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雖身材略有不同,長相基本是一個輪廓。它們在風沙中蹲踞著,把無數謎團撒向人間。


    2000年6月9日《參考消息》轉載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第18期報道稱,俄羅斯科學家於1999年8月至10月間,在西藏岡仁波齊峰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


    我十六歲半到西藏阿裏當兵,二十八歲轉業回京,十一年在阿裏軍分區度過。岡底斯山脈的峰巒,伴隨著我的青春年華。崇山峻嶺中居然隱藏著無數金字塔?我們日夜巡邏,嚼冰咽雪,匍匐曠野,原來都是在金字塔礎石之上?無數次眺望雪山銀頂,以為那是通往宇宙的天梯,其實不過是人工堆壘的尖峰?


    如果這是真的,隻有兩個解釋。一是人類曆史有無法想象的輝煌,現刻隻是漫長跋涉中的一節碎環。再不就是外星人曾經造訪地球,留下足以昭示豐功偉績的鐵證,等待地球人的頓悟……


    岡仁波齊峰天生麗質,具有近乎完美的外形。它敦實挺拔,以幾乎無可挑剔的線條,組成一個標準的四棱渾圓體,抵向蒼穹。山頂冰雪覆蓋,分布著眾多冰川。南坡冰川多於北坡(這有點奇怪。想象中,應該是北麵的冰川更多才對。但岡仁波齊就是這個樣子)。巨大的岩石溝槽和下垂的冰帶,組成了一個“卍”字符。遠古時代,氣候比現在寒冷,岡仁波齊一定覆蓋著更為繁厚的冰雪,冰川更為粗獷。它白發蒼蒼氣宇軒昂的神聖凜冽之氣,當比今日更為森嚴浩大。


    俄羅斯科學家們的發現,並未得到證實。岡仁波齊隻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形地貌。茫茫地球上,遺留至今的最偉大最古老的人工建築,是金字塔。金字塔以無可辯駁的神秘和宏大,位居世界七大奇跡之首。


    埃及現有金字塔九十六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57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塔底麵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二百三十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測算,十萬人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


    月亮金字塔位於墨西哥,坐落在特奧蒂瓦坎古城城北,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


    墨西哥有瑪雅人的太陽金字塔,修建時間為公元250年。它坐東朝西,基址長225米、寬222米,塔高66米,共有五層,體積達100萬立方米。旁邊屹立著月亮金字塔,建築風格和太陽金字塔一樣,隻是規模稍小,晚兩百年建成。


    秘魯也發現了金字塔,在時間上,是埃及金字塔的孿生姐妹,其輝煌毫不遜色於古埃及金字塔。


    歐洲也發現了金字塔群。2006年10月,科學家塞米爾在波斯尼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自己發現了歐洲的第一個金字塔群。主塔高約220米,比埃及的吉薩大金字塔還高出約三分之一。石塊被切割成立方體,被人工打磨過。它是由兩千多年前在當地生活的古伊裏利亞人建造的,大約修建於公元前600年左右。


    瑪雅人的太陽金字塔


    我在危地馬拉蒂卡爾熱帶森林中,也看到過很多座古老的金字塔。那時還允許攀爬,我氣喘籲籲登到一座70多米的金字塔塔頂(相當於二十層樓),朝四下裏一望,叢林中還潛藏著數不清的金字塔,曆史都在一千年以上。感覺不僅僅是震撼,而是驚駭。


    我還乘坐十一個小時的汽車,探訪過伊朗有七千年曆史的依蘭金字塔。它是世界文化遺產,古老殘破。唯一不變的是金字塔的形狀,端正明晰,絕不含糊。


    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資料也很有限,但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金字塔,乃不爭之事實。


    這些龐然大物,曾耗費無數人力和財富。那時勞動生產力低下加上工具落後,先人們為什麽殫精竭慮耗時彌久地建造這個聳立在天地間的石製幾何形象?它蘊含著怎樣的象征和寄托?金字塔到底是幹什麽用的?有人說是祭祀祖先用的,有人說是和天文、曆法有關,有人說是祭天祭太陽的神壇,有人說是法老或國王的陵墓……不管怎麽說,金字塔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到必須以傾國傾城之力來築造。


    金字塔並不用任何黏合劑,完全是靠石頭與石頭之間的棱隙,咬合在一起(類似中國木匠的卯榫),密密相連,沒有一點縫隙。我在多個金字塔下試著親手摳過石縫,指甲都快劈了,還是完全揳不進去。也就是說,金字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可修複的,一旦坍塌,便是徹底毀滅。


