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糧接過錢袋,掂量著那分量,有些失望的問道:“既是店裏生意好,你們東家也沒說給你漲俸祿的事嗎?”
劉文德苦笑道:“爹,我們隻是家小酒樓,我的俸祿是前年才漲過的,這才隔了一年,不會這麽快再漲的,這種事東家不提,我也不好主動去說呀!”
劉有糧歎了口氣。
雖然今年大孫子不再念書,少了筆開銷,可地也分給二兒子家五畝,家裏也少了收入,相互一抵消,感覺還是他的損失更大。
原先能讓劉有糧得意的事有兩件,一是他家的地有十七畝,在村裏最多,二是他的兒子孫子都去了學堂念書,家裏早晚要出個有功名的人。
現在他隻剩下十二畝地,不再是全村最多的了,大孫子也暫時告別學業,去了鋪子裏做工。
如今他這兩個優勢全都沒了,怎麽能不讓他失落。
想到大孫子,劉有糧想到自從兒子孫子歸家,他隻見了長盛一麵,到現在還不見他人影,不由問道:“長盛呢,他怎麽沒過來。”
“爹,長盛他還在房裏念書,明年,他想再試一試。”劉文德緩緩說道。
他知道大兒子是個有誌氣的,今年本來很有把握,卻又落榜的事讓他很是挫敗,失落了好一陣子。
可他今年已經十八了,已經讀了這麽多年,家裏不能再這樣無休止的供下去,隻能在鋪子裏找了個差事做,好歹能領一份錢糧。
隻是,長盛並沒有因此而熄了進學的想法,就算進不了學堂,他也要籌劃著再考一回。
劉文德知道他的心思,特地托人在書鋪給他找了個當夥計的工作,天天與書為伴,一有空便能看書,也算是得償所願。
給他娶的媳婦譚氏也是殷實人家的姑娘,端莊柔順,且進門沒多久就懷了身子,這讓一家人都對她很滿意。
劉有糧聞言,臉上卻沒有更多的表情,大孫子有誌氣他應該高興,可是心裏卻也不敢再抱更多的希望。
當初他對聰明伶俐的大兒子何嚐不是寄予重望,為此,他甚至絕了二兒子讀書的念想,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到了老大身上。
可是,文德一直考到二十歲,也沒考上童生,隻能去縣城尋了份差事做,他又把希望寄托到剛剛出生的孫子身上。
長盛打小就比他爹聰明,沒上學的時候就能認識好些字,所以,劉有糧這次又把家裏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到了大孫子身上。
可惜,長盛跟他爹一樣運道不好,雖然小時候聰明,可越大越平庸,直到現在也沒讀出什麽名堂。
連續兩代人讀書,老頭子多年積攢的家底都快被掏空了,受到不公待遇的二兒子也因此徹底與他離心離德,背棄家門,分門別戶。
他怕再讓孫子讀下去,他跟老婆子的棺材本都保不住了。
況且,就算二兒子一家分出去了,可他下麵還有兩個孫子呢。
這兩個孫子跟長盛一母所出,卻不像他一樣有讀書的機會,劉有糧雖然不悔讓長子長孫讀書的決定,卻也覺得要對下麵的兩個孫子彌補一二。
隻是可惜了他的二勇,年紀輕輕的,竟然死於非命,讓他連彌補的機會也沒有。
劉有糧本想著前幾日二兒媳帶著孫子來的時候,好生打壓一番,然後再施恩,才顯出他的可貴。
可惜,陳氏如今竟然變的如此刁鑽刻薄,再不是從前的寬厚模樣,這讓他非常不喜,因此也暫時絕了接濟二房的心思,等到哪天他們過不下去了,主動求到他門前再說吧。
劉有糧本想讓大孫子把月俸也交上來一部分,可是想到他一個月也才不到三百文,還要買紙筆,開春還要去考試,需要花銷的地方不少,就不再提這事了,還是等他考完這次再說吧。
劉文德看著老爺子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道:“爹,您還跟娘和好吧,不然這大過年的,讓人知道了該笑話咱們家不和了。”
