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老宅。
長安走了以後,老周氏對著那條大魚撇了撇嘴,從鼻子裏哼了一聲。
這算啥,昨天剛落了她的麵子,今天送條魚過來,這就算完了麽,那點心呢,為啥不給她送來!
她扁扁嘴:“你們誰要吃誰吃,反正我不吃。”
大兒媳婦周氏看了一看公爹,見他沒說什麽,就笑著將魚端到廚下熱去了。
雖然村裏有河,可裏麵隻有小魚小蝦,這麽大的魚可不常見,好歹也是肉呢!
劉有糧見兒媳婦走了,才對老妻說道:“你跟孩子置什麽氣,昨天在大路上就那麽鬧了起來,除了讓人看笑話,還能有啥用?”
老周氏怒道:“嗬,他們做的不對,還不許我說啦,放著自家的牛車不用,跑去借人家家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們不肯借呢!”
劉有糧無奈道:“那他們要是真的過來借車,說是要去縣城,你肯借嗎?”
老周氏差點脫口而出“不借”倆字,可隨即就忍住了,嘟囔道:“都沒來借,咋知道我肯不肯呢,那群小崽子就是沒把咱們放在眼裏,自從分家以後,跟咱越走越遠,真像是兩家人了!”
劉有糧都不知道該說老妻什麽好。
孩子來借車,你不肯,孩子不來借,你又生氣,這讓人家該如何是好呢!
至於老妻說的兩家人那話,他也沒辦法。
其實,自從二兒子一家分出去以後,他就隱隱有些後悔,後悔以前做的太過,隻顧著有出息有本事的長子一家,將二兒子一家壓的太狠。
其實他原本是想著,先把老大一家供出來,大房有出息了,再提攜老二一家。
可他沒想到,二兒子根本不明白他的苦心,隻看到了自己對老大的好,覺得自己偏心太過。
老二提出要分家的時候,細數了這些年來他和妻兒所受的委屈,劉有糧這才知道,二兒子這些年來對他積攢了這麽多的失望。
他當時看著老二一頭撞到桌子角上,頭上血刺呼啦的,就覺得心驚膽戰。
來給兒子治傷的老大夫說,這幸好是被及時拉了一把,卸去了一部分力道,不然頭上的洞更大,草木灰都止不住,不用等他人到,血就流幹,人就死了,也不用治了。
他這才知道,老二要分家的心如此堅持,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一條命!
罷了,罷了,都鬧到這一步了,再硬湊在一起也沒法子和平共處,幹脆分了算了。
沒想到的是,分家不過才半年,老二人就沒了。
他跟老伴白發人送黑發人,自然傷心難過,老伴更是悲憤交加,覺得也許不分家,二兒興許就不會死。
老婆子將心裏的一幹怨氣,都轉嫁到了二兒媳和二房的幾個孫子身上。
他勸過,說過,卻都沒什麽用,也隻能任由她去了.
罷了,老子年紀大了,就讓二房的小輩多擔待點吧!
雖然陳翠覺得一大早吃紅燒肉油膩,可幾個孩子卻不嫌棄,各個對著肉片子吃的噴香,一旁的油渣炒白菜也是非常受歡迎。
陳翠吃不下紅燒肉,但是油渣白菜還是能吃的。
她給歲歲蒸了大半碗雞蛋羹,一勺勺的喂著吃。
這種不怎麽需要咀嚼的食物她吃的更歡了,雞蛋羹進了嘴裏,小嘴稍微動幾下就咽了下去,然後張嘴等著下一口。
早飯之後,陳翠宣布了今天的任務:上山去砍樹,然後拖回家來試驗燒炭。
“要胳膊粗細的那種,太粗或者太細了都不行。”陳翠說道。
“娘,我聽說人家燒炭都是要起炭窯的,咱家又沒有窯,咋燒出炭啊?”長平不解的問道。
陳翠無奈的搖頭:“這是你爹告訴我的法子,至於究竟行不行,我也不知道,先砍點回來試試看吧,如果不行的話就當柴燒了吧。”
其實陳翠心裏是知道這法子是肯定行的,她親眼見到別人操作過,能確保成功。
隻是,她現在不能表露出這種信心,以免讓他們覺出不對勁來。
見陳翠似乎都沒有抱什麽希望,三個孩子就更別說了。
隻是他們習慣了聽父母的話,爹沒了之後就聽娘的話,這個觀念已經刻在了他們腦子裏,讓他們不會輕易的反對娘做的決定。
再說了,不過就是砍樹枝而已,就當是砍柴了,快到冬天了,有多少柴火都不嫌多。
