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陳翠和陳大河趕著牛車從村裏進進出出往返縣城,雖然每次都有意避開人,可總有那麽幾回被人撞見,這消息就在村裏慢慢傳開了。
劉有糧原本是村裏的富戶,劉二勇作為他的次子,雖然在家裏的地位沒法跟大哥比,可走出去人家看在他爹的份上,還是要賣幾分麵子的,又加上劉二勇本人也老實能幹,在村裏人緣很是不錯。
可因為劉二勇拚死要跟父母分家,早已成了村裏的異類,很多人覺得他不孝,為了個婆娘要死要活的,還將父母氣成那樣。
村裏的老人害怕兒孫有樣學樣,也這樣忤逆父母,就交代兒子不許跟劉二勇這種不著四六的人往來,於是,許多原本跟他交好的人就漸漸的不跟他一起了。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劉二勇分家的原因就是他大哥,因為兩家人過的日子實在是太天差地別了。
自從分家後,劉二勇跟他大哥那一房差不多算是決裂了,倆人在路上碰見都不怎麽說話,確切的說,是劉文德跟劉二勇打招呼,人家愛答不理,劉文德隻好無奈的歎氣搖頭。
很多人見了之後,越發的覺得劉二勇不曉事。
劉文德父子可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讀書人,倆人還都在縣城做事,自然格外有體麵。
大夥見了他們的態度也隱隱帶著奉承,劉二勇竟然放著這麽有出息的哥哥不交好,還執意要分開,可真是腦子糊塗了。
世人向來捧高踩低的,劉文德父子以後隻會越來越好,而劉二勇拖著病弱的婆娘和幾個孩子,住到了偏僻的破屋裏,兩方對立,誰高誰低,自然見分曉。
如今兩房成了隱隱對立的形勢,為了表示自己是站劉文德這一房的,很多人就自覺的和劉二勇劃了一道無形的界限。
所以,自從分家後,劉二勇一家人就成了村裏的邊緣人物,除了極少數的幾個人,大家對他的態度都帶著審視和批判,覺得他們一家不可交,就連孩子們出去玩,都會受到其他小孩的排斥。
這還是劉二勇在世時的情況呢,劉二勇死後,很多人更加認定這就是他不孝順父母的報應,不然一起服徭役的這麽多人,怎麽就二勇一個人橫死了呢!
村裏人覺著他們一家子身上都帶著晦氣,越發的遠離他們了。
這一家子就隻剩了寡婦和幾個沒長成的孩子,境況比從前更加不如。
而且,就算劉二勇死了,也不見劉家老宅對他們有什麽照應,看來是不可能修好了。
所以,在劉二勇下葬之後,他們家在村裏地地位就更加尷尬了。
不要以為農村人都淳樸,他們最會看人下菜,像是這種弱勢的家庭,在村裏本就是受人欺負和白眼的命。
之所以如今他們還沒被欺負到頭上,是因為劉二勇新喪,還沒過百日,他們沒有怎麽出門,所以表現的不是很明顯。
可陳翠對這種局勢看的分明,猜到了後續的可能,所以她才急於努力掙錢,改變這個家的現狀。
劉家老宅自然也得到了陳翠和陳大河趕著牛車進進出出的消息。
老周氏在家裏罵罵咧咧的,說陳翠不守婦道,不好好在家守孝,見天的往外跑,不知道做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要不是劉有糧攔著,她就要去陳翠家門口去罵了。
“你胡咧咧啥,人家不都說了麽,跟陳氏一起的那是長平他小舅,你胡說八道給她安上個壞名聲,讓別人說閑話,對咱家又有啥好處呢!”
