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一用手指輕點了安康康的額頭一下,笑著說,“你呀!真是不會算計。行!今天就吃炸醬麵。”
安康康看著他奶奶進了廚房,他轉身把獎狀放在了一個盒子裏,這個盒子裏都是放的他的獎狀。他奶奶要給他掛起來。他沒讓。他想看看是他得的獎狀多,還是他爸爸小時候得的獎狀多。
他們都以為他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了。其實他都記得。
他記得,他爸爸媽媽帶著他,走的那一次,奶奶的眼淚。
他記得,他到了那個大房子裏,媽媽對她的冷漠,和其他人對他的無視。
他甚至都能記得,餓肚子餓的抓心撓肺,到了後來肚子難受到麻木的感覺。
那種孤獨,那種害怕。到了現在在午夜夢回中,他還時常驚醒過來,難以忘記。
那時候,他的奶奶就是他的精神慰藉,隻有他想著他的奶奶,他才不會難過。想著他的奶奶,什麽時候能帶他回去?他想吃他奶奶給他做的任何東西。他再也不會挑食,他再也不會惹他奶奶生氣了。
他期望著,他盼望著。
在有一天,他的媽媽也一去不回了,在他失去希望的時候,家裏有人對他說,要帶他去找奶奶和媽媽。他很開心。沒想到剛出門就遇到了許多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說那是壞人。
後來警察叔叔說,要帶他去找他的奶奶,還指著視頻裏的奶奶說,就是那個人,就是他奶奶。他很高興。他終於要見到他的奶奶了嗎?至今他都能記得,他當時那種雀躍的感覺,那種期待的感覺。他乖乖的,很聽話。唯恐他們把他丟下。
再見到奶奶的那一刹那,他徹底繃不住了。
在看到他的奶奶專門為他剪了一幅作品,送給蔣叔叔。他是開心的,他覺得他在他奶奶的心裏,是最重要的。
他一刻也不想離開他的奶奶,隻要一眼看不見他奶奶,他就心慌。
在他內心深處,他時常會想,他可以沒有爸爸媽媽,但他不能沒有奶奶。
雖然他的爸爸媽媽對他也很好。但他就是對他們親近不起來。在內心深處,甚至有種排斥的感覺。
他知道他奶奶早就想四處走走了。但是因為有他,不得不停下腳步。他明年就要上初中了,上了初中他就會申請住校。他的奶奶就可以四處走走了。
雖然他的奶奶不說,但他早就從他奶奶看別人旅遊回來,那羨慕的眼神裏看出來了。他怎麽可能讓他的奶奶一直為他停留。
這十年間,他奶奶對他的嗬護和陪伴,早已經抹平了他內心深處的創傷。
“媽,我和小靜來為康康慶祝,他得了市裏舉辦的非遺剪紙第一名。您不用做飯了,我們去外麵吃。”趙平安和安小靜也走了進來。
“是呀,媽,去外麵吃吧,順便看看康康想要什麽禮物,吃完飯,我們去逛逛。”安小靜也說。
“康康,你真厲害,真給我們長臉,說,你想要什麽?吃完飯,我們去給你挑。”趙平安對著康康興致很高的說。
安小靜也笑著說,“對呀,康康,你爸剛發了工資,你不得讓他出出血。嗬嗬嗬!”
