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老夫人盯著知君看了許久,最後才大笑了起來,“我活到了這把年紀竟還沒你一個小丫頭看的通透,你說的對,還是當下最重要,過好眼前的日子比什麽都強,管他以後如何呢!”
見祖母已經看開了,知君笑著低下了頭,她也是用了一輩子才明白了這些道理,她笑了笑道:“祖母,有人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感悟頗深,您也一定聽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我起初聽到這話時隻覺得這都是安慰人的話,後來才慢慢明白,有些事既然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浪費時間去回憶,去計較了,未來的日子還很長,人總是要往前看的,過好以後比追憶從前更重要。”
聞言謝老夫人狐疑的盯著自己的孫女看了許久,“你什麽時候懂得這麽些了,這也不是你這個年紀該明白的道理啊!你才多大,怎麽說出的話竟像是已經曆盡千帆似的?”
她看知君仰頭朝她微笑,心中又有些疑慮,“這話是你外祖母跟你說的?”在她印象裏能對知君這麽用心的人應該也隻有陳老太太了,畢竟這番話一定是經曆過世事的人才能說出的,知君這個年紀認識的人多數也是年輕人。
知君沒想到祖母會問她這個,她頓了頓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她若說是王宴禮說的,可卻是前世的王宴禮和她說的,這一世她雖然和他見過不少回,他卻沒再和她說起過這番話,想來以他如今的年紀他也不會和她說起這番話吧!
想到這知君笑了笑道:“是之前在臨安時一個老嬤嬤和我說的,不過那時候太小了沒聽明白,如今倒是能理解上幾分了。”
“我說呢!你外祖母那人也不愛讀書,她也跟你說不出這番話,不過五柳先生的詞,總是常讀常新,每個年齡段去讀都能有不同的感悟,你現在就有這番見解已是不易。”謝老夫人笑著讚許道。
“妹妹說了什麽見解,竟讓祖母這麽誇她。”沈硯安笑著朝謝老夫人行了禮道。
“哈哈,這麽快你就過來了。”謝老夫人看看他身後道:“你父親呢?沒和你一起過來?”
“父親還有公文要寫,說讓我哦先過來,他稍後就到。”陳遂安看了看知君又朝謝老夫人說道。
謝老夫人聞言臉色略有好轉,不過還是帶有些許的失落。
沈硯安發現謝老夫人似有不開心,便用眼神詢問知君,知君見狀笑著點點示意他沒事。
見狀沈硯安忙又問了回來道:“祖母,剛才妹妹說了什麽?您還沒告訴我呢!”
“嗯!她說了五柳先生的一句詞,感悟頗深,是歸去來兮中的一句話,你當也知曉。”說完謝老夫人笑著看向他道:“我先不說,你倒是也猜一猜看。”
“哦!妹妹什麽時候愛讀書了,竟還讀了歸去來兮辭,這倒是讓我刮目相看了。”沈硯安笑著打趣知君。
“哥哥,你什麽時候也學會小舅舅了,什麽刮目相看,明明就是諷刺我嘛!我確實不愛讀書,你又不是不知道,可我隻是不愛看你們的那些書,平日裏我還是有看書的不過都是些遊記,雜談之類的,你們讀書人最不屑看的書。”說著知君還翻了個白眼看了他一眼,她突然覺得自從哥哥和小舅舅住了一段時間後,以前那個嚴謹又可愛的哥哥再也不見了,而舅舅愛打趣她的毛病他也學會了。
“這你可就冤枉我們這些讀書人了,你說的遊記、雜談也是我們愛看的書,不過為了科舉少看些就是了。”說著王宴禮頓了一下道:“不過女孩子多讀書也是有好處的,我那裏還有幾本遊記你應該沒有看過,回頭我讓人給你送去。”
說著他又看向謝老夫人道:“祖母,歸去來兮中有太多有關人生感悟的句子,而其中的深意也頗多,我實在是猜不出她是說的那句竟讓您也能誇讚她。”
“你就是想太多了,就是那句最為經典的名句。”
“最經典的名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沈硯安看著老夫人道。
他剛說完謝老夫人就笑著看向知君道:“看來硯安還是很了解你啊!”