劉有糧氣結,老婆子自從二勇沒了之後,變得比往日更加不可理喻,做事簡直不分青紅皂白,正經的事不幹,整天淨尋思那些有的沒的。
他將老婆子訓了一通,叫她不要再過問二房的事,聽到什麽也不用管,他心裏自有計較。
陳氏的人品他還是知道的,斷不會做出有辱門風的事來,如今他也沒心思管這些,因為家裏有更重要的事讓他操心。
他家的牛已經病了好些天了,半夜老叫喚,喂草料也不肯吃,就隻喝水,眼珠子紅通通的。
他狠心花了錢叫了鎮上的獸醫來看,開了藥吃了也不頂事,還是一天天的瘦下去,如今瘦的骨架子都顯現出來了。
獸醫也沒了法子,說這牛大概是就不活了,讓他趕緊賣了,要麽就等著它死了殺了賣肉。
劉有糧愁的夜裏睡不著覺,這頭牛買來七八年了,溫順聽話,幹活勤勤懇懇,從不尥蹶子,十幾畝地全靠它耕種。
如今這牛病成這個樣子,眼看著就要瘦成皮包骨了,他有心想賣了,一是不舍得,想再看看是不是有轉機,二是這牛這樣子也賣不上價,到時候也心疼。
唉,還是等過幾日文德回來了跟他商量商量看怎麽辦吧。
因為冬日天冷,家裏的牛又病了,沒法趕著牛車去接他們,劉文德父子已經在縣城一個多月沒回來了。
但過兩日就是十一月十六,那天是老周氏的五十五歲整生日,這倆人是必然要回來祝壽的。
如今劉有糧越發的倚重大兒子,凡事都要問過大兒之後再做決定,至於老婆子嘴裏說的二兒媳婦家的那些閑話,他隻當是耳旁風,聽過就算了。
他知道二兒子的家底,就他分家時給的那幾個錢,盤算著日子,二房也挨不了多久了。
他就等著他們花光花淨之後,上門來求,到時候他再教二兒媳婦和幾個孫子做人。
陳翠不知道劉有糧的打算,還在奇怪著為什麽直到現在老房那邊都沒任何反應。
當然,她並不是期待著老宅來找麻煩,他們沒有動作更好,如今她的燒炭事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不希望在這個關頭節外生枝。
自從陳家父子幾個回到家,與各自的媳婦溝通過之後,這個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同樣為燒炭事業而奮鬥。
隔天就是要進城送炭的日子,陳大河帶著陳山根一起 ,進了縣城。
這老頭不放心,總要親眼瞧過之後才算,當他看到兒子熟稔的跟雜貨店的老板打招呼,熟門熟路的把牛車趕去了後院。
等店裏的夥計把木炭卸下來稱重算錢之後,他們就拿到了五兩銀零三百個銅板。
看著沉甸甸的的銀子和銅板,陳山根的心也霎時變的火熱了起來。
劉有糧原本是村裏的富戶,劉二勇作為他的次子,雖然在家裏的地位沒法跟大哥比,可走出去人家看在他爹的份上,還是要賣幾分麵子的,又加上劉二勇本人也老實能幹,在村裏人緣很是不錯。
可因為劉二勇拚死要跟父母分家,早已成了村裏的異類,很多人覺得他不孝,為了個婆娘要死要活的,還將父母氣成那樣。
村裏的老人害怕兒孫有樣學樣,也這樣忤逆父母,就交代兒子不許跟劉二勇這種不著四六的人往來,於是,許多原本跟他交好的人就漸漸的不跟他一起了。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劉二勇分家的原因就是他大哥,因為兩家人過的日子實在是太天差地別了。
自從分家後,劉二勇跟他大哥那一房差不多算是決裂了,倆人在路上碰見都不怎麽說話,確切的說,是劉文德跟劉二勇打招呼,人家愛答不理,劉文德隻好無奈的歎氣搖頭。
很多人見了之後,越發的覺得劉二勇不曉事。
劉文德父子可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讀書人,倆人還都在縣城做事,自然格外有體麵。
大夥見了他們的態度也隱隱帶著奉承,劉二勇竟然放著這麽有出息的哥哥不交好,還執意要分開,可真是腦子糊塗了。
世人向來捧高踩低的,劉文德父子以後隻會越來越好,而劉二勇拖著病弱的婆娘和幾個孩子,住到了偏僻的破屋裏,兩方對立,誰高誰低,自然見分曉。
如今兩房成了隱隱對立的形勢,為了表示自己是站劉文德這一房的,很多人就自覺的和劉二勇劃了一道無形的界限。
所以,自從分家後,劉二勇一家人就成了村裏的邊緣人物,除了極少數的幾個人,大家對他的態度都帶著審視和批判,覺得他們一家不可交,就連孩子們出去玩,都會受到其他小孩的排斥。
這還是劉二勇在世時的情況呢,劉二勇死後,很多人更加認定這就是他不孝順父母的報應,不然一起服徭役的這麽多人,怎麽就二勇一個人橫死了呢!
