把前秦打敗,那你還不一回頭就把我給吞掉,況且,很可能你還沒打前秦呢,就先回頭來滅我了。這比起桓溫那時候,隻會更加可怕。那我為什麽要支持你,除非我比那個晉惠帝還要白癡。
就這樣一個危急的局麵,到處都是像亂麻糾纏在一起的矛盾。怎麽辦?謝安看得清楚,如果不改變勢力格局,這問題就根本解決不了。東晉亡國也就指日可待了。這個時候,他腦子裏已經有了一個全麵規劃,但是當時,包括王彪之他們,都並不理解他。其實隻要看一看後麵,他是怎麽有計劃按步驟地實現這個目標的,這思路就明白得很了。
其實他的這個目標很明確,這就是:讓桓衝讓出下遊!而且越快越好,因為收回下遊後,朝廷還要進行戰備。如果能夠做到的話,那麽首先增加了對抗前秦的力量,更有取勝把握;其次,桓家勢力得到了抑製,再不會出現桓溫那時的嚴重情況;再次,勢力平衡之後,國家內部就不再處於緊張狀態,連百姓都會安心,就可以致力於調理內政了。而這個,就是東晉所特有的——“荊揚相衡,則天下平”的局麵。
我們來看看謝安實現這戰略的步驟:
發不出去的遺詔
好了,這回皇上立了太子,算是國家有了繼承人。然後,司馬昱撐著力氣,開始寫遺詔。不過,他還是害怕,又不止一次地給桓溫傳詔,不過後麵的詔書已經晚了,估計還沒到姑孰呢,司馬昱就已經駕崩了。
這時候,王彪之是尚書仆射,謝安是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將軍,王坦之還是侍中。司馬昱的遺詔,王坦之是第一個看的。他一瞧,急得不行啊。遺詔上的其他廢話就不管了,隻看怎麽處置桓溫,司馬昱說,“詔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又說“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周公居攝!那就是說給桓溫攝政王的地位,他攝政期間,雖然不是皇帝可也差不多,這天下不管高門寒族,他照樣可以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另外,什麽“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這倒不是沒有先例,當年孫策對張昭,劉備對諸葛亮,都說過這樣的話,可人家那都是君臣一心,甚至是肝膽相照才這麽說的,司馬昱這算什麽,這是要把自己家的天下拱手送給一個權臣!王坦之是又急又氣,按下遺詔,就跟那兩位商量。他們倆的態度也是無比堅決,絕對不行。他倆的堅決又長了王坦之的底氣,這時候管不了那麽多了,幹脆一不作二不休,他拿著詔書,就當著司馬昱的麵,一把給撕了個粉碎。
可憐的司馬昱怔怔地流著眼淚,好半天才說出話來,你這是幹什麽呀?這天下是人家送來的呀(不還給人家,人家會來討債啊)!王坦之凜然說,這天下,是大晉宣帝(西晉司馬懿)、元帝(東晉司馬睿)的天下,怎麽是旁人送來的!陛下又怎麽能隨意處置呢!司馬昱被逼的沒辦法,想了半天,無望地說,那就改成輔政……這行了吧……結果最後,司馬昱是按照王謝的意思,把遺詔改成了讓桓溫“依諸葛武侯、王導丞相故例輔政”,除了這個,再沒有給他其他大權。而辦完這事兒,司馬昱當天就駕崩了。
回頭看一下,簡文帝從發病到死,不過幾天,立太子,寫遺詔,毀詔,改詔,等等這些都是在一天之內發生的。在這個時候,桓溫的命運是完全掌握在王謝手中的。這個最終的“依諸葛武侯、王導丞相故例輔政”,不是皇室的意思,而是王謝高族的裁決。桓溫“姑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在這一紙詔書間徹底宣告失敗。別說禪位,就連他退而求其次的當個“攝政王”,都遭到了人家完全地拒絕。這對桓溫來說,是無比重大的打擊,他自然是要惱羞成怒,同時也驚詫於王謝的膽氣和果斷,原來這些名士們絕不僅僅隻擅長清談哪。
身曆六朝、四度訓政的皇太後——褚蒜子
說到這裏,必須得提一下兒這位不得了的女人啊。她就是晉康帝司馬嶽的皇後褚蒜子,而這時被尊為崇德皇太後。褚蒜子曾身曆康帝、穆帝、哀帝、廢帝、簡文帝、孝武帝六朝,並且還曾四次親臨朝堂,垂簾訓政。不及考證,不知道在中國皇後史上,這經曆六朝、四次垂簾,是不是都是絕無僅有的。