聞言沈硯安笑了笑道:“看來我這是猜對了?”說著他看向了知君,知君見狀看了看外邊道:“我看時間也不早了,要不要在派個人去請父親,還有硯溪,他怎麽還沒來呢!”
見狀沈硯安笑著搖搖頭看向了謝老夫人,謝老夫人也笑著對他搖搖頭,又看向知君道:“硯溪那邊你去看看,你父親那邊就不用在派人過去催了,他既然有事就不耽擱他了。”
聞言知君點點頭就去了後院,不過她剛走進逸雲齋就見到沈硯溪邁著小短腿朝她走了過來。
一見到知君便高興的叫道:“七姐姐,七姐姐,你是不是給我帶了糖葫蘆。”
聞言知君突然想起上次她答應了給他帶糖葫蘆的,她尷尬的朝沈硯溪笑了笑。
沈硯溪一見到知君這個笑容小臉一下子就垮了下來道:“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忘記了。”
知君笑著蹲下來道:“那個今天去了外祖母那裏,回來時路上已經沒有賣糖葫蘆的了,下次好不好,下次姐姐見到一定給你買。”
“說話算話?”沈硯溪疑惑的看著知君。
“算話,這次一定算話。”知君忙向他保證道。
“那好吧!這次就不和你計較了。”說著他拉起知君的手道:“拿走吧!不是說要去祖母那裏吃飯嗎?”
說完他就拉著知君回了福壽堂,他們還沒進去,知君就見到父親身邊的小廝站在外麵,她低頭看看硯溪小聲道:“看來父親也來了,硯溪一會見了父親要說話知道嗎?”
聞言沈硯溪臉上的笑容都淺了,他抬頭看著知君問道:“那我該和父親說什麽?我沒怎麽和父親說過話,不知道該說什麽,況且,我感覺他並不喜歡我,我若是湊上去會不會讓他更加厭煩?”
見祖母已經看開了,知君笑著低下了頭,她也是用了一輩子才明白了這些道理,她笑了笑道:“祖母,有人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感悟頗深,您也一定聽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我起初聽到這話時隻覺得這都是安慰人的話,後來才慢慢明白,有些事既然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浪費時間去回憶,去計較了,未來的日子還很長,人總是要往前看的,過好以後比追憶從前更重要。”
聞言謝老夫人狐疑的盯著自己的孫女看了許久,“你什麽時候懂得這麽些了,這也不是你這個年紀該明白的道理啊!你才多大,怎麽說出的話竟像是已經曆盡千帆似的?”
她看知君仰頭朝她微笑,心中又有些疑慮,“這話是你外祖母跟你說的?”在她印象裏能對知君這麽用心的人應該也隻有陳老太太了,畢竟這番話一定是經曆過世事的人才能說出的,知君這個年紀認識的人多數也是年輕人。
知君沒想到祖母會問她這個,她頓了頓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她若說是王宴禮說的,可卻是前世的王宴禮和她說的,這一世她雖然和他見過不少回,他卻沒再和她說起過這番話,想來以他如今的年紀他也不會和她說起這番話吧!
想到這知君笑了笑道:“是之前在臨安時一個老嬤嬤和我說的,不過那時候太小了沒聽明白,如今倒是能理解上幾分了。”
“我說呢!你外祖母那人也不愛讀書,她也跟你說不出這番話,不過五柳先生的詞,總是常讀常新,每個年齡段去讀都能有不同的感悟,你現在就有這番見解已是不易。”謝老夫人笑著讚許道。
“妹妹說了什麽見解,竟讓祖母這麽誇她。”沈硯安笑著朝謝老夫人行了禮道。
“哈哈,這麽快你就過來了。”謝老夫人看看他身後道:“你父親呢?沒和你一起過來?”
