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著轉瞬之間就進入到七月份,七月份也就是農曆的初秋時節,這個時節按道理來說氣溫應該會有所下降,可最近溫度居然不降反升!這也足以可見這個時代氣候的異常。


    這種異常的氣候雖然對官府來說是壞事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那就更是壞事,不過對兩個群體來說是一件好事。


    那就是士紳這個群體和反賊這個群體,也就隻有在天災麵前兩個對立的群體才會有利益的共同點。


    反賊這個群體就不用說了,不鬧災哪來的流民?!沒有流民哪有流寇?!


    而士紳這個群體盼著天災是希望通過天災來兼並農民的土地和進一步剝削和控製名下的佃戶,因為一鬧災的話糧食必定減產甚至是絕收,在這種情況下自耕農必須要出賣自己名下的田產給士紳老爺來交今年的稅款。


    而一遇到這種情況老爺們便會趁機壓低土地價格,以極其低賤的價格收購自耕農的田產,很多自耕農就因為一個災年從此便淪為老爺們的佃戶。


    出現這種情況除非是朝廷減免地方上的賦稅,這樣一來自耕農才能保住自家的田地,可大明朝到了現在基本上不會做這種人事。


    至於佃農那就更慘了,本來土地就不是自己的而且今年的糧食來減產絕收,官府的賦稅要交老爺們的租子也要交,這雙重壓力之下很多佃農直接就全家上吊或者是當流民。


    別以為佃農沒有土地就不用給官府交稅,捆綁在耕地的上稅種雖然多但是捆綁在人口上的稅種一樣不少,最起碼你沒土地是要交人頭稅的。


    除了地、丁兩大稅類之外還有地方官府私行的加派,這種加派可不一定按照田畝數量來有的是按照戶口來,每戶每家攤派多少,根本不管你是佃農還是自耕農統統都要交攤派!


    還有就是明代的稅收體係是繼承元代的,我大元實行的包稅製,同樣我大明也是實行包稅製,不過我大明和大元的包稅還是有所不同的。


    大元的包稅是行省以下進行包稅,而我大明則是縣級以下進行包稅。大元的包稅人是一群色目人和蒙古人,而我大明的包稅人則是鄉下的士紳和縣衙裏的胥吏。


    包稅製之下就有一個收稅的特色,那就是經常會出現“納無地之糧”、“繳無丁之稅”,也就是說你名下沒有耕地依舊要給官府交糧食,你明明是個黑戶在官府沒有戶籍檔案但是你依舊要交人丁稅。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包稅製下不會出現精準收稅的情況,隻要包稅人指著要你交稅你就得交,這也是為什麽如今的大明朝有這麽多流民的原因。


    因為地方的佃農多是一些沒權沒勢也沒後台的人,地方上的包稅人可不得逮著他們狠狠的壓榨!


    ...


    由於今天的災情有些嚴重,在五月份的時候總督楊鶴和巡撫劉廣生就聯名上書請求朝廷減免地方賦稅並撥款賑災。


    陝西督撫的報災請賑奏章這回破天荒的沒有被留中不發,往年陝西幾任督撫的報災請賑奏疏都被留中了,而獨獨今年的奏疏給發了出來。


    這是因為今天陝西的災情是真的,最起碼沒有誇大其詞。往年陝西的災情多數都是被誇大其詞,有的時候一個縣鬧災陝西官員就敢報全省大災,如果財政狀況不好甚至會捏造災情騙朝廷的賑災銀來貼補地方財政。


    這朝廷往年也知道是陝西這邊是在謊報災情,畢竟朝廷派往陝西的監察禦史又不是吃幹飯的,錦衣衛在陝西的緹騎也不是瞎子,自然是會如是上報,所以以前陝西這邊並沒有騙到朝廷。


    但是今年的災情確實是像陝西督撫說的那樣全省大旱,今年不僅陝西全省大旱華北四省一樣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所以朝廷對陝西的災情重視了起來。


    在六月的時候朝廷又派都察院禦史吳牲巡視陝西災情,吳牲在陝西巡視完一圈之後於六月底回京報告,最後朝廷決定對陝西進行賑災,但是減免賦稅原則上朝廷同意但是由陝西地方官府酌情減免。


    朝廷之所以原則上同意是因為如果免了陝西的賦稅那陝西的各項開支那就得朝廷來出了,上半年北直隸剛打了幾個月的仗,這國庫裏空的跑耗子,那有銀子給陝西用?!


    所以朝廷讓陝西官府自己看著辦,陝西官員要是能夠解決今年的開支問題就盡管減免,哪怕是全省免稅朝廷都沒有意見。


    但陝西官府要是有能耐解決財政問題的話也不至於成今天這個局麵,所以今天陝西的賦稅該征還是征,甚至有可能還加征,因為陝西匪患在勤王軍離陝之後進一步的壯大,今年的軍費開支要比往年大的多。


    不僅陝西官府今年要加征賦稅,朝廷也在今年加征了賦稅,那就是遼餉攤派在過去的每畝九厘的基礎上加了三厘,也就是一分兩厘銀子!