    蒂卡爾熱帶森林中還潛藏著數不清的金字塔


    我已經走過七十多個國家,一次又一次地在蒼茫大地上和這種巨大體量的建築物邂逅,思緒萬千。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雖身材略有不同,長相基本是一個輪廓。它們在風沙中蹲踞著,把無數謎團撒向人間,大智若愚地沉默,不動聲色千萬年。


    再來說說“雪山之寶”的岡仁波齊峰。它位於東經81.3°、北緯31.4°,海拔6638米(也有另外的高度數字,相差不了幾米,此處略去。我總覺得對於山來說,高度不是特別重要,又不是跳高比賽。山若有知,根本就不在乎這幾米)。


    岡仁波齊並非岡底斯山脈的最高峰,岡底斯山脈的最高峰為冷布崗日,海拔7095米。岡仁波齊的形狀卓爾不群,不用任何人指點,你就能從千山萬壑中一眼辨識出它。傳說中,它植根地獄,山體在人間,白色山頂直達天界。長期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階縱貫峰體中央,好像通往雲端的懸梯。人稱它像“石磨的把手”,蘊含此山為天地軸心之意。


    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我覺得真實的崇拜曆史一定比這要久遠得多。隻是太早的年代,還沒有文字。沒有文字,就缺少了證據) 。


    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指的就是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同時也被印度教、苯教、耆那教、拜火教,認作是世界的中心。


    在公元前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岡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祖師瑞斯哈巴那刹獲得解脫的地方。印度教三位主神之一的濕婆,家就住在岡仁波齊。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關於讓我們稍感陌生的拜火教,恕我多說兩句。拜火教古稱祆教,在基督教誕生之前,是中東中亞最有影響的宗教,為古波斯帝國的國教。在金庸的小說中,被稱為“明教”。尼采的名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個“查拉圖斯特拉”,就是祆教的創始人瑣羅亞斯德。有一款常常掛在嘴邊的車——“馬自達6”,這個名稱,來自祆教的大神——阿胡拉·馬茲達。岡仁波齊也是拜火教的聖山。


    青年時代在西藏阿裏的經曆,讓我站在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金字塔身旁時,產生了迷茫的感悟。我與它們似曾相識,我一定在什麽地方見到過它們,親近過它們。有某種類似臍帶般血肉相連的緣分,息息相通。


    我肯定是第一次到埃及吉薩,第一次到中美洲危地馬拉蒂卡爾,第一次到墨西哥特奧蒂瓦坎,第一次到伊朗與伊拉克交界處的依蘭……我在中國,也從未看到過任何一座真正的金字塔。這種莫名其妙的熟識感,從何而來?一定是錯覺。以我內科主治醫師和心理學家的雙重經驗,懷疑自己受了什麽蠱惑,精神發生了某種不正常。


    檢點自身,我確認在浮想聯翩那一刻,神誌清晰,呼吸輕緩,心跳勻稱,手足溫暖,目光朗澈,嗅覺既不過敏也不遲鈍……幾乎算是一生當中最好的健康狀況之下,可感覺依然如此稀奇古怪並不可思議。


    毫無疑問,我與它們曾相識!


    我是唯物主義者,不相信輪回。我知道物質不滅,估計自己來世或許變成鳥雀之羽或麥子之穗,但我不相信還會幻化成人。那需要太多的機緣巧合,概率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我的前世可能是一縷流雲或是一滴海水,但我也不是人。我和這些金字塔恍若故知,隻能是今生今世的事情。這一輩子並不太長久,來得及從容梳理一遍。讓我仔細想想我在哪裏見過你——驚世駭俗的金字塔們!


    類似的惶惑,以前也出現過一次,隻不過那是麵對著一座廟宇。


    我仰望著它,眼裏漸漸充盈淚水。我始終坐在宮殿的基石之下,沒敢爬上去。


    不是因為害怕。這座幾乎呈90度角的宮闕很難爬,但我當年在藏北高原,攀過比任何人工建築更險峻的山峰。我相信這種十幾歲磨煉出的爬山童子功,會像忠實的狗跟隨我,不曾遠離。我知道自己畏懼的是什麽。


    埃及吉薩金字塔是一個群體的總稱,而不是一座單獨的金字塔


    你萬不能爬!它在模擬一座神聖的山,那就是岡仁波齊。我的心對我耳語。


    那是在柬埔寨的小吳哥窟。


    關於小吳哥窟是岡底斯山脈岡仁波齊峰袖珍版這一看法,在此刻之前,沒有任何人向我灌輸或是暗示過。它完全是我在近距離仰望小吳哥的那一刹那,萌出的念想。它猝不及防但堅不可摧,霎時統轄了我的身心。