大家一聽身曆六朝,沒準兒就以為這位崇德太後一定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但實際上並不是。那段兒時間皇帝走馬燈似的死,然後走馬燈似的換,再加個被廢的,所以褚蒜子到那時也並不很老,她比謝安小4歲,現在也還不到50。
褚蒜子的父親是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將褚裒,而母親是謝尚的姐姐謝真石,也就是謝安的堂姐。那麽來算一下兒,論起來,謝安就是褚蒜子的堂舅,是個遠房親戚關係。不過別把這個關係看得太重,因為那時的高門大多都和皇帝聯姻。可是也不要把它看得太輕,因為沒準兒它什麽時候就能起點兒作用。其實這關係的實質就是:當對兩邊兒利益都有好處的時候,就不妨提出來扯一扯;但當兩邊兒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可以完全不當回事兒。
現在,司馬昱一來沒有禪位,二來沒給桓溫攝政王,大臣們扶孝武帝司馬曜繼位了。這個時候褚蒜子的心裏可不踏實了。她知道,桓溫的這個“輔政”不是先皇的意思,而是王謝高族決定的。但是細想,你們這不是在玩命兒嗎,而且,你們首先玩兒的,是司馬家的命啊。給桓溫個攝政王,首先能保住皇室,讓他不至於弑君。以後他要死了,還得歸政於王啊,這樣,我們皇室還可以慢慢地周旋。現在倒好,你們攝政王也不給人家,桓溫急了,還不第一個來殺皇上!你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能讓桓溫爬到你們頭上作威作福,所以你們就出了這狠招兒。可是,這天大的風險倒讓皇室先替你們擔著!
褚蒜子不愧是有見的女人,其實她想得一點兒沒錯。除了為保住國家穩定這個大局之外,王謝不能接受桓溫當攝政王,的確是為了維護他們各自的家族利益。那麽,褚蒜子想,我們司馬家雖弱,但我們不能給你們當替罪羊。於是,她也不管了,先求自保再說,就直接從後宮發了一道崇德太後令,詔令的大意是說,陛下年幼,國家大事都要托付大司馬,詔令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例,內輔幼主,外安國政雲雲。與司馬昱的遺詔如出一轍。
這裏,皇室和王謝利益不一致啊,所以什麽遠親不遠親的,各人顧各人吧。詔令發到尚書台王彪之這兒,把他嚇了一跳。皇太後在朝廷、在國家都極有威望啊,她居然跑出來說話,這可怎麽辦呢?聽了她的,那就前功盡棄,然後大家就一起等著被桓溫誅三族吧。不聽她的……這也……王彪之經過一番艱難的思想鬥爭,拿定了主意。他把褚蒜子的詔書封好,然後給她上了一道表,大意說,國家發生這樣的異常大事,大司馬必該以大局為重,尊奉先帝遺詔,哪兒能因為他一個人,讓國家不能平穩呢!皇太後的詔令,不敢奉行,謹具封還。弄得褚蒜子除了無奈歎氣以外,毫無辦法。
說東晉皇權弱,這時是弱到了極點啊。受桓溫的欺負就不用說了,高族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不同就是桓溫要跟皇室“爭”天下,而高族眼裏還有皇室,還願扶持它,咱們“共”天下,這就挺好嗎,我扶持你,你也給我好處。這就是東晉那種獨特的“士族門閥政治”呀。
誅王謝,移晉鼎
其實這個時候,朝廷裏沒一個人心裏能踏實得了。捅了這麽大一個馬蜂窩,你們就等著看人家怎麽收拾你們吧。桓溫咬牙想啊,你們果真是要逼我呀。這時候,謝安剛剛給簡文帝寫了諡議,派人拿給桓溫看。桓溫看完,就扔給大家,然後說,瞧瞧吧,這不過是安石短小的佳作罷了。也不知他這樣誇謝安,心裏到底是什麽打算。反正是誇完之後,就下令起兵,直奔建康而來了。
朝野是一片嘩然,所有的人都在說,大司馬是要來“誅王謝,移晉鼎”啊。這可怎麽辦?於是一些人開始動搖了,暗中商議,不然就給大司馬攝政王吧,好歹別讓他殺皇上,殺時望大臣哪。一片人心惶惶中,我們王謝兩位大人是依然不為所動,事兒都做到這份兒上了,難道要反悔?