他知道老爺子最要麵子,這麽說他肯定會行動的。
果然,劉有糧雖然臉色有些不好看,還是應了下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也不知道老爺子是怎麽做的,反正到了三十晚上吃年夜飯的時候,老兩口已經恢複了交流,神色如常了。
長盛終於舍得從自己屋裏走了出來,跟大家坐到了一起。
老宅如今一共也就九口人,剛好坐滿了一桌。
因為兩個老的關係修複,劉文德和周氏又有心烘托,其他小輩也不是沒眼色的,因此氛圍還算和樂。
劉有糧看著滿堂兒孫,都是大房的子嗣,心中感慨萬分。
雖然二兒子死了,可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他要帶領大房的子孫,將日子過的更加繁榮,子孫昌盛,這才不枉費他的一番苦心。
吃完飯之後,一家人坐在堂屋守歲。
長盛卻告辭,要回房接著溫書,劉有糧點頭應了,還讓他看完書早點歇著。
長興見狀,想趁機去請教大哥書本上的問題,卻被他爹給攔住了。
“你大哥正在備考,你就別去煩他了,老實待著守歲吧。”
長興有些委屈,他去找大哥也是請教學問上的事,怎麽就是煩他了呢。
再說,他都十六七的人了,爹卻還用這般訓孩子的語氣對他,而對著大哥卻是有商有量的。
他也就比大哥小了兩歲而已,難道就永遠矮大哥一截,凡事都要靠邊站嗎?
大哥讀書的時候,全家人都要為他讓步,不能影響他,而自己想去請教問題,都被看做是對大哥的打擾。
長興想到了過世的二叔,想到了爹和二叔兩個親兄弟的不同命運,這不正是他跟大哥將來的寫照嗎?
跟大哥相比,他們都是棄子,他這輩子大概也就是像二叔那樣,老實幹活種地,為托舉大哥而努力。
或許,將來他的孩子也要像自己一樣,給大哥的孩子讓路。
想到這裏,長興不禁打了個寒顫,看著正開心的吃點心的長榮,他感到了一陣濃濃的悲哀。
劉文德苦笑道:“爹,我們隻是家小酒樓,我的俸祿是前年才漲過的,這才隔了一年,不會這麽快再漲的,這種事東家不提,我也不好主動去說呀!”
劉有糧歎了口氣。
雖然今年大孫子不再念書,少了筆開銷,可地也分給二兒子家五畝,家裏也少了收入,相互一抵消,感覺還是他的損失更大。
原先能讓劉有糧得意的事有兩件,一是他家的地有十七畝,在村裏最多,二是他的兒子孫子都去了學堂念書,家裏早晚要出個有功名的人。
現在他隻剩下十二畝地,不再是全村最多的了,大孫子也暫時告別學業,去了鋪子裏做工。
如今他這兩個優勢全都沒了,怎麽能不讓他失落。
想到大孫子,劉有糧想到自從兒子孫子歸家,他隻見了長盛一麵,到現在還不見他人影,不由問道:“長盛呢,他怎麽沒過來。”
“爹,長盛他還在房裏念書,明年,他想再試一試。”劉文德緩緩說道。
他知道大兒子是個有誌氣的,今年本來很有把握,卻又落榜的事讓他很是挫敗,失落了好一陣子。
可他今年已經十八了,已經讀了這麽多年,家裏不能再這樣無休止的供下去,隻能在鋪子裏找了個差事做,好歹能領一份錢糧。
隻是,長盛並沒有因此而熄了進學的想法,就算進不了學堂,他也要籌劃著再考一回。
劉文德知道他的心思,特地托人在書鋪給他找了個當夥計的工作,天天與書為伴,一有空便能看書,也算是得償所願。
給他娶的媳婦譚氏也是殷實人家的姑娘,端莊柔順,且進門沒多久就懷了身子,這讓一家人都對她很滿意。
劉有糧聞言,臉上卻沒有更多的表情,大孫子有誌氣他應該高興,可是心裏卻也不敢再抱更多的希望。
當初他對聰明伶俐的大兒子何嚐不是寄予重望,為此,他甚至絕了二兒子讀書的念想,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到了老大身上。
