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家裏特意備著許多硝石,為的就是在夏天製造出冰水,給食物降溫用。
被冰鎮過的水果罐頭別有一番滋味,那荔枝罐頭更是個中翹楚,冰涼爽口,美味怡人。
不過,因為水果罐頭糖分太多,陳翠也不敢多吃,被冰鎮之後的又比較涼,更是不能食用太多。
一次冰鎮兩壇罐頭全家人分,陳翠一家五口分一壇,徐大貴一家人和麥氏母女共分一壇。
吃這種冰飲用的是特意買的小碗,每人分到的也就一小碗,都吃的很珍惜,徐大貴夫妻和麥氏都沒舍得吃,把自己的那份都省給了孩子。
歲歲自己那碗很快就吃完了,甚至還把碗底的糖水也喝的幹幹淨淨,有些遺憾的望著空碗。
忽然,她眼珠一轉,對著陳翠說道:“娘,鄒先生家的罐頭快吃完了,要不我明天再給她送點吧!”
陳翠看著這丫頭故意做出的一本正經的模樣,心裏卻門清:這哪是想給鄒先生送啊,這分明是她自己想多吃!
水果罐頭因為價格太過昂貴,隻在京城和江南銷售,在本地的話,張若梅執行隻送不賣的原則,隻用來走禮用。
這就造成了隴南一部分上層人士都知道了水果罐頭這東西,想吃的話卻無處可買,隻能寄望於張太太這裏。
尤其是家裏有老人和孩子的,他們更是對這美味可口的水果罐頭念念不忘。
鄒先生略微上了些年紀,重視養生,對於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已經不怎麽感興趣,但是水果罐頭卻很符合她的口味,自打過年的時候吃了第一壇之後,就極為喜歡。
不過,她從前在江南教授女學生,都是在大戶人家,自然有幾分見識,知道這大冬天的能有這宛若新鮮的果子多麽不容易,價格肯定不低。
她後來悄悄讓下人出去打聽,卻發現隴南地麵上並沒有賣水果罐頭的,她就越發的知道了此物的珍貴。
不過,歲歲這個小機靈鬼確實看出了自家先生對罐頭的喜愛,回來跟陳翠講了。
這東西對於旁人難得,對於陳翠家裏卻是尋常,後來她隔一段時間就往鄒先生家裏送幾壇。
而得了陳翠佳禮的鄒先生也越發的對歲歲的學業上心,對她的課業也盯的很緊,這是歲歲意想不到的,但是陳翠卻對此很滿意。
歲歲這孩子小聰明是有的,但是有些自由散漫,要是不好好管教,將來的性子真的很難說。
陳翠希望她將來能活的自在,可不是無法約束,這個社會的大環境在這放著,要是太過離經叛道,是很難立足的。
歲歲去鄒先生家上課的時候,午飯是跟鄒先生一起吃,有什麽好吃的鄒先生也不會少了她的。
因為陳翠在家限製她吃水果罐頭的數量,這孩子就想曲線救國,讓陳翠給鄒先生送罐頭,這樣她就可以在鄒先生家吃到了。
陳翠一眼就識破了歲歲的小心思,但是還是配合的應道:“嗯,明天給鄒先生送四壇吧,你上學的時候放馬車上。”
看著小丫頭臉上立刻掛起愉悅的笑容,陳翠也不禁莞爾。
管教孩子也不能一味的緊,偶爾也要放放水,讓孩子有種計謀得逞的樂趣。
半個月後,知府衙門和府衙轄下的縣衙都先後貼出了布告:鐵櫟樹的上結的櫟子可以食用,還把處理方法一同張貼了出來。
同時,每個縣衙都派出人敲鑼打鼓的下鄉廣而告之,把給櫟子泡水換水這件事宣傳到位,避免有人因心急而食用了毒性未加祛除的櫟子。