這是桓溫最後一次對朝廷形成威懾,不過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桓溫同晉廷的鬥爭,桓溫同謝安的矛盾,到這裏,都發展到了頂點。不過這時,皇室卻有自己的打算。
丟車保帥
桓溫引兵入朝,盡人皆知,他是來“誅王謝,移晉鼎”的。而這時,皇上忽然下命,命謝安王坦之領百官到新亭迎接大司馬。一個多巧妙的迎接!這個命令,很可能是出於褚蒜子的意思。司馬曜剛剛即位,一個才過10歲的孩子知道什麽呢?皇室的心思,先保住司馬家再說,別的可管不了。你不是要殺謝安王坦之嗎,好,那我就把這兩位送給你,你殺了他們,消氣了吧,那就放了皇帝吧,不行就再封你個攝政王。
另外,褚蒜子心裏不滿啊,我的詔書,你們不予執行,好啊。你們把事兒惹成這樣兒,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那就各人做的事各人擔,是死是活,自己去頂吧。於是,皇室這一招兒丟車保帥,弄得我們謝太傅和王侍中,這回真是無路可走,是死是活,就這一遭了。
第五章 晉祚存亡,在此一行
序幕:
原本這場大戲這一方的主角是三位,現在變成兩位了。可能是因為王彪之在桓溫行廢立時曾給他幫過忙,再者,王彪之也快七十了,不殺他,他也活不了幾天,何必因此跟琅邪王氏結仇呢?所以,桓溫的話放得明白,他就是要殺謝安王坦之。其實在這場角逐中,我們的王侍中一直是很了不起的,誰知這時,他卻忽然頂不住了。前些日子一把撕碎司馬昱遺詔時,那可真是英勇無畏,但現在,一想起要麵對桓溫的屠刀,他卻一下子沒了神兒。
還沒去新亭呢,王坦之就心慌意亂地跑來找謝安問計,你說這可怎麽辦?看他那意思,倒是覺得該勸皇上收回成命,不派他去迎接了最好。而再看我們謝太傅,果真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他瞧了瞧王坦之,平靜說,大晉國祚的存亡,就看這一回啦。然後就拉著王坦之一起上路。你說謝安不害怕,其實根本不是,大家都是一樣的人,都有七情六欲,人家拿刀對著你,誰不害怕呀?而且謝家那一大家子人,能離得了他嗎?隻不過他知道,現在要是害怕,隻會把這事兒完全搞砸,什麽無關的事兒也不能想,再怕也得撐住。雖然皇室有點兒不厚道,讓他倆去頂缸,但當初這事兒既然是自己做下的,那這後果就必須自己扛啊。謝安是一點兒沒抱怨。老天把你推到這一步,你就得擔得起,這才叫真名士呢。
高潮:
桓溫在新亭擺的陣仗的確是夠嚇人,威風凜凜,大陣兵衛。而且明眼人一瞧,就知道那帳後肯定也埋伏了刀斧手。大臣們人人驚恐,比當年行廢立時有過之無不及。不少人又開始商議,不如算了吧,奏請皇上封他攝政王去吧,好歹先別丟命啊。
就在這惶惶氣氛中,謝安是心裏咬牙,臉上不動聲色。他知道,今天要跟著王坦之和大臣們一起害怕,稍有氣餒,那以前的所有心機就全算白廢了。於是他想好,隨你們怎麽樣吧,反正今天就是死在新亭,這事兒我也得做到底。他一瞧身邊兒的王坦之,心裏這個無奈。本來,他們倆還能相互幫襯幫襯,可現在,王坦之往那兒一站,頭也不敢抬,冷汗一個勁兒地往下掉,把官服都浸濕了。再一看,他手裏抱著的那個上朝記事用的手版,居然整個兒拿倒了,而這先生竟根本沒察覺。謝安想,這兄弟是指不上了,那就自己獨個兒來吧。
王坦之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謝安心裏拿定主意,大大方方走上前見禮,環視周遭形勢,忽然直截了當地朗聲發問,桓公!我聽說那有道的諸侯,當為國家守衛四方,您卻為什麽,要置兵於帳後呢!這話問得桓溫當時就是一怔,實在有點兒出乎意料。本來他擺這個架勢,就是想把這些人先嚇住,而且是王謝先欠了他的嘛,在氣勢上他無論如何都是占主動的。就算他開恩不殺王謝了,這些人也隻能唯唯諾諾地來跟他扯皮,最後多少向他讓步。但沒有想到,謝安居然絲毫不給他留退路!你不是狠嗎,好,那我就比你更狠。謝安所以這麽做,是因為朝廷已經沒有退路了,他不準備跟桓溫扯皮,那攝政王是堅決不能給他的。
