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近衛聲明
抗戰:你是政委,我才是軍事主官 作者:七彩蒸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京的時區比中國這邊要早一個多小時天亮。
今天近衛文磨起的早早地,昨天天皇就已經交待了他今天要做的事情,近衛文磨雖然不願意當傀儡,但是傀儡必須要有當傀儡的覺悟,一定要聽話,如果傀儡自己有了想法,那按照日本的習慣來說,那不光是被攆下現在的位置的事情,可能還會被幹掉!看看二二六還不明白嗎?首相?首相又能怎麽的?不還是被兵變的士兵給幹掉了?
近衛文麿今天穿的異常的整齊,來到廣播電台的播音室,在早上7點多的時候,東京廣播電台開始加大功率,並循環預告今天首相近衛文麿將發表政府聲明,這可是個新的情況,所有的各國駐日使節們都有些驚訝的聽著這個消息,為什麽沒有聽到一絲的風聲?
為什麽發表什麽聲明以前沒有跟自己商量一下?德國和意大利的使節都皺著眉頭想著這個事情,因為世界上的動亂之源越發明顯,就是他們三個鬧的歡實,外部的壓力也越來越傾向於把他們三個往一起揉捏,德意日三國雖然現在並沒有結盟,但是走得近了還不能說明什麽問題嗎?
德國新任大使不怎麽喜歡日本人,也是怪了,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飛速崛起,但是小日本真的不怎麽會做人,弄得各國一直對日本人又愛又恨,愛的是日本的錢,日元在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很堅挺的,而日本人在國際上開始變得極度膨脹,時時刻刻以世界大國自居,甚至名字也改為大日本帝國,弄得別國其實大多數都不怎麽喜歡日本人飛揚跋扈的樣子。
但是不喜歡歸不喜歡,國際關係不是以個人的好惡來決定的,德國在一戰之後,經曆了長時間的壓迫,終於在元首上台之後變得異常的團結,可是德國在國際上時刻處於被孤立的狀態之下,人不能沒有朋友,國家也一樣,德國也想找個朋友,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怪圈,德國想跟中國做朋友,而日本想跟德國做朋友,德國不想跟日本做朋友,而日本人卻時時刻刻想著侵略中國,中國跟日本的關係也變得異常的僵硬,聽起來很繞,就像是肥皂劇中的三角戀一樣。
在德國看來,中國是個天然的盟友,從前清的時候開始,中國就與德國有著密切的往來,李鴻章與威廉二世,李鴻章與俾斯麥等等都有很好的交流和溝通,包括中國的洋務運動的好多機器設備都是從德國進口的,後來的北洋海軍的軍艦也是以從德國進口的為榮,雙方的關係可以說是淵源深厚。
直到後來中國遭到了世界列強的壓迫,被打趴下之後就再也起不來了,等到後來辛亥革命了,終於中國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老百姓算是翻身做主了,這個時候中國的機械進口的設備還是以從德國進口為主,相信大家都看過大染坊這部電視劇,很是經典的一個橋段就是對比德國和日本產的染布機的區別,從這裏也能看出來德國與中國密切關係以及對德國工業的崇拜。
德國需要有人拖住歐洲壓路機俄羅斯,而俄羅斯又是一直覬覦中國的領土,中國和沙俄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德國人恨英國,英國的在華利益又是最多,而且時常弄出點事情來挑動中國人的神經,可以說是時常有摩擦,德國就想了,如果自己把中國按照自己的樣子給改造的強大了,中國天然就是德國的盟友啊!
於是元首上台之後,中德兩國進入了蜜月期,直到七七事變,這個時候還是德國政府派遣德國駐華大陶德曼進行調停中日之間的戰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雖然德國想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奈何中日兩國的矛盾甚至可以說仇恨已經比天高,比海深!根本沒有調和的可能,再一個就是國民政府對於國際關係的理解的幼稚。
國家的外交的後盾是軍事力量,軍事力量靠的是國家的經濟力量,經濟力量看的是國家的工業化!
整個中華民國整個就是一個工業基本為0,經濟一塌糊塗,軍事力量超弱的三不沾,還想在外交舞台上發揮什麽作用?沒聽過一句話嗎?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同樣得不到,沒有任何人或者國家理會弱者的哭嚎,甚至因為你的哭嚎聲音太大影響到他的心情而跑過來踹你幾腳!
這個時候的外交官過的有多麽窩囊就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出現了幾位可以說是中國可以記入史冊的外交官,顧維鈞先生就算一個!當國家力量不足的時候,隻能靠著自己的骨氣去撐著國家的架子,而不容有失,相信大家刷視頻的時候看到過顧維鈞先生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的視頻吧?
