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議安南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高煦,當初因為推行新政被關進了宗人府,到如今已經五年了!
其實朱雄英早就想把他放出來,但這小子死不認錯,還經常大罵永興,導致他被關到了現在。
老爺子去鳳陽前也沒忘了這個孫子,本意是讓他在宗人府磨磨性子,找個機會再放出來。
朱雄英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四叔,不是朕不給你這個麵子,實在是當初他闖的禍太大,,,”
其實這話說的倒也沒錯,朱高煦當年的所作雖為得罪了整個天下的讀書人,而且把這筆賬算到了燕王朱棣頭上,罵他教子無方,大逆不道。
“臣知道這件事難辦,陛下也為難!”
朱棣苦著臉說道:“可說到底咱們都是一脈相承的親人啊,更何況臣此次出兵安南確實需要高煦衝鋒陷陣,還請陛下看在父皇的麵子上,給臣一個薄麵吧!”
朱雄英沉默許久,最終長歎一聲,說道:“也罷,朕就給四叔這個麵子,把朱高煦從宗人府放出來,跟著你出征南安,戴罪立功!”
“謝陛下!”
朱棣心中瞬間長舒一口氣,其實當他收到朝廷詔書,進宮麵聖之時就想到了皇帝會派自己出征南安,趁此機會要把二兒子從宗人府裏撈出來。
出來後也不是去享受,而是去安南賣命,想來皇帝應該會同意。
“也就是四叔,換了別人,朕才不會給這個麵子!”
朱雄英嚴肅的說道:“朝廷的壓力朕幫你擔著,四叔安心前往安南征戰,燕藩的將領你不能全部帶走,留下幾個熟悉軍務的鎮守北平,防守北方,當然,朕也會派人幫你們燕藩守北平!”
“陛下聖明!”
朱棣拱手道:“臣會讓張玉和金忠留守北平,主持軍政要務!”
燕王到來,皇帝立馬召集五軍都督府,兵部,工部,以及在京勳貴前往武英殿商討具體作戰計劃。
對於燕王的到來,眾人深感意外,同時也明白過來,此次出征安南,恐怕和藍玉沒有任何關係了。
永興是絕對不會把這二人放在一起共事的,不然沒等出兵,燕藩的將領能先和淮西勳貴打起來。
而藍玉走進大殿看到燕王坐在皇帝身邊,那是臉色大變,眼神中頓時升起一股怒火,仿佛能把朱棣吃了。
“哼!”
藍玉瞪了朱棣一眼,坐了下來,壓根不搭理他,心中卻十分的不爽,他本以為朝廷會讓王弼,耿炳文掛帥,或者平安,徐允恭,哪怕最近幾年崛起的楊文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陛下竟然會讓燕王掛帥,征討安南。
人到齊後,武英殿大門立馬關閉,外麵的錦衣衛和宮中侍衛全部退到二十步開外,嚴格把守。
這樣的戰前軍事會議是絕對不能泄露出去。
朱雄英坐在主位之上,對著眾人說道:“老規矩,各抒己見!”
所有人圍坐在大型軍事沙盤周圍,身為掛帥主將的朱棣,率先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認為,此次討伐安南當分兵兩路,一路出廣西,另一路出雲南,兩路同時出兵,先拿下整個安南北,穩住腳跟,而後徐徐圖進!”
“若是一路大軍而入,恐怕會延緩行軍速度,步前元的後塵!”
元朝曾經三征安南,第一次由於不熟悉安南的地形氣候,死傷慘重,大敗而回。
第二次,元朝進攻安南,一路勢如破竹,攻占了都城,但由於不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許多人蒙古人病倒,隻能撤退,而在撤退過程中,受到了安南軍民合力圍追堵截,甚至在躲進叢林打遊擊,導致元朝損失慘重。
第三次,元朝兵分三路進攻,安南誘敵深入,堅壁清野,大軍的糧食從海路運送,卻被安南於海上截斷,導致元朝軍隊全軍覆沒。
朱棣繼續說道:“一路太慢,三路太散,兩路正好!”
朱棣的這個出兵計劃和朱雄英所想的一樣,這也是古今對安南戰爭穩定不變的行軍路線了。
“我不同意!”
藍玉立馬站了出來,真是一點都不給燕王留麵子,指著沙盤說道:“分兵乃是兵家大忌,難道燕王不知嗎?”
“分兵合擊,兩軍前後夾擊,會師一路,定能大破安南,直取清化,梁國公難道不知兵嗎?”
眼看兩個人要吵起來,朱雄英拍拍桌子,說道:“各自說說自己的用兵計劃!”
