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柬知道,自己能跟隨這樣的主公,是畢生有幸。而眼前的災難――他相信,這隻不過是屬於獨孤尚一生功業中的小小磨礪而已。


    風中傳來車輪攆過大地的軲轆聲,隱約幾聲馬鳴也依依吹散在耳畔。商之與賀蘭柬循聲望去,隻見沿著赤岩山腳下的一條狹窄的山徑上蜿蜒而來一對冗長的車馬。


    一麵玉色旗幟飛卷如雲,飄在車隊的最前方。


    “終於來了。”賀蘭柬笑道。


    商之同樣鬆了口氣,馳馬下山。


    “尚公子!”車隊裏一匹快馬奔出,來人墨藍錦裘,相貌冷俊,正是雲閣的江左總管偃真。他瞥眸看到一旁的賀蘭柬,又一笑頷首:“賀蘭將軍。”


    “偃總管一路辛苦了,”賀蘭柬目光掠過隨後數百輛馬車,吃驚道,“竟是這麽多?你一路怎麽北上的?”


    “雲閣貨輸天下,將衣甲糧食這點物資運上雲中還不難,難的,倒是這些――”偃真語中微有隱秘,策馬至一輛馬車上抽出一把弩弓,上前遞給商之道,“尚公子請看。”


    “強弓弩――”商之目色一動,語氣中透出幾分意料之外的驚喜。


    車馬未入雲中城,軍械衣糧直接送入了城外的軍營中。


    偃真在帳中梳洗罷,匆匆用了膳食,便又去中軍行轅見商之。


    行轅大帳裏燈燭高照,帥案後,商之正細細打量著手中的強弓弩,見偃真到來,問道:“這弓弩是精鐵所製,可與阿彥說的柔然偷運給殷桓的那批精鐵有關?”


    “正是。不過那批精鐵數量之龐大,遠不止這些,運來北方的不過五分之一,”偃真於一旁落座,道,“小王爺在丹水截下精鐵後命兵匠連夜趕製,恐雲中事急,便先讓我運送這些過來。若雲中有需,南方還可源源送上。”


    賀蘭柬歪著身子躺在長塌上,聞言感慨道:“如此多軍械一番無阻地北至雲中,想剡郡雲氏商酬南北,當真是財可通天了。”


    偃真搖首道:“何談容易?此番北上一路關卡,我家少主也是費盡了心機。”


    商之不語,皺著眉思了片刻,忽然又道:“既是這麽大批的精鐵殷桓必然極是看重。少卿如何能順利截下的?東朝那邊情況如何?”


    “尚公子果然料事如神,”偃真歎了口氣,“小王爺借豫州鐵甲軍前往丹水截下精鐵,回程途中與殷桓相遇,兩軍私戰,各有傷亡。如今荊州與江、豫二州邊境地帶已是重兵積壓的備戰狀態,殷桓叛勢已現,鄴都朝堂如今也是長袖難及。”


    “如此說,東朝將亂?”商之放下弓弩,良久,思緒一動,不由低低一笑,心中暗道:難怪阿彥將她留在洛都。


    “聽說偃總管來了?”帳外猛地傳來英氣勃勃的笑聲,帳中諸人抬頭,簾帳掀起,甲衣俊挺的年輕將軍容貌軒昂,大步踏入帳中,腳下蠻靴但行過一處,皆是落地有聲。


    “見過拓跋將軍。”偃真起身行禮道。


    “偃總管之禮倒叫軒慚愧,”拓跋軒眉目朗朗,手上握著幾支幽亮黝黑的精鐵長箭,笑道,“我方才在外見到將軍們在分這批軍資,心想必是偃總管自南方帶來的。這不,來不及換下甲衣,就迫不及待趕來致謝了。”


    偃真微微一笑:“不敢承謝。這隻是偃真本分。”


    “總管請坐,”拓跋軒轉身走到帥案邊,於一側坐下,自倒了一杯熱酒慢慢飲著,問商之,“你與段老可曾說明日來雲中城之事?若他仍有顧慮,我還可親自走一趟。”


    “不必了,段老已答應入城。這次段氏助我退敵,既是功臣,也是恩人。”


    “自然如此,”拓跋軒道,“你放心,拓跋一族的人我都已叮囑好。”


    商之點點頭,又道:“城中那幾個外客行跡查得如何?”