謝安先聲奪人,反倒一下兒占去了主動,一句話把桓溫逼得必須做出選擇,謝安正是在說:不然你就殺了我,然後篡逆;不然你就乖乖接受朝廷這個裁奪,當你的輔政大臣,別的不可能。何去何從,你自己看著辦吧!
這個時候,桓溫經過了艱難的心理鬥爭,關於這其中的原因,我們下段兒會補充一下兒,但無論如何,那結果是,桓溫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後者。
好一會兒,桓溫忽然笑了,換上了另一副神色,說,哎呀,安石。我沒別的意思,正是不得不防備一下啊……然後就吩咐撤去了刀兵,竟拉著謝安閑談起來。兩人高高興興談了大半天,真像很好的“朋友”一樣,把滿朝的大臣看得目瞪口呆……這件無比重大無比凶險的事,居然就是這樣解決了。
內情:
這裏有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桓溫最終為什麽會放棄?有的史學家說,以謝安當時的名望和無畏的氣度,折服了桓溫,使他在一瞬間改變了主意。應該說是有道理的,肯定有這方麵的原因,不過還是顯得有點兒虛。我們不妨來說說這個事:
其實這裏麵的原因挺深刻,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桓溫真的殺了謝安王坦之,自己當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長久嗎?這個實在有待商榷。來瞧瞧桓溫本身的實力吧:
第一方麵:方鎮
這時他統了東晉所有的方鎮,所有方鎮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這些方鎮真的就都是他們家的嗎?這個很難說啊,刺史隻是一個官職,雖然他們大都掛將軍銜兒,都督多少多少州軍事,但是這些桓家人對這些軍隊和這些地區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強呢?豫州是謝家的地盤,人家經營了十好幾年,根基要比桓溫深得多。後來北府將劉牢之就是出於當年豫州謝家的舊部。江州原本是琅玡王氏在經營。徐州是剛弄來的。揚州是京師之地,朝廷的控製能力很強,他這個“揚州牧”始終都是“遙”領。其實算起來,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勢力,還是隻有老家荊州。這個“盡得天下之地”的大勢,實在虛得很。這其中的內情,就算別人不清楚,但桓溫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麵:下屬
上麵說了,桓溫出道兒幾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珣是他的親信,他就再沒得到什麽人。這是為什麽呢?並不是我們桓大將軍沒有個人魅力,相反他已經很注意拉攏人心了。根本問題是出在門閥製度上!或者說桓溫是九品中正製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製使高門子弟坐取官職,寒人隻能當極下等的小官,桓溫的這些能管用的下屬,絕大部分都來自高門士族,人家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麽可能會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謝安、謝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類的名士,都是從桓溫這兒出來的,可有一個會跟你一條心?
