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麗日,照得掖池水波瀲灩,碧沉沉的光澤染透宣閣雪白的綾帳,浸生出幽涼無限的清寂意味。苻子徵迎著司馬豫深邃難測的目光,安然坐在錦氈上,揚唇淺笑,一貫地清貴優雅,明俊溫和。


    他不緊不慢落下指間的白子,這才回道:“臣十七歲去的塞北,至今五年零三個月。”


    “一去這麽久,難得你還記得回來,”司馬豫放下茶盞,執子觀望棋局,沉吟中輕聲一笑,“你是苻氏的長子嫡孫,世襲公爵,如此日日逍遙塞外,算起來,是白吃了朕五年零三個月的俸祿。”


    苻子徵含笑道:“承蒙陛下寬宏,臣……”


    “你不要想著拿話堵住朕,”司馬豫打斷他,敲著棋子道,“聽說你們商人來往都講究利益盈虧,朕今日想和你算算,除了那筆俸祿以外,河曲的草原牧場交給你們苻氏經營百餘年,更是從不計較得失。這筆錢財數目,該是多少?”


    苻子徵長聲歎息:“數目太過巨大,臣又是個守不住錢的紈絝,此刻就算傾家蕩產,怕也是還不了。”


    “你的家產朕不稀罕,”司馬豫笑了笑,將黑子利落按入棋局,“隻要你回朝替朕辦事,這債便從此兩清了。”


    “回朝?”苻子徵眼睫略略低垂,斂收住飄忽不定的目光,唇邊笑意依然淺淺淡淡,不動聲色道,“不是臣不會算數、不識好歹、不接恩典,隻是苻氏祖訓從來都是長者朝中為官,少者經營馬場。先父在世時為先帝太尉,臣叔父那時便久居塞北草原,直到先父離逝,方才南下還朝。臣如今也是如此,叔父於朝中,臣於塞北,合乎祖訓。何況……大才槃槃商之君,陛下身邊已有尚這樣的社稷之才,何須臣還歸朝中?我孤身在外,反倒更加容易給陛下辦事。”


    “大才槃槃,社稷之才,”司馬豫望著閣外水波,徐徐道,“尚的確是朝廷之望,至於社稷,卻未可知。”


    苻子徵雙眉微挑,抬起眼眸,不看司馬豫,隻盯著棋局,似是陷入了深思。


    “有什麽可為難的?”司馬豫回過頭,看見他專注的神情不禁失笑,伸手指入棋盤,“白子行六九路,你便勝了。”


    苻子徵卻棄了棋子,俯首道:“臣輸了。”


    司馬豫皺眉:“為何?”


    苻子徵道:“臣縱然還有子,也不敢贏君上,論棋中氣度,臣折服於陛下,所以輸了。”


    “你自小如此,太過謹慎小心了,”司馬豫搖頭輕歎,“尚與朕對弈,卻從無這般退退縮縮的時候。”


    苻子徵笑道:“所以天下人所稱的大才槃槃唯他一個,而不是臣。臣若在朝中,位在人下,約束受製,不會有什麽作為。若在塞北,眼觀沙漠草原之廣,耳聽飛鷹駿馬長嘯,反倒身心曠達,耳聰目明。陛下覺得呢?”


    此話之下含意深遠,司馬豫未免沉默了一刻,繼而風清雲淡一笑,道:“你父親苻太尉當年是烏桓貴族心中的英雄,這次的朝政革新,多數烏桓貴族心生不滿,你叔父又從來是獨斷獨行、六親不認的頑固之人,烏桓貴族大都與他疏遠,朕本想你回來能為朕在此事上分憂,不過……如你所說,此事也不急在一時,畢竟目前戰事為重。你留在塞北,目前的確比在洛都合適,是朕考慮失當了。”


    他伸手將苻子徵拉起,又命黎敬領著侍從們退出閣外,問道:“朕年初讓你籌備的十萬戰馬,如今可有著落?”


