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村裏和縣城的事,陳翠幫三個孩子跟學堂說明了情況,辦理了轉學手續。
陳翠一家五口連帶麥氏母女還有家裏的兩條狗就出發去了府城。
這麽多人,一輛馬車根本坐不下,分了兩輛坐,另外還有一輛車專門拉行李。
陳翠帶著歲歲和麥氏母女坐一輛車,長平三兄弟和一部分行李坐一輛車。
為了能不在路上過夜,他們仍舊是淩晨出發,城門一開就動身,剛好能在府城關城門之前到達。
這條路線陳翠以前賣木炭的時候就走了很多次,可孩子們卻沒走過。
一開始上路的時候歲歲一直在睡覺,睡飽了精神來了就不時的扒著馬車的簾子往外開。
不過一路上她所見到的大部分地方都是黃土路和莊稼,跟從縣城回村的路並沒有什麽不同,讓她有點失望。
入夜進了府城之後她才開始興奮起來,一路被夜市的繁華所吸引,頭伸在窗戶邊就沒收回來過。
陳翠估摸著新房子應該已經徹底收拾好了,就讓馬車行駛去了新家的位置。
徐大貴在宅子裏每天都等著主人的降臨,讓他老婆兒女也隨時都準備著,因此陳翠他們一進門,幾人就開始忙活了起來,沒多久他們就吃上了飯菜。
陳翠對他們一家子的服務很滿意,果然是在同知府裏幹過的,就是有眼色,做事也周全,讓她省心不少。
一家人都在車上晃蕩了一天,勞累的不行,吃完飯之後就都洗漱睡下了。
次日,陳翠讓他們整理各自的行李,把東西都安置好,然後再看看各人屋裏還缺什麽,報給徐大貴,讓他一起去采買。
昨晚歲歲仍舊是跟陳翠一起睡的,不過她已經知道自己會有個單獨房間的事。
那間房陳翠特意空著,隻放了基本的家具,沒有進行軟裝,就等著按歲歲的心意自己布置,好讓她有歸屬感,住起來更舒心。
歲歲自然是不願意離開娘的,她想每天都跟娘一起睡,不過陳翠答應她了,剛分房的時候,她會每天陪著她睡,直到她睡著之後再回自己的房間。
當然,真要是放這麽大的孩子自己住她其實也不大放心,打算安排麥氏夜裏在榻上睡,方便照顧孩子。
如今家裏傭人多了,就要重新分工,明確每個人的職責。
徐大貴擔當管家的職責 ,但是駕車、維修、采買什麽都幹,他老婆丁氏主要負責家裏的針線和漿洗衣服,麥氏以後就隻負責做飯,丁氏給她打下手。
至於小滿,因為認識幾個字,就充當他們兄弟三個的書童,跟著跑腿什麽的,小雪就負責跟著歲歲,麥氏的女兒小丫因為年紀太小而且不會說話,就沒分配什麽任務。
其實,說是這麽分工,其實隻是個大概,真的實行起來,不可能這麽死板。
就像是歲歲,陳翠要是不在家,不可能把她交給小雪這麽大的孩子照看,肯定要麥氏或者丁氏陪伴才能放心。
不過,這個徐大貴倒真是能幹。
陳翠家的騾車放在縣城給大河用了,沒帶到府城來,她讓徐大貴去買騾子和車,人家仔細的聽了她的吩咐之後,事情就辦的利索又妥帖。
因為現在他們家的車子不用拉貨了,就更注重車廂的舒適性,徐大貴買的這輛車既寬敞又方便,內部雖然跟張太太的車子沒法比,可也算的上不錯了,能滿足他們一家的乘車需求。
陳翠帶著三兄弟去隴南書院,就是徐大貴駕著新買的騾車帶著他們去的。
或許是因為府城的路比較平整,也可能是新車加了減震的構造,他們坐著覺得比家裏先前的騾車舒服多了。
今天過來書院隻是報名,考試是在三天以後,一家人報完名之後就去街上逛了逛。
三兄弟如今隻對筆墨紙硯和書籍感興趣,歲歲又隻關心吃和玩,陳翠則更關心幾個孩子的衣食住行。
陳翠很民族,每個人的願望都滿足,他們在府城最繁華的街道上逛了大半天,書店、筆墨鋪子、點心店、雜貨鋪,還有布莊,這幾個地方都留下了一家人的足跡。
