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如離開的時間並沒有多久,回來的時候手裏拿著一摞書冊一樣的東西。


    陳舒努力鎮靜下來:“孔大哥,這是……”


    孔如在兩人對麵坐下,把手裏的東西遞給陳舒:“這是1965年洪災後,惠城防汛指揮部印製的紀念冊,還有我當時作為惠城日報的攝影記者拍的一些照片。”


    “我能看看嗎?”


    “當然,這本來就是給你準備的。”孔如指著陳舒手裏的紀念冊和相冊,道:“紀念冊我收藏了幾本,這本就送給你了。相冊裏的照片我也有底片,這本是我聽西岑說了之後,最近剛洗出來的。”


    他笑著道:“第一版我可舍不得送人。”


    陳舒感激道:“這些就已經很珍貴了,謝謝孔大哥。”


    孔如擺手:“不用謝,就當是我給你的見麵禮吧。”


    陳舒先看的是放在上麵的紀念冊。


    紀念冊是黑白的,封麵是一群光著膀子的人,在水裏胳膊挽著胳膊,站成一排。


    上麵還印了幾個字:眾誌成城


    是紀念冊的名字。


    孔如見她看著封麵,解釋道:“這是當時部隊的戰士們護堤的時候拍下的,這個場景我們叫:人護堤,把人當堤壩用,就這麽站在水裏,需要多久,他們就站了多久。”


    陳舒翻開紀念冊,裏麵是當時各個單位的抗洪人員在抗洪一線積極抗洪的場景,旁邊還有對照片的解說。


    有織布廠的職工取土築堤的,有鋼鐵廠的工人在疏通泄洪河道的……


    打開下麵的相冊,裏麵是也是各種當時抗洪的照片,不過還有不少生活的照片。


    運送防汛器材的,飛機偵查水情的,空投橡皮船和糧食的,大家累得直接躺在不通車的火車軌道上睡覺的……


    陳舒看著這些照片,直覺得看到了當時急迫的狀況。


    她翻著翻著,還在裏麵看到一個熟悉的臉,雖然帶著髒汙,但她還是認出來了。


    葉宋聞。


    陳舒眨了眨模糊的雙眼,看向楊西岑。


    楊西岑點點頭,表示就是他。


    “我準備回去再跟你說的,當時部隊參與了抗洪,老葉當年還是剛入伍的新兵蛋子。”


    陳舒懊惱自己燈下黑。


    抗洪抗洪,部隊這些保護人民的子弟兵怎麽可能會不參與呢?


    她隻想著跟馬桂蘭這種人民群眾打聽了,忘了這些人民英雄了。


    孔如不認識葉宋聞,不過他記得這張照片,他回憶道:“這是當時泄洪入海的時候拍的,那些戰士們年紀都不大,但是一個比一個能扛,怎麽都不肯休息。”


    陳舒和楊西岑在孔如家待了一下午,聽他講當年的事。


    回去的時候,坐在補給車上,兩人也還是一路沉默。


    跟來的時候不一樣的是,早上他們是不想說話,回去的時候是不知道說什麽。


    孔如是惠城日報的記者,他有很多當年的資料,也知道很多事。


    陳舒了解的越多,心情就越沉重。


    她有種明明知道災難會發生,卻沒有任何阻止辦法的無力感。


    回到家屬院,他們買的自行車那些已經送到了,沒有他們幫忙登記,幫忙送貨的人進不去,在門口等他們。


    要不說有錢好辦事呢,不僅送貨上門,還願意等他們。


    跟陳舒和楊西岑一起下車的嫂子大娘們都往旁邊的車上看,想知道他們買了什麽。


    可能是因為不熟,倒是沒有人湊上來。


    楊西岑領著送東西的人去登記之後,直接讓送貨的人把自行車先卸下來了,騎著自行車帶著陳舒給他們帶路。


    他們一走,那些大娘嫂子就議論開了。


    “這倆人是誰啊?這麽闊綽?一買就買這麽多大件?我可是看到了,那什麽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都有,那小媳婦兒手腕上還帶著表呢!”一個頭發發白的大娘直勾勾的看著陳舒他們的背影,咋舌道。


    她旁邊一個穿著的確良,留著齊耳短發的女同誌看了一眼,收回目光:“應該是剛結婚的小夫妻吧,買三轉一響不是很正常嗎?”


    “哪正常了?這三轉一響多貴啊?有錢也不能這麽花啊,你們這些小年輕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要我說,買身新衣服得了,這之後養孩子不得花錢啊?”


    女同誌皺了皺眉,不認同這番話:“媽,城裏有條件的人家娶媳婦都是三轉一響,這能帶媳婦隨軍的都是有職位在身上的,他們的工資夠花。


    再說了,養一個孩子能花幾個錢,您以後就別說這些話了。”


    “養一個孩子是花不了多少錢,但也不能隻生一個孩子啊,那不得生個五六個,多子多福才好啊。


    等孩子長大了,不得給兒子娶媳婦,給閨女準備嫁妝啊,到時候花的錢就多了啊。”


    女同誌還想再說,老太太抬腳走進了大門,嘴裏還嘟囔著:


    “哎,我老太婆人老了,不中用了,說話都沒人聽了。”


    女同誌看著老太太的背影,無奈搖了搖頭,她婆婆什麽都好,家裏的家務也都搶著幹,就是太節省,不舍得花錢,見到別人家花錢都要忍不住說兩句。


    這邊,送貨的人幫著把縫紉機和收音機搬到西屋,還提醒他們不要忘了去給自行車上牌。


    之後結清了送貨的費用,就由楊西岑送他們出去了。


    回來的時候,楊西岑順便去供銷社把毛線拿了回來,劉玲還勻給他們三斤瑕疵品毛線。


    郵局裏的包裹也取回來了。


    包裹是陳兵寄的,東西是陳母準備的。


    裏麵有兩瓶桃子罐頭,是陳母之前自己做的,一共就做了五瓶,因為陳母嫌浪費糖。


    現在能吃了,一下子給她寄過來了兩瓶。


    除了罐頭,還有家裏曬的菜幹和山貨,說是給她留著冬天加菜。


    陳舒看了眼外麵橘色的夕陽,把菜幹和山貨收了起來。


    他們家院子裏種菜種的晚,都是些應季的菜。


    現在還有吳春杏時不時接濟她一把菜,冬天的時候確實需要這些菜幹改善一下口味。


    包裹裏還有兩隻醃好風幹的野雞,說是陳兵回家的時候,上山打到的。


    陳舒拿了一隻風幹雞出來,準備蒸一蒸,晚上吃頓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給退伍軍人後,我去隨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點L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點L並收藏嫁給退伍軍人後,我去隨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