在七七事變德國調停失敗之後,德國還是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軍火彈藥等裝備,可以說是給中國反殖民反帝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很大的支持,雖然這都是花錢買的,可是也得想清楚,為什麽別的國家沒有賣給你?
但是最後中國的大片領土淪陷之後,德國是想幫忙也幫不上,最後也看出來了,國民政府就是扶不起的阿鬥,無奈隻能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日本當了自己的盟友,雖然現在德日之間還沒有簽訂條約,可是關係早就非同一般。
八點整,廣播電台中傳出來了近衛文磨的聲音:“今憑陛下之盛威,……平定中國重要地區。國民政府僅為一地方政權而已。然而,如該政府堅持抗日容共政策,則帝國決不收兵,一直打到他崩潰為止。
帝國所期求者即建設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新秩序。這次征戰之最後目的,亦在於此。
在東亞之天地,不容有“共產國際”的勢力存在。日本認為,根據日德意防共協定的精神,簽訂日華防共協定一事,實為調整日華邦交之急務。鑒於中國現實情況,為充分保證達到防共的目的起見,要求中國承認在防共協定繼續有效期間,在特定地點駐紮日軍進行防共,並以內蒙地方為特殊防共地區。
……
帝國所希望於中國的,就是分擔這種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責任。帝國希望中國國民善於理解我國的真意,願與帝國協作……。
帝國深信不疑,各國也將正確認識帝國的意圖,適應東亞的新形勢。特別是對各盟國的一貫厚誼,深表滿意。
……
政府在此聲明帝國一貫的方針和決定。”(第二次近衛聲明是在1938年1月18日,不要罵我,為了劇情需要改了改時間,並在第二次近衛聲明中加入了第三次聲明的內容。)
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聽著近衛文磨在廣播中所說出的每一句話,然後把重點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同樣的還有英國大使和法國大使都在這麽做,但是一邊寫一邊麵色變得漆黑。
英國的克雷吉大使平時吃喝玩樂的什麽事情都不管,但是這個時候的國際政治天賦也是極快的運轉,最後運轉之後所產生的能量促使他張口吐出了一個日語單詞:“八嘎呀路!”
蘇聯大使這會兒的表情更加的憤怒!簡直是無妄之災!你跟中國之間發生戰爭,反我幹什麽?但是這麽大的事情他可不敢不當回事,必須把這次日本人的態度報告國內!
今天近衛文磨起的早早地,昨天天皇就已經交待了他今天要做的事情,近衛文磨雖然不願意當傀儡,但是傀儡必須要有當傀儡的覺悟,一定要聽話,如果傀儡自己有了想法,那按照日本的習慣來說,那不光是被攆下現在的位置的事情,可能還會被幹掉!看看二二六還不明白嗎?首相?首相又能怎麽的?不還是被兵變的士兵給幹掉了?
近衛文麿今天穿的異常的整齊,來到廣播電台的播音室,在早上7點多的時候,東京廣播電台開始加大功率,並循環預告今天首相近衛文麿將發表政府聲明,這可是個新的情況,所有的各國駐日使節們都有些驚訝的聽著這個消息,為什麽沒有聽到一絲的風聲?
為什麽發表什麽聲明以前沒有跟自己商量一下?德國和意大利的使節都皺著眉頭想著這個事情,因為世界上的動亂之源越發明顯,就是他們三個鬧的歡實,外部的壓力也越來越傾向於把他們三個往一起揉捏,德意日三國雖然現在並沒有結盟,但是走得近了還不能說明什麽問題嗎?