逛的累了,也到了吃飯時候,他們就在那條街上生意最好的一家酒樓吃了午飯,這才提著一堆買來的戰利品,心滿意足的回家去。
沒什麽懸念的,長平三兄弟通過了入學考試,轉入隴南書院就讀。
因為離家近,沒有什麽意外的話,他們三個就步行上下學,也算是鍛煉身體了。
五禽戲全家仍然還在堅持練習,就連歲歲都記住了所有的動作,跟著陳翠練的有模有樣。
具體的功效陳翠也說不上來,但是確實覺得身體輕鬆了不少,晚上的睡眠也好了很多,氣色比之前好了。
歲歲這孩子自從堅持練習以後,胃口變的更大了,現在身上肉乎乎的,就算是換季也沒怎麽生過病,這是陳翠最慶幸的地方。
當初看著又黑又瘦的小丫頭,現在能養的白白胖胖,這其中她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可隻要看著小丫頭每天健康活潑的身影,她就有種說不出的滿足,仿佛過去的辛苦都不值一提。
家裏和孩子都安頓好之後,陳翠就要去張太太新開的工坊上工了。
這次的辦公地點仍舊是在內城邊上,地方更大,不止是因為要加大出貨量,需要地方當倉庫,還因為張太太打算等天冷了收不到果子的時候,就在這裏做火鍋底料。
現在進了五月,已經開始有早熟的果子陸續的運了過來,新買的人手也培訓的差不多了,其實陳翠已經沒什麽具體的事情要做了。
最早的一批員工如今早就成了小管事,下麵的人也分了很多組,每個組都有組長,分屬不同的工種,管理起來更加方便。
隨著產能的加大,所有的流程都更加嚴密,規則也更完善,每個環節都有製度可循,隻要嚴格按照流程做,出錯的幾率很小。
當然,人不是機器,難免有疏忽的時候,但是每批產品每個流程都有相關的監督人手,那些錯誤都能及時的被發現和挽回,按照製度進行處罰和補救。
隻要能在問題產品入倉庫以前發現問題,確保它們不會流入市場,其他的事情都好解決。
陳翠一家五口連帶麥氏母女還有家裏的兩條狗就出發去了府城。
這麽多人,一輛馬車根本坐不下,分了兩輛坐,另外還有一輛車專門拉行李。
陳翠帶著歲歲和麥氏母女坐一輛車,長平三兄弟和一部分行李坐一輛車。
為了能不在路上過夜,他們仍舊是淩晨出發,城門一開就動身,剛好能在府城關城門之前到達。
這條路線陳翠以前賣木炭的時候就走了很多次,可孩子們卻沒走過。
一開始上路的時候歲歲一直在睡覺,睡飽了精神來了就不時的扒著馬車的簾子往外開。
不過一路上她所見到的大部分地方都是黃土路和莊稼,跟從縣城回村的路並沒有什麽不同,讓她有點失望。
入夜進了府城之後她才開始興奮起來,一路被夜市的繁華所吸引,頭伸在窗戶邊就沒收回來過。
陳翠估摸著新房子應該已經徹底收拾好了,就讓馬車行駛去了新家的位置。
徐大貴在宅子裏每天都等著主人的降臨,讓他老婆兒女也隨時都準備著,因此陳翠他們一進門,幾人就開始忙活了起來,沒多久他們就吃上了飯菜。
陳翠對他們一家子的服務很滿意,果然是在同知府裏幹過的,就是有眼色,做事也周全,讓她省心不少。
一家人都在車上晃蕩了一天,勞累的不行,吃完飯之後就都洗漱睡下了。
次日,陳翠讓他們整理各自的行李,把東西都安置好,然後再看看各人屋裏還缺什麽,報給徐大貴,讓他一起去采買。
昨晚歲歲仍舊是跟陳翠一起睡的,不過她已經知道自己會有個單獨房間的事。
那間房陳翠特意空著,隻放了基本的家具,沒有進行軟裝,就等著按歲歲的心意自己布置,好讓她有歸屬感,住起來更舒心。
歲歲自然是不願意離開娘的,她想每天都跟娘一起睡,不過陳翠答應她了,剛分房的時候,她會每天陪著她睡,直到她睡著之後再回自己的房間。
當然,真要是放這麽大的孩子自己住她其實也不大放心,打算安排麥氏夜裏在榻上睡,方便照顧孩子。
