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反饋
嫁給退伍軍人後,我去隨軍了 作者:十點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舒的月子坐了一個半月,本來楊西岑和孫大娘是想讓她坐夠兩個月的。
理由是懷一個孩子坐一個月,懷兩個孩子當然要坐兩個月。
還好當時許婉已經出月子了,陳舒拉著許婉和兩人科普,據理力爭,才讓他們改變主意。
陳舒出月子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了,天氣最熱的時候。
中午吃完飯,她直接讓孫大娘幫她燒了兩大鍋熱水,把全身都搓了兩遍,感覺整個人瞬間輕了十斤。
洗完澡,換了身藍白格子襯衫短袖,搬了個小板凳坐在太陽底下。
這會兒太陽毒,坐一會兒,頭發很快就被曬幹了。
孫大娘推著小推車把陳陳和泱泱推到堂屋門口的位置。
“舒舒,你坐過來點兒,外麵的陽光太刺眼了。”
陳舒搬著小板凳挪到小推車旁邊坐下。
這個小推車還是楊西岑在陳舒坐月子的時候做的。
沒事的時候,就把兩個小家夥放在小推車裏,來回的推一推,陳陳和泱泱在車子裏感受到晃動,就會開心的搖晃小手。
陳舒坐在小推車旁邊,看著躺在裏麵的兩個白白胖胖的肉團子,嘴角漾起溫柔的弧度。
陳陳和泱泱看到陳舒笑,也張著小嘴露出無齒的笑。
孫大娘:“陳陳和泱泱長得真好看,你看這眼睛,又大又圓,還有這小鼻子挺的喲。”
陳陳的眼睛長得像陳舒,有點偏向圓圓的杏眼,但眼尾的雙眼皮又帶了點弧度,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滿是清澈水潤。
每次這個小家夥鬧人的時候,看到這雙眼睛,就什麽都想原諒他。
泱泱的眼睛比較像楊西岑,很典型的丹鳳眼,眼睛細長但不小,眼尾上揚較為明顯。
這樣的眼型放在楊西岑身上,不笑的時候,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但泱泱還小,長得可可愛愛,眼睛自然放大,褐色的瞳孔看得人心都要化了。
孫大娘的話剛好被從外麵進來的馮大娘聽見。
馮大娘抱著小葉子,隨聲附和:“可不是嘛,咱們這三個小娃娃都是惹人喜歡的。”
陳舒看見馮大娘自己抱著小葉子,問道:“馮姨,婉婉呢?在家幹嘛呢?”
馮大娘:“婉婉去醫院銷假了,準備明天回去上班呢。”
孫大娘:“她這才出月子多久啊,怎麽不在家多歇會兒?”
“還不到兩個月呢,我也這麽說呢,婉婉怕在家待久了以後去上班的時候,她舍不得小葉子,小葉子也離不開她,幹脆早點去上班,母子倆都適應適應。”
“那小葉子喝奶怎麽辦?是斷奶喝奶粉還是?”
陳舒覺得許婉考慮的很有道理,她現在看著陳陳和泱泱,母愛都要溢出來,是一點也舍不得跟兩個小家夥分開。
還好她的工作在家就能做,不然她也得跟許婉一樣,早點去複工,在家時間越長,越不想離開兩個孩子。
“喝奶粉,要是哭鬧的話,我就抱著小葉子去找婉婉。
反正咱們這離醫院近,來回也方便。”
“也是。”陳舒提議道:“那以後馮姨你沒事就帶著小葉子來和陳陳泱泱玩。”
“那是肯定的,有陳陳和泱泱陪著,小葉子肯定會好很多。”
“......”
三個人坐在堂屋聊天,時不時逗逗小孩。
“陳舒同誌在家嗎?”