    我甚至可以想見,那個設計如此恢宏建築的設計師,其實,沒有見過真正的岡仁波齊。上古時代,路途迢迢萬分險阻,能夠真正抵達岡仁波齊的人,少之又少。設計師聽人描述過,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座大雪山,它的樣子便是如此這般,高大雄偉,陡峭森嚴。設計師於是按照想象,塑造了這座神仙廟宇。他精彩地把握住了兩個特征:外形呈四麵棱錐體,近似金字塔;有細密的台階,陡直巍峨。


    我不敢攀爬小吳哥,便在這座岡仁波齊的模擬建築四周不停地走著,好似轉山。後來我把這一番感慨向西藏阿裏地區群藝館的韓新剛老師說起,他愣了一下,歎道,我聽一個美國人講過類似的話,隻是他的順序和你相反。


    我問,此話怎講?


    韓新剛說,那個美國人是先去的吳哥,當時沒有你這麽多的感觸。他後來抵達阿裏,第一眼看到岡仁波齊的時候,他大叫,啊,這不是一個放大了無數倍的小吳哥嗎!


    小吳哥窟前一景


    我曾對岡仁波齊是“世界中心”的說法,不明其意。


    中心,不是指地理或是自然界居中的位置,而是先民在尋找中,寄予無限希望和偉大力量的所在。


    鱗次櫛比的金字塔,最讓人不解的,還不是它的體積,而是修造它們的動機。滄海桑田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多麽摧枯拉朽振聾發聵的理由!為什麽地球上到處都有人工堆砌的高聳的四麵體?都有細細密密攀升入天的台階?都有極為艱難的攀爬之路?


    隻有一個解釋。全世界的金字塔,都在刻意模仿一座山——岡仁波齊峰。


    由於相距遙遠,滲透了各宗教各種族設計師們的想象,這些金字塔的形狀有些微的差別。比如高度,比如底座的形狀,比如頂部的式樣……各有千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們的基礎藍圖隻有一張——傳說中遠在天邊的大雪山。它君臨天下的端正儀表,四周呈細密的台階狀升起……


    遠古的人們,比我們想象的更要充滿好奇,英姿勃發。對自己賴以居住的大地,飽含生猛的探索精神。他們對山有原始的崇拜,因為站得高看得遠,一覽眾山小,可以更早地發現危險,可以更快地逃離野獸和山崩地裂的天災,可以更穩妥地發現食物保護自己……居高臨下,這是喜愛山的強大理由。愛山,還有更深刻的精神訴求,傾注著人們對於太陽神的崇拜——隻有在山上,才能親近這個光芒四射的火球。在任何一種宗教中,高尚的神祇都居住在萬山之巔。


    佛祖居住在須彌山。


    濕婆居住在岡仁波齊。


    上帝接見摩西,是在西奈山上。


    觀音住在普陀山。


    文殊住在五台山。


    地藏王住在九華山。


    普賢住在峨眉山……


    宙斯當然也是住在山上。奧林匹斯山坐落在希臘北部,米蒂卡斯峰高2917米,為希臘最高峰。


    那麽,尋找地球上最高的山,一定是先民們夢寐以求的願景。它在哪裏?人們常常以為隻有到了15世紀之後,麥哲倫、哥倫布啟動大航海,人類才有可能周遊世界,在這之前,大夥兒一直呈分隔狀態老死不相往來,實屬謬誤。


    在歐洲人所謂的“發現”世界之前,世界早就存在。特別是陸地上的探險,我相信遠古時代的人們對此充滿幹勁,四處流竄,樂此不疲。這種尋覓,並不是一代人完成的。探險的血脈生生不息,一代接著一代前赴後繼,尋找最高聳的山脈,尋找神明棲息的地方。雖然沒有現代便利的交通條件,沒有快捷的交通工具,沒有詳盡的地圖和完備的設施,曆盡艱難,但那時也自有好處。沒有邊界,沒有國境,沒有意識形態的割據,沒有簽證和遣返……當然,虎豹熊羆風霜雨雪的熬煉是少不了的,好在那時的人們勇往直前,毅力非凡。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古人也不傻啊,走啊走的,終於就走到了這個麇集超一流群峰的所在地,見到了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的海拔高度,與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相比,差著老大一截子。


    這是一個無法跨越的命題。上古人類既然苦苦尋找,為什麽不找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而隻找了一個比較高的山峰呢?要知道,在青藏高原上,比岡仁波齊高千米以上的山峰比肩而立,怎麽那時候的人竟視而不見,選了一個二等身高的山脈,來寄托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呢?