藍玉立馬開口說道:“陛下臣認為,當集中所有兵力出憑祥鎮南關,一路攻到升龍,隨後兵分三路,一路取多邦,一路取鹹子關,中路大軍繼續挺進,占領西都,直取清化!”
而朱棣的意思是,兵分兩路,會師白鶴江,取多邦,之後逐個擊破!
二人的計劃區別於先分兵還是後分兵!
針對二人的說法,在場之人議論紛紛,有支持藍玉的,也有支持朱棣的,傅友德和耿炳文更是指出還可以再增第三路,由瓊州出發,從海上進攻安南腹地。
根據眾人的討論和說法,朱雄英在心中仔細的斟酌起來。
如今,大明對安南的情況也算了如指掌,胡季犁對各地城關要地的防守還沒有成型,就要采取快打的戰術擊敗他。
藍玉的戰術就是最快的打法,集中優勢兵力一路挺進,之後三麵開花,牽製安南兩翼兵力,猶如鳳凰展翅,和當年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一樣,堪稱秋風掃落葉。
但今時不同往日,三十萬從一路進軍,戰線拉的太長,無法迅速集結,一旦被切斷,受製於地形,首尾不能呼應,變故太大,風險也大。
而且安南就喜歡幹這種偷襲的事情,趁其不備,冷不防給你來一下,打完就往山林裏一鑽,你要不理會,還要繼續偷襲,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派人追過去也找不到人,還會掉進他們提前設好的埋伏之中,什麽陷阱,巨石,竹刺,毒箭,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層出不窮。
而朱棣的戰術是分兵而進,以快打慢,速度上不如藍玉的打法,但比較穩,畢竟沐家出動了二十萬大軍,可以吸引安南的大部分兵力,讓朱棣的這一路廣西兵馬可以盡快的攻克山高林密的幾大城關。
一旦胡氏失去地形優勢,兩路兵馬合為一處,後麵的仗就是摧枯拉朽。
最為重要的是,沐家的軍隊全部都在雲南駐紮,若是全部移到廣西合兵一處,恐怕會誤了七月出兵的最佳時機。
經過一頓激烈的探討,權衡利弊之下,最終,朱雄英放棄了藍玉激進的打法,同意了朱棣的分兵戰術,不過,另外增加一路海上大軍,由靖海侯吳忠,率領大小戰船二十餘艘,前往瓊州待命。
其實朱雄英早就想把他放出來,但這小子死不認錯,還經常大罵永興,導致他被關到了現在。
老爺子去鳳陽前也沒忘了這個孫子,本意是讓他在宗人府磨磨性子,找個機會再放出來。
朱雄英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四叔,不是朕不給你這個麵子,實在是當初他闖的禍太大,,,”
其實這話說的倒也沒錯,朱高煦當年的所作雖為得罪了整個天下的讀書人,而且把這筆賬算到了燕王朱棣頭上,罵他教子無方,大逆不道。
“臣知道這件事難辦,陛下也為難!”
朱棣苦著臉說道:“可說到底咱們都是一脈相承的親人啊,更何況臣此次出兵安南確實需要高煦衝鋒陷陣,還請陛下看在父皇的麵子上,給臣一個薄麵吧!”
朱雄英沉默許久,最終長歎一聲,說道:“也罷,朕就給四叔這個麵子,把朱高煦從宗人府放出來,跟著你出征南安,戴罪立功!”
“謝陛下!”
朱棣心中瞬間長舒一口氣,其實當他收到朝廷詔書,進宮麵聖之時就想到了皇帝會派自己出征南安,趁此機會要把二兒子從宗人府裏撈出來。
出來後也不是去享受,而是去安南賣命,想來皇帝應該會同意。
“也就是四叔,換了別人,朕才不會給這個麵子!”
朱雄英嚴肅的說道:“朝廷的壓力朕幫你擔著,四叔安心前往安南征戰,燕藩的將領你不能全部帶走,留下幾個熟悉軍務的鎮守北平,防守北方,當然,朕也會派人幫你們燕藩守北平!”
“陛下聖明!”
朱棣拱手道:“臣會讓張玉和金忠留守北平,主持軍政要務!”
燕王到來,皇帝立馬召集五軍都督府,兵部,工部,以及在京勳貴前往武英殿商討具體作戰計劃。
對於燕王的到來,眾人深感意外,同時也明白過來,此次出征安南,恐怕和藍玉沒有任何關係了。
永興是絕對不會把這二人放在一起共事的,不然沒等出兵,燕藩的將領能先和淮西勳貴打起來。
而藍玉走進大殿看到燕王坐在皇帝身邊,那是臉色大變,眼神中頓時升起一股怒火,仿佛能把朱棣吃了。
“哼!”