一個綠色衣服的小夥子站在大門口問道。
是郵局的工作人員,負責通知有信件和包裹的。
陳舒經常有信和包裹寄來,對他已經認個臉熟了,隻是一直沒說得上幾句話。
陳舒站起身來,應道:“在,我就是。”
“郵局有你的信和包裹,請盡快去取。”
陳舒正想著,打過這麽多次照麵了,這大熱天的,好歹讓人進來喝杯茶。
她剛應了一聲“好”,還沒來得及說下一句,小夥子轉身就走了,雷厲風行的姿態,不留一片衣角。
陳舒維持著招手的姿勢,一動不動。
......行吧。
孫大娘注意到陳舒抬起的手了,笑著跟馮大娘道:“這小夥子每次都走這麽快,跟後麵有狗攆似的。”
她在陳舒家這幾個月,好幾次小夥子來通知的時候,都是她迎的,那速度真的是讓人來不及反應。
馮大娘也笑:“說明敬業啊,我們家那塊的郵遞員每次都磨磨唧唧的,哪像這小夥子,有前途。”
陳舒自然的把手放下,摸了摸陳陳和泱泱的小臉:“大姨,馮姨,你們倆接著嘮,我去郵局看看。”
孫大娘:“現在就去嗎?”
陳舒肯定的點頭:“對,我在家都快憋死了,出去溜達一圈,放放風。”
“行,那你去吧,我會把陳陳和泱泱照顧好的。”
這一個多月,陳舒幾乎是每天都看著孫大娘照顧陳陳和泱泱。
孫大娘每天給他們喂奶粉,換尿布,陳陳和泱泱半夜裏要是哭鬧了,孫大娘也會過來幫忙哄,把他們照顧的幹幹淨淨的,她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衣服是新換的,不用另外換了,陳舒把頭發一紮,直接就出了門。
一走出家門,哪怕太陽還惹眼的緊,走動起來,身上的汗就出來了,陳舒也覺得舒坦。
這外麵的空氣就是比家裏的新鮮。
陳舒走得很慢,時隔一個多月再次踏出家門,她不準備那麽快回去。
出了家門,路上遇到的一棵小草都是那麽別致。
走到廣場的時候,陳舒和正在跟人聊八卦的李秋菊對視上,笑眯眯的衝著她搖搖手。
嗨。
李秋菊立刻扭過頭去不看她,跟旁邊的人說話:“啊?什麽?你說的是哪家?……”
她今天出門忘記看黃曆了,竟然碰見了這個狠角色。
在李秋菊看來,陳舒摔倒一次,隻扭傷了手腕,一兩個月就好了。
但卻一下子就把周梅和周蘭這兩姐妹給弄下放了。
一個判了十年,一個判了一年,有了這段經曆,以後哪還有好男人願意娶她們?一輩子就這麽毀了。
這手段簡直是令人聞風喪膽。
李秋菊發誓,她以後再也不敢招惹她了。
其實,李秋菊心裏也是有氣的。
她巴結了周梅這麽久,周梅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給她。
謠言她幫周梅傳了,到頭來,她當眾念檢討,周梅卻一點事都沒有。
要不是顧忌著周梅給薛副團長吹枕邊風,給她男人使下絆子,她非得把周梅給供出來不可。
現在周梅被離婚,還下放一年,李秋菊心裏憋悶的氣都爽快了不少。
陳舒見李秋菊不搭理她也不在意,繼續往郵局的方向走去。
到了郵局,陳舒在櫃台前排隊,取了自己的信。
包裹她沒取。
根據陳舒的經驗,無論是誰寄來的,她的包裹從來就沒有小號的。
她今天隻想走著溜達溜達,等回頭再騎著自行車來取。
信都是程遠寄過來的,這次寄來的信有點多,足足有四封信,每一封都是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裝的是什麽?
不會是催稿的吧?
陳舒有點心虛。
自從坐月子前把中卷寫完,寄了過去,她就沒再繼續寫了。
算算時間,差不多有兩個月了。
咳,她不是故意不寫的,坐月子那麽難受,哪有心情寫東西啊?