    我在飛機飛越珠穆朗瑪峰時,恍然有感。恕我說句不甚恭敬的話,單就外形來講,此峰犬牙交錯,乏善可陳。它不對稱,不平衡,不高貴,也不神聖……眾山之中,除了高度,它實在平淡乏味。且它在群峰包繞之中,極其艱險,遠古時代真正能抵達那裏的人數,多半是零。人們於是把比較容易抵達,顏值甚高光彩奪目的岡仁波齊,選作了世界中心。


    縱觀世界,哪座山峰最美麗,最雄偉?


    非洲的乞力馬紮羅比不了,歐洲的阿爾卑斯比不了,亞洲的天山比不了……這些山我有幸去過了,多少有一點發言權。至於南北極,可能有更多的冰雪,但那裏沒有如此超拔傲然的山形!


    就像選美不能光憑身高,還要有方方麵麵的綜合素質考察。岡仁波齊以一種人世間不可企及的雄偉和高傲,屹立在蒼穹之間。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桂冠當仁不讓地落在岡仁波齊白雪皚皚的額頂,從此千萬年閃爍聖潔之光。


    當你看到它的時候,你可以不信任何神,但你不得不被這大自然的雄奇偉力所折服。你覺出自己的渺小和卑弱,要借著與偉大山巒的聯係,讓自己具有更大的勇氣和韌力。印度教、苯教和佛教徒從世界各地來這裏轉神山。佛教徒按順時針轉山,朝拜巡禮;苯教則往相反方向轉山。各念其經,互不相擾。


    記得我在阿裏時,曾問一位當地老人,古往今來,究竟有多少人曾來岡仁波齊朝過聖呢?他回答我,腳印若有一張紙的厚度,摞疊起來,可和雪山比肩。腳印若是歌聲,千山萬壑中,鼓樂齊鳴激蕩不息。腳印如有光芒,這兒就是第二個太陽棲息的地方。腳印如能化成飛鳥,你將看不到山峰的影子,這裏將全被鳥羽覆蓋……


    我第一次看到岡仁波齊時,長空碧藍,雪山瑩白。我從沒有在任何地方,看到過這種催人淚下的藍色和白色,雙膝發軟。遙想遠古洪荒時代,當那些最勇敢最堅定最無畏的人,在無盡跋涉和九死一生的奔襲中,突然見到這座雄奇的山巒,定也思緒萬千,頂禮膜拜。但此山再美好,高寒缺氧,終也要離開。使者們口口相傳,將岡仁波齊峰乃天地之軸神祇家園的理念,帶到各自的古老帝國。頭人酋長國王法老一幹人等,根據匯報和傳說,心馳神往。他們無法親抵神山,能做的就是傾其所有,不惜血本模擬這座偉大山巒。在這種人為的造山運動中,寄托自己的權威和理想,祈禱與神靈的對接,希冀長生和轉世。


    全世界無數的金字塔,應運而生。無論大和小,它們都有極其相似的四棱錐體態、細密的台階,極難攀爬……這都是岡仁波齊的特征。今天,我們在世界上能看到的殘存金字塔,隻是鼎盛時期遺留下來的極少一部分。它們作為先民們最樸素最原始的信仰和追求,因岡仁波齊的曠世屹立而久遠長存。


    我和一位曾在阿裏高原航拍的軍人交談。


    飛越神山,你可有什麽感覺?我問。


    沒什麽特殊的感覺。記得那天萬裏無雲,氣流十分平穩。


    可曾看到什麽?我問。


    您指的是什麽?他一時間沒明白我的意思。


    指的是……我一時語塞。停頓了一會兒,說,奇異的景象。比如,宮殿、神祇,還有仙草什麽的。


    出於禮貌,他耐心回答:沒有宮殿,沒有神佛;沒有仙人,沒有濕婆;沒有仙草,沒有神鳥……除了冰雪,什麽也沒有。哦,裸露的地方,有赭色岩石……


    乞力馬紮羅山


    阿爾卑斯山


    我頓了頓,又問,有沒有外星人遺留下來的發射塔或是類似的機械裝置?


    沒有。什麽都沒有。隻有冰雪和岩石……他簡潔而肯定地又一次作答。


    這就是岡仁波齊的地理真相。然而,還有心靈的真相。


    願我們的心底,永留仰望蒼穹的聖地。願所有燃燒發光的生命,均來自祥和溫暖之心。岡仁波齊,是靜思和與宇宙溝通的聖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如錦心如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畢淑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畢淑敏並收藏世界如錦心如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