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大開眼界
重生84:一切都靠手 作者:金生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光華道:“我再說說第二個目的,參觀醫械廠這件事之外,我要單獨跟你麵談一下你們的那個新產品。”
聞言,陳鋒立馬就明白,陸光華說的是短視頻平台的事情。
這件事能傳到京華市這些大佬們的耳朵裏,陳鋒倒是不覺得奇怪,畢竟現在鋒蘭的短視頻實在是太過於火爆了。
“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也說說我的來意吧。”
一旁的方顯晧說道:“陳老板,我也是做手機生意的,坦白說啊,我非常想參觀你們鋒拓手機的研究中心,還有龍芯基地。”
“沒問題。”
陳鋒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了方顯晧。
龍芯基地在外人看來是十分神秘的芯片基地,但在陳鋒看來,除了核心機密資料之外,沒什麽東西是不能讓外人看的。
隻是看兩眼就怕被人家偷走技術,那就不用活了,每天都得擔驚受怕得不行。
“我聽說,你們龍芯基地有個相當出眾的專家叫林曉軍,我的第二個要求,就是希望跟這位林專家麵談一會兒。”方顯晧說道。
這個要求,幾乎就差把挖人兩個字貼在陳鋒臉上了。
林曉軍掌握的全部都是尖端科技知識,方顯晧雖然是做手機的,但讓他跟林曉軍交流學術,顯然他還沒這個本事。
那麽,他找林曉軍就隻可能是一件事,那就是挖人,想方設法的將林曉軍挖到他們唯我手機集團去。
說出這句話時,方顯晧已經做好了被陳鋒拒絕的準備了。
然而,陳鋒依舊是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沒問題,隻要曉軍同意,我當然沒意見,他有自主決定的權力。”
“好。”方顯晧點了點頭,質說了一個好字。
四人休息了一會兒,下午陸光華就忍不住了,想要去醫械廠參觀參觀。
陳鋒自然也不會謙虛什麽,讓杜峰那邊安排了一輛鋒蘭牌電動汽車過來,將他們送往醫械廠。
陸光華等人雖不是第一次聽說電動汽車,但絕對是第一次坐電動汽車。
“幾位,咱們鋒蘭牌電動汽車,凸顯的就是舒適性和安全度,同時性能上對標傳統汽車。”
杜峰坐在駕駛位上,對其他三人解釋著鋒蘭電動汽車的種種功效。
“還真不錯。”
段初文坐在副駕駛位置,而陸光華和方顯晧則坐在後排,陳鋒和陸月雯在第二輛車上。
“這電動汽車能跑多遠啊?該不會幾十公裏就得充電吧。”陸光華問道。
“幾十公裏?那和兩輪車還有啥區別。”
杜峰一腳電門踩下去,汽車無聲平穩加速跑了起來,空調也開始自動運轉。
“咱們的電動汽車,標準續航在四百五十公裏左右,如果是坡路,那就是三百五十公裏。”杜峰說道。
看著跑得平穩異常,而且沒有絲毫噪音的電動汽車,三位老板心裏都充滿了異樣的情緒。
“坦白說,要是讓我選,我更想坐這電動汽車出門,比我那商務車好。”段初文嘖嘖的說道。
“那咱們這車可是真比不了啊。”
杜峰笑道:“咱們的車,最頂配的也就是十幾萬,哪兒能跟幾百萬的車比呢?”
“才十幾萬?”
聽見這話,三人都是一愣,這無疑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了。
十幾萬就能買到現在華夏最新款的電動汽車,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我怎麽記得,國外的電動汽車賣的都很貴,一輛車起步都得三十萬左右?”陸光華問道。
“嗨,洋垃圾不都是那樣嗎。”
杜峰說道:“咱們的車主打的就是親民,一輛車利潤沒多少,不跟國外的那些集團一樣以次充好賺黑心錢。”
“還真挺有意思。”
方顯晧點頭道:“照這麽說,陳老板是個全才啊,不僅能做手機,連電腦,汽車,醫械都能做啊!”