陳舒懷著忐忑的心情拆開了一封信。
裏麵的紙是折疊起來的,陳舒將紙張展開。
《女知青》重印......
陳舒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不是催更的,是來給她送小錢錢的。
陳舒仔細看了下,她的《女知青》要重印了,重印五萬本,出版社主動把版稅從百分之二提升到了百分之三。
這麽一來,稿費就是六百塊。
這次出版的連環畫數量隻是第一次的一半,但稿費隻比第一次少了兩百。
美滋滋~
第二封信算是程遠的反饋。
程遠說,《洪水來臨時》很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洪水來臨時》是在程遠所在出版社的雜誌期刊《九月》上麵連載的。
剛開始連載的時候,程遠拿了一本,給了他們大院裏的孩子,想看看他們對這個小說的看法。
結果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幾個孩子都開始攢零花錢買《九月》了。
孩子們零花錢不多,就輪著買,或者湊錢買,然後大家一起傳著看。
他幾個鄰居家有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點的初高中生會在一起討論小說情節。
討論小說裏洪水來臨前,主人公一家的溫馨生活,和洪水來臨時候,在這個小山村,主人公一家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在一起稱讚大隊長盡職盡責,在麵臨洪水時,大隊長臨危不亂,組織生產隊裏的青壯年們去救援被困在家裏的大隊。
他們會在一起批判,在麵臨糧食危機時,那些隻顧著自己卻搶走了他人糧食的人,說他們沒有一點良知。
尤其是洪水來臨時,逆流而上的軍人,孩子們每次討論起來,清澈的眼睛裏滿是崇拜和敬仰。
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沒有零花錢,也看不懂字,就天天纏著大院裏的哥哥姐姐給他們講這個故事,還會一起過家家。
小孩子會為了誰扮演大隊長,誰扮演救人的勇士和軍人,上演一番爭論大戰。
而那些壞人是沒有人願意演的。
往往這個時候,就會進行一場剪刀石頭布,輸的人就隻能苦兮兮的演壞人了。
......
由於《洪水來臨時》還在連載中,在等待連載的時候,程遠就成了孩子們圍攻的對象。
大家都是鄰居,自然是知道程遠在京海出版社工作,聰明的孩子被家長一番點撥,還知道了程遠就是寫《洪水來臨時》的作者陳舒的編輯。
大一點的孩子比較矜持,倒是還好,小點的孩子們天天纏著程遠問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是什麽?
主人公一家得救了嗎?
狗狗真的會遊泳嗎?
......
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好奇心更是旺盛,程遠被問的一度不敢回家。
陳舒看了程遠的信,笑的樂不可支。
一方麵是高興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大家喜歡,一方麵是嘲笑程遠。
讓他天天給她催稿!
活該!
天知道她坐月子這段時間,程遠寄過來多少催稿的信。
他倒是還知道她是個正在坐月子的產婦,隻是在信中一再叮囑,讓她好好坐月子,一出月子就趕緊開始寫。
生產隊的牛還能歇一歇呢,程遠是真不拿她當人啊。
陳舒又打開第三封,嗯,果不其然,催稿的,不看!
她緊接著又打開了最後一封。
這封信裏是《洪水來臨時》的簽約合同。
自從《女知青》穩定連載後,陳舒都是直接投給程遠。
投給一家,就不用她來回去篩選投稿的對象了,同時,固定一家出版社,也可以更好的跟出版社達成合作,讓出版社不用擔心她跑路,從而在她的文章和小說上傾斜資源。
就比如《女知青》重印增加的版稅,以及這次《洪水來臨時》的出版合同。
合同上寫,京海出版社準備把《洪水來臨時》上中兩卷,一次性各出版二十萬冊,版稅也是百分之三。
單價是一本四毛錢。
一般來說,小說的單價會比連環畫便宜點,因為連環畫繪畫著實要耗費不少功夫。
但《洪水來臨時》字數比《女知青》多的多,所以定價也達到了四毛錢。
這麽算來,《洪水來臨時》上中兩卷一共出版四十萬本,她可以拿到......
x0.4x0.03=4800
陳舒:“!!!”