郗超是個特例,也搭上那時郗家走下坡兒,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珣是琅邪王氏的,是個比較積極仕進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覺得桓溫這兒對他有好處,也根本不是桓溫真正的親信。
第三方麵:聲望
其實桓溫看得很清楚,在目前這個國家裏,聲望是極為重要的。你要想幹成什麽大事兒,就必須得到高門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們的支持,就要靠聲望,混進他們那個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沒有成功,於是就一門心思靠戰功來換聲望。但又自己不爭氣,在枋頭大敗一場,導致求九錫禪位的辦法不能順理成章。
如果他把聲望扔了,撕下麵具,就以武夫之能取勝,誰不聽我的,我就殺誰,那他就是在跟整個國家為敵。謝安是當時眾望所歸,你殺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還怎麽統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這個國家也還得靠人家高門士族來支撐呀。你再發狠把他們都殺了,那這國家就一下兒沒有了支柱,立刻就會大亂。一個人的力量永遠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麵的支持啊。
第四方麵:威懾
威懾是桓溫最慣用的手段,一直把個司馬昱整得摸不著天地。其實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辦法了。靠威懾,他當了大司馬,統全國軍事;靠威懾,他錄了尚書事,成為宰相;靠威懾,他成功地行了廢立。但是!他這最後一次的威懾,碰上的不再是司馬昱,而是就不吃你這一套的謝安。謝安雖然一向隱忍不發,但在大事關頭卻是很果斷的,出手毫不容情。從他後來削減桓家勢力,迫使桓衝讓出下遊的事兒,就能夠看得更清楚。不恰當地設想,如果謝安20歲出仕,然後還能很快在朝廷嶄露頭角的話,桓溫很可能就做不了這麽大了。
其實,桓溫真的下定決心殺謝安了嗎?沒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懾。試想,他要殺謝安王坦之然後篡位,那就該突然舉事,這很容易辦到啊,而且這樣,朝廷猝不及防,來不及調兵,還少遇抵抗呢。他把聲勢造那麽大,弄得整個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為什麽呢?他就想嚇唬他們,然後乖乖給他一個攝政王!這要是我們司馬丞相肯定就又就範了,連王坦之都已經頂不住了嗎。這就是,箭在弦上,人們預測不了它的力量,就會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隻是一支箭,再沒什麽別的了。但桓溫的箭真的犀利嗎?
結果這回他碰上了謝安。謝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謝安相信,桓溫自己明白,殺時望大臣,再篡位,對他來說是不明智的。這個天下你坐不住,因為國家目前的大局不適宜這樣。所以,謝安也才有膽子敢去跟桓溫正麵對抗,這是他的底氣。當然這也是十分凶險的,如果桓溫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謝安所能夠控製的了,那就以身殉國吧。
而最後,桓溫還是明智的,這其實正說明他是有遠見的人。看看八王之亂時候那些個諸侯王們,輪番進洛陽做莊,當什麽攝政王,結果有誰落了好下場?雖然桓溫遠勝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樣統領天下,還有很遠的路啊。
“晉祚存亡,在此一行”這件事的內情,大略如此。不論謝安還是桓溫,對這件事的處理,都是令人稱讚的。國家穩定了,沒有戰亂和血腥,把這麽大的事兒這樣解決,沒有出現嚴重的後果,這才是政治家的遠見和風度啊。
影響:
這件事兒對整個東晉來說,可是極其重大的。它幾乎就是個標誌性事件。
首先,從此以後,桓家對朝廷的威脅就開始走下坡兒了,東晉的“桓溫時代”也一天天地變得黯淡。