“爸,媽,我不想出去吃,我就想吃奶奶做的炸醬麵。”安康康說出了他的決定。
“嗯?炸醬麵?你奶奶親手做的?那我們也不出去了。就在家裏吃你奶奶做的炸醬麵,錯過這次你奶奶做的炸醬麵,下一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吃上。”趙平安一聽他媽要做炸醬麵,他也不走了。
他就很奇怪,一樣的配方,一樣的手法,他們就是做不出來,他媽做的那種,吃了一頓還想再吃一頓的感覺。
“那我去幫忙,”安小靜說著走進了廚房。
“媽,需要我做什麽?”安小靜很自然的問。
“那你把那些配菜洗洗吧!”趙一一看多出來的蹭飯人,隻能無奈的又加了麵,再加些菜。
“媽,每次看您種的菜,都感覺是一種視覺的享受。吃起來也好吃。我媽那邊就不行,按理說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了,但他們種出來的菜,就是不如您種出來的好吃。咱們這兒離我媽那兒也不是很遠。但這水土的區別,也太厲害了。”安小靜又一次感歎她婆婆無論做什麽都好,就是種菜也是杠杠的。
現在的這個小區裏,凡是有院子的住戶,都模仿著她婆婆家,拔了花,種了菜。雖然不如她婆婆種的好,但眾人也樂在其中。
現在的國內,由於馬書暉的各種各類的作品,使得國內的娛樂事業蒸蒸日上。而且由於他的引導,使得許多人增加了思路和靈感,使得國內的各個方麵的作品都遍地開花。甚至有許多好的作品走出了國門。
馬書暉過上了他想過的生活。無論他走到哪兒都有人前呼後擁,身邊也不缺乏自動靠過來的各種紅顏知己。
隻是局限於他總政文工團團長的身份,又是唯一一個能無限創作的主要負責人,他不能出國。就是在國內,他無論去哪裏都要打報告。身邊的人也是查了又查,確定安全了,才能放到他身邊。
很多種類的非物質遺產文化的傳承,也在國家的扶持下,開辦了專門的學校。一度引得國外的人士紛紛過來參觀。國外的人都感到很神奇。
現在的國內人民,再也不會認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國外的水比國內的好喝,國外的空氣比國內的香了。
趙一一在她的孫子住校以後,就開始了她到處跑跑跑,買買買,收收收的生活。
隻在她孫子放假的時候,回來幾天,她孫子一去學校,她就立馬也跟著走了。
有時候趙一一會應學校的邀請,會去給孩子們上上剪紙課,和與剪紙有關的繪畫課。
隻要有人聽說是趙大師的課。那簡直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關鍵是不止本校學生聽,有許多校外的學生,還有校外對這方麵感興趣的人都會趕來,哪怕蹲在外麵看大屏幕,堂堂爆滿。
因為許多人認為,趙大師講的那是真的好。通俗易懂,每每會讓人耳目一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獲。
後來有專人把趙一一講過的,每一個內容都製作成了視頻和書籍。
沒想到這些視頻和書籍一麵世,就被國家納入了非遺傳承教材內。
趙一一的每幅作品都被人們炒出了天價。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福字,也有人高價回收。
對此,趙一一隻是一笑了之。她的作品除了早年流出去的那一些,她再也沒有輕易送過人。
隻是在特定的時間內給特別的單位或人,送一幅。但也被那些人當寶貝似的收藏。所以即使市麵上有人高價回收。也隻是能收一些早年流傳出去的那些小型的花型,甚至都不成套。
安康康看著他奶奶進了廚房,他轉身把獎狀放在了一個盒子裏,這個盒子裏都是放的他的獎狀。他奶奶要給他掛起來。他沒讓。他想看看是他得的獎狀多,還是他爸爸小時候得的獎狀多。
他們都以為他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了。其實他都記得。
他記得,他爸爸媽媽帶著他,走的那一次,奶奶的眼淚。
他記得,他到了那個大房子裏,媽媽對她的冷漠,和其他人對他的無視。
他甚至都能記得,餓肚子餓的抓心撓肺,到了後來肚子難受到麻木的感覺。
那種孤獨,那種害怕。到了現在在午夜夢回中,他還時常驚醒過來,難以忘記。
那時候,他的奶奶就是他的精神慰藉,隻有他想著他的奶奶,他才不會難過。想著他的奶奶,什麽時候能帶他回去?他想吃他奶奶給他做的任何東西。他再也不會挑食,他再也不會惹他奶奶生氣了。
他期望著,他盼望著。
在有一天,他的媽媽也一去不回了,在他失去希望的時候,家裏有人對他說,要帶他去找奶奶和媽媽。他很開心。沒想到剛出門就遇到了許多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說那是壞人。
後來警察叔叔說,要帶他去找他的奶奶,還指著視頻裏的奶奶說,就是那個人,就是他奶奶。他很高興。他終於要見到他的奶奶了嗎?至今他都能記得,他當時那種雀躍的感覺,那種期待的感覺。他乖乖的,很聽話。唯恐他們把他丟下。
再見到奶奶的那一刹那,他徹底繃不住了。
在看到他的奶奶專門為他剪了一幅作品,送給蔣叔叔。他是開心的,他覺得他在他奶奶的心裏,是最重要的。
他一刻也不想離開他的奶奶,隻要一眼看不見他奶奶,他就心慌。
在他內心深處,他時常會想,他可以沒有爸爸媽媽,但他不能沒有奶奶。
雖然他的爸爸媽媽對他也很好。但他就是對他們親近不起來。在內心深處,甚至有種排斥的感覺。
他知道他奶奶早就想四處走走了。但是因為有他,不得不停下腳步。他明年就要上初中了,上了初中他就會申請住校。他的奶奶就可以四處走走了。
雖然他的奶奶不說,但他早就從他奶奶看別人旅遊回來,那羨慕的眼神裏看出來了。他怎麽可能讓他的奶奶一直為他停留。
這十年間,他奶奶對他的嗬護和陪伴,早已經抹平了他內心深處的創傷。
“媽,我和小靜來為康康慶祝,他得了市裏舉辦的非遺剪紙第一名。您不用做飯了,我們去外麵吃。”趙平安和安小靜也走了進來。
“是呀,媽,去外麵吃吧,順便看看康康想要什麽禮物,吃完飯,我們去逛逛。”安小靜也說。
“康康,你真厲害,真給我們長臉,說,你想要什麽?吃完飯,我們去給你挑。”趙平安對著康康興致很高的說。
安小靜也笑著說,“對呀,康康,你爸剛發了工資,你不得讓他出出血。嗬嗬嗬!”
