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是我們常常用到的一個詞。我們原來有一個領導,就因為太愛使喚這個詞了,外號就叫“老但”。


    “但是”的意思,主要是做連詞,好像那把皮坎肩的碎皮子綴在一處的彩色絲線。多用在一句話的後半截,表示轉折語氣。


    比方說:你這次的考試成績不錯,但是——不能驕傲自滿。


    比方說:這地方的風景挺優美的,但是——離城裏太遠了點。


    比方說:這女孩身材相當好,但是皮膚太黑了些。


    等等。


    我不知道“但是”這個詞剛發明的時候,是不是對它的前半部和後半部的分量,一視同仁?也就是說,它隻是一個公平的紐帶,並不偏著誰向著誰。可惜在長期的運用過程中,“但是”這個詞,成了類似音樂簡譜中附點的標記,把後麵半拍的節奏,挪到前麵去了。當人們看到這個詞的時候,無論在“但是”的前麵,堆積了多少美好的說明,都像碰上鹽酸的汙垢,冒了些泡沫,就沒了蹤影。人們記住的總是“但是”後麵的轉折,如同好不容易爬上高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但是”這個陡峭的下坡,不由分說把你擄住,一下就滑到了穀底。


    於是,“但是”就幾乎成了貶義的先兆。隻要一出現,氣氛就大變。它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藥包的細麻繩,成了馬上有冷水潑麵的前奏曲。“但是”讓你打了個激靈,立馬把“但是”前麵的溫暖忘了,隻有抖擻起精神,準備迎擊撲麵而來的頓挫。


    “但是”便在這種頻頻警戒的氣氛中,削減了平凡的聯結之意,增添了沮喪的灰色意味。


    其實,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過是強調事情還有另一方麵。可惜日積月累的負麵暗示,使得“但是”這個預報一出現,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績,輕慢了進步,貶斥了攀升。


    一位心理學專家講學時說,她主張大家從此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時”。


    比如,我們形容天氣的時候,早先是這樣說:今天的太陽很好,但是風很大。


    今後可以改成:今天的太陽很好,同時風很大。


    當你最初看這兩句話的時候,好像沒有多大的分別。你不要急,輕聲地多念幾遍,那分量和語氣的差異,就體味出來了。


    但是風很大——會使人的情緒向糟糕那一麵傾斜,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覺著太陽好是件不值得太高興的事情,風大才是關鍵。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風就把陽光打敗了。


    同時風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觀,好似一個導遊小姐,在指點我們注意了某一種情形之後,又把她手中的金屬棒,向另一個方向示去。前言餘音嫋嫋,後語也言之鑿鑿。不偏不倚,公允而平整。它使我們的心神安定,目光精準,兩側都觀察得到,頭腦中自有定奪。


    一詞之差,它的背後,是怎樣看待世界和自身。


    我們絕不文過飾非,也不誇大其詞。好比是花和蟲子,一並存在。我們的眼光降落在哪裏?


    降落在花叢中?降落在蟲背上?


    “但是”,是一麵偏光鏡,把我們的目光聚焦在蟲子上。花園裏花朵很美麗,“但是”把蟲子的影子放大。


    “同時”,是一個透明的水晶球,把我們均衡地分散在兩方麵。花園裏花朵很美麗,“同時”,它也提示尚有蟲子。


    “但是”和“同時”,誰更持重和完整,更有利於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和對主觀判斷的把持,想必會有公論。


    如此討論,仿佛和一個簡單的連詞過不去,有悖恕道。不過,這不單是如何連接上下兩句話的問題,在詞的背後隱伏著思維方式。


    當我嚐試著用“同時”代替“但是”以後,一天兩天,似也看不出多大的變化。可時間長了,我發現自己比較地多了勇氣,因為我的精神得到了補給和嗬護。我發現自己比較地對人友善,因為我更明確地發現了他人的長處和優異。我發現自己較為敏捷地從跌倒的地上爬起,因為我看到了溝坎也看到了轍印。我發現自己多了寬容和慈悲,因為每當我意識到不足的時刻,都同時給自己鼓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大程度逼近真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畢淑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畢淑敏並收藏最大程度逼近真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