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知青點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木匠吳老頭已經把之前集體宿舍裏邊兒的人要的東西送過來了。夏春耀讓他都放進屋了。


    七個壯漢同時幹活兒,三間屋的炕和火灶都已經弄好了,現在正在弄火牆。估計趕天黑也差不多完工了。幹的真利索。


    看見他們買回來的鍋,抽出一個人來,正好把鍋也給他們安好了。


    感覺還沒怎麽休息。兩天的休息時間已經過去了。


    第三天早上4點半,隨著“當~~,當當!”“當~~,當當!”很有節奏感的連敲兩回的鍾聲,緊接著傳來大隊長李衛國沿街的喊聲:“準備下地幹活嘍!”


    鍾聲一響,大隊長一喊,整個村子就醒來了。家家戶戶做飯的先起,說是飯,其實是湯,水多,小米或者玉米麵少,主勞力能吃一個巴掌大的窩窩頭,其他老弱小隻有半個,湯管夠,就著一盤能鹹死人的老鹹菜。清湯罐大肚,混個水飽。大部分地裏創食的人家早上都是這樣的飯食,也有條件好一點的,也隻是幹飯多一點,湯濃稠一點。當然還有更窮的,早飯連清湯都沒有。中午吃的要好一點,要不身體扛不住。


    新知青也跟著老知青,早早的起來,做飯的做飯,洗漱的洗漱。5點開始上工,可不能遲到。遲到了就要扣工分,這時候的工分雖然不是人民幣,但堪比人民幣。


    當地人們有句順口溜:“工分就是錢和糧,不掙工分餓得慌,工分能養兒和女,工分能供爹和娘。”


    因為在這時候,工分就是社員參加生產隊勞動並直接關係到勞動報酬的一個計量單位。


    也就是說,一個社員,他掙的工分越多,那麽他的報酬就越高,反過來說,他掙的工分越少,那麽他的報酬就越低。


    曾經有一篇大5的文章說,幹得多,掙的多,幹得少,掙的少,這是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一種最公正公平,和充分體現勞動價值和保障勞動者權益的一種規矩。


    通俗一點就是,隻要多幹活,多掙工分,他就可以多分糧。


    隨著“當當當,”“當當當,”“幹活嘍!”急簇的兩聲鍾響聲和大隊長的喊聲,社員們陸陸續續向大隊部的場院走去。


    沈一一穿了一身黑灰色的長衣長褲,腳上穿一雙從空間裏拿的36碼的解放鞋,她現在的個子也不高,隻有1米5,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長長。頭上戴了一頂從吳木匠家買的用稻草編織的草帽。脖子上還跨了一條空間內取出的白色毛巾,因為在供銷社隻看見了白色毛巾,別人用的也都是白色的。她還有粉色的,綠色的,也不好拿出來用。由於現在這裏是6月份,所以地裏的莊稼不高,臉上就不戴別的了,隻手上戴了副空間裏取出來的白色線手套。在供銷社也隻看見白色的,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別的色。她空間裏白的,黑灰的,藍色的都有。最後帶了一壺加糖的水。


    老知青也都是和沈一一差不多的穿著,都是耐髒的,隻區別在解放鞋和布鞋,戴沒戴手套。帶的白開水有沒有糖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其他新知青也差不多。


    衛蓮花多了一塊喜鵲登梅的紅手絹圍在了臉上,手上也是白色線手套。


    趙誌遠穿了件白色短袖襯衣,黑色長褲,腳上沒穿皮鞋,穿了雙布鞋,但那雙白襪子,白的令人晃眼。沒帶水。


    李清雪更奇葩,明知道下地幹活,卻穿了她那件紅色布拉吉,腳穿一雙白襪子白皮鞋。也沒帶水。


    在這一群頭戴草帽,灰不溜秋的人當中,簡直是一對金童玉女,鶴立雞群。“呸,我才不是雞,”沈一一默默吐槽。


    “這兩貨是怎麽成為男女主的。”沈一一想不通。


    眾人都無語的看著這倆人。


    “你們要不要換一身,”王石生對他們說,要不是怕丟人,他才懶得提醒他們。


    “誌遠哥,幹活會弄髒衣服的,白色還不好洗。”衛蓮花用溫柔的嗓音小聲的對趙誌遠說。轉頭又對李清雪高聲道,“清雪,你也快去換一身吧,你這衣服怎麽能幹活兒呢?”


    衛蓮花知道李清雪是跟她父母親賭氣下鄉的,衣服也都是裙子之類的。幹活兒的基本沒有。雖然後來她的父母親給她郵寄上了,但這不是沒來了嘛。


    她也知道,隻要她開口,李清雪絕對會跟她對著來的。


    果然。


    “要你管,你怎麽能這麽黑心腸,你就是嫉妒我穿的比你好,哼。”李清雪不想穿那灰撲撲的衣服,雖然她也沒有那種衣服。就是有也不穿,她在心裏想。她要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精致,漂亮的形象,讓趙誌遠滿心滿眼都是自己。


    “你,清雪,我是為你好。你怎麽能這麽說我呢?”衛蓮花緊接著茶裏茶氣的說。


    這時候的人大部分還是很純樸的,所以都覺得衛蓮花是老好人,而李清雪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趙誌遠進屋換了一件灰色長袖襯衣並帶了一壺水,當然開水是沒了,直接從缸裏罐的井水。


    “好了,蓮花,不要管她了,”趙誌遠聽見了她們的爭吵聲,沒好氣的說。


    其餘人都是吃瓜群眾,不參與,隻帶耳朵和眼睛默默的看熱鬧。


    王石生看李清雪這樣,也不好多說什麽了,她吃了虧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都準備好了吧,走吧,”王石生一馬當先出了院子,“誰最後出來,記的鎖門。”王石生又補了一句。真是操不完的心,王石生心裏想。


    “趙知青,你以後對衛同誌說話的時候,能不能加上她的姓,要不你喊她的時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在喊我呢,會對我造成不好的影響。”在路上,白蓮花開口對趙誌遠說。


    眾人一聽,深以為然。


    “好。”趙誌遠也覺得有理。


    集合地點在村中間的大隊部場院內,知青們到的時候,社員們基本也都到了。


    遠遠的就看見社員們對他們指指點點,走近了也沒人避開,聽到都在議論李清雪。眾人腳步一致的離李清雪遠了點,好像這樣就能表示他們和她不是一夥的。


    李清雪臉漲的通紅,想一走了之的時候。


    大隊長開口了,“團結就是力量,我們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愚公移山的精神,爭取把糧食產量提上去,給國家多交糧,讓我們家家戶戶吃飽飯並爭取有餘糧,爭當先進大隊,有沒有信心。”


    “有。”所有人鬥誌昂揚。


    雖然大隊長每天都是一樣的話語,但社員們還是每天都聽的熱血沸騰。


    “領工具,幹工。”大隊長結束了每天例行的戰前總動員。


    大隊書記張產糧進行了分工。


    分好工的村民們馬人排好隊到大隊部裏的倉庫領各自需要的工具。


    新知青跟著老知青領了大鋤去地裏鋤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緣人物的快穿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蝦米愛紫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蝦米愛紫菜並收藏邊緣人物的快穿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