老天奶!
她要暴富了!
陳舒興奮的在原地轉了個圈,緊接著把合同放在信封裏,跑回家去。
陳舒跑得太快,沒注意到身後的黃主任。
黃主任是要去軍嫂家裏做思想工作的,看到陳舒突然想起來件事。
剛想喊她,就見陳舒原地轉了個圈,看著還挺高興的,然後跑得比兔子還快,一溜煙就沒影了。
黃主任搖搖頭,現在的小年輕啊。
算了,下次再說吧,反正也不急。
陳舒小跑了一段路,跑得有點累,就停下來了,畢竟一年多沒怎麽跑過步了,體力跟不上。
她慢慢的走著回了家。
到家的時候,馮大娘已經抱著小葉子回家了。
孫大娘在給陳陳和泱泱泡奶粉,泡好了後,一個小家夥一個奶瓶,放在他們嘴邊,幫他們扶著,讓他們喝。
陳舒走過去,從孫大娘手中接過泱泱的奶瓶。
“舒舒回來啦?”孫大娘觀察了下陳舒,發現她嘴角都快翹到耳邊了,好奇的開口:“怎麽這麽高興?遇見什麽好事了?”
“我的小說要出版啦!”
雖然不是第一次了,但陳舒的熱情絲毫不減。
“出版?是跟書店裏的書一樣嗎?”
陳舒有點小傲嬌:“當然。”
“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孫大娘是知道陳舒在寫小說的,有次陳舒寄信的時候,還是她陪著去的。
知道陳舒的小說要出版,孫大娘與有榮焉,“剛好你今天出月子,我早上買了點肉,咱們給你慶祝慶祝。”
她想了想,“你喜歡吃排骨,出月子了,就不燉湯了,我給你紅燒了吧?
我還買了裏脊肉,給你做魚香肉絲怎麽樣?”
理由是懷一個孩子坐一個月,懷兩個孩子當然要坐兩個月。
還好當時許婉已經出月子了,陳舒拉著許婉和兩人科普,據理力爭,才讓他們改變主意。
陳舒出月子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了,天氣最熱的時候。
中午吃完飯,她直接讓孫大娘幫她燒了兩大鍋熱水,把全身都搓了兩遍,感覺整個人瞬間輕了十斤。
洗完澡,換了身藍白格子襯衫短袖,搬了個小板凳坐在太陽底下。
這會兒太陽毒,坐一會兒,頭發很快就被曬幹了。
孫大娘推著小推車把陳陳和泱泱推到堂屋門口的位置。
“舒舒,你坐過來點兒,外麵的陽光太刺眼了。”
陳舒搬著小板凳挪到小推車旁邊坐下。
這個小推車還是楊西岑在陳舒坐月子的時候做的。
沒事的時候,就把兩個小家夥放在小推車裏,來回的推一推,陳陳和泱泱在車子裏感受到晃動,就會開心的搖晃小手。
陳舒坐在小推車旁邊,看著躺在裏麵的兩個白白胖胖的肉團子,嘴角漾起溫柔的弧度。
陳陳和泱泱看到陳舒笑,也張著小嘴露出無齒的笑。
孫大娘:“陳陳和泱泱長得真好看,你看這眼睛,又大又圓,還有這小鼻子挺的喲。”
陳陳的眼睛長得像陳舒,有點偏向圓圓的杏眼,但眼尾的雙眼皮又帶了點弧度,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滿是清澈水潤。
每次這個小家夥鬧人的時候,看到這雙眼睛,就什麽都想原諒他。
泱泱的眼睛比較像楊西岑,很典型的丹鳳眼,眼睛細長但不小,眼尾上揚較為明顯。
這樣的眼型放在楊西岑身上,不笑的時候,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但泱泱還小,長得可可愛愛,眼睛自然放大,褐色的瞳孔看得人心都要化了。
孫大娘的話剛好被從外麵進來的馮大娘聽見。
馮大娘抱著小葉子,隨聲附和:“可不是嘛,咱們這三個小娃娃都是惹人喜歡的。”
陳舒看見馮大娘自己抱著小葉子,問道:“馮姨,婉婉呢?在家幹嘛呢?”