半小時後,兩輛車先後抵達了鋒蘭醫械廠,陳鋒和陸月雯也從後麵的車裏走了出來。
“這兒就是醫械廠了,規模不算大,目前主要做的還是鋒蘭牌ct機。”陳鋒向幾人介紹道。
“我知道,十八萬八的ct機,你這產品可著實是影響了華夏市場啊。”
陸光華點頭道:“哪怕是我們陸氏集團的ct機,一台都得賣個大幾十萬呢,你這價格,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您客氣了。”
陳鋒說道:“目前醫械廠內部的設備全部都是鋒蘭自主研發的智能機械臂,可以達到全程序運轉,人工遠程控製。”
“走,咱們進去瞧瞧吧。”陸光華說道。
眾人進了一處廠房後,陸光華隨便挑了個車間,然後站在了防爆玻璃外側,觀看著裏麵的機器運作。
一台台鮮紅色噴漆的智能機械臂正在嗡鳴運轉著,或進行搬運零件的工作,或者是在組裝配件。
其效率之快,簡直令陸光華為之咋舌。
“這麽高效?你的這些機器難道不會出錯嗎?”陸光華扭過頭來,不可置信的問道。
“基本上不會出錯,除非是機械故障。”
陳鋒說道:“我們的機械臂一共有四節可動旋轉臂,並且尖端處有一台機械手,能夠模擬人手進行工作。”
“設計它運作程序的人就是龍芯基地的林曉軍,每一項工作,都有對應的程序可考。”陳鋒解釋道。
聞言,陸光華也微微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這車間的效率之高,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預估。
醫械製造中,人工成本是一個大頭支出,而鋒蘭顯然是將這部分成本極大的壓縮了下去。
也正因為此,十八萬八的ct機不僅現在不算賠本,甚至陳鋒還能夠稍微賺一些利潤。
“你的這些機械臂,有考慮對外出售嗎?”陸光華沉吟半天,忽然問了一句。
“對外出售?”
陳鋒微微搖頭道:“目前還沒有,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別的,而是它們的耗電量太高,需要對應的工業用電支撐。”
而放眼北城市周遭,還沒有足夠大規模的工業電源支撐,所以機械臂的推廣也受到了限製。
但這對京華市而言,顯然就不是問題了。
“這是好東西啊,你開個價格吧,我想大批量采購。”陸光華兩眼發亮的道。
聞言,陳鋒立馬就明白,陸光華說的是短視頻平台的事情。
這件事能傳到京華市這些大佬們的耳朵裏,陳鋒倒是不覺得奇怪,畢竟現在鋒蘭的短視頻實在是太過於火爆了。
“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也說說我的來意吧。”
一旁的方顯晧說道:“陳老板,我也是做手機生意的,坦白說啊,我非常想參觀你們鋒拓手機的研究中心,還有龍芯基地。”
“沒問題。”
陳鋒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了方顯晧。
龍芯基地在外人看來是十分神秘的芯片基地,但在陳鋒看來,除了核心機密資料之外,沒什麽東西是不能讓外人看的。
隻是看兩眼就怕被人家偷走技術,那就不用活了,每天都得擔驚受怕得不行。
“我聽說,你們龍芯基地有個相當出眾的專家叫林曉軍,我的第二個要求,就是希望跟這位林專家麵談一會兒。”方顯晧說道。
這個要求,幾乎就差把挖人兩個字貼在陳鋒臉上了。
林曉軍掌握的全部都是尖端科技知識,方顯晧雖然是做手機的,但讓他跟林曉軍交流學術,顯然他還沒這個本事。
那麽,他找林曉軍就隻可能是一件事,那就是挖人,想方設法的將林曉軍挖到他們唯我手機集團去。
說出這句話時,方顯晧已經做好了被陳鋒拒絕的準備了。
然而,陳鋒依舊是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沒問題,隻要曉軍同意,我當然沒意見,他有自主決定的權力。”
“好。”方顯晧點了點頭,質說了一個好字。
四人休息了一會兒,下午陸光華就忍不住了,想要去醫械廠參觀參觀。
陳鋒自然也不會謙虛什麽,讓杜峰那邊安排了一輛鋒蘭牌電動汽車過來,將他們送往醫械廠。
陸光華等人雖不是第一次聽說電動汽車,但絕對是第一次坐電動汽車。
“幾位,咱們鋒蘭牌電動汽車,凸顯的就是舒適性和安全度,同時性能上對標傳統汽車。”
杜峰坐在駕駛位上,對其他三人解釋著鋒蘭電動汽車的種種功效。
“還真不錯。”
段初文坐在副駕駛位置,而陸光華和方顯晧則坐在後排,陳鋒和陸月雯在第二輛車上。
“這電動汽車能跑多遠啊?該不會幾十公裏就得充電吧。”陸光華問道。
“幾十公裏?那和兩輪車還有啥區別。”
杜峰一腳電門踩下去,汽車無聲平穩加速跑了起來,空調也開始自動運轉。
“咱們的電動汽車,標準續航在四百五十公裏左右,如果是坡路,那就是三百五十公裏。”杜峰說道。
看著跑得平穩異常,而且沒有絲毫噪音的電動汽車,三位老板心裏都充滿了異樣的情緒。
“坦白說,要是讓我選,我更想坐這電動汽車出門,比我那商務車好。”段初文嘖嘖的說道。
“那咱們這車可是真比不了啊。”
杜峰笑道:“咱們的車,最頂配的也就是十幾萬,哪兒能跟幾百萬的車比呢?”