其次,這件事兒使謝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們甚至能感覺到,將來取代桓氏而與司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謝氏莫屬。王坦之是在關鍵時刻掉了回鏈子,這個“倒拿手版,汗留浹背”,也被人們爭相“傳頌”。在這事兒之前,王謝齊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謝氏還要尊貴,但在這件事兒之後,王坦之就被遠遠甩在了後頭。人們都說,原來王謝齊名,這一回,可算看出優劣來了。
再次,謝安的從容赴鴻門宴,得到了皇室的認可。原本,皇室把人家當替罪羊去送死,結果人家卻讓幹嘛就幹嘛,一不推托,二沒有一點兒不滿,而且居然就把這事兒化解了。其實不讓桓溫當攝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們不肯去擔這個風險。而這一來,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謝安的膽識,也對他的為人更加了解(其實主要就是皇太後褚蒜子)。於是這才有了,一年以後,謝安與褚蒜子達成權力聯合,徹底消除桓家對朝廷的威脅,開啟了東晉的安定局麵……
最後,還是來總結一下兒,這次“抗桓事件”的功勳人物:
曆來大家一說起“阻止桓溫篡位”,就一下子就會想起謝安的“臨危不懼”,好像這事兒都是他一人兒的功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腦,其實少了哪個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壯著膽子毀了遺詔,如果不是王彪之扛著壓力違抗褚蒜子的詔令,如果不是謝安用自己的聲望和為人團結廣大士族官員,穩定“抗桓統一戰線”,最後又冒死直麵桓溫,這場較量都不會成功。所以,應該說是整個高門士族對抗桓溫的成功。三家這幾位領導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當時人物範弘之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不是當時王謝以死來守衛,這國家就保不住了呀……
我們桓大司馬也的確是生不逢時,等到了人家劉裕那個時候,士族勢力比現在已經衰敗了一大截兒,各家也再沒有像這幾位這樣的人物啦,所以劉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溫就隻有認輸了……
第六章 梟雄末路
病中的“九錫”
桓溫這一回是真走到盡頭了。沒法兒再往前走了啊。再走隻能是要攝政王,可人家已經表態了,就不給,不然你就殺了我。這是碰上比他還橫的了,逼得他沒轍,隻好退一步,暫時接受事實吧。他的宏圖大誌,隻好再從長計議,不過這一回,他還有什麽時間再“計議”啊。
他去參拜了司馬昱的陵寢,然後就回姑孰去。一回去,就病倒了。要說桓溫這病來得也奇怪,後來人們都傳說,在司馬昱的陵前,他就舉止失常,肯定是遇見鬼了,那鬼是專門來掐他的,就看見他一頭拜倒在地,連連說什麽“臣不敢,臣不敢”之類的鬼話。當然這故事信不信也就那麽回事兒,不過桓溫這時已經是61歲的人,算了一輩子心機,又被人家這麽當頭來了一下子,估計也是撐不住了。結果這一來,就一病不起。
眼看就要不行,他是越想越不甘心,臨了就想再試一把,給朝廷上了道奏章,要孝武帝給他加“九錫”之禮。這個“九錫”是個啥東西呢,就是九樣皇家貴器,什麽衣服、車馬、鼓吹之類,別看這些東西聽著平常,但在那時候,皇上要是給哪個大臣加了“九錫”,可就是代表著同意禪位給這個大臣的意思。當年曹操就受過這“九錫”之禮。
其實要說這真是一種“臨終”心態,臨死想掙一把。桓溫這時候加“九錫”根本就是不明智的。你引兵入朝,拿刀逼著人家的時候,人家都能不買你賬,你現在病懨懨的求“九錫”,人家能搭理你?或許桓溫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死馬當活馬醫吧,萬一謝安他們一時胡塗了呢。
改,一直改到死
這奏章報到朝廷,司馬曜知道什麽,萬事還是王謝他們幾個人作主。這事兒歸尚書省管,謝安跟王彪之就根本沒當是什麽不得了的事兒。他們不說不給,也不說馬上給,謝安就讓自己的手下吏部侍郎袁宏,先草擬一個《求九錫文》再說。關於袁宏,還有個很有名的故事:
袁宏本是個大才子,也是高門出身,曾經家道中落,在河上以販運為生。有一天夜裏,他就在船上獨個吟他自己寫的詩,本來日子過得窮啊,也沒什麽別的可幹。袁宏也真是幸運,偏巧他的詩就被一位貴人聽到了,而且十分欣賞,立刻邀請他相見。這位貴人,就是謝安的堂兄謝尚。當時謝尚正是安西將軍領豫州刺史,正風光呢。因為這事兒,袁宏一下兒就出了名。謝尚還請他當了下屬。這件事兒被後人傳為文人際遇的佳話,李詩仙就寫過這樣的詩:“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感歎自己怎麽不能像袁宏似的,碰到像謝尚這樣識才的貴人呢。後來袁宏又跟了桓溫好一段時間,才調到了朝廷。