    拓跋軒冷笑道:“查清楚了,果然是北朝斥候。”


    “何人所派?”


    “那七個人倒不是一路的,”拓跋軒目色閃爍一下,飲了口酒,道,“既有姚融所派,亦有裴行的幽劍使。”


    賀蘭柬望著商之一笑:“少主的身份怕早是引起狼子們的懷疑了。”


    “料到遲早如此,令狐淳的事必然會讓他們警惕,”商之不以為意道,“北上時路上有刺客連番追命,我便已猜到了。隻是此事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他們卻無論如何也不敢捅至朝廷。如今戲還是要做足的,隻能勞煩沈伊在睢陽多戴幾日麵具了。”


    “說到沈伊――”拓跋軒想起一事,自袖中取出帛書拋給商之,“今夜你和柬叔去找段老時,沈伊又來信訴苦了,說在睢陽冒充你的差事實在苦若行刑。”


    商之展開看罷,眸中飄過一絲笑意,隨即將信丟在一旁,淡淡道:“讓他在睢陽吃喝玩樂還這麽多廢話,不理他。”


    他提筆寫下一封卷帛,塞入竹筒,起身走至帳外,扣指唇邊吹出清亮的嘯聲。


    一金色翅翼的飛鷹冉冉落下,停在商之手臂上。


    商之係上竹筒,撫摸它的羽毛,輕聲道:“飛去洛都,送給阿彥。”


    少時賀蘭柬與偃真退出帳外,商之瞥了一眼仍坐於帥案旁默默喝酒的拓跋軒,道:“你有心事?”


    拓跋軒搖頭不語,又倒了一碗熱酒。


    商之也不阻攔,隻慢慢道:“北朝來的斥候果真隻有姚融和裴行的人?”


    拓跋軒怔了片刻,烈酒燙喉,卻是再飲不下去。落了酒碗,他無奈笑道:“你就不能裝糊塗一時?”


    “何必?”商之垂眸笑了笑,自展開案上的地圖認真看著,口中漫不經心道,“伴隨帝王,越早懂得他們的馭人之術便越是妥當。司馬徽即便是他的親兄弟也不例外,何況是我這個表兄弟?軒,放了那名斥候吧。”


    “你――”拓跋軒瞪眼望著他,歎了口氣,豁然起身步向帳外。


    行到帳簾處,他又忽地止下腳步,掉頭道:“阿彥如今還在洛都為司馬豫奔波,要不要提醒一下?”


    “提醒什麽?陛下也並非是惡意,”商之語氣清淡,緩緩道,“不過,我方才已寫了信給阿彥。其實無須多說,阿彥心思玲瓏,看事比我更要深遠三分。他明白的。何況今日偃真運送軍械北上說阿彥費盡了心機,那必是未曾求助陛下――這便已能說明一切。”


    拓跋軒想了想,恍悟過來後輕輕一笑,轉身離開時步伐再不複初來時的沉重。


    洛都十二月披霜飛雪,極是寒冷,采衣樓後的莊園裏,竹林間翠色相疊,素涼之意更是幽幽浮動。


    郗彥的書房掩映在鬱鬱竹色裏,這日雪停,熙日在窗台上悠然灑下一片金光,幾隻羽翼漂亮的鳥兒飛舞在陽光下,啾鳴聲如歌靈動。


    書房裏冷清寂靜,除了書卷開合時絲帛相擦的嘩嘩輕響外,不存一絲雜音。


    看了半天密報,郗彥微感疲累,放下筆,伸手拿起一旁的茶杯時,卻見杯底已空。正要起身倒茶,門嘩地一響,快步跑進來的少女將裝滿熱氣騰騰汁水的玉碗遞送到桌案上,跪在他身旁,笑顏嫣然道:“我做的,你嚐嚐。”