如今家裏傭人多了,就要重新分工,明確每個人的職責。
徐大貴擔當管家的職責 ,但是駕車、維修、采買什麽都幹,他老婆丁氏主要負責家裏的針線和漿洗衣服,麥氏以後就隻負責做飯,丁氏給她打下手。
至於小滿,因為認識幾個字,就充當他們兄弟三個的書童,跟著跑腿什麽的,小雪就負責跟著歲歲,麥氏的女兒小丫因為年紀太小而且不會說話,就沒分配什麽任務。
其實,說是這麽分工,其實隻是個大概,真的實行起來,不可能這麽死板。
就像是歲歲,陳翠要是不在家,不可能把她交給小雪這麽大的孩子照看,肯定要麥氏或者丁氏陪伴才能放心。
不過,這個徐大貴倒真是能幹。
陳翠家的騾車放在縣城給大河用了,沒帶到府城來,她讓徐大貴去買騾子和車,人家仔細的聽了她的吩咐之後,事情就辦的利索又妥帖。
因為現在他們家的車子不用拉貨了,就更注重車廂的舒適性,徐大貴買的這輛車既寬敞又方便,內部雖然跟張太太的車子沒法比,可也算的上不錯了,能滿足他們一家的乘車需求。
陳翠帶著三兄弟去隴南書院,就是徐大貴駕著新買的騾車帶著他們去的。
或許是因為府城的路比較平整,也可能是新車加了減震的構造,他們坐著覺得比家裏先前的騾車舒服多了。
今天過來書院隻是報名,考試是在三天以後,一家人報完名之後就去街上逛了逛。
三兄弟如今隻對筆墨紙硯和書籍感興趣,歲歲又隻關心吃和玩,陳翠則更關心幾個孩子的衣食住行。
陳翠很民族,每個人的願望都滿足,他們在府城最繁華的街道上逛了大半天,書店、筆墨鋪子、點心店、雜貨鋪,還有布莊,這幾個地方都留下了一家人的足跡。
逛的累了,也到了吃飯時候,他們就在那條街上生意最好的一家酒樓吃了午飯,這才提著一堆買來的戰利品,心滿意足的回家去。
沒什麽懸念的,長平三兄弟通過了入學考試,轉入隴南書院就讀。
因為離家近,沒有什麽意外的話,他們三個就步行上下學,也算是鍛煉身體了。
五禽戲全家仍然還在堅持練習,就連歲歲都記住了所有的動作,跟著陳翠練的有模有樣。
具體的功效陳翠也說不上來,但是確實覺得身體輕鬆了不少,晚上的睡眠也好了很多,氣色比之前好了。
歲歲這孩子自從堅持練習以後,胃口變的更大了,現在身上肉乎乎的,就算是換季也沒怎麽生過病,這是陳翠最慶幸的地方。
當初看著又黑又瘦的小丫頭,現在能養的白白胖胖,這其中她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可隻要看著小丫頭每天健康活潑的身影,她就有種說不出的滿足,仿佛過去的辛苦都不值一提。
家裏和孩子都安頓好之後,陳翠就要去張太太新開的工坊上工了。
這次的辦公地點仍舊是在內城邊上,地方更大,不止是因為要加大出貨量,需要地方當倉庫,還因為張太太打算等天冷了收不到果子的時候,就在這裏做火鍋底料。
現在進了五月,已經開始有早熟的果子陸續的運了過來,新買的人手也培訓的差不多了,其實陳翠已經沒什麽具體的事情要做了。
最早的一批員工如今早就成了小管事,下麵的人也分了很多組,每個組都有組長,分屬不同的工種,管理起來更加方便。
隨著產能的加大,所有的流程都更加嚴密,規則也更完善,每個環節都有製度可循,隻要嚴格按照流程做,出錯的幾率很小。
當然,人不是機器,難免有疏忽的時候,但是每批產品每個流程都有相關的監督人手,那些錯誤都能及時的被發現和挽回,按照製度進行處罰和補救。
隻要能在問題產品入倉庫以前發現問題,確保它們不會流入市場,其他的事情都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