就這麽一位大才子,對他來說,寫個《求九錫文》那還不容易得很,當即揮筆立就,給謝安送來了。謝安心裏這個氣,心說你袁宏果然是迂腐書生,做文章也得看看,你做的到底是什麽吧?於是理也不理他,就說不行,拿回去改。結果弄得自恃才高的袁宏老大不滿意。勉強改了一回,謝安還是什麽也不說,就讓他接著改。反複了幾回,袁宏實在受不了了,這謝安是成心為難呀。他氣得沒辦法,就跑到尚書仆射王彪之那兒,委曲地說,謝尚書隻說讓改,可又不說怎麽改,您給我瞧瞧,這可怎麽辦?王彪之不以為然地一笑說,你本是大才啊,怎麽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呢?袁宏立刻更摸不著頭腦了,這倆人怎麽都一個路數兒?王彪之也覺得這袁宏是迂腐了點兒,心想幹脆跟他說明算了,就說,你怎麽就不明白你們領導的心思呢?你怎麽就不看看,桓溫他現在怎麽樣了?袁宏聽了這話,細想,才恍然大悟。一下兒就樂兒了,喜滋滋地說,哈哈,原來如此,好啊,那就改吧。這袁宏可也是跟隨了桓溫很久的人哪,心裏哪兒把桓溫當回事兒,要不桓溫怎麽得不了天下呢。
結果,一個《求九錫文》在尚書省從長官到基層的一致拖延下,就是沒個下文兒。桓溫幾次派人催,謝安王彪之誰也不當回事兒,找點兒借口就搪塞了。而最終,我們桓大司馬咽氣之前,也沒有盼來這個夢寐以求的“九錫”。
臨終囑托
桓溫也未必認為,這“九錫”就真能求來,看來謝安他們是沒犯胡塗。求不來也沒辦法,得把自己的善後料理清楚啊。然後他就開始交待後事。
桓溫果然是有魄力,一概的“廢長立幼”,把桓家大事托付給了最小的弟弟桓衝,把自己南郡公的爵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桓玄,這時的桓玄才4歲。不過後來,這引發了桓家內部的廝殺,直到桓溫死後,桓衝把四哥桓秘和桓溫的兩個兒子都製了才算了事。
桓衝在病榻前問桓溫,桓家的事該怎麽辦?是不是要再除掉謝安他們。這時我們的桓大司馬想了想,忽然長歎說:“他們不是你能對付得了的……還是不要做什麽打算啦……”
……
很快,威風一世的桓大司馬與世長辭,終年62歲。
王謝很給桓溫麵子,畢竟他雖有篡位的行動,但沒有引發不可收拾的結果,所以朝廷給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規格跟當年的王導一樣,並給他追贈了丞相。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桓溫臨終時的官職:
大晉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大司馬、揚州牧、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南郡公。
到這裏,我們謝太傅的政治生涯算是過了一半兒,他出仕一共26年,而到現在,也剛好過去了13年。瞧這13年,先隱忍,再苦熬,接著韜晦自處,然後擔殺身之禍,最後冒死赴鴻門宴。這日子過得也是好艱難。
不過,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他這種以退為進,不事張揚,隱忍後發的手段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現在他的聲望可跟當年的“天下第一名士”又完全不一樣了,從皇上到百官,要問起朝廷裏誰最讓人信賴,誰最能擔起這個國家,毫無疑問,大家都會說,謝安。這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的,他沒去求什麽,沒去爭什麽,但一切反倒順理成章地來了。同桓溫正相反,人們是從心裏願意支持他,而不是迫於什麽壓力。和他隱居時一樣,為官這13年,不管身處什麽樣的困境,他都能不事聲揚地把一切理順,從沒有一句不滿的話,啥時候都高高興興,是別人的風頭絕不去搶,到關鍵時刻絕不掉鏈子。仍然是,沒讓人們找出一點兒毛病來。
老子這樣告訴我們:處弱者才是真的強,處下者才能真的居上,隻有不去同別人爭鬥,別人才真的爭不過你。從我們謝太傅的成功之道來看,這真是人生的高妙至理啊。易中天先生這樣說:“實際上謝安的為人處世是極其老練老辣的,已達到幾乎無人可以效法的程度”,“一旦進入官場,他的老莊之學就化為極其高明圓滑以靜製動的政治手腕”。其實這個評價,也正跟當年桓溫所說“安石的為人處身之道,的確高於旁人”,是一個意思啊。
來看謝安的下一步戰略目標:
讓這個內部像繃緊的弓弦一樣的國家,鬆弛下來,停止由來已久的內爭,人人安心,一致對外!!