    郗彥望著碗中湯汁,眉尖不可察覺地淡淡一擰。


    夭紹也不催促,以手撐頰,笑意盈盈地望著他。她身上的紫貂裘仿佛仍帶著外間日照的溫度,靠在郗彥身邊,讓他的容色也不由暖了幾分。


    “跟以前那些不一樣,這湯是符姐姐教我的,很好喝的……”夭紹剛想自誇一番,卻見郗彥已然拿起湯勺,嚐了一口。


    “如何?”夭紹期待道。


    郗彥皺緊了眉,不置可否。


    “不會吧,”夭紹費思,低頭攪動湯勺,“我方才喝了,明明味道很好啊。”她不甘心地低頭吃了一口,清甜的味道流入口中時,恰聽到耳畔那人低低輕笑。


    夭紹抬眸,卻是哭笑不得。


    郗彥端起玉碗將湯汁喝盡,伸手撫了撫她的發,笑意微微。


    “下次再讓符姐姐教我新的。”夭紹滿意得很,一臉躍躍欲試之色。


    郗彥淡淡點頭,眸光瞥過牆角的沙漏。


    時已未時。


    夭紹心知他今日應了司馬豫去宮中見麵談鑄造銖錢一事,不敢再糾纏,忙起身拿了狐裘給郗彥穿上。


    郗彥於案上拿起一卷明黃書帛,轉身離去。


    百年間東朝與北朝戰爭頻繁,素來銖錢不便流通,且一經八年前兩朝皆有的動亂,銅治缺乏,官家鑄錢,未免工質不良,民間又多私人盜鑄,各種銖錢更是新舊輕重不一,一時又有西域貨幣流傳中原,為金銀所鑄,卻無兌換的衡量之準,讓來往兩朝的商旅百姓至感不便。


    如今因兩朝聯姻,盟約之上為銖錢專書一款,決定於兩朝新鑄“太和五銖”,東朝刻字“永貞”,北朝刻字“豫征”,一旦鑄成,將詔令天下通行。


    天下商賈唯剡郡雲氏至貴至富,身份超然,朝廷鑄錢,卻不是不得不仰仗其力。


    雲濛返回鄴都,與蕭禎談妥鑄錢一事,旨意傳到洛都郗彥手中,正是司馬豫等待多日的結果。


    “甚好,”文華殿暖閣,司馬豫合起手上的明黃書帛,對郗彥道,“朕即刻下旨,你便可著手鑄錢的工序了。”


    郗彥揖手應下。


    司馬豫放下書帛,一事既了,他卻仍是有些心神不定。起身在閣中來回踱了幾步,站到郗彥麵前,壓低聲問道:“阿彥,朕聽說前些日子有刺客行凶采衣樓?”


    郗彥愣了一瞬,笑了笑,提筆於禦案上寫道:“小賊而已,陛下不必擔憂。”


    “朕如何不憂?”司馬豫歎息,“若你與尚任誰有了萬一,朕卻是斷臂之痛。”他頓了頓,又道:“依你所見,那刺客是何來曆?”


    郗彥想了想,落筆道:“刺客手法詭異,似是來自西域的高手。雖失手被我擒下,卻是即刻吞藥自噬,想是對主上極其忠心,也讓人無法追蹤其來曆。”


    “西域?”司馬豫道,“如此說,不會是裴行的幽劍使?”


    郗彥搖頭,書道:“令狐淳事一出,便有刺客行事,不似裴行謹慎的作風。”他垂下眼眸,微微揚起的唇邊笑意安靜而又冰涼,筆下一字一字流墨於書:“這倒是似有人在故意打草驚蛇,或可能嫁禍,或亦可能是故弄懸虛,因為那樣身手的刺客不能傷得了我分毫,他該明知。”


    “說得有理。”司馬豫頷首。


    郗彥看了看他,落筆問道:“陛下可是為新政一事煩憂?”