可是,文德一直考到二十歲,也沒考上童生,隻能去縣城尋了份差事做,他又把希望寄托到剛剛出生的孫子身上。
長盛打小就比他爹聰明,沒上學的時候就能認識好些字,所以,劉有糧這次又把家裏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到了大孫子身上。
可惜,長盛跟他爹一樣運道不好,雖然小時候聰明,可越大越平庸,直到現在也沒讀出什麽名堂。
連續兩代人讀書,老頭子多年積攢的家底都快被掏空了,受到不公待遇的二兒子也因此徹底與他離心離德,背棄家門,分門別戶。
他怕再讓孫子讀下去,他跟老婆子的棺材本都保不住了。
況且,就算二兒子一家分出去了,可他下麵還有兩個孫子呢。
這兩個孫子跟長盛一母所出,卻不像他一樣有讀書的機會,劉有糧雖然不悔讓長子長孫讀書的決定,卻也覺得要對下麵的兩個孫子彌補一二。
隻是可惜了他的二勇,年紀輕輕的,竟然死於非命,讓他連彌補的機會也沒有。
劉有糧本想著前幾日二兒媳帶著孫子來的時候,好生打壓一番,然後再施恩,才顯出他的可貴。
可惜,陳氏如今竟然變的如此刁鑽刻薄,再不是從前的寬厚模樣,這讓他非常不喜,因此也暫時絕了接濟二房的心思,等到哪天他們過不下去了,主動求到他門前再說吧。
劉有糧本想讓大孫子把月俸也交上來一部分,可是想到他一個月也才不到三百文,還要買紙筆,開春還要去考試,需要花銷的地方不少,就不再提這事了,還是等他考完這次再說吧。
劉文德看著老爺子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道:“爹,您還跟娘和好吧,不然這大過年的,讓人知道了該笑話咱們家不和了。”
他知道老爺子最要麵子,這麽說他肯定會行動的。
果然,劉有糧雖然臉色有些不好看,還是應了下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也不知道老爺子是怎麽做的,反正到了三十晚上吃年夜飯的時候,老兩口已經恢複了交流,神色如常了。
長盛終於舍得從自己屋裏走了出來,跟大家坐到了一起。
老宅如今一共也就九口人,剛好坐滿了一桌。
因為兩個老的關係修複,劉文德和周氏又有心烘托,其他小輩也不是沒眼色的,因此氛圍還算和樂。
劉有糧看著滿堂兒孫,都是大房的子嗣,心中感慨萬分。
雖然二兒子死了,可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他要帶領大房的子孫,將日子過的更加繁榮,子孫昌盛,這才不枉費他的一番苦心。
吃完飯之後,一家人坐在堂屋守歲。
長盛卻告辭,要回房接著溫書,劉有糧點頭應了,還讓他看完書早點歇著。
長興見狀,想趁機去請教大哥書本上的問題,卻被他爹給攔住了。
“你大哥正在備考,你就別去煩他了,老實待著守歲吧。”
長興有些委屈,他去找大哥也是請教學問上的事,怎麽就是煩他了呢。
再說,他都十六七的人了,爹卻還用這般訓孩子的語氣對他,而對著大哥卻是有商有量的。
他也就比大哥小了兩歲而已,難道就永遠矮大哥一截,凡事都要靠邊站嗎?
大哥讀書的時候,全家人都要為他讓步,不能影響他,而自己想去請教問題,都被看做是對大哥的打擾。
長興想到了過世的二叔,想到了爹和二叔兩個親兄弟的不同命運,這不正是他跟大哥將來的寫照嗎?
跟大哥相比,他們都是棄子,他這輩子大概也就是像二叔那樣,老實幹活種地,為托舉大哥而努力。
或許,將來他的孩子也要像自己一樣,給大哥的孩子讓路。
想到這裏,長興不禁打了個寒顫,看著正開心的吃點心的長榮,他感到了一陣濃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