但是,這個宏偉計劃,看上去幾乎就不可能實現,東晉除了王導執政初期那段兒,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安定的局麵。但不容否認的是,這件事他辦成了。同時沒有引起任何波動,一切都在平穩中完成過渡。並且,僅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
那麽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是怎樣讓這個目標終於得以實現的……
第五卷 荊揚相衡天下平 --- 謝安與桓衝
第一章 削權與訓政
宏偉的戰略:荊揚相衡,則天下平
大梟雄桓溫的死,也讓我們隨著東晉朝廷,先稍稍緩一口氣。這時是公元374年,距淝水之戰還有9年。謝安54歲。
新一輪的鬥爭馬上就要開局,這一回較量和上一回相比,雖然骨子裏都是抑製和削弱桓氏對朝廷的威脅,但局勢可已經發生了變化。桓溫的時代,謝安與他交鋒時,他已經做得很強了,誰也沒辦法,於是謝安就一直順勢而為,老天讓我忍,我就心甘情願地忍,直到抓住了桓溫的弱點,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給他致命的打擊。
但是這一回,謝安可是處在主動地位了。實話說,就是他要整桓衝。他為什麽要整桓衝?因為這個時候,北方前秦已經滅掉了前燕,日益變得強大。大舉南侵那是早晚的事。瞧瞧這局勢,當時所有與北方接壤的州郡,都在桓家手裏。從上遊荊州到下遊徐州,桓家是全線受敵(荊州刺史是桓溫的弟弟桓豁,並統領上遊六州軍事)。這多可怕,桓家不可能扛住啊!首先,它根本沒有那麽多能統兵的將領和那麽多的軍隊。其次,它也根本沒把保衛國家當成頭等大事,它還想哪天有機會,再下建康呢。
更重要的是,就算桓家真想一門心思先保衛國家,朝廷也不可能全力支持它。這是很明白的,我支持你,不斷給你輸送糧餉物資,把你養大,就算出現了奇跡,你能把前秦打敗,那你還不一回頭就把我給吞掉,況且,很可能你還沒打前秦呢,就先回頭來滅我了。這比起桓溫那時候,隻會更加可怕。那我為什麽要支持你,除非我比那個晉惠帝還要白癡。
就這樣一個危急的局麵,到處都是像亂麻糾纏在一起的矛盾。怎麽辦?謝安看得清楚,如果不改變勢力格局,這問題就根本解決不了。東晉亡國也就指日可待了。這個時候,他腦子裏已經有了一個全麵規劃,但是當時,包括王彪之他們,都並不理解他。其實隻要看一看後麵,他是怎麽有計劃按步驟地實現這個目標的,這思路就明白得很了。
其實他的這個目標很明確,這就是:讓桓衝讓出下遊!而且越快越好,因為收回下遊後,朝廷還要進行戰備。如果能夠做到的話,那麽首先增加了對抗前秦的力量,更有取勝把握;其次,桓家勢力得到了抑製,再不會出現桓溫那時的嚴重情況;再次,勢力平衡之後,國家內部就不再處於緊張狀態,連百姓都會安心,就可以致力於調理內政了。而這個,就是東晉所特有的——“荊揚相衡,則天下平”的局麵。
我們來看看謝安實現這戰略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