於是,最小的長富留在家裏看家和照顧妹妹,陳翠帶著兩個大兒子進了山。
其實,陳翠是有些不放心單獨把兩個孩子留在家裏的,可她又確實需要幫手,離了長平和長安不行,隻能讓長富關好門,守好門戶。
要是家裏的有狗就好了,這地方偏僻,真的需要條狗看門護院,以後再有需要孩子在家的時候,她也能放心些。
她決定過陣子就托人打聽,誰家有小狗崽子要送人的,抱一條回來養,從小喂起,更容易養熟。
娘三個進山以後,就按照長平的指引,沿著另一條路往西邊走去。
“那裏都是大樹,樹枝樹杈也粗,砍下來也不影響樹明年接著長,要是小樹的話,砍幾個這麽大的枝條下來說不定就死了。”
陳翠說燒炭最好用鐵櫟樹,紋理細密,木質堅硬,長平就指出了合適的地點,那裏有符合要求的樹。
長平在前麵帶路,陳翠和長安拿著斧頭跟在後麵。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三人來到了長平說的地方。
這裏的樹果然都很粗壯,陳翠挑了一棵大小合適的,選定了枝條,讓長平爬上樹,坐在樹杈上拿著斧子劈。
長安爬上了另一棵樹,拿著柴刀砍,雖然這樣效率稍微有點低,可總歸比一個人幹要快一些。
陳翠則在下麵切割整理砍下的樹杈,把他們初步分成合適的長度。
她看著在上麵辛苦砍樹的兒子們,心中既欣慰又心酸。
要不是無人可用,她也不想讓兩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做這些活。
等炭燒製成功了,家裏掙到了錢,她一定要好好的補償他們。
忙活了大半天,總算是弄了不少樹枝下來。
最後,三人把砍下來樹枝捆好,弄成了三捆,連拖帶拉的弄回了家。
長安走了以後,老周氏對著那條大魚撇了撇嘴,從鼻子裏哼了一聲。
這算啥,昨天剛落了她的麵子,今天送條魚過來,這就算完了麽,那點心呢,為啥不給她送來!
她扁扁嘴:“你們誰要吃誰吃,反正我不吃。”
大兒媳婦周氏看了一看公爹,見他沒說什麽,就笑著將魚端到廚下熱去了。
雖然村裏有河,可裏麵隻有小魚小蝦,這麽大的魚可不常見,好歹也是肉呢!
劉有糧見兒媳婦走了,才對老妻說道:“你跟孩子置什麽氣,昨天在大路上就那麽鬧了起來,除了讓人看笑話,還能有啥用?”
老周氏怒道:“嗬,他們做的不對,還不許我說啦,放著自家的牛車不用,跑去借人家家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們不肯借呢!”
劉有糧無奈道:“那他們要是真的過來借車,說是要去縣城,你肯借嗎?”
老周氏差點脫口而出“不借”倆字,可隨即就忍住了,嘟囔道:“都沒來借,咋知道我肯不肯呢,那群小崽子就是沒把咱們放在眼裏,自從分家以後,跟咱越走越遠,真像是兩家人了!”
劉有糧都不知道該說老妻什麽好。
孩子來借車,你不肯,孩子不來借,你又生氣,這讓人家該如何是好呢!
至於老妻說的兩家人那話,他也沒辦法。
其實,自從二兒子一家分出去以後,他就隱隱有些後悔,後悔以前做的太過,隻顧著有出息有本事的長子一家,將二兒子一家壓的太狠。
其實他原本是想著,先把老大一家供出來,大房有出息了,再提攜老二一家。
可他沒想到,二兒子根本不明白他的苦心,隻看到了自己對老大的好,覺得自己偏心太過。
老二提出要分家的時候,細數了這些年來他和妻兒所受的委屈,劉有糧這才知道,二兒子這些年來對他積攢了這麽多的失望。
他當時看著老二一頭撞到桌子角上,頭上血刺呼啦的,就覺得心驚膽戰。
來給兒子治傷的老大夫說,這幸好是被及時拉了一把,卸去了一部分力道,不然頭上的洞更大,草木灰都止不住,不用等他人到,血就流幹,人就死了,也不用治了。
他這才知道,老二要分家的心如此堅持,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一條命!