“才十幾萬?”
聽見這話,三人都是一愣,這無疑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了。
十幾萬就能買到現在華夏最新款的電動汽車,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我怎麽記得,國外的電動汽車賣的都很貴,一輛車起步都得三十萬左右?”陸光華問道。
“嗨,洋垃圾不都是那樣嗎。”
杜峰說道:“咱們的車主打的就是親民,一輛車利潤沒多少,不跟國外的那些集團一樣以次充好賺黑心錢。”
“還真挺有意思。”
方顯晧點頭道:“照這麽說,陳老板是個全才啊,不僅能做手機,連電腦,汽車,醫械都能做啊!”
半小時後,兩輛車先後抵達了鋒蘭醫械廠,陳鋒和陸月雯也從後麵的車裏走了出來。
“這兒就是醫械廠了,規模不算大,目前主要做的還是鋒蘭牌ct機。”陳鋒向幾人介紹道。
“我知道,十八萬八的ct機,你這產品可著實是影響了華夏市場啊。”
陸光華點頭道:“哪怕是我們陸氏集團的ct機,一台都得賣個大幾十萬呢,你這價格,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您客氣了。”
陳鋒說道:“目前醫械廠內部的設備全部都是鋒蘭自主研發的智能機械臂,可以達到全程序運轉,人工遠程控製。”
“走,咱們進去瞧瞧吧。”陸光華說道。
眾人進了一處廠房後,陸光華隨便挑了個車間,然後站在了防爆玻璃外側,觀看著裏麵的機器運作。
一台台鮮紅色噴漆的智能機械臂正在嗡鳴運轉著,或進行搬運零件的工作,或者是在組裝配件。
其效率之快,簡直令陸光華為之咋舌。
“這麽高效?你的這些機器難道不會出錯嗎?”陸光華扭過頭來,不可置信的問道。
“基本上不會出錯,除非是機械故障。”
陳鋒說道:“我們的機械臂一共有四節可動旋轉臂,並且尖端處有一台機械手,能夠模擬人手進行工作。”
“設計它運作程序的人就是龍芯基地的林曉軍,每一項工作,都有對應的程序可考。”陳鋒解釋道。
聞言,陸光華也微微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這車間的效率之高,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預估。
醫械製造中,人工成本是一個大頭支出,而鋒蘭顯然是將這部分成本極大的壓縮了下去。
也正因為此,十八萬八的ct機不僅現在不算賠本,甚至陳鋒還能夠稍微賺一些利潤。
“你的這些機械臂,有考慮對外出售嗎?”陸光華沉吟半天,忽然問了一句。
“對外出售?”
陳鋒微微搖頭道:“目前還沒有,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別的,而是它們的耗電量太高,需要對應的工業用電支撐。”
而放眼北城市周遭,還沒有足夠大規模的工業電源支撐,所以機械臂的推廣也受到了限製。
但這對京華市而言,顯然就不是問題了。
“這是好東西啊,你開個價格吧,我想大批量采購。”陸光華兩眼發亮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