    “戰馬已俱在河曲草原,不然臣也不敢回來見陛下,”苻子徵道,“不過二月鮮卑出兵隴右時,尚已向我調出一萬戰馬。”


    “這是朕的意思,”司馬豫起身,負手走到欄杆旁,風吹開帷幔,正露出遠方的碧空煙嵐,他歎了口氣,聲音低沉道,“子徵,你與朕皆是烏桓子孫,此次姚融叛逆朝廷,烏桓人自相殘殺,禍難不可避免。不瞞你說,其實在姚融真的行逆舉之前,朕還曾幻想會出現僥幸之局,能讓此次家國的中興、朝政的革新盡量不付諸武力、不牽連百姓蒼生、不至於動搖到社稷根本,然而街亭一役驟起烽煙,令朕如今別無退路。”


    他話語頓了頓,轉過身注視苻子徵,語重心長道:“此次的戰事不同以往,無論是姚融的烈風營,鮮卑鐵騎,抑或是其餘諸州的軍隊,俱是出塞絕漠、來去如風的胡人騎兵,充足的戰馬後援是此次戰事的取勝關鍵。自百年前立國之初,你們苻氏便與姚氏各占翼北、秦隴兩處牧馬沃野,如今姚融既反,戰馬之事,朕能指望的唯有你。”


    苻子徵忙道:“臣知曉利害,不會辜負陛下的托付。”


    “還有一事要與你說明,”司馬豫略微躊躇,本是俊毅分明的五官被和煦陽光照得有些模糊,慢慢道,“朝野上下如今隻知你苻氏馬場有戰馬五萬,並非十萬。”


    苻子徵怔了一怔,隨即恍悟,自軟氈上起身,揖手低頭:“臣明白陛下的意思,陛下放心,此事絕不會泄漏出去。”


    司馬豫這才笑得暢快明朗起來,道:“此番戰馬自河曲南下分撥各軍,中間雜事繁複,又要長途跋涉,未免你忙碌起來兩邊難顧,朕會安排一人與你分憂。”


    “不知陛下所指何人?”


    “令狐淳。”


    “魏陵侯?”苻子徵抬起頭,眉目間滿是訝色。


    “不再是魏陵侯,是代國公,”司馬豫容顏平靜,持穩的聲音亦是不露一絲波瀾,“當日令狐淳渡濟水北上時,雖遭逢行刺,卻大難不死,被慕容虔的人羈押看守於並州。令狐淑儀前幾日在冷宮中生下皇子,卻不幸辭世,朕……有愧於她,也感恩於她,因此赦免了令狐淳的罪過,暫擢為代國公,讓他鎮守代郡。”


    苻子徵頷首道:“原來如此。”


    司馬豫道:“如今西北戰局已然勢如水火,想來中原不久也將遍地戰火,你到時隻管按朝廷的旨意將訓練好的戰馬發放代郡,以那裏為中轉之地調遣戰馬,與諸州軍隊交洽的事,便交由令狐淳負責。”


    苻子徵道:“令狐將軍久經沙場,原本就是天下聞名的悍將,於軍中甚有威名,協調諸州兵馬的事由他擔當,想來是比臣方便許多。”


    “朕也是這麽想,”司馬豫放緩語氣,微有傷感道,“淑儀去而不安,如能趁著現在朝中用人之時,讓她父親將功補過,或許能讓她在九霄之外放心一些。”


    苻子徵歎道:“陛下如此情深義重,令臣感佩。”


    “陛下,”黎敬細長的聲音於閣外飄入,“苻大人有急事求見。”


    “想必是西北又來了軍報,”司馬豫輕撫翠玉欄杆,有些疲累地閉了閉眼,道,“宣進來。”


