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硯安走後知君一臉委屈的看著祖母道:“祖母您看哥哥他欺負我。”
謝老夫人聞言笑笑道:“誰讓你沒事老在你哥哥麵前打趣你小舅舅,你哥哥也是跟你學的。”
“我哪有,明明就是小舅舅愛打趣我我才反擊的。”
謝老夫人笑著斜睨了一眼知君道:“那也不行,你小舅舅畢竟是你的長輩,哪有小輩打趣長輩的道理,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你沒家教?”
知君見祖母又要說叫忙認錯道:“祖母,孫女知錯了,以後不敢了。我保證以後小舅舅在打趣我我一定不還口。”
謝老太太吃了口粥看了知君一眼問道:“你明日可有安排?”
“怎麽了祖母,我明日沒什麽安排,小院那邊安排了胡掌櫃他們看著,我今日把圖紙送給他,再見見他找來的瓦匠師傅,想來之後暫時都沒我什麽事了。”
謝老太太點點頭對知君道:“你這樣是對的,把事情安排好交給下麵的人去做就行了,你隻需要驗查結果,無功勉勵,有功嘉獎,要記得用人不疑,放權給下麵的人,但也要記得勤查驗,不要讓下麵的人生出其他心思。”
知君點點頭道:“是祖母,孫女謹記。”
謝老夫人笑著點點頭:“也沒什麽事,明日我邀請了少時的一些老姐妹來家裏,你外祖母好不容易來京,她們許多都認識你外祖母,也是昔年在一起的小姐妹,這些年也是常年不在京中,如今你外祖母來了我就都邀她們來府上坐坐,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見一麵少一麵了。”
知君聞言點點頭:“我知道了祖母,明日我留在家中幫您宴客。”
“哈哈,宴客這活有你大伯母和二伯母在呢,那裏就輪得上你了,就是想著她們又可能會帶上自家的孫女前來,到時候你陪著她們吃吃玩玩,也能交個朋友。”
知君點頭笑了笑:“那明日我便隻吃吃玩玩交朋友。”
“你啊!”謝老夫人笑著點了點知君的額頭。
陪祖母用完早飯後知君就帶著初桃和福媽媽出了府,去了小院。
到了之後就見到胡掌櫃請來的瓦匠師傅,掌櫃說師傅不善言辭,年齡約莫有四十來歲,身邊跟著一個年輕人,樣貌和瓦匠師傅有幾分相似,可能是師傅的親戚或是兒子。
知君上前沒有問太多,就直接讓初桃把圖紙遞給師傅,問他能不能做?
那師傅也沒有貿然應下,反而認真的看起了圖紙,他身邊的年輕人卻解釋道:“東家勿怪,我爹他就是這樣,見到圖紙就喜歡琢磨,看進去了就不顧的其他了,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會應下的。”
知君抬抬手道了聲:“無妨。”
場麵一時陷入寂靜,隻等著瓦匠師傅的回答。
好在也沒等太久,一遝厚厚的的圖紙,瓦匠師傅隻用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就看完了,放下圖紙,師傅沒回答反而問知君:“
敢問小東家,這圖紙是誰畫的?”
知君愣了一下,以為是圖紙有那裏是他看不懂,反問道:“師傅是有那裏看不懂嗎,這圖紙是家兄所繪,他是根據我的描繪繪出的,您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先指給我看看。”
瓦匠師傅拱手道:“東家誤會,小人是看著圖紙所繪十分詳盡,以為是那位懂得建築建造的同行,正想像他請教,不過既是小東家的兄長,想必不是同行,是小人冒失了,小東家勿怪。這活我能幹,敢問小東家工期多久?”
知君笑了笑道:“自是越越快越好,師傅最快多久能完工?”
知君不知道建造這種三層的小樓需要多久,她若是提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時間把人嚇跑了怎麽辦,目前為止她對這個師傅還是很滿意的。
瓦匠師傅師傅心裏盤算了下時間道:“小東家既然著急,小人最快不到兩月一定完工,若是眼下便動工四月底若無意外也能完工。”
知君聽著師傅的後麵這一句,若是四月底能完工,她再讓人抓緊布置,想必五月初便能開張了,五月仲夏時節,天還不算太熱,是個好月份。
想到這知君點了點頭道:“既然師傅有信心能完成,那便明日就開工吧,您今日把所需木材,磚瓦這些都報與胡掌櫃。”
“胡掌櫃,今日你就負責和何賬房把建造所需材料都一應購齊,賬麵銀子若是不夠著人來府上找我。”知君吩咐道。
胡掌櫃行禮道:“是,東家。”
知君這邊的事辦完就帶著初桃和福媽媽出了小院,看著一街之隔的內城,知君想起上一世她經常光顧的一家首飾鋪子就在內城不遠處,他家的花簪樣式繁多,想著明日祖母在家裏宴請姐妹,若是真有帶著孫女來的她也不好讓人空手回去,就去買上些花簪做禮物送與她們。
想到這知君就把她的想法告知福媽媽,福媽媽聞言笑笑道:“還是姑娘想的周到,老奴竟沒有想到這些。”
知君就命車夫去了首飾鋪子,車上初桃問道:“姑娘怎知這邊有個好的首飾鋪子?”
