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連環計
權謀女帝,先從收服男人開始 作者:王家小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典姒水見他一副要死要活的樣子,也不管他是否明白,便不再多言。
反正她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無論他明不明白,她都不可能娶他為夫。
少典姒水轉身回到桌子旁,拿出筆墨。
“阿姊!”
少典子卿回過神,喊了她一聲。
少典姒水抬頭看向她;“怎麽了?”
“你剛剛說的那些話,可曾跟母帝說過?”
少典姒水搖頭;“並未。”
“為何不說?”
“為何要說?”
少典子卿微滯,解釋道;“阿姊剛剛說的話很有道理啊,大周跟山戎常年征戰,國庫空虛,若此時諸侯及列國聯手重創大周,大周豈非危矣?”
母帝定然是沒想到這些,所以大周才會與山戎常年征戰。
如果能想到這些,母帝定然會選擇和親,哪怕月澈慕是瘸子又如何?
少典子卿把她話聽進去了,少典姒水很欣慰也很滿意。
但女帝不是不懂,而是太懂。
她想趁著大周與山戎之戰,殺了她這個想要爭儲的皇女。
拉攏少典子卿與諸侯勢力為少典皓鑭所用,等少典皓鑭登基就會雙管齊下收服渠廋與山戎。
之後按照女帝給她鋪的路,在給已滅門的鍾伯侯平反,殺奸臣博名聲。
這一切都在女帝的算計之內,目的就是為了少典皓鑭上位所集權博聲望。
從鍾伯侯到邵伯侯,每一次聯姻都是如此,但每一次都被她捷足先登。
書中,邵錦聰之死雖然有自己一半功勞,但女帝也是希望邵錦聰死的,因為少典皓鑭太愛邵錦聰了。
女帝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接班人有弱點,所以邵錦聰必死。
現在女帝恨透了她,與山戎之戰絕不會停很久,即便月澈慕和親,女帝也絕不會再讓七妹長久回京,會讓她一直留在山戎。
畢竟書中也是這般寫的啊,少典子卿回京沒多久,古陽部落就聯合其他小部落進攻隅夷。
是女帝通過少典子卿的身邊的暗手聯係古陽部落,讓古陽部落跟其他不入流的小部落來攻打隅夷,讓少典子卿無法回京。
與此同時,鍾無豔受傷,鍾氏勾結渠廋造反的密信將會在不久之後被女帝安排的手下‘無意’中發現並交給女帝。
女帝以養傷查證為由,將鍾無豔傳喚至汴京。
不出半月,渠廋便會在大禹跟女帝雙重見證下正麵進攻大周。
渠廋一旦與大周開戰,女帝就會坐實鍾無豔勾結渠廋的罪證,給她扣上一個勾結渠廋叛國之罪,從而施壓鍾傲邑,讓鍾傲邑在前線腹背受敵,身死不周山。
不用說,她作為鍾傲邑的準兒胥,又是大周六皇女,為了保嶽母清白,自然要被派上戰場。
她也同樣會被女帝在戰場上暗害,這些上不得台麵的陽謀跟陰謀,書中的她不得不接。
可現在嘛!
按照她提前做好的局,鍾無豔勾結渠廋的密信確實會有,也一定會進京接受女帝關押暗查。
但鍾傲邑腹背受敵戰死不周山的劇情不僅不會發生,渠廋還會因此受創,讓鍾傲邑捷報連連。
不僅如此,她還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鍾傲邑的忠心。
從而讓她功高震主,讓女帝無法借貴族與奸佞之手冤殺鍾傲邑。
她要讓女帝明白一個道理。
少典姒水研墨後寫下一段話。
少典子卿站在她身邊,聲音低喃著念;“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她念得很慢,每個字她都懂,可連在一起就有些難以理解了。
少典子卿神色微滯,仔細想著其中道道卻依舊沒弄明白,甚至有些不解阿姊忽然寫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麽。
敵軍兵強勢大不能與之硬拚,應當設法使她們自相鉗製,削弱勢頭,這個道理她明白。
可這跟剛剛阿姊說的那些話有什麽關聯嗎?
她跟阿姊不是正在談論兩國不能久戰之事,是否告訴母帝嗎,怎會忽然莫名其妙的出現這樣的話。
還有最後那句話,什麽叫將帥處於險象時要剛而得中,指揮巧妙得當,就能如同天神相助一樣吉利?