    “臣先告退。”苻子徵揖手而退,對剛入閣的苻景略微微躬身,盯著他手裏木盒上插著的赤紅羽翎看了一眼,方才移步出閣。


    踏上閣外的石階,未走幾步,身後驀然傳來無數棋子嘩然落地的脆響。


    苻子徵將步伐略略放慢,傾耳留神,隻聽黎敬聲音惶恐道:“陛下請息怒。”


    “姚、太、傅!”閣中年輕的帝王似是盛怒至極,冷笑聲透著猙獰的淩厲,“朕已給足了他顏麵,若他隻是想要和鮮卑人一計恩仇也罷,無論勝敗,朕倒也不會為難他的族人,如今他派遣乞特真出陽武關,密連梁州軍馬,劍指洛都,覬覦九鼎,分明是要將他所有的族人推上死路――”


    閣中半晌悄靜無聲,苻子徵於樹蔭下駐足,日光穿透枝葉落入他的眼眸,一陣明晃晃的刺眼。


    “陛下!”苻景略突然出聲,話語如常冷靜,說道,“陛下三思,這卷旨意發下去可是關乎千條人命!姚氏留都城的族人三百八十二人,連帶三族之內的親眷……陛下真要全部誅殺?”


    帝王的聲音冷硬嗜血,寡淡無情:“自作孽,不可活。怪不得朕。”


    “陛下難道忘記了九年前的冤案?”閣中撲通一響,似是苻景略跪地的動靜,勸諫道,“姚氏嫡係都在西北,都城的族人與姚融的逆反全然無關,你如今降罪他們,無疑是在烏桓貴族們的心中再劃一道傷痕,他們本就質疑陛下的新政,如今一來,隻能更為寒心。而且……若殺了姚氏三族的人,雍州的趙王殿下得聞此消息,又該怎麽想?”


    閣中再度沉寂下來,良久,方聽司馬豫慢慢透出口氣:“苻卿所言有理,是朕氣昏了頭。你起來吧。”


    “謝陛下。”


    “傳旨,姚氏族人中素來與姚融親密者暫時關入牢獄,其餘諸人,派北陵營的將士看守府邸,密切注意行蹤,一有異動,立即收押。”


    “是。”


    苻景略領了旨意走出宣閣,望見負手閑立道側的苻子徵,對視一眼,皆是沉默。兩人一前一後繞過掖池,直到宣閣遙遙在後,苻子徵悄然一笑,低聲道:“方才陛下還說叔父是六親不認、獨斷獨行的頑固之人,如今卻是不動聲色救下了姚氏三族裏千餘人,大聖大賢莫過於此。”


    苻景略臉色冷淡,橫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隻是我卻覺得奇怪,”苻子徵故作疑惑的模樣,說道,“尚有飛鷹,而且最接近陽武關的人是鮮卑鐵騎,為何此消息卻是叔父先通知了陛下,而非尚?”


    苻景略猛然停下腳步,盯著他道:“你究竟想說什麽?”


    苻子徵笑意深深,輕道:“叔父和我都是久居塞外的人,鮮卑斥候的嚴密靈活、飛鷹傳信的萬無一失,陛下或許知之不詳,但你我都該清楚。”


    他的眼瞳是清淺溫柔的褐色,向來給人如沐春風的怡然,隻是此刻,苻景略卻從中望到了沉沉浮浮的莫測暗影,心中忍不住隱隱發突,皺眉道:“你是說……”


    苻子徵揉著額,慢吞吞道:“依我看,乞特真之所以能順利出陽武關,想必是鮮卑的斥候無緣無故打了盹。叔父之所以能比尚快一步稟告陛下並救下那千條人命,想必是尚的那些飛鷹迷了路。”


    苻景略迅即體會出他的言外之意,日照如煙、細柳飛瓊,眼前分明是春光明媚,他卻忽覺一股奇異的森涼正自四麵八方浸透入骨,連撲麵而來的微風也幽冷起來,縷縷沁入心肺,讓人神思凜然。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尚還是不夠心狠啊,可惜,可惜。”苻子徵似笑非笑地感歎,長袖飄飄垂落,隨手將捏在指間的白玉棋子丟入掖池。