知君剛才提起這家鋪子時就想到會被問,遂淡定答道:“上次和祖母去王家拜謝神醫時,曾路過這裏,那時就見這家鋪子人很多,想來是生意很好的。”
初桃聞言點點頭,福媽媽卻道:“這家鋪子裏的鮮花簪子做的是這京中最好的,這麽多年都是這京中的獨一份,早些年老奴常陪你祖母買,說著也過去十幾年了。”
“那一會我給福媽媽也買上幾支,福媽媽也帶上讓祖母瞧瞧。”知君故意打趣道。
福媽媽聞言忙擺手道:“那不成,我這麽大歲數了在戴花簪豈不讓人笑話死了。不成,不成。”
“怎麽會,都說老來俏,年紀大了才更要穿鮮亮的衣服,戴豔麗的花簪,這樣襯的人都年輕上幾歲。”
說話間就到了首飾鋪子,初桃先下馬車,接著是知君,最後是知君和初桃扶著福媽媽下馬車,福媽媽受寵若驚道:“怎敢勞煩姑娘扶老奴,真是折煞老奴了。”
“怎麽會,福媽媽服侍祖母一輩子,勞苦功高,我就扶下您應該的。”
到了鋪子裏知君選了一盒子的花簪,又給祖母和外祖母選了幾支絨花簪子,看著顏色鮮亮的發帶,又給初桃幾個各選了幾條,見到一隻玉石簪子,知君想起一人來,上一世三次見他,他頭上都簪著一隻漢白玉的玉石簪子,很是好看,就想著也買一支送給哥哥,哥哥現在都是隻戴儒巾,倒也不是不好看,反正哥哥長得英俊,帶什麽都好看。若是戴上玉石簪子可能會更好看。這樣想著就又給哥哥選了一隻玉石簪子,款式簡單沒什麽雕飾,但是玉質瑩潤沒有絲毫雜質,通體雪白很是好看。
初桃見她選了一支男士的玉簪也不奇怪,以前她家姑娘也常作男子打扮,不過以前年齡小都是做童子打扮,現在長高了不少,該換成小公子了。
此時王府靜思堂,王宴禮休沐在家正站在書案後麵練字,王五站在一邊給他磨墨。
安靜的等他寫完了一幅字才匯報道:“青州那邊傳回消息,二老爺是被算計了,那人已經死了,可以斷定是桑丞相的人。”
王宴禮拿起一邊的濕帕子擦了擦手道:“猜到了,京中這邊不好動手,隻能從遠在青州的二叔那邊下手了,也是我的疏忽,早在動手開始處理他的人時就提醒一下二叔。”
“結果如何?”王宴禮問。
“結果還沒出來,不過二老爺怕是要吃點虧,畢竟這事明麵上還是二老爺的失職。”王五道。
“二叔這一路走的太過順當,吃點虧沒壞處。”
王五噗呲一聲笑了出來道:“這話要是讓二老爺聽到,他怕是得鬧到老祖宗那裏。”
王宴禮看了王五一眼正想攆人,門外傳來小廝的聲音道:“大爺,門口有位姓陳的公子找您,那人自稱陳四。”
王宴禮一聽姓陳猜到是誰了,後麵一聽陳四,笑了笑道:“快讓他進來。”
想了想又站起來道:“算了,還是我去大門接他吧!”
說著起身就往大門走去,來傳話的小廝很是驚訝,什麽人啊竟勞煩大爺親自動身去大門口接,有回憶了一下自己有沒有對那人不敬,想到沒任何不敬就放下心來,快步跟上大爺。
大門處等著的正是陳四爺陳遂安,他本想出去喝酒,奈何京城沒幾個朋友,在府裏轉了一圈也沒見到人,外甥還要讀書沒空陪他,就連一項就愛粘著他的外甥女現在也長大了,拋下他自己出去忙了,他一時竟找不到人陪他,就想著自己出門轉轉,快出門時碰上了他那個姐夫,才知道今日是休沐日,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王宴禮,出了沈府大門騎馬直奔王府來。
謝老夫人聞言笑笑道:“誰讓你沒事老在你哥哥麵前打趣你小舅舅,你哥哥也是跟你學的。”
“我哪有,明明就是小舅舅愛打趣我我才反擊的。”
謝老夫人笑著斜睨了一眼知君道:“那也不行,你小舅舅畢竟是你的長輩,哪有小輩打趣長輩的道理,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你沒家教?”