“爸,媽,我不想出去吃,我就想吃奶奶做的炸醬麵。”安康康說出了他的決定。
“嗯?炸醬麵?你奶奶親手做的?那我們也不出去了。就在家裏吃你奶奶做的炸醬麵,錯過這次你奶奶做的炸醬麵,下一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吃上。”趙平安一聽他媽要做炸醬麵,他也不走了。
他就很奇怪,一樣的配方,一樣的手法,他們就是做不出來,他媽做的那種,吃了一頓還想再吃一頓的感覺。
“那我去幫忙,”安小靜說著走進了廚房。
“媽,需要我做什麽?”安小靜很自然的問。
“那你把那些配菜洗洗吧!”趙一一看多出來的蹭飯人,隻能無奈的又加了麵,再加些菜。
“媽,每次看您種的菜,都感覺是一種視覺的享受。吃起來也好吃。我媽那邊就不行,按理說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了,但他們種出來的菜,就是不如您種出來的好吃。咱們這兒離我媽那兒也不是很遠。但這水土的區別,也太厲害了。”安小靜又一次感歎她婆婆無論做什麽都好,就是種菜也是杠杠的。
現在的這個小區裏,凡是有院子的住戶,都模仿著她婆婆家,拔了花,種了菜。雖然不如她婆婆種的好,但眾人也樂在其中。
現在的國內,由於馬書暉的各種各類的作品,使得國內的娛樂事業蒸蒸日上。而且由於他的引導,使得許多人增加了思路和靈感,使得國內的各個方麵的作品都遍地開花。甚至有許多好的作品走出了國門。
馬書暉過上了他想過的生活。無論他走到哪兒都有人前呼後擁,身邊也不缺乏自動靠過來的各種紅顏知己。
隻是局限於他總政文工團團長的身份,又是唯一一個能無限創作的主要負責人,他不能出國。就是在國內,他無論去哪裏都要打報告。身邊的人也是查了又查,確定安全了,才能放到他身邊。
很多種類的非物質遺產文化的傳承,也在國家的扶持下,開辦了專門的學校。一度引得國外的人士紛紛過來參觀。國外的人都感到很神奇。
現在的國內人民,再也不會認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國外的水比國內的好喝,國外的空氣比國內的香了。
趙一一在她的孫子住校以後,就開始了她到處跑跑跑,買買買,收收收的生活。
隻在她孫子放假的時候,回來幾天,她孫子一去學校,她就立馬也跟著走了。
有時候趙一一會應學校的邀請,會去給孩子們上上剪紙課,和與剪紙有關的繪畫課。
隻要有人聽說是趙大師的課。那簡直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關鍵是不止本校學生聽,有許多校外的學生,還有校外對這方麵感興趣的人都會趕來,哪怕蹲在外麵看大屏幕,堂堂爆滿。
因為許多人認為,趙大師講的那是真的好。通俗易懂,每每會讓人耳目一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獲。
後來有專人把趙一一講過的,每一個內容都製作成了視頻和書籍。
沒想到這些視頻和書籍一麵世,就被國家納入了非遺傳承教材內。
趙一一的每幅作品都被人們炒出了天價。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福字,也有人高價回收。
對此,趙一一隻是一笑了之。她的作品除了早年流出去的那一些,她再也沒有輕易送過人。
隻是在特定的時間內給特別的單位或人,送一幅。但也被那些人當寶貝似的收藏。所以即使市麵上有人高價回收。也隻是能收一些早年流傳出去的那些小型的花型,甚至都不成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