馮大娘:“婉婉去醫院銷假了,準備明天回去上班呢。”
孫大娘:“她這才出月子多久啊,怎麽不在家多歇會兒?”
“還不到兩個月呢,我也這麽說呢,婉婉怕在家待久了以後去上班的時候,她舍不得小葉子,小葉子也離不開她,幹脆早點去上班,母子倆都適應適應。”
“那小葉子喝奶怎麽辦?是斷奶喝奶粉還是?”
陳舒覺得許婉考慮的很有道理,她現在看著陳陳和泱泱,母愛都要溢出來,是一點也舍不得跟兩個小家夥分開。
還好她的工作在家就能做,不然她也得跟許婉一樣,早點去複工,在家時間越長,越不想離開兩個孩子。
“喝奶粉,要是哭鬧的話,我就抱著小葉子去找婉婉。
反正咱們這離醫院近,來回也方便。”
“也是。”陳舒提議道:“那以後馮姨你沒事就帶著小葉子來和陳陳泱泱玩。”
“那是肯定的,有陳陳和泱泱陪著,小葉子肯定會好很多。”
“......”
三個人坐在堂屋聊天,時不時逗逗小孩。
“陳舒同誌在家嗎?”
一個綠色衣服的小夥子站在大門口問道。
是郵局的工作人員,負責通知有信件和包裹的。
陳舒經常有信和包裹寄來,對他已經認個臉熟了,隻是一直沒說得上幾句話。
陳舒站起身來,應道:“在,我就是。”
“郵局有你的信和包裹,請盡快去取。”
陳舒正想著,打過這麽多次照麵了,這大熱天的,好歹讓人進來喝杯茶。
她剛應了一聲“好”,還沒來得及說下一句,小夥子轉身就走了,雷厲風行的姿態,不留一片衣角。
陳舒維持著招手的姿勢,一動不動。
......行吧。
孫大娘注意到陳舒抬起的手了,笑著跟馮大娘道:“這小夥子每次都走這麽快,跟後麵有狗攆似的。”
她在陳舒家這幾個月,好幾次小夥子來通知的時候,都是她迎的,那速度真的是讓人來不及反應。
馮大娘也笑:“說明敬業啊,我們家那塊的郵遞員每次都磨磨唧唧的,哪像這小夥子,有前途。”
陳舒自然的把手放下,摸了摸陳陳和泱泱的小臉:“大姨,馮姨,你們倆接著嘮,我去郵局看看。”
孫大娘:“現在就去嗎?”