少典子卿完全想不明白,眉頭能夾死一個蒼蠅。
“阿姊,這兩句話何意啊?”
少典姒水停下手中筆,嘴角微勾並沒解釋。
當然不可能跟她說,她想利用民望要挾女帝,並釜底抽薪將女帝背後的那些安插在渠廋的暗線全部拔除安插自己的。
先無中生有,讓鍾無豔假意受傷前去汴京為質,放鬆女帝警惕之心。
在偷梁換柱,暗中替換女帝安插在渠廋與鍾伯侯身邊的暗樁。
其次暗度陳倉,讓那些暗樁繼續跟女帝保持聯係,利用訓練好的暗衛,殺渠廋一個措手不及,讓鍾伯侯得到民望。
最後挑撥離間,渠廋與大周、大禹暗中那些貴族中人心生嫌隙。
女帝不是想要給少典皓鑭一統天下、博取民望跟利益嗎?
那她就殺其勢,弱其威,奪其名。
連環計她都用上了,女帝縱然在強大,也隻能自吞苦果。
寫完這句話後,她又按照心中所想,拿出宣紙開始寫孫子兵法。
《一;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少典子卿微微蹙眉,思量後眸子倏然亮了,驚愕的看向阿姊。
“阿姊,這裏的兵,可是指兵器?”
少典姒水抬頭凝了她一眼,笑著點頭;“不錯。”
她都沒寫注解,她竟然能理解其中含義,不愧是打了三年仗的人,思維確實比常人清奇。
不過,她能懂得行軍打仗,卻看不懂人心,終究是稚嫩了些。
“阿姊竟懂軍事?”
少典子卿更加震撼了,越是細想這句話,越覺得深不可測。
夫兵者,國之重器,凶器也,故生死之道。
存亡之道乃生死攸關之地,是權衡利弊,捕捉機遇獲取勝利的捷徑。
誰能率先找到這兩條路,誰就能贏得存在的權利,反之則滅。
所以不得不認真思慮考察,研究軍事采取應變措施。
可是阿姊是如何能知曉這兩句話的,這般出奇思路,簡直完勝大周的上將軍聞仲啊!
少典姒水沒說話,搖搖頭繼續寫著。
她哪裏懂什麽軍事啊,不過是拾人牙慧。
反正她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無論他明不明白,她都不可能娶他為夫。
少典姒水轉身回到桌子旁,拿出筆墨。
“阿姊!”
少典子卿回過神,喊了她一聲。
少典姒水抬頭看向她;“怎麽了?”
“你剛剛說的那些話,可曾跟母帝說過?”
少典姒水搖頭;“並未。”
“為何不說?”
“為何要說?”
少典子卿微滯,解釋道;“阿姊剛剛說的話很有道理啊,大周跟山戎常年征戰,國庫空虛,若此時諸侯及列國聯手重創大周,大周豈非危矣?”
母帝定然是沒想到這些,所以大周才會與山戎常年征戰。
如果能想到這些,母帝定然會選擇和親,哪怕月澈慕是瘸子又如何?
少典子卿把她話聽進去了,少典姒水很欣慰也很滿意。
但女帝不是不懂,而是太懂。
她想趁著大周與山戎之戰,殺了她這個想要爭儲的皇女。
拉攏少典子卿與諸侯勢力為少典皓鑭所用,等少典皓鑭登基就會雙管齊下收服渠廋與山戎。
之後按照女帝給她鋪的路,在給已滅門的鍾伯侯平反,殺奸臣博名聲。
這一切都在女帝的算計之內,目的就是為了少典皓鑭上位所集權博聲望。
從鍾伯侯到邵伯侯,每一次聯姻都是如此,但每一次都被她捷足先登。
書中,邵錦聰之死雖然有自己一半功勞,但女帝也是希望邵錦聰死的,因為少典皓鑭太愛邵錦聰了。
女帝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接班人有弱點,所以邵錦聰必死。
現在女帝恨透了她,與山戎之戰絕不會停很久,即便月澈慕和親,女帝也絕不會再讓七妹長久回京,會讓她一直留在山戎。
畢竟書中也是這般寫的啊,少典子卿回京沒多久,古陽部落就聯合其他小部落進攻隅夷。
是女帝通過少典子卿的身邊的暗手聯係古陽部落,讓古陽部落跟其他不入流的小部落來攻打隅夷,讓少典子卿無法回京。
與此同時,鍾無豔受傷,鍾氏勾結渠廋造反的密信將會在不久之後被女帝安排的手下‘無意’中發現並交給女帝。
女帝以養傷查證為由,將鍾無豔傳喚至汴京。
不出半月,渠廋便會在大禹跟女帝雙重見證下正麵進攻大周。
渠廋一旦與大周開戰,女帝就會坐實鍾無豔勾結渠廋的罪證,給她扣上一個勾結渠廋叛國之罪,從而施壓鍾傲邑,讓鍾傲邑在前線腹背受敵,身死不周山。
不用說,她作為鍾傲邑的準兒胥,又是大周六皇女,為了保嶽母清白,自然要被派上戰場。
她也同樣會被女帝在戰場上暗害,這些上不得台麵的陽謀跟陰謀,書中的她不得不接。
可現在嘛!