這消息一出,整個隴南府的民眾都沸騰了,尤其是鄉下的農民。
每個村的村正都湧入了鎮上,找鎮長確認消息的真假,確認是官府發出的通知,消息也沒錯後,趕緊回去告訴自家村裏的人。
接下來,所有人都帶著麻袋籮筐,走出家門,四處尋找櫟子。
劉家坪和陳家溝的人除了從官府得到消息,同時還收到了陳翠的來信,裏麵更加詳細的說了櫟子的處理和保存方式,還有成品的吃法。
兩天的功夫,所有地麵上能見到的櫟子就被人撿拾的幹幹淨淨,各家都響起了敲打櫟子殼的聲音。
說實話,櫟子的個頭並不大,去除外殼很麻煩,後續還要泡水磨碎,多次過濾,整個工序挺複雜的。
但是農人們不嫌棄啊,隻要這東西真的能吃,隻要能填飽肚子,麻煩算什麽,反正現在莊稼也種上了,人閑著也是閑著,能給家裏添點果腹的東西,就算辛苦點也願意。
這兩年收成都不好,家裏男人們能在外頭幹活的都出去幹活了,哪怕一天就給幾文錢,也比閑在家裏強。
陳翠終於放心了下來,有了這些櫟子,今年人們的日子就不會太難捱,這也算是給她一點安慰吧。
不過,雖然這件事已經對外公布,但是馬大人所說的對長平的嘉獎卻毫無蹤影。
長平也不急,因為他心裏清楚,所謂的嘉獎到了最後可能就是一句空話,這點從馬大人這一係列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來。
以前,他還以為官員都跟王大人一樣,秉性正直,心係百姓,但是後來他漸漸發覺,王大人這樣的可能是少數,大部分他所見到的官員根本不是這樣。
他如果是個農夫,知道了官員們的真實嘴臉和背後的意圖,大概會罵一句:天殺的狗貪官!
然後照舊扛起鋤頭種地,絲毫不影響他見了最底層的衙役都要點頭哈腰巴結恭維,這也是普通人常見的做法。
可他現在是個讀書人,是個有功名的秀才,將來也有可能會做官,見到這種現象,就不禁深思:這真的是他將來要踏足的官場嗎?
不,絕不是!
他最初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家人,想為親人撐起一片天,想揚眉吐氣,讓過去看不起他們的人拜服在他腳下。
可是隨著書讀的越多,他也見識到了這世上另外一麵,心裏的想法漸漸變了。
他讀書的目的仍舊是做官,可是做官的目的卻不再隻是為了家人,而是更多的百姓。
他想做一個像王大人那樣的官,甚至比他更高的位置,將來造福百姓,改變這個世道!
被冰鎮過的水果罐頭別有一番滋味,那荔枝罐頭更是個中翹楚,冰涼爽口,美味怡人。
不過,因為水果罐頭糖分太多,陳翠也不敢多吃,被冰鎮之後的又比較涼,更是不能食用太多。
一次冰鎮兩壇罐頭全家人分,陳翠一家五口分一壇,徐大貴一家人和麥氏母女共分一壇。
吃這種冰飲用的是特意買的小碗,每人分到的也就一小碗,都吃的很珍惜,徐大貴夫妻和麥氏都沒舍得吃,把自己的那份都省給了孩子。
歲歲自己那碗很快就吃完了,甚至還把碗底的糖水也喝的幹幹淨淨,有些遺憾的望著空碗。
忽然,她眼珠一轉,對著陳翠說道:“娘,鄒先生家的罐頭快吃完了,要不我明天再給她送點吧!”
陳翠看著這丫頭故意做出的一本正經的模樣,心裏卻門清:這哪是想給鄒先生送啊,這分明是她自己想多吃!
