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臘月十五日,應天府南邊一個山穀。一支商隊正匆匆趕往京城應天府。


    “二少爺,山穀底下好像有人。”前麵駕車的一個車夫突然喊道。


    “好像還有車。怕是不小心跌落到穀底的。”又有一個夥計喊道。


    帶隊之人是江南首富沈萬三的重孫,蘇州沈家現任家主沈旺的孫子沈至,在沈家孫子輩中排行老二,人稱“沈二公子”。


    最近幾年,隨著大明禁海,沈家海外貿易實現斷崖式下滑,內地生意也不大景氣,連他這個二公子都被派出來打理家族生意。江南首富的窘境可見一斑。


    沈至剛剛帶領沈家商隊完成一樁不大不小的生意,準備回京城應天稍事休整,對完賬後,就回江南周莊過年的。


    沈至是心善之人,看山穀並不是太深,連忙和夥計一起下去查看。


    一陣搜尋之後,他發現一位公子哥兒模樣的少年,腰上有一塊銅令牌,一邊刻著“衛”字,一邊刻著“令”字。


    這好像王公家才有的令牌。


    他又翻開一個趴在貨物上的胖子,卻是目瞪口呆,驚道:“三弟!”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站在他麵前的正是江南沈家家主沈旺失蹤多年的沈莊,也是他的堂弟,在沈家孫子輩中排行老三,人稱“沈三公子”。


    沈至心想:“當年三弟沈莊在鳳陽為皇家營建中都效力,據說和在中都曆練的衛王殿下相得甚歡,最後又一起杳無音信。剛才那少年莫不是當年從中都鳳陽出走的臭屁王爺,大明第十五皇子衛王朱植?”


    穀中還有幾人,無不是一身濃烈的酒氣,能熏死人的那種。這些人都和沈莊一樣昏睡不醒,不知是摔的,還是醉的。


    沈至不敢怠慢,立即用自己的騾車先將穀底不省人事的幾個人先行送往應天京城衛王府。


    很快,衛王府的護衛和應天府的公差們趕到了現場,將散落在山穀中的貨物收拾幹淨,重新裝上騾車運回王府。


    最近,大明正在準備北伐,與蒙元進行國戰,馬匹都被強征到了軍營,就連遠在東洋之外的琉球中山國,隻有一百匹比倭寇還矮的馬,也獻出一半馬匹給朝廷。


    現在內地官商百姓,坐的都是騾車,哪怕皇室也不例外。


    等沈家商隊隨公差到官府做好登記,備好案,已是第二日了。


    沈莊對一位頭目模樣的護衛請求道:“軍爺,快過年了,還請允許我將沈莊帶回家中,自行救治吧。”


    那頭目雙手一輯:“沈老板,我是衛王府護衛,姓董名興。您救了大明親王,皇上、娘娘現忙著救人,先賞一百錠寶鈔。後麵另有重賞,兄弟先在這裏提前恭喜您了。至於沈三公子,醒來後問完話,自會送回沈家。”


    沈至還禮道:“謝謝軍爺,能為皇家分憂,為王爺效勞,是小民的福分。在下沈至,在應天府、揚州府、蘇州府、杭州府都小有產業。這些寶鈔就留給兄弟們花吧。”


    近幾年來,大明皇子不斷之國,又要準備國戰,朝廷又沒有銀子,隻好拚命地加印寶鈔,引起寶鈔不斷貶值。一百錠寶鈔的實際購買力從最初的價值五百兩已經貶到現在的二百兩銀子不到。


    這些銀子相當於這些軍爺六、七年的收入,但是對於他這樣的豪門公子哥來說,也就是一頓飯錢。


    他決定和這位軍爺進一步攀個交情,交給對方一個物件,說道:“軍爺,這是沈家玉牌,請王爺醒來後,交與王爺。他日無論是王爺還是各位軍爺到這幾處公幹或遊玩,隻要是見到沈家商號,憑這玉牌,一定好生招待。”


    隨後,他又作了個揖,揚長而去,心道:“找回三弟,咱沈家這下總算和皇家有了一份香火緣,可以回去給爺爺和父親道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