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陸飛提到老山參,李駝子也嚇了一跳,可他畢竟比三個侄子經驗豐富,隻是愣了一下,很快恢複而出。


    “沒有,老板您說笑了,老山參那麽值錢,我們怎麽會有那寶貝?


    再說了,山裏的野山參早就挖絕了,二甲子隔幾年還出現過幾次,好東西十幾年沒出現過了,我們要有好寶貝,早就去城裏享福了,您說是這個理兒不?”


    挖絕了?


    野山參少見是真的,挖絕了怎麽可能?


    長白山脈山林麵積大的超乎想象,會趕山的人才有多少,隻要不把森林推平,永遠都不可能滅絕,不過,李駝子不肯說,陸飛也不便多問,泡杯茶喝下去暖暖身子,鑽進地戧子休息去了。


    其實,陸飛帶著帳篷和睡袋,都是頂級貨色,比地戧子要暖和的太多,不過,陸飛覺得這東西新奇,還是鑽了進去。


    進入裏麵,陸飛大吃一驚。


    在外麵看,李駝子搭建的地戧子高度不過一米,寬度也就一米出頭,可到了裏麵才發現,內部空間比看到的要寬闊的多,至少睡三個人不成問題。


    仔細看看,陸飛發現了端倪,李駝子在地麵的基礎上,外圍擺了一圈石塊,石塊上麵又堆了一些碎樹枝和幹草,一下把底盤抬高了將近五十公分,設計雖然不夠穩定,但卻很實用,也很保暖,畢竟隻是臨時住所,能在短時間內搭建一所這樣的帳篷,真的很牛逼,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把因地製宜,就地取材發揮到了極致,不愧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老手藝,陸飛發自內心給這個手藝點個讚。


    地戧子一共搭建了一大一小兩個,陸飛住的是小的,另外一個睡四五個人也沒問題,晚上他們還要輪番守夜,不會特別擁擠,因此,陸飛也沒謙讓,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陸飛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比在家睡得還要安穩,可外麵幾人卻還不能休息,他們要處理今天的收獲。


    明天要正是進山,今天打了那麽多獵物,當然不方便攜帶,隻能暫時留在這裏,可沒人看守,獵物很可能被其他野獸拖走吃掉,那就白折騰了。


    不過,李家叔侄有自己的辦法,他們把所有獵物裝進麻袋,固定在一掛爬犁上,再把那掛爬犁拖到一處土坎下,用空閑的麻袋蓋住,再用繩子進行捆紮,這還不算完。


    接下來,李駝子拿出大鍋融雪,不用燒開,隻是完全融化就端了下來,待水完全涼透即將到冰點的時候,再把一鍋冷水均勻的灑在打包好的獵物上。


    晚上氣溫超過零下二十度,真正的滴水成冰,冷水淋上去,還沒等流到地上就完全冰凍了,周而複始,連續五六鍋冷水均勻淋上去,爬犁和獵物就被覆蓋了一層冰甲,好像一個超大號的冰糖葫蘆,晶瑩剔透,堅硬無比,不但能保護獵物水分流失,還能完全隔絕氣味兒,簡直絕了。


    最後,在用土坎上麵的積雪覆蓋一層,就連外形也看不出是什麽了,別說野獸了,就算是有人路過都看不出任何端倪,簡直完美至極,王海龍表示歎為觀止,又學到了。


    此日清晨,大家飽餐戰飯,駕駛著雪地摩托,帶著獵狗開始鑽樹林,一開始林子比較稀疏,摩托車遊刃有餘,可半個小時後,樹木漸漸茂密起來,還有灌木阻擋,摩托車已經無法前進了,隻能改為步行,遭罪的時候,開始了。


    李家叔侄經常進山,背著鼓鼓囊囊的裝備和槍支依然健步如飛,陸飛就隻背了一把槍,輕裝前進也勉強能跟上他們的腳步,最慘的就是王海龍了。


    開始步行的時候,李彪還開玩笑問他行不行,這下戳到了海龍的g點,男人怎麽能說步行,何況老子的體能也很不錯好不好。


    王海龍好麵子,把陸飛的裝備全都背在自己身上,梗梗這脖子大步前進,嘚瑟的一批,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走平路或許他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可這裏情況不一樣,不但要爬高鑽林子,更要命的是,腳下的積雪太深,他們走的是陽坡,可積雪還是沒過了膝蓋,每前進一步都需要耗費極大的體力,王海龍從來沒接觸過這種環境,不懂得技巧,隻能靠蠻力,就更費勁了,剛走了兩三百米就氣喘籲籲了,再走三五百米,王海龍都要崩潰了,這麽冷的天氣卻滿頭大汗,心髒跳動的速度堪比運行的活塞,感覺隨時都要跳了出來。


    最要命的是,雙腿好像灌了鉛一樣,不停顫抖,根本邁不動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間修文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爺並收藏我在民間修文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