    水起漣漪,瀾紋不定,對岸宣閣落於池麵上的倒影頓時幻化成空――


    某些事物的變化素來莫測,世間人心,天上風雲。


    暮晚時分,雲翳遮霞。


    一日的晴好未曾換得此夜的月華照城,墨沉天色籠罩下來,洛都幾乎是在瞬間暗淡入夜。本是柔暖的東風更不知何時夾飛起一絲凜冽的濕潤,微雨悄然而至,飄灑長街深巷,潤物無聲。


    夜色陰鬱蔓染,滿城華燈明照。采衣樓後的雲閣莊園花樹成蔭,雨霧漫溢浮蔽四周樓台,獨有幾盞燈籠飄閃長廊下,光暈微微,照得滿園疏影朦朧,墨青的石徑、素色的欄杆,到處沉沉寂寂地,愈顯清幽。


    長廊蜿蜒至清池盡頭,有閣樓於此處雅致獨處,其間燃起的燭光比別處稍亮一些,室中人纖柔的身影倒映在雪白窗紗上,幾分朦朧,卻非虛緲。閣樓外,一襲黑衣飄逸而至,於廊簷下默然止步,仰頭望著窗紗上靜謐的人影,似是猶豫了片刻,方才提步而入。


    閣外細雨淅瀝,閣中聲息悄靜,明紫帷幔飄動溫柔,滿室玉蘭香淡。


    書案旁燈燭搖曳,夭紹俯首書卷間,執筆專注,似是不知有人進來。直到黑衣男子在案邊坐下了,她筆下才略微頓了頓,抬頭望了來人一眼:“今晚似乎是遲了些,朝中有事?”


    “是。”商之一臉倦色,慢慢吐出一個字,隨即抿緊雙唇,顯然是不願多說。


    夭紹也不以為意,轉身盛了一盞茶湯給他,又將書案上的一卷信帛遞到他麵前:“我今天收到阿公來的信,不知道為何……中間夾了一卷密封錦書,是給你的。”


    較之夭紹的難以理解,商之卻是淡靜如常,臉上並無什麽疑色,打開卷帛閱過信上內容,微微蹙起眉。


    夭紹忍不住問:“阿公說什麽事?”


    “西北的事,”商之風清雲淡地遮過,避開夭紹探究的目光,將信帛靠近燭火,丟入博山爐間燃成灰燼,站起身道,“時間不早了,該治你的腿傷了。”


    “嗯。”夭紹剛剛點頭,商之便伸臂將她抱起,走入裏閣。


    燈燭之下,不時有金針湛芒,一閃而過。


    夭紹閉上眼眸,靜靜躺在榻上,任商之輕輕撚動腿間穴道上的金針。


    細碎的疼痛漸自骨骼間蕩漾而生,熨至經脈,漸成燎原苦楚。這樣的煎熬每日都得捱一次,縱然是習以為常,夭紹卻還是咬緊了嘴唇,悄悄在錦被下握緊了雙拳。


    好不容易等商之終於拔出金針,撤離內力,夭紹鬆唇,長長吐了一口氣。商之轉眸望去,正見她額間的汗珠、彤紅的麵龐,不禁有些無奈:“還是那麽疼?我已經盡量將力道放輕了。”


    夭紹忙睜開眼眸,搖著頭道:“不疼。”


    商之聞言微怔,收針的動作緩了一緩,唇邊笑意略略淡去。


    夭紹坐直身,望著他愈見疲倦的容色,輕聲道:“阿彥這兩天寒毒發作,勞煩你日日過來,我……”


    “我有時間。”商之的麵容徹底清寒,背過身,言詞生硬地將她的話打斷。


    夭紹自知失言,不再出聲,著履下榻,待要起身時,方想起代步的輪椅此刻還在外室,遲疑了一會,隻得自己扶著牆壁站起身,踉踉蹌蹌剛走了一步,忽有一雙溫暖的手掌從身後繞過來,托住了她的雙臂。