罷了,罷了,都鬧到這一步了,再硬湊在一起也沒法子和平共處,幹脆分了算了。
沒想到的是,分家不過才半年,老二人就沒了。
他跟老伴白發人送黑發人,自然傷心難過,老伴更是悲憤交加,覺得也許不分家,二兒興許就不會死。
老婆子將心裏的一幹怨氣,都轉嫁到了二兒媳和二房的幾個孫子身上。
他勸過,說過,卻都沒什麽用,也隻能任由她去了.
罷了,老子年紀大了,就讓二房的小輩多擔待點吧!
雖然陳翠覺得一大早吃紅燒肉油膩,可幾個孩子卻不嫌棄,各個對著肉片子吃的噴香,一旁的油渣炒白菜也是非常受歡迎。
陳翠吃不下紅燒肉,但是油渣白菜還是能吃的。
她給歲歲蒸了大半碗雞蛋羹,一勺勺的喂著吃。
這種不怎麽需要咀嚼的食物她吃的更歡了,雞蛋羹進了嘴裏,小嘴稍微動幾下就咽了下去,然後張嘴等著下一口。
早飯之後,陳翠宣布了今天的任務:上山去砍樹,然後拖回家來試驗燒炭。
“要胳膊粗細的那種,太粗或者太細了都不行。”陳翠說道。
“娘,我聽說人家燒炭都是要起炭窯的,咱家又沒有窯,咋燒出炭啊?”長平不解的問道。
陳翠無奈的搖頭:“這是你爹告訴我的法子,至於究竟行不行,我也不知道,先砍點回來試試看吧,如果不行的話就當柴燒了吧。”
其實陳翠心裏是知道這法子是肯定行的,她親眼見到別人操作過,能確保成功。
隻是,她現在不能表露出這種信心,以免讓他們覺出不對勁來。
見陳翠似乎都沒有抱什麽希望,三個孩子就更別說了。
隻是他們習慣了聽父母的話,爹沒了之後就聽娘的話,這個觀念已經刻在了他們腦子裏,讓他們不會輕易的反對娘做的決定。
再說了,不過就是砍樹枝而已,就當是砍柴了,快到冬天了,有多少柴火都不嫌多。
於是,最小的長富留在家裏看家和照顧妹妹,陳翠帶著兩個大兒子進了山。
其實,陳翠是有些不放心單獨把兩個孩子留在家裏的,可她又確實需要幫手,離了長平和長安不行,隻能讓長富關好門,守好門戶。
要是家裏的有狗就好了,這地方偏僻,真的需要條狗看門護院,以後再有需要孩子在家的時候,她也能放心些。
她決定過陣子就托人打聽,誰家有小狗崽子要送人的,抱一條回來養,從小喂起,更容易養熟。
娘三個進山以後,就按照長平的指引,沿著另一條路往西邊走去。
“那裏都是大樹,樹枝樹杈也粗,砍下來也不影響樹明年接著長,要是小樹的話,砍幾個這麽大的枝條下來說不定就死了。”
陳翠說燒炭最好用鐵櫟樹,紋理細密,木質堅硬,長平就指出了合適的地點,那裏有符合要求的樹。
長平在前麵帶路,陳翠和長安拿著斧頭跟在後麵。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三人來到了長平說的地方。
這裏的樹果然都很粗壯,陳翠挑了一棵大小合適的,選定了枝條,讓長平爬上樹,坐在樹杈上拿著斧子劈。
長安爬上了另一棵樹,拿著柴刀砍,雖然這樣效率稍微有點低,可總歸比一個人幹要快一些。
陳翠則在下麵切割整理砍下的樹杈,把他們初步分成合適的長度。
她看著在上麵辛苦砍樹的兒子們,心中既欣慰又心酸。
要不是無人可用,她也不想讓兩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做這些活。
等炭燒製成功了,家裏掙到了錢,她一定要好好的補償他們。
忙活了大半天,總算是弄了不少樹枝下來。
最後,三人把砍下來樹枝捆好,弄成了三捆,連拖帶拉的弄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