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有人更害怕了:“那我們還要繼續去塘山?”


    林凡很是嚴肅地說:“我們可是部隊的編製,是軍人,國家需要你的時候,無論前麵是刀山火海,千難萬阻,我們都要執行任務!”


    “是!”所有人集體敬禮!


    林凡布置道:“一旦從群眾處聽到有什麽奇怪的現象和動靜,立報告!”


    林凡可不能說自己就知道準確的地震時間,總得打個預防針提前量。


    最好的辦法就是普及地震知識,搜集到足夠的證據。


    哪怕到時候根本沒有發生那些前兆征兆,林凡隻要自己這麽一說一補充,那就是撤離的信號!


    於是林凡頓了頓又說道:“我記得我看過一些古代的記載,地震之前都會有前兆的。”


    “最直接的就是觀察井裏的水突然漲起來或者消失,河流或者水顏色變了,喝起來有奇怪的味道,一旦翻花冒泡,立即匯報!”


    “原來看井水就有這樣的作用,”潘海濱很是好學地問:“凡哥,還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嗎?”


    林凡很滿意潘海濱的捧哏,繼續說道:“一般動物昆蟲對聲音和變化特別敏感,我就看到過記載,大冬天的,冬眠的蛇出了洞,魚在水裏不安分,豬牛養不肯呆在圈裏拚命跳圈,公雞半夜打鳴,總之就是雞飛狗跳,那都很危險。”


    一眾三代對這些自然怪相也很是好奇,聽到林凡普及了這些可能是大地震前兆知識後,紛紛暗自記下,一定要多注意這些事情才行。


    眾人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計劃橫穿塘山市,抵達疏散聚集地。


    經過塘山市區的時候,眾人看到了車輛來回奔波的場麵。


    隻不過大家不是在建設,而是在偷偷撤退!


    隻見一台台大型機床、設備、車床、儀器,被小心翼翼地搬上了車,然後用篷布蓋嚴實了,偷偷送去火車站或者更遠的地方倉庫。


    這是上頭的擔心,擔心如果大張旗鼓地撤退,會提前暴露,讓敵人改變打擊目標。


    而很多民眾對此還毫不知情,隻知道工廠最近要弄什麽三線建設,鼓勵工人們報名前往外地培訓。


    而那些技術骨幹和科研人員,老早就被安排撤退到後方,基本上也帶上了家屬。


    1976年塘山的總人口達150萬人, 市區人口達106萬人!


    哪怕現在已經暗中撤離了足足五十多萬,還是有五十萬左右的群眾留在市區生活。


    二十天的時間,又是搬遷設備機床,又是撤離人口的,能做到這麽多真的已經很不錯了。


    沒辦法,既要保密又運力不足,人手更是不足。


    看著那些臉上洋溢著笑容的群眾,林凡還是一陣陣揪心。


    這可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啊!


    撤離計劃中,普通民眾和設備是分開兩地的。


    工業設備和技術人員撤退地點選在了寧河,原因是這有一條鐵路可以快捷運輸。


    而普通民眾則是選在了渠洲那邊安置,一是有山可以阻擋he彈衝擊波,二是那邊是未來的工業園區,地勢平坦之餘適合搭建帳篷和臨時營地。


    林凡這支小隊基本上相當於自己行動的奇怪組合了。


    表麵是各個單位司機前來的臨時隊伍,實際上給了他們充分的行動自由。


    陳教官也知道自己這個小班長基本上話不了事,就任由林凡折騰。


    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7月23日,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林凡一開始沒想讓自己的小隊表現得太過明顯,但一旦牽涉到撤退,就不得不麵對千奇百怪的人和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


    尤其是老人,那叫一個固執,說什麽也不肯走。


    要走也是要帶著那些看起來沒什麽用的家當,比如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這就讓一眾三代們苦不堪言。


    本來車輛就有限,很多時候還是靠走路的,你放在車上的東西多了,那人就沒地方坐了。


    但你不讓老人帶東西,他們就不肯走,你想隻撤走青壯年和孩子吧,家庭又是一個完整的構成,老人不走,那些兒女們也不肯走。


    怪不得一眾大頭兵和指揮人員們都很頭大。


    林凡更是急的嘴角上火冒泡了。


    有的老人,就差跪下來求你撤退了,她居然還嘴裏說著:


    “為啥要走,我要看家,我不走!”


    “為啥不給我帶東西,不值錢?破家值萬貫你懂不懂?”


    “我不管我不聽,我死也要死在這,你們甭勸我!”


    老人不走,很多人也不肯走,生怕被騙!


    這些情況層層上報上去後,大夥也是犯難了。


    麵對這種普遍現在,能有什麽辦法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6:拒當舔狗不下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海懂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海懂愛並收藏重生1976:拒當舔狗不下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