    遼餉總數從之前的五百二十萬兩增加到六百六十萬兩,陝西這邊的遼餉攤派從原來的二十二萬兩增加到二十八萬兩!


    這項加派議案是明庭在崇禎元年的六月左右出台的,也就是在明軍收複遵永四城將韃子趕出長城後的第二個月。


    朝廷也考慮到今年的軍費開支比較大再加上北方幾個省份鬧災,所以遼餉加派議案就在崇禎四年開始執行,今年的秋稅還是按照往年五百二十萬兩的方案來征收。


    這項議案一經出台地方上輿論瞬間爆炸,不少有識之士強烈反對朝廷加派遼餉的議案,其中不乏士紳階級的人士出來反對,但是反對無效,不少在朝的大臣反對都沒用更何況是在野人士?!


    不過朝廷給出的回複也讓反對人士無話可說,現在韃子這麽猖狂都打到北京城來了,再不加派遼餉用於養軍禦虜,難道等韃子把北京城打下來把皇上抓了再加派嗎?!


    畢竟在這個時代君父的安危是第一重要的,至於小明百姓的死後根本就不重要,死再多也隻是一個數字,刁民造反又怎麽樣?!


    難道刁民手裏的鋤頭比官軍手裏的刀硬嗎?!陝西的賊寇鬧的凶吧?!還不是被陝西邊軍給壓的死死的攆的到處亂竄!


    至於可能會出現的民變朝廷給考慮進去了,無非就是讓官軍們辛苦一下,多殺幾個刁民就完事了,殺一批刁民剩下的刁民就會老老實實的交遼餉。


    朝廷養兵是幹什麽的?!還不是為了對付這群既不願意繳稅又不願意老老實實在家餓死的刁民們準備的。


    實際上在後來這批加派的遼餉並沒有用到薊遼邊軍身上,有相當一部分被挪用來鎮壓農民軍。


    這陝西的災情今年這麽嚴重明年又要加派遼餉,所以朝廷決定破天荒的對陝西進行賑災,不過外朝的幾個倉庫今年上半年幾仗打下來已經空了沒銀子,所以大臣們向朱由檢的內帑伸手要錢。


    而這次朱由檢也是破天荒的決定掏出銀子來給陝西賑災!


    一次性就掏出了十萬兩銀子的巨款!~


    這十萬兩銀子的巨款可真是太多了根本就花不完,今年陝西的糧價均價是十兩銀子一石,陝北地區平均是在二十兩銀子一石。


    雖然從外省購糧可能會便宜些,但是運費和損耗加起來也差不多是這個價。唯一可能不會虧本的購糧省份是山西,畢竟就隔著一條黃河,運費和損耗可以忽略不計。


    但山西至今都沒有解除對陝西的糧食禁運所以從山西購糧是不用想的,其他省份購糧還不如就在本地找大戶買來的便宜。


    朱由檢掏出來的錢大概可以給陝西災民們買一萬石糧食吃,這一萬石糧食要分給陝西八個府和十幾個實土衛所,平均每個府、衛大概是五百石糧食。


    再分攤到州縣和千戶所、百戶所估計有個幾十石吧,再分攤到受災的民戶、軍戶身上應該有個幾斤糧食,這點糧食差不多夠災民們吃個幾天的。


    吃完皇上給的賑災糧之後就接著吃觀音土,吃完皇糧再來吃觀音土,這土吃的都比糧食香的多,畢竟吃了老朱家幾天的糧食可不得吃上幾個月的觀音土來報答了皇上的恩情嗎?!


    不過十萬兩銀子還是在理想狀態下可以讓陝西老百姓吃幾天賑災糧,但是在實際操作上肯定會有官員上下其手,到時候估計災民們一個皇糧都吃不上天天吃觀音土!


    現在吳牲正帶著十萬兩賑災銀往陝西趕,至於後事如何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


    這陝西的巡撫在殺降,陝西的災情在持續,這兩個對農民軍的利好因素疊加在一起陝西的農民軍自然會好好利用起來。


    就在六月二十號左右的時候王嘉胤乘著駐守府穀的杜文煥標營回榆林整編王子順餘部的空隙突襲拿下府穀!王嘉胤突襲府穀也就代表著陝西農民軍與官軍的戰爭從新開始了。


    由於府穀那邊和鄜州這邊隔著有一千多裏地,所以王鐵這邊到月底還沒有收到消息,沒有無線電也沒有電話消息肯定會滯後。


    直到七月初的時候王嘉胤派的使者才到王鐵這裏來告訴王鐵讓他領著鄜州的農民軍弟兄們開始動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環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環河並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