    “不必著急,慢慢來。”商之亦覺方才語氣的冷漠,此刻再開口,未免有幾分不自在。


    “好。”夭紹唇弧淺淺一揚,放開扶在牆壁上的手,在商之的攙扶下於室中緩慢而行。


    自從那日在白馬寺中的談話之後,兩人總是刻意避開對方,即便再見,彼此之間的話語也是甚少。這幾日雖說商之每晚皆來為夭紹治療腿傷,但相處時仍是沉默寡言的時候居多,似是萬事了然已無話可說,又似是各存戒備的難以開口。此刻雖攜手相行,亦不曾給日漸疏離的二人之間添上一絲溫度,相顧依舊默然,閣中能聽聞的,除了沉重的步履聲,便是撲簌的風雨聲,沉寂如此,仿佛連空氣也被凝結。


    門外欄杆旁的暖爐上正煮著湯藥,夜風吹拂火焰簌簌飛動,清苦的藥香彌漫四溢,摻合入室中的蘭香,兩味糾結並不突兀,反倒生出縷縷相依的纏綿,自成雋永妙曼。


    夭紹腳步停了一停,轉過頭見藥壺上冒著的煙霧尚淡,放下心,繼續提步前行。


    商之望著她艱難挪動的雙腿,忽然道:“前幾日接到少卿的信,他說七郎在江州戰場上立了不少功勞,是難得的少年將才。”


    “是啊,七郎如今已是少卿帳下的右衛將軍了。”提起謝粲,夭紹心中是滿滿的歡喜和驕傲,雙眸因閃亮的光彩而璀璨如玉,燭火下的笑顏更是嫣然似畫。


    商人從未見過她這般動人的笑靨,不由一怔。


    夭紹好不容易尋到兩人之間可聊的話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不顧他再度的沉默,接著道:“不過七郎給我寫信,倒是抱怨了少卿許多。”


    商之莞爾:“少卿對他是傾囊而授,他還抱怨什麽?”


    夭紹微笑道:“七郎說,少卿教他最多的,不是別的,是軍規。”想起七郎信上的諸多“飲恨”之詞,夭紹若有所思,目光不再盯著腳下的步伐,揚起臉望著窗外的夜雨,微微出神一會,低聲道:“不過七郎年少無忌,灑脫自在慣了,戰場險惡之地,哪裏是逞個人英雄的地方?這次若非是在少卿身邊,我還當真是不放心。”


    商之道:“雖說如此,不過戰場之上,若非將軍的神勇無懼,其下士卒很難有所倚仗。聽說七郎在邾城一役以一人之力所向披靡,橫掃八百敵軍,直奪對方大將的頭顱,極是震懾荊州軍。”


    夭紹唇邊的笑意愈見欣然,揚眉道:“如此才不負他手上的狼牙劍。”話音一落,她忽覺哪裏不對,倏然止步。


    背後空寥生風,全無依托。商之的聲音不知何時悄然飄遠,早已不是近在耳畔的清晰。


    她不敢置信地緩緩回首,望見商之負手站在室中央,此刻與她距離三丈之遙。黑袍靜立,笑容清淡,明紫帷幔在燭火下生出溫暖的光澤,深深映入他的眼眸。


    那雙鳳目間再非往日的冰寒,笑意溶溶,朗如月輝。


    “尚……”夭紹驚喜莫辯,一時結舌不能言語。


    “最後的幾步,是你自己走的。”他望著她,輕柔的聲音仿佛是替她訴說著心中的激動。


    門外暖爐上的藥壺突地傳出“噗噗”聲響,夭紹自喜悅中醒悟,急道:“阿彥的藥!”轉過身便要疾步走去,卻不知腿腳遠非自己想象的靈活,長裙絆著腳步,一個趔趄便狼狽跌倒在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壁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時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時涵並收藏蒼壁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