藍玉瞪了朱棣一眼,坐了下來,壓根不搭理他,心中卻十分的不爽,他本以為朝廷會讓王弼,耿炳文掛帥,或者平安,徐允恭,哪怕最近幾年崛起的楊文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陛下竟然會讓燕王掛帥,征討安南。
人到齊後,武英殿大門立馬關閉,外麵的錦衣衛和宮中侍衛全部退到二十步開外,嚴格把守。
這樣的戰前軍事會議是絕對不能泄露出去。
朱雄英坐在主位之上,對著眾人說道:“老規矩,各抒己見!”
所有人圍坐在大型軍事沙盤周圍,身為掛帥主將的朱棣,率先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認為,此次討伐安南當分兵兩路,一路出廣西,另一路出雲南,兩路同時出兵,先拿下整個安南北,穩住腳跟,而後徐徐圖進!”
“若是一路大軍而入,恐怕會延緩行軍速度,步前元的後塵!”
元朝曾經三征安南,第一次由於不熟悉安南的地形氣候,死傷慘重,大敗而回。
第二次,元朝進攻安南,一路勢如破竹,攻占了都城,但由於不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許多人蒙古人病倒,隻能撤退,而在撤退過程中,受到了安南軍民合力圍追堵截,甚至在躲進叢林打遊擊,導致元朝損失慘重。
第三次,元朝兵分三路進攻,安南誘敵深入,堅壁清野,大軍的糧食從海路運送,卻被安南於海上截斷,導致元朝軍隊全軍覆沒。
朱棣繼續說道:“一路太慢,三路太散,兩路正好!”
朱棣的這個出兵計劃和朱雄英所想的一樣,這也是古今對安南戰爭穩定不變的行軍路線了。
“我不同意!”
藍玉立馬站了出來,真是一點都不給燕王留麵子,指著沙盤說道:“分兵乃是兵家大忌,難道燕王不知嗎?”
“分兵合擊,兩軍前後夾擊,會師一路,定能大破安南,直取清化,梁國公難道不知兵嗎?”
眼看兩個人要吵起來,朱雄英拍拍桌子,說道:“各自說說自己的用兵計劃!”
藍玉立馬開口說道:“陛下臣認為,當集中所有兵力出憑祥鎮南關,一路攻到升龍,隨後兵分三路,一路取多邦,一路取鹹子關,中路大軍繼續挺進,占領西都,直取清化!”
而朱棣的意思是,兵分兩路,會師白鶴江,取多邦,之後逐個擊破!
二人的計劃區別於先分兵還是後分兵!
針對二人的說法,在場之人議論紛紛,有支持藍玉的,也有支持朱棣的,傅友德和耿炳文更是指出還可以再增第三路,由瓊州出發,從海上進攻安南腹地。
根據眾人的討論和說法,朱雄英在心中仔細的斟酌起來。
如今,大明對安南的情況也算了如指掌,胡季犁對各地城關要地的防守還沒有成型,就要采取快打的戰術擊敗他。
藍玉的戰術就是最快的打法,集中優勢兵力一路挺進,之後三麵開花,牽製安南兩翼兵力,猶如鳳凰展翅,和當年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一樣,堪稱秋風掃落葉。
但今時不同往日,三十萬從一路進軍,戰線拉的太長,無法迅速集結,一旦被切斷,受製於地形,首尾不能呼應,變故太大,風險也大。
而且安南就喜歡幹這種偷襲的事情,趁其不備,冷不防給你來一下,打完就往山林裏一鑽,你要不理會,還要繼續偷襲,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派人追過去也找不到人,還會掉進他們提前設好的埋伏之中,什麽陷阱,巨石,竹刺,毒箭,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層出不窮。
而朱棣的戰術是分兵而進,以快打慢,速度上不如藍玉的打法,但比較穩,畢竟沐家出動了二十萬大軍,可以吸引安南的大部分兵力,讓朱棣的這一路廣西兵馬可以盡快的攻克山高林密的幾大城關。
一旦胡氏失去地形優勢,兩路兵馬合為一處,後麵的仗就是摧枯拉朽。
最為重要的是,沐家的軍隊全部都在雲南駐紮,若是全部移到廣西合兵一處,恐怕會誤了七月出兵的最佳時機。
經過一頓激烈的探討,權衡利弊之下,最終,朱雄英放棄了藍玉激進的打法,同意了朱棣的分兵戰術,不過,另外增加一路海上大軍,由靖海侯吳忠,率領大小戰船二十餘艘,前往瓊州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