知君見祖母又要說叫忙認錯道:“祖母,孫女知錯了,以後不敢了。我保證以後小舅舅在打趣我我一定不還口。”
謝老太太吃了口粥看了知君一眼問道:“你明日可有安排?”
“怎麽了祖母,我明日沒什麽安排,小院那邊安排了胡掌櫃他們看著,我今日把圖紙送給他,再見見他找來的瓦匠師傅,想來之後暫時都沒我什麽事了。”
謝老太太點點頭對知君道:“你這樣是對的,把事情安排好交給下麵的人去做就行了,你隻需要驗查結果,無功勉勵,有功嘉獎,要記得用人不疑,放權給下麵的人,但也要記得勤查驗,不要讓下麵的人生出其他心思。”
知君點點頭道:“是祖母,孫女謹記。”
謝老夫人笑著點點頭:“也沒什麽事,明日我邀請了少時的一些老姐妹來家裏,你外祖母好不容易來京,她們許多都認識你外祖母,也是昔年在一起的小姐妹,這些年也是常年不在京中,如今你外祖母來了我就都邀她們來府上坐坐,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見一麵少一麵了。”
知君聞言點點頭:“我知道了祖母,明日我留在家中幫您宴客。”
“哈哈,宴客這活有你大伯母和二伯母在呢,那裏就輪得上你了,就是想著她們又可能會帶上自家的孫女前來,到時候你陪著她們吃吃玩玩,也能交個朋友。”
知君點頭笑了笑:“那明日我便隻吃吃玩玩交朋友。”
“你啊!”謝老夫人笑著點了點知君的額頭。
陪祖母用完早飯後知君就帶著初桃和福媽媽出了府,去了小院。
到了之後就見到胡掌櫃請來的瓦匠師傅,掌櫃說師傅不善言辭,年齡約莫有四十來歲,身邊跟著一個年輕人,樣貌和瓦匠師傅有幾分相似,可能是師傅的親戚或是兒子。
知君上前沒有問太多,就直接讓初桃把圖紙遞給師傅,問他能不能做?
那師傅也沒有貿然應下,反而認真的看起了圖紙,他身邊的年輕人卻解釋道:“東家勿怪,我爹他就是這樣,見到圖紙就喜歡琢磨,看進去了就不顧的其他了,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會應下的。”
知君抬抬手道了聲:“無妨。”
場麵一時陷入寂靜,隻等著瓦匠師傅的回答。
好在也沒等太久,一遝厚厚的的圖紙,瓦匠師傅隻用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就看完了,放下圖紙,師傅沒回答反而問知君:“
敢問小東家,這圖紙是誰畫的?”
知君愣了一下,以為是圖紙有那裏是他看不懂,反問道:“師傅是有那裏看不懂嗎,這圖紙是家兄所繪,他是根據我的描繪繪出的,您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先指給我看看。”
瓦匠師傅拱手道:“東家誤會,小人是看著圖紙所繪十分詳盡,以為是那位懂得建築建造的同行,正想像他請教,不過既是小東家的兄長,想必不是同行,是小人冒失了,小東家勿怪。這活我能幹,敢問小東家工期多久?”
知君笑了笑道:“自是越越快越好,師傅最快多久能完工?”
知君不知道建造這種三層的小樓需要多久,她若是提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時間把人嚇跑了怎麽辦,目前為止她對這個師傅還是很滿意的。
瓦匠師傅師傅心裏盤算了下時間道:“小東家既然著急,小人最快不到兩月一定完工,若是眼下便動工四月底若無意外也能完工。”
知君聽著師傅的後麵這一句,若是四月底能完工,她再讓人抓緊布置,想必五月初便能開張了,五月仲夏時節,天還不算太熱,是個好月份。
想到這知君點了點頭道:“既然師傅有信心能完成,那便明日就開工吧,您今日把所需木材,磚瓦這些都報與胡掌櫃。”
“胡掌櫃,今日你就負責和何賬房把建造所需材料都一應購齊,賬麵銀子若是不夠著人來府上找我。”知君吩咐道。
胡掌櫃行禮道:“是,東家。”
知君這邊的事辦完就帶著初桃和福媽媽出了小院,看著一街之隔的內城,知君想起上一世她經常光顧的一家首飾鋪子就在內城不遠處,他家的花簪樣式繁多,想著明日祖母在家裏宴請姐妹,若是真有帶著孫女來的她也不好讓人空手回去,就去買上些花簪做禮物送與她們。
想到這知君就把她的想法告知福媽媽,福媽媽聞言笑笑道:“還是姑娘想的周到,老奴竟沒有想到這些。”
知君就命車夫去了首飾鋪子,車上初桃問道:“姑娘怎知這邊有個好的首飾鋪子?”