水果罐頭因為價格太過昂貴,隻在京城和江南銷售,在本地的話,張若梅執行隻送不賣的原則,隻用來走禮用。
這就造成了隴南一部分上層人士都知道了水果罐頭這東西,想吃的話卻無處可買,隻能寄望於張太太這裏。
尤其是家裏有老人和孩子的,他們更是對這美味可口的水果罐頭念念不忘。
鄒先生略微上了些年紀,重視養生,對於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已經不怎麽感興趣,但是水果罐頭卻很符合她的口味,自打過年的時候吃了第一壇之後,就極為喜歡。
不過,她從前在江南教授女學生,都是在大戶人家,自然有幾分見識,知道這大冬天的能有這宛若新鮮的果子多麽不容易,價格肯定不低。
她後來悄悄讓下人出去打聽,卻發現隴南地麵上並沒有賣水果罐頭的,她就越發的知道了此物的珍貴。
不過,歲歲這個小機靈鬼確實看出了自家先生對罐頭的喜愛,回來跟陳翠講了。
這東西對於旁人難得,對於陳翠家裏卻是尋常,後來她隔一段時間就往鄒先生家裏送幾壇。
而得了陳翠佳禮的鄒先生也越發的對歲歲的學業上心,對她的課業也盯的很緊,這是歲歲意想不到的,但是陳翠卻對此很滿意。
歲歲這孩子小聰明是有的,但是有些自由散漫,要是不好好管教,將來的性子真的很難說。
陳翠希望她將來能活的自在,可不是無法約束,這個社會的大環境在這放著,要是太過離經叛道,是很難立足的。
歲歲去鄒先生家上課的時候,午飯是跟鄒先生一起吃,有什麽好吃的鄒先生也不會少了她的。
因為陳翠在家限製她吃水果罐頭的數量,這孩子就想曲線救國,讓陳翠給鄒先生送罐頭,這樣她就可以在鄒先生家吃到了。
陳翠一眼就識破了歲歲的小心思,但是還是配合的應道:“嗯,明天給鄒先生送四壇吧,你上學的時候放馬車上。”
看著小丫頭臉上立刻掛起愉悅的笑容,陳翠也不禁莞爾。
管教孩子也不能一味的緊,偶爾也要放放水,讓孩子有種計謀得逞的樂趣。
半個月後,知府衙門和府衙轄下的縣衙都先後貼出了布告:鐵櫟樹的上結的櫟子可以食用,還把處理方法一同張貼了出來。
同時,每個縣衙都派出人敲鑼打鼓的下鄉廣而告之,把給櫟子泡水換水這件事宣傳到位,避免有人因心急而食用了毒性未加祛除的櫟子。
這消息一出,整個隴南府的民眾都沸騰了,尤其是鄉下的農民。
每個村的村正都湧入了鎮上,找鎮長確認消息的真假,確認是官府發出的通知,消息也沒錯後,趕緊回去告訴自家村裏的人。
接下來,所有人都帶著麻袋籮筐,走出家門,四處尋找櫟子。
劉家坪和陳家溝的人除了從官府得到消息,同時還收到了陳翠的來信,裏麵更加詳細的說了櫟子的處理和保存方式,還有成品的吃法。
兩天的功夫,所有地麵上能見到的櫟子就被人撿拾的幹幹淨淨,各家都響起了敲打櫟子殼的聲音。
說實話,櫟子的個頭並不大,去除外殼很麻煩,後續還要泡水磨碎,多次過濾,整個工序挺複雜的。
但是農人們不嫌棄啊,隻要這東西真的能吃,隻要能填飽肚子,麻煩算什麽,反正現在莊稼也種上了,人閑著也是閑著,能給家裏添點果腹的東西,就算辛苦點也願意。
這兩年收成都不好,家裏男人們能在外頭幹活的都出去幹活了,哪怕一天就給幾文錢,也比閑在家裏強。
陳翠終於放心了下來,有了這些櫟子,今年人們的日子就不會太難捱,這也算是給她一點安慰吧。
不過,雖然這件事已經對外公布,但是馬大人所說的對長平的嘉獎卻毫無蹤影。
長平也不急,因為他心裏清楚,所謂的嘉獎到了最後可能就是一句空話,這點從馬大人這一係列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來。
以前,他還以為官員都跟王大人一樣,秉性正直,心係百姓,但是後來他漸漸發覺,王大人這樣的可能是少數,大部分他所見到的官員根本不是這樣。
他如果是個農夫,知道了官員們的真實嘴臉和背後的意圖,大概會罵一句:天殺的狗貪官!
然後照舊扛起鋤頭種地,絲毫不影響他見了最底層的衙役都要點頭哈腰巴結恭維,這也是普通人常見的做法。
可他現在是個讀書人,是個有功名的秀才,將來也有可能會做官,見到這種現象,就不禁深思:這真的是他將來要踏足的官場嗎?
不,絕不是!
他最初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家人,想為親人撐起一片天,想揚眉吐氣,讓過去看不起他們的人拜服在他腳下。
可是隨著書讀的越多,他也見識到了這世上另外一麵,心裏的想法漸漸變了。
他讀書的目的仍舊是做官,可是做官的目的卻不再隻是為了家人,而是更多的百姓。
他想做一個像王大人那樣的官,甚至比他更高的位置,將來造福百姓,改變這個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