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走後,開掛的朱植已經進一步確信,自己可能真的要去遼東,也在房間內找來張石和朱大能商量之國後的問題。


    “我們可以造ak47,不,造八一杠,還要造坦克、造軍艦……滅了倭國。我就給你當個平倭大將軍。耶!”


    朱大能以前可能穿越小說看多了,一上來就以誇張而賣萌的表情要滅了倭國。


    他曾經在部隊開過正兒八經的坦克,可不想搞什麽落後又費勁的車馬槍弩之術。


    朱植瞪了朱大能一眼,調侃道:“我看可以。給你一個馬鞭,你就是霍去病,給你個臉盆,裏麵放幾隻紙船,你就是鄧世昌。你以為是唱京戲、拍電影啊?”


    朱大能不以為意:“我隻想當個坦克指揮官。”


    朱植有些無語,還是說道:


    “你給我打個螺絲先,我馬上給你個正六品的百戶幹幹,正縣級幹部。”


    “你知道嗎?華夏為了打黴國佬,派徐大帥從蘇毛要到了ak47圖紙,花了五年時間,才研製成功經典的五六半自動步槍。這時候戰爭早他媽的結束了。”


    朱大能繼續誇張道:“不會吧……”


    “你他媽就是個軍盲加史盲。”朱植不由罵了他一句。


    隨後,他不再理大能,繼續說道:“參謀長,你以前指揮過一個步兵團兩千多人,現在是從蒙古投降過來的正六品百戶張石。到什麽山唱什麽歌,估計你要好好研究研究,古代的騎兵作戰了。”


    萬球能不管不顧,繼續大大咧咧地插話:“不知道我們車上的東西還在不在?如果這些東西在,絕對是曠世奇寶,裝逼利器。”


    朱植笑道:“行,我到時候給你十輛戰車,先試著給我玩轉吧。別被蒙古人給砍成十截,串在木棍上給烤熟了……”


    這時張石也小心翼翼地問道:“我們不造機槍、衝鋒槍,但可以仿製後世的五四式步槍、六四式手槍?這應該不難吧?”


    朱植一聽張石的問話,就知道他也是軍盲加史盲,難免也有些灰心。這家夥好呆也上過軍校啊,拿的文憑好歹是等同於大學學曆啊!


    他原以為自己本來是個文科生,隻是通過曆史文獻了解過一些槍械的發展史,算是個半吊子土專家,但在這裏竟然是絕對的權威了。


    他掃視了大家一眼,問道:“你們會造槍嗎?”


    見大家搖頭,他隻好歎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我也不會。但是,我可以給大家大致科普一下大明的火器狀況。”


    “大明初期,火器粗劣不堪。火銃也好,火炮也好,就是用鑄鐵甚至是竹筒子造的噴管,經常會炸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三眼花銃也隻能放三槍,射程不過二十多米,也就是三十步的樣子。”


    “而且大明的火藥也不夠純,容易受潮,經常點不著。結局一根繩的崇禎皇帝聽說李自成打到北京後,倒是有