知君剛才提起這家鋪子時就想到會被問,遂淡定答道:“上次和祖母去王家拜謝神醫時,曾路過這裏,那時就見這家鋪子人很多,想來是生意很好的。”
初桃聞言點點頭,福媽媽卻道:“這家鋪子裏的鮮花簪子做的是這京中最好的,這麽多年都是這京中的獨一份,早些年老奴常陪你祖母買,說著也過去十幾年了。”
“那一會我給福媽媽也買上幾支,福媽媽也帶上讓祖母瞧瞧。”知君故意打趣道。
福媽媽聞言忙擺手道:“那不成,我這麽大歲數了在戴花簪豈不讓人笑話死了。不成,不成。”
“怎麽會,都說老來俏,年紀大了才更要穿鮮亮的衣服,戴豔麗的花簪,這樣襯的人都年輕上幾歲。”
說話間就到了首飾鋪子,初桃先下馬車,接著是知君,最後是知君和初桃扶著福媽媽下馬車,福媽媽受寵若驚道:“怎敢勞煩姑娘扶老奴,真是折煞老奴了。”
“怎麽會,福媽媽服侍祖母一輩子,勞苦功高,我就扶下您應該的。”
到了鋪子裏知君選了一盒子的花簪,又給祖母和外祖母選了幾支絨花簪子,看著顏色鮮亮的發帶,又給初桃幾個各選了幾條,見到一隻玉石簪子,知君想起一人來,上一世三次見他,他頭上都簪著一隻漢白玉的玉石簪子,很是好看,就想著也買一支送給哥哥,哥哥現在都是隻戴儒巾,倒也不是不好看,反正哥哥長得英俊,帶什麽都好看。若是戴上玉石簪子可能會更好看。這樣想著就又給哥哥選了一隻玉石簪子,款式簡單沒什麽雕飾,但是玉質瑩潤沒有絲毫雜質,通體雪白很是好看。
初桃見她選了一支男士的玉簪也不奇怪,以前她家姑娘也常作男子打扮,不過以前年齡小都是做童子打扮,現在長高了不少,該換成小公子了。
此時王府靜思堂,王宴禮休沐在家正站在書案後麵練字,王五站在一邊給他磨墨。
安靜的等他寫完了一幅字才匯報道:“青州那邊傳回消息,二老爺是被算計了,那人已經死了,可以斷定是桑丞相的人。”
王宴禮拿起一邊的濕帕子擦了擦手道:“猜到了,京中這邊不好動手,隻能從遠在青州的二叔那邊下手了,也是我的疏忽,早在動手開始處理他的人時就提醒一下二叔。”
“結果如何?”王宴禮問。
“結果還沒出來,不過二老爺怕是要吃點虧,畢竟這事明麵上還是二老爺的失職。”王五道。
“二叔這一路走的太過順當,吃點虧沒壞處。”
王五噗呲一聲笑了出來道:“這話要是讓二老爺聽到,他怕是得鬧到老祖宗那裏。”
王宴禮看了王五一眼正想攆人,門外傳來小廝的聲音道:“大爺,門口有位姓陳的公子找您,那人自稱陳四。”
王宴禮一聽姓陳猜到是誰了,後麵一聽陳四,笑了笑道:“快讓他進來。”
想了想又站起來道:“算了,還是我去大門接他吧!”
說著起身就往大門走去,來傳話的小廝很是驚訝,什麽人啊竟勞煩大爺親自動身去大門口接,有回憶了一下自己有沒有對那人不敬,想到沒任何不敬就放下心來,快步跟上大爺。
大門處等著的正是陳四爺陳遂安,他本想出去喝酒,奈何京城沒幾個朋友,在府裏轉了一圈也沒見到人,外甥還要讀書沒空陪他,就連一項就愛粘著他的外甥女現在也長大了,拋下他自己出去忙了,他一時竟找不到人陪他,就想著自己出門轉轉,快出門時碰上了他那個姐夫,才知道今日是休沐日,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王宴禮,出了沈府大門騎馬直奔王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