村裏人覺著他們一家子身上都帶著晦氣,越發的遠離他們了。
這一家子就隻剩了寡婦和幾個沒長成的孩子,境況比從前更加不如。
而且,就算劉二勇死了,也不見劉家老宅對他們有什麽照應,看來是不可能修好了。
所以,在劉二勇下葬之後,他們家在村裏地地位就更加尷尬了。
不要以為農村人都淳樸,他們最會看人下菜,像是這種弱勢的家庭,在村裏本就是受人欺負和白眼的命。
之所以如今他們還沒被欺負到頭上,是因為劉二勇新喪,還沒過百日,他們沒有怎麽出門,所以表現的不是很明顯。
可陳翠對這種局勢看的分明,猜到了後續的可能,所以她才急於努力掙錢,改變這個家的現狀。
劉家老宅自然也得到了陳翠和陳大河趕著牛車進進出出的消息。
老周氏在家裏罵罵咧咧的,說陳翠不守婦道,不好好在家守孝,見天的往外跑,不知道做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要不是劉有糧攔著,她就要去陳翠家門口去罵了。
“你胡咧咧啥,人家不都說了麽,跟陳氏一起的那是長平他小舅,你胡說八道給她安上個壞名聲,讓別人說閑話,對咱家又有啥好處呢!”
劉有糧氣結,老婆子自從二勇沒了之後,變得比往日更加不可理喻,做事簡直不分青紅皂白,正經的事不幹,整天淨尋思那些有的沒的。
他將老婆子訓了一通,叫她不要再過問二房的事,聽到什麽也不用管,他心裏自有計較。
陳氏的人品他還是知道的,斷不會做出有辱門風的事來,如今他也沒心思管這些,因為家裏有更重要的事讓他操心。
他家的牛已經病了好些天了,半夜老叫喚,喂草料也不肯吃,就隻喝水,眼珠子紅通通的。
他狠心花了錢叫了鎮上的獸醫來看,開了藥吃了也不頂事,還是一天天的瘦下去,如今瘦的骨架子都顯現出來了。
獸醫也沒了法子,說這牛大概是就不活了,讓他趕緊賣了,要麽就等著它死了殺了賣肉。
劉有糧愁的夜裏睡不著覺,這頭牛買來七八年了,溫順聽話,幹活勤勤懇懇,從不尥蹶子,十幾畝地全靠它耕種。
如今這牛病成這個樣子,眼看著就要瘦成皮包骨了,他有心想賣了,一是不舍得,想再看看是不是有轉機,二是這牛這樣子也賣不上價,到時候也心疼。
唉,還是等過幾日文德回來了跟他商量商量看怎麽辦吧。
因為冬日天冷,家裏的牛又病了,沒法趕著牛車去接他們,劉文德父子已經在縣城一個多月沒回來了。
但過兩日就是十一月十六,那天是老周氏的五十五歲整生日,這倆人是必然要回來祝壽的。
如今劉有糧越發的倚重大兒子,凡事都要問過大兒之後再做決定,至於老婆子嘴裏說的二兒媳婦家的那些閑話,他隻當是耳旁風,聽過就算了。
他知道二兒子的家底,就他分家時給的那幾個錢,盤算著日子,二房也挨不了多久了。
他就等著他們花光花淨之後,上門來求,到時候他再教二兒媳婦和幾個孫子做人。
陳翠不知道劉有糧的打算,還在奇怪著為什麽直到現在老房那邊都沒任何反應。
當然,她並不是期待著老宅來找麻煩,他們沒有動作更好,如今她的燒炭事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不希望在這個關頭節外生枝。
自從陳家父子幾個回到家,與各自的媳婦溝通過之後,這個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同樣為燒炭事業而奮鬥。
隔天就是要進城送炭的日子,陳大河帶著陳山根一起 ,進了縣城。
這老頭不放心,總要親眼瞧過之後才算,當他看到兒子熟稔的跟雜貨店的老板打招呼,熟門熟路的把牛車趕去了後院。
等店裏的夥計把木炭卸下來稱重算錢之後,他們就拿到了五兩銀零三百個銅板。
看著沉甸甸的的銀子和銅板,陳山根的心也霎時變的火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