按照她提前做好的局,鍾無豔勾結渠廋的密信確實會有,也一定會進京接受女帝關押暗查。
但鍾傲邑腹背受敵戰死不周山的劇情不僅不會發生,渠廋還會因此受創,讓鍾傲邑捷報連連。
不僅如此,她還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鍾傲邑的忠心。
從而讓她功高震主,讓女帝無法借貴族與奸佞之手冤殺鍾傲邑。
她要讓女帝明白一個道理。
少典姒水研墨後寫下一段話。
少典子卿站在她身邊,聲音低喃著念;“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她念得很慢,每個字她都懂,可連在一起就有些難以理解了。
少典子卿神色微滯,仔細想著其中道道卻依舊沒弄明白,甚至有些不解阿姊忽然寫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麽。
敵軍兵強勢大不能與之硬拚,應當設法使她們自相鉗製,削弱勢頭,這個道理她明白。
可這跟剛剛阿姊說的那些話有什麽關聯嗎?
她跟阿姊不是正在談論兩國不能久戰之事,是否告訴母帝嗎,怎會忽然莫名其妙的出現這樣的話。
還有最後那句話,什麽叫將帥處於險象時要剛而得中,指揮巧妙得當,就能如同天神相助一樣吉利?
少典子卿完全想不明白,眉頭能夾死一個蒼蠅。
“阿姊,這兩句話何意啊?”
少典姒水停下手中筆,嘴角微勾並沒解釋。
當然不可能跟她說,她想利用民望要挾女帝,並釜底抽薪將女帝背後的那些安插在渠廋的暗線全部拔除安插自己的。
先無中生有,讓鍾無豔假意受傷前去汴京為質,放鬆女帝警惕之心。
在偷梁換柱,暗中替換女帝安插在渠廋與鍾伯侯身邊的暗樁。
其次暗度陳倉,讓那些暗樁繼續跟女帝保持聯係,利用訓練好的暗衛,殺渠廋一個措手不及,讓鍾伯侯得到民望。
最後挑撥離間,渠廋與大周、大禹暗中那些貴族中人心生嫌隙。
女帝不是想要給少典皓鑭一統天下、博取民望跟利益嗎?
那她就殺其勢,弱其威,奪其名。
連環計她都用上了,女帝縱然在強大,也隻能自吞苦果。
寫完這句話後,她又按照心中所想,拿出宣紙開始寫孫子兵法。
《一;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少典子卿微微蹙眉,思量後眸子倏然亮了,驚愕的看向阿姊。
“阿姊,這裏的兵,可是指兵器?”
少典姒水抬頭凝了她一眼,笑著點頭;“不錯。”
她都沒寫注解,她竟然能理解其中含義,不愧是打了三年仗的人,思維確實比常人清奇。
不過,她能懂得行軍打仗,卻看不懂人心,終究是稚嫩了些。
“阿姊竟懂軍事?”
少典子卿更加震撼了,越是細想這句話,越覺得深不可測。
夫兵者,國之重器,凶器也,故生死之道。
存亡之道乃生死攸關之地,是權衡利弊,捕捉機遇獲取勝利的捷徑。
誰能率先找到這兩條路,誰就能贏得存在的權利,反之則滅。
所以不得不認真思慮考察,研究軍事采取應變措施。
可是阿姊是如何能知曉這兩句話的,這般出奇思路,簡直完勝大周的上將軍聞仲啊!
少典姒水沒說話,搖搖頭繼續寫著。
她哪裏懂什麽軍事啊,不過是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