德國新任大使不怎麽喜歡日本人,也是怪了,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飛速崛起,但是小日本真的不怎麽會做人,弄得各國一直對日本人又愛又恨,愛的是日本的錢,日元在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很堅挺的,而日本人在國際上開始變得極度膨脹,時時刻刻以世界大國自居,甚至名字也改為大日本帝國,弄得別國其實大多數都不怎麽喜歡日本人飛揚跋扈的樣子。
但是不喜歡歸不喜歡,國際關係不是以個人的好惡來決定的,德國在一戰之後,經曆了長時間的壓迫,終於在元首上台之後變得異常的團結,可是德國在國際上時刻處於被孤立的狀態之下,人不能沒有朋友,國家也一樣,德國也想找個朋友,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怪圈,德國想跟中國做朋友,而日本想跟德國做朋友,德國不想跟日本做朋友,而日本人卻時時刻刻想著侵略中國,中國跟日本的關係也變得異常的僵硬,聽起來很繞,就像是肥皂劇中的三角戀一樣。
在德國看來,中國是個天然的盟友,從前清的時候開始,中國就與德國有著密切的往來,李鴻章與威廉二世,李鴻章與俾斯麥等等都有很好的交流和溝通,包括中國的洋務運動的好多機器設備都是從德國進口的,後來的北洋海軍的軍艦也是以從德國進口的為榮,雙方的關係可以說是淵源深厚。
直到後來中國遭到了世界列強的壓迫,被打趴下之後就再也起不來了,等到後來辛亥革命了,終於中國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老百姓算是翻身做主了,這個時候中國的機械進口的設備還是以從德國進口為主,相信大家都看過大染坊這部電視劇,很是經典的一個橋段就是對比德國和日本產的染布機的區別,從這裏也能看出來德國與中國密切關係以及對德國工業的崇拜。
德國需要有人拖住歐洲壓路機俄羅斯,而俄羅斯又是一直覬覦中國的領土,中國和沙俄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德國人恨英國,英國的在華利益又是最多,而且時常弄出點事情來挑動中國人的神經,可以說是時常有摩擦,德國就想了,如果自己把中國按照自己的樣子給改造的強大了,中國天然就是德國的盟友啊!
於是元首上台之後,中德兩國進入了蜜月期,直到七七事變,這個時候還是德國政府派遣德國駐華大陶德曼進行調停中日之間的戰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雖然德國想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奈何中日兩國的矛盾甚至可以說仇恨已經比天高,比海深!根本沒有調和的可能,再一個就是國民政府對於國際關係的理解的幼稚。
國家的外交的後盾是軍事力量,軍事力量靠的是國家的經濟力量,經濟力量看的是國家的工業化!
整個中華民國整個就是一個工業基本為0,經濟一塌糊塗,軍事力量超弱的三不沾,還想在外交舞台上發揮什麽作用?沒聽過一句話嗎?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同樣得不到,沒有任何人或者國家理會弱者的哭嚎,甚至因為你的哭嚎聲音太大影響到他的心情而跑過來踹你幾腳!
這個時候的外交官過的有多麽窩囊就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出現了幾位可以說是中國可以記入史冊的外交官,顧維鈞先生就算一個!當國家力量不足的時候,隻能靠著自己的骨氣去撐著國家的架子,而不容有失,相信大家刷視頻的時候看到過顧維鈞先生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的視頻吧?
在七七事變德國調停失敗之後,德國還是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軍火彈藥等裝備,可以說是給中國反殖民反帝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很大的支持,雖然這都是花錢買的,可是也得想清楚,為什麽別的國家沒有賣給你?
但是最後中國的大片領土淪陷之後,德國是想幫忙也幫不上,最後也看出來了,國民政府就是扶不起的阿鬥,無奈隻能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日本當了自己的盟友,雖然現在德日之間還沒有簽訂條約,可是關係早就非同一般。
八點整,廣播電台中傳出來了近衛文磨的聲音:“今憑陛下之盛威,……平定中國重要地區。國民政府僅為一地方政權而已。然而,如該政府堅持抗日容共政策,則帝國決不收兵,一直打到他崩潰為止。
帝國所期求者即建設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新秩序。這次征戰之最後目的,亦在於此。
在東亞之天地,不容有“共產國際”的勢力存在。日本認為,根據日德意防共協定的精神,簽訂日華防共協定一事,實為調整日華邦交之急務。鑒於中國現實情況,為充分保證達到防共的目的起見,要求中國承認在防共協定繼續有效期間,在特定地點駐紮日軍進行防共,並以內蒙地方為特殊防共地區。
……
帝國所希望於中國的,就是分擔這種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責任。帝國希望中國國民善於理解我國的真意,願與帝國協作……。
帝國深信不疑,各國也將正確認識帝國的意圖,適應東亞的新形勢。特別是對各盟國的一貫厚誼,深表滿意。
……
政府在此聲明帝國一貫的方針和決定。”(第二次近衛聲明是在1938年1月18日,不要罵我,為了劇情需要改了改時間,並在第二次近衛聲明中加入了第三次聲明的內容。)
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聽著近衛文磨在廣播中所說出的每一句話,然後把重點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同樣的還有英國大使和法國大使都在這麽做,但是一邊寫一邊麵色變得漆黑。
英國的克雷吉大使平時吃喝玩樂的什麽事情都不管,但是這個時候的國際政治天賦也是極快的運轉,最後運轉之後所產生的能量促使他張口吐出了一個日語單詞:“八嘎呀路!”
蘇聯大使這會兒的表情更加的憤怒!簡直是無妄之災!你跟中國之間發生戰爭,反我幹什麽?但是這麽大的事情他可不敢不當回事,必須把這次日本人的態度報告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