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下令班師,各路宋軍不得已放棄北伐大好時機,退回朱仙鎮屯兵駐守。


    可自回了朱仙鎮,連日來朝廷不發糧草,嶽飛和韓世忠決定繼續向朝廷講明戰況,催糧請戰,同時差人詢問張俊其中的緣由。


    怎奈監軍大人來了個一推三六五,任你怎麽問,我就是不知道。其實他對高宗的想法心知肚明,先前來的官員也是秦檜的黨羽,早已把高宗和秦檜的意思告訴張俊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監視和等待,因為他知道,朝廷很快就會有下一步的行動,隨後的旨意也會接踵而至。


    高宗的用意張俊了然於心,可嶽飛和韓世忠等人卻並不知情。


    此時的嶽飛、韓世忠、劉琦、張信等人大多以為是高宗聽信了奸臣的讒言,才下旨退兵駐守的。於是,他們一麵積極練兵備戰,一麵繼續聯名上表高宗請戰北伐。


    作為盡忠報國的武將,收複失地,驅除韃虜是他們的夙願和使命。連日來,由於朝廷糧草遲遲不到,準戰旨意更是杳無音訊,嶽飛心中煩悶,這天他來找韓世忠商議對策,嶽雲和陸文龍隨行。


    進得帳中,梁紅玉吩咐看座上茶。


    幾個人對當前的形勢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可這大好時機就要失去,朝廷遲遲沒有準許他們北伐的意思,眾人的心裏自然焦急。


    正聊著,有小校來報說劉琦元帥來見。


    韓世忠道了聲“快請。”


    片刻功夫,劉琦進得帳中。


    見劉琦垂頭喪氣,一身便裝,韓世忠和嶽飛兩人都為之一愣。


    他二人與劉琦共事多年,深知劉琦的為人,劉琦作戰勇敢,頗善用兵,是劉家軍的統帥,也和嶽、韓二人一樣,是堅定不移的主戰派。而且劉琦但凡征戰,必是甲胄不離身,如今卻身著便裝,定是有事。


    隻見劉琦來到韓世忠和嶽飛麵前,也不說話,卻一躬到地。


    嶽飛和韓世忠連同在場眾人受驚不淺,心下不解。


    韓世忠問道:“賢弟這是何意?”


    嶽飛連忙上前扶起劉琦,說道:“兄長快快起來,小弟怎敢受此大禮?兄長何故如此?快坐下說話。”


    劉琦比嶽飛年長,也比嶽飛早從軍,因此嶽飛對劉琦像對韓世忠一樣,很是敬重。


    劉琦坐下來,歎道:“劉琦有愧於你我兄弟北上之誓願,實無顏立於天地。”說話間,劉琦麵露氣憤和不甘。


    眾人聞言更是不解,嶽飛問道:“兄長何出此言?究竟所為何事?”


    劉琦苦笑道:“劉某就要升遷,今日特來作別。”


    聞聽此言,在場眾人無不驚訝。嶽飛和韓世忠更是為之一怔。


    韓世忠問道:“賢弟此話怎講?”


    劉琦無奈說道:“今晨接到聖旨,陛下宣我即刻回京著升荊南知府,不日赴任。”


    什麽?!嶽飛和韓世忠兩人聽言如冷水潑頭。如今破金時機大好,又正值用人之際,陛下何以將前線主將召回,置於閑職?


    劉琦又道:“有道是君命不可違!我劉琦雖有心殺敵,卻也無可奈何,既做忠臣,豈敢抗命?今日便與諸位別過,回京赴命。隻是日後恐無緣再與二位元帥並肩殺敵,實感悲涼,想到恢複中原近在咫尺,卻力不能及,更是令人痛心啊!”


    說話間,劉琦已是老淚縱橫,那淚水中有悲切,有心酸,更多的是憤怒!


    帳中一時間陷入了沉寂。許久,劉琦站起身,默默地向外走去。嶽、韓二人知留他不住,起身相送。


    待出到營門,劉琦想起一事,說道:“今晨張信元帥來我營中,說他今日也接了旨意……”說到這,想到張信也麵臨和自己同樣的命運,心中難受,難以續言。


    嶽、韓二人聽了劉琦欲言又止的半句話,也猜到了大概,心中頓生不安。


    片刻,劉琦接著說道:“張元帥隻道再見難有不舍,又說無顏見過兄長與賢弟,才未來道別。”


    嶽飛和韓世忠也知張信為人忠義,機智勇敢,此去必是身不由己。


    劉琦搖了搖頭,抱拳道:“劉某一心報效國家,從無私念,如今這世態炎涼卻令人唏噓!二位元帥珍重。”說完轉身而去。


    嶽、韓二人送走劉琦,回到帳內,尚未坐定,卻有張信差人送來親筆書信。


    嶽飛和韓世忠連忙拆開觀瞧,那信中這樣寫道:


    德敬兄長韓世忠,賢弟嶽飛鞠啟惠鑒:信幼年從軍,絨馬半生,雖有寸功,卻從無驕橫之心。為將者,以守土護國,抵禦外敵為己任,今能與諸君共同抗敵,乃大幸也!本想率得勝之軍,窮追敵寇,與眾位將士縱橫驅馳,橫刀躍馬,以成人生之夙願。然聖旨早至,命我即刻領兵前往淮西協防駐守。恩威浩蕩,不敢違背!想我堂堂七尺男兒,不能馳騁疆場,北定中原,卻隻能萎縮邊域,實是慚愧之極!今無顏麵見二位元帥,故就此別過,望二位元帥保重。書不盡意,祈恕不恭!! 張信辭筆。


    看罷書信,嶽、韓二人歎息搖頭,呆坐不語。


    這時,有小校來報說張信所部兵馬拔營起寨,欲往南路。


    “知道了!”韓世忠歎了口氣。


    帳中又陷入了寂靜。


    見韓世忠沉默許久,韓彥直忍不住問道:“父親,朝廷調離劉、張二位元帥究竟是何用意?”


    韓世忠此刻如夢初醒,此前他一直以為是奸臣進言,使高宗放棄了北上追敵的大好時機。他與嶽飛、劉琦、張信甚至還在不斷的上書,陳述利害,請戰出兵。現在他終於明白了,真正阻止他們追擊的最大絆腳石正是宋高宗本人。


    “聖意如此啊!”韓世忠的內心有些悲涼。


    嶽飛此刻也歎道:“是啊,如今之世事恐非你我之力所能左右啊!隻是……小弟心有不甘啊!”


    韓世忠勸道:“賢弟也曾言道‘君命不可違’!可陛下的意思正是放棄北伐啊!”


    嶽飛道:“小弟以為放棄收複失地之任,實為恥辱!”


    韓世忠看了看身邊的嶽飛,苦笑道:“賢弟啊,為兄何嚐不是這麽想啊!隻是……看來你我呆在這朱仙鎮的日子怕是也不會長久了!”


    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眾人的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