“父親還有公文要寫,說讓我哦先過來,他稍後就到。”陳遂安看了看知君又朝謝老夫人說道。
謝老夫人聞言臉色略有好轉,不過還是帶有些許的失落。
沈硯安發現謝老夫人似有不開心,便用眼神詢問知君,知君見狀笑著點點示意他沒事。
見狀沈硯安忙又問了回來道:“祖母,剛才妹妹說了什麽?您還沒告訴我呢!”
“嗯!她說了五柳先生的一句詞,感悟頗深,是歸去來兮中的一句話,你當也知曉。”說完謝老夫人笑著看向他道:“我先不說,你倒是也猜一猜看。”
“哦!妹妹什麽時候愛讀書了,竟還讀了歸去來兮辭,這倒是讓我刮目相看了。”沈硯安笑著打趣知君。
“哥哥,你什麽時候也學會小舅舅了,什麽刮目相看,明明就是諷刺我嘛!我確實不愛讀書,你又不是不知道,可我隻是不愛看你們的那些書,平日裏我還是有看書的不過都是些遊記,雜談之類的,你們讀書人最不屑看的書。”說著知君還翻了個白眼看了他一眼,她突然覺得自從哥哥和小舅舅住了一段時間後,以前那個嚴謹又可愛的哥哥再也不見了,而舅舅愛打趣她的毛病他也學會了。
“這你可就冤枉我們這些讀書人了,你說的遊記、雜談也是我們愛看的書,不過為了科舉少看些就是了。”說著王宴禮頓了一下道:“不過女孩子多讀書也是有好處的,我那裏還有幾本遊記你應該沒有看過,回頭我讓人給你送去。”
說著他又看向謝老夫人道:“祖母,歸去來兮中有太多有關人生感悟的句子,而其中的深意也頗多,我實在是猜不出她是說的那句竟讓您也能誇讚她。”
“你就是想太多了,就是那句最為經典的名句。”
“最經典的名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沈硯安看著老夫人道。
他剛說完謝老夫人就笑著看向知君道:“看來硯安還是很了解你啊!”
聞言沈硯安笑了笑道:“看來我這是猜對了?”說著他看向了知君,知君見狀看了看外邊道:“我看時間也不早了,要不要在派個人去請父親,還有硯溪,他怎麽還沒來呢!”
見狀沈硯安笑著搖搖頭看向了謝老夫人,謝老夫人也笑著對他搖搖頭,又看向知君道:“硯溪那邊你去看看,你父親那邊就不用在派人過去催了,他既然有事就不耽擱他了。”
聞言知君點點頭就去了後院,不過她剛走進逸雲齋就見到沈硯溪邁著小短腿朝她走了過來。
一見到知君便高興的叫道:“七姐姐,七姐姐,你是不是給我帶了糖葫蘆。”
聞言知君突然想起上次她答應了給他帶糖葫蘆的,她尷尬的朝沈硯溪笑了笑。
沈硯溪一見到知君這個笑容小臉一下子就垮了下來道:“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忘記了。”
知君笑著蹲下來道:“那個今天去了外祖母那裏,回來時路上已經沒有賣糖葫蘆的了,下次好不好,下次姐姐見到一定給你買。”
“說話算話?”沈硯溪疑惑的看著知君。
“算話,這次一定算話。”知君忙向他保證道。
“那好吧!這次就不和你計較了。”說著他拉起知君的手道:“拿走吧!不是說要去祖母那裏吃飯嗎?”
說完他就拉著知君回了福壽堂,他們還沒進去,知君就見到父親身邊的小廝站在外麵,她低頭看看硯溪小聲道:“看來父親也來了,硯溪一會見了父親要說話知道嗎?”
聞言沈硯溪臉上的笑容都淺了,他抬頭看著知君問道:“那我該和父親說什麽?我沒怎麽和父親說過話,不知道該說什麽,況且,我感覺他並不喜歡我,我若是湊上去會不會讓他更加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