    “是,”司馬豫忍不住歎氣,直言不諱道,“裴行修令三十章,放黜冗員,顯拔賢俊,勸課農桑,於外修兵革,於內興儒術――朕也明白,按長久之計,這是有利邦國的舉措。隻是如今一旦實施,卻是大大觸及了烏桓一些老舊貴族的利益。昨日他們大鬧朝堂,叫朕頗是頭疼。”


    郗彥放下筆,沉思不動。


    司馬豫道:“這番新政,你如何看?朕有時會懷疑是不是裴行故意讓朕在親政之初便遇上如此棘手的難題,但幾番下來轉念想想,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是必行之策。”


    郗彥垂首望著石地,斟酌良久,方提起筆,慢慢寫道:“裴行修令三十章,是治國之術,能一掃北朝貴族入主中原後的驕糜頹廢之氣,新章令剛明嚴肅,賞罰分明,更是能止盜賊而盈府庫。不管對陛下如今而言是不是難題,卻是陛下治國必須要走的路。老貴族糾結的不過是放黜冗員和大興儒術兩事,陛下不妨循序漸行,冗員暫不替換,儒術暫不大舉,先行興辦太學,以考試生員,依次更替,或可成事。隻是無論如何放緩,卻是不得不得罪一部分的貴族,此事非酷吏不能獨當一麵。”


    “妙策!”司馬豫聞言大悅,感慨道,“阿彥啊阿彥,朕當真懷疑你是天上之人,算無遺策,如此智慧,豈是世人能有?”


    郗彥微微一笑,見他心事已了,遂揖手告辭。


    落日餘暉漸漸染紅窗紗,郗彥回到采衣樓後的莊園時,夭紹伏在書案上,雙目緊闔,已經睡著。


    書案上,他離開之前堆陳雜亂的書冊已被人理得齊齊整整。


    郗彥發怔,眸光落在夭紹安睡的容顏上,久久移不得目。


    書房裏雖燃著暖爐,但如她這般睡法,怕必是會凍出毛病來。郗彥輕輕歎氣,搖了搖頭,彎腰想要抱起夭紹去內閣時,豈料手指剛碰上她的貂裘,她便睜眼醒來。


    “你回來了?”夭紹目色迷蒙,看著他。


    郗彥正彎著腰,兩人麵容近在咫尺,一縷悠淡的馨香竄入鼻中,讓他神思一亂,忙收回了手,撩袍坐在她身邊。


    夭紹揉了揉眼睛,將一直捏在手裏的竹筒遞給他:“適才有飛鷹送來的。”


    郗彥接過,取出竹筒裏的絲帛看了看,神色淡淡如水。


    “雲中……有什麽事嗎?”夭紹問道,念及那個地方,心裏突然似有根弦不可察覺地輕輕揪起來。下午所見的那隻蒼鷹金色羽翼流光溢彩,一雙熠熠璀璨的眼瞳更是如驕陽之色――夭紹知道,草原上,隻有那個人才能當得那隻鷹的主人。


    “無事。”郗彥動了動唇,無聲道。


    他雖說無事,但敷衍之意夭紹不會不懂。他的情緒縱使在旁人眼裏掩藏得再好,卻總是無法逃過她的雙目。


    夭紹倒了兩杯茶,仿佛是漫不經心地隨口道:“阿彥,太和銖錢開鑄後,洛都事暫了,我們是不是該回東朝了?”


    郗彥接過她手中的茶杯,聞言一怔。


    “我方才在前麵采衣樓聽有客人說了東朝如今劍拔弩張的形勢,”夭紹側首望著他,靜靜道,“我有些擔心憬哥哥,也牽掛著阿公和婆婆。我知道,如果是要對付殷桓,你必然不願假於他人之手,而是自己與他麵對麵沙場相見。可是雲中那邊又有匈奴三十萬大兵壓境,尚現在的處勢即便再好也不見得可以輕鬆應對――東朝和雲中,我們一定要去一個地方,對嗎?”


    郗彥執著茶杯,望著窗外的暮霞,沉吟不語。


    作者有話要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壁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時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時涵並收藏蒼壁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