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裏,進入角色的朱植開始著手緩和同老朱的關係,呆在老朱指定的雙歸地點,書房裏閉門思過。


    書房裏放滿了老朱親自編寫的各類書籍,如《大明律》《大誥》《祖訓錄》。


    偶爾看看這些書,朱植對老朱還是很佩服的,一個農民出身的丘八皇帝,能夠製訂如此複雜完備的法規體係,真是不容易。


    與前身不同,朱植更感興趣的還是反映老朱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詔書。


    “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立綱振紀,救濟斯民……”


    這一天,朱植反複看了好幾遍老朱即位前頒布的《奉天討元檄文》,不禁熱血沸騰,內心開始佩服起老朱來。


    老朱以一布衣之身,統一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著實不易。


    要不是老朱統一華夏,後人到遼東,到雲南,甚至到甘肅旅遊探親,說不定都要像到海參崴一樣持護照。


    甚至後來的大清也承認老朱之功隆至唐宋。近代民主孫先驅也借鑒《奉天討元檄文》,提出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


    還有些明粉,說他是安史之亂後中華第一奇皇帝,好像並不是過分……


    朱植觀摩良久,最後若有所思,揮筆寫下一個十六字的條幅:“驅除韃虜,振興中華,建我明國,混一戎華。”


    朱植的毛筆字寫得其實還是不錯的,孤芳自賞了一會,就讓人拿去裱了。


    衛王府的官員們看到衛王竟敢擅自篡改陛下的立國詔書,嚇得馬上進宮報告了老朱。


    《奉天討元檄文》不僅是一篇討元檄文,也是江南第一大儒宋濂老先生為老朱起草的一份立國詔書,政治價值和文學價值等身,都不可估量,可是一個字也不能更改的啊!


    老朱聽後勃然大怒,扔下奏折,便帶人殺氣騰騰地來到衛王府。


    這時朱植已經讓人把條幅懸掛了起來。


    “你就是這麽閉門思過的?”老朱還未進門,就厲聲咆哮。


    朱植看了看老朱那張長長的馬臉,沒有直接頂回去,先拽了幾句半文半白的話,給他戴了個高帽子:


    “是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兩天,我不僅在思已過,也在思他人之過。”


    “比如,這宋濂大才子二十年前所寫的檄文,揭露蒙元之殘暴,宣揚大明乃天命所歸,振奮中華九州兒女,助我明革元命,實乃天下第一檄文。”


    “初讀起來,感覺有江南才子的才氣,細細品味,卻是當今大明天子的豪氣。”


    隨後,他又話鋒一轉:“但此文畢竟是二十年前所作,現在已時過世易,有些東西已經過時了。”


    “哪些東西過時了?”老朱並沒有被拍了兩句馬屁而忘乎所以,繼續步步緊逼。


    隻聽朱植毫不慌亂,緩緩道來:


    “比如,現在中華已經恢複,天下初定,為國之計,應當繼往開來,振興中華,四夷來服。”


    “又比如,陛下已稱蒙古、色目諸族,如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與華夏之人無異。既然如此,我大明國就不應該有華夷之辯,而應以混一戎華為已任。”


    老朱摸了摸胡須,感覺好像是這麽個理,心道:“真不愧朕的種,有見識!”


    但是他又不願意當麵誇獎這個剛剛頂撞過自己的臭屁兒子,於是扭頭又問了問身邊一位大臣:“方孝孺,你是宋老先生第一高徒,江南士林領袖。你怎麽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