陳舒肯定的點頭:“對,我在家都快憋死了,出去溜達一圈,放放風。”
“行,那你去吧,我會把陳陳和泱泱照顧好的。”
這一個多月,陳舒幾乎是每天都看著孫大娘照顧陳陳和泱泱。
孫大娘每天給他們喂奶粉,換尿布,陳陳和泱泱半夜裏要是哭鬧了,孫大娘也會過來幫忙哄,把他們照顧的幹幹淨淨的,她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衣服是新換的,不用另外換了,陳舒把頭發一紮,直接就出了門。
一走出家門,哪怕太陽還惹眼的緊,走動起來,身上的汗就出來了,陳舒也覺得舒坦。
這外麵的空氣就是比家裏的新鮮。
陳舒走得很慢,時隔一個多月再次踏出家門,她不準備那麽快回去。
出了家門,路上遇到的一棵小草都是那麽別致。
走到廣場的時候,陳舒和正在跟人聊八卦的李秋菊對視上,笑眯眯的衝著她搖搖手。
嗨。
李秋菊立刻扭過頭去不看她,跟旁邊的人說話:“啊?什麽?你說的是哪家?……”
她今天出門忘記看黃曆了,竟然碰見了這個狠角色。
在李秋菊看來,陳舒摔倒一次,隻扭傷了手腕,一兩個月就好了。
但卻一下子就把周梅和周蘭這兩姐妹給弄下放了。
一個判了十年,一個判了一年,有了這段經曆,以後哪還有好男人願意娶她們?一輩子就這麽毀了。
這手段簡直是令人聞風喪膽。
李秋菊發誓,她以後再也不敢招惹她了。
其實,李秋菊心裏也是有氣的。
她巴結了周梅這麽久,周梅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給她。
謠言她幫周梅傳了,到頭來,她當眾念檢討,周梅卻一點事都沒有。
要不是顧忌著周梅給薛副團長吹枕邊風,給她男人使下絆子,她非得把周梅給供出來不可。
現在周梅被離婚,還下放一年,李秋菊心裏憋悶的氣都爽快了不少。
陳舒見李秋菊不搭理她也不在意,繼續往郵局的方向走去。
到了郵局,陳舒在櫃台前排隊,取了自己的信。
包裹她沒取。
根據陳舒的經驗,無論是誰寄來的,她的包裹從來就沒有小號的。
她今天隻想走著溜達溜達,等回頭再騎著自行車來取。
信都是程遠寄過來的,這次寄來的信有點多,足足有四封信,每一封都是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裝的是什麽?
不會是催稿的吧?
陳舒有點心虛。
自從坐月子前把中卷寫完,寄了過去,她就沒再繼續寫了。
算算時間,差不多有兩個月了。
咳,她不是故意不寫的,坐月子那麽難受,哪有心情寫東西啊?
陳舒懷著忐忑的心情拆開了一封信。
裏麵的紙是折疊起來的,陳舒將紙張展開。
《女知青》重印......
陳舒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不是催更的,是來給她送小錢錢的。
陳舒仔細看了下,她的《女知青》要重印了,重印五萬本,出版社主動把版稅從百分之二提升到了百分之三。
這麽一來,稿費就是六百塊。
這次出版的連環畫數量隻是第一次的一半,但稿費隻比第一次少了兩百。
美滋滋~
第二封信算是程遠的反饋。
程遠說,《洪水來臨時》很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洪水來臨時》是在程遠所在出版社的雜誌期刊《九月》上麵連載的。
剛開始連載的時候,程遠拿了一本,給了他們大院裏的孩子,想看看他們對這個小說的看法。
結果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幾個孩子都開始攢零花錢買《九月》了。
孩子們零花錢不多,就輪著買,或者湊錢買,然後大家一起傳著看。
他幾個鄰居家有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點的初高中生會在一起討論小說情節。
討論小說裏洪水來臨前,主人公一家的溫馨生活,和洪水來臨時候,在這個小山村,主人公一家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在一起稱讚大隊長盡職盡責,在麵臨洪水時,大隊長臨危不亂,組織生產隊裏的青壯年們去救援被困在家裏的大隊。
他們會在一起批判,在麵臨糧食危機時,那些隻顧著自己卻搶走了他人糧食的人,說他們沒有一點良知。
尤其是洪水來臨時,逆流而上的軍人,孩子們每次討論起來,清澈的眼睛裏滿是崇拜和敬仰。
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沒有零花錢,也看不懂字,就天天纏著大院裏的哥哥姐姐給他們講這個故事,還會一起過家家。
小孩子會為了誰扮演大隊長,誰扮演救人的勇士和軍人,上演一番爭論大戰。
而那些壞人是沒有人願意演的。
往往這個時候,就會進行一場剪刀石頭布,輸的人就隻能苦兮兮的演壞人了。
......
由於《洪水來臨時》還在連載中,在等待連載的時候,程遠就成了孩子們圍攻的對象。
大家都是鄰居,自然是知道程遠在京海出版社工作,聰明的孩子被家長一番點撥,還知道了程遠就是寫《洪水來臨時》的作者陳舒的編輯。
大一點的孩子比較矜持,倒是還好,小點的孩子們天天纏著程遠問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是什麽?
主人公一家得救了嗎?
狗狗真的會遊泳嗎?
......
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好奇心更是旺盛,程遠被問的一度不敢回家。
陳舒看了程遠的信,笑的樂不可支。
一方麵是高興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大家喜歡,一方麵是嘲笑程遠。
讓他天天給她催稿!
活該!
天知道她坐月子這段時間,程遠寄過來多少催稿的信。
他倒是還知道她是個正在坐月子的產婦,隻是在信中一再叮囑,讓她好好坐月子,一出月子就趕緊開始寫。
生產隊的牛還能歇一歇呢,程遠是真不拿她當人啊。
陳舒又打開第三封,嗯,果不其然,催稿的,不看!
她緊接著又打開了最後一封。
這封信裏是《洪水來臨時》的簽約合同。
自從《女知青》穩定連載後,陳舒都是直接投給程遠。
投給一家,就不用她來回去篩選投稿的對象了,同時,固定一家出版社,也可以更好的跟出版社達成合作,讓出版社不用擔心她跑路,從而在她的文章和小說上傾斜資源。
就比如《女知青》重印增加的版稅,以及這次《洪水來臨時》的出版合同。
合同上寫,京海出版社準備把《洪水來臨時》上中兩卷,一次性各出版二十萬冊,版稅也是百分之三。
單價是一本四毛錢。
一般來說,小說的單價會比連環畫便宜點,因為連環畫繪畫著實要耗費不少功夫。
但《洪水來臨時》字數比《女知青》多的多,所以定價也達到了四毛錢。
這麽算來,《洪水來臨時》上中兩卷一共出版四十萬本,她可以拿到......
x0.4x0.03=4800
陳舒:“!!!”
老天奶!
她要暴富了!
陳舒興奮的在原地轉了個圈,緊接著把合同放在信封裏,跑回家去。
陳舒跑得太快,沒注意到身後的黃主任。
黃主任是要去軍嫂家裏做思想工作的,看到陳舒突然想起來件事。
剛想喊她,就見陳舒原地轉了個圈,看著還挺高興的,然後跑得比兔子還快,一溜煙就沒影了。
黃主任搖搖頭,現在的小年輕啊。
算了,下次再說吧,反正也不急。
陳舒小跑了一段路,跑得有點累,就停下來了,畢竟一年多沒怎麽跑過步了,體力跟不上。
她慢慢的走著回了家。
到家的時候,馮大娘已經抱著小葉子回家了。
孫大娘在給陳陳和泱泱泡奶粉,泡好了後,一個小家夥一個奶瓶,放在他們嘴邊,幫他們扶著,讓他們喝。
陳舒走過去,從孫大娘手中接過泱泱的奶瓶。
“舒舒回來啦?”孫大娘觀察了下陳舒,發現她嘴角都快翹到耳邊了,好奇的開口:“怎麽這麽高興?遇見什麽好事了?”
“我的小說要出版啦!”
雖然不是第一次了,但陳舒的熱情絲毫不減。
“出版?是跟書店裏的書一樣嗎?”
陳舒有點小傲嬌:“當然。”
“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孫大娘是知道陳舒在寫小說的,有次陳舒寄信的時候,還是她陪著去的。
知道陳舒的小說要出版,孫大娘與有榮焉,“剛好你今天出月子,我早上買了點肉,咱們給你慶祝慶祝。”
她想了想,“你喜歡吃排骨,出月子了,就不燉湯了,我給你紅燒了吧?
我還買了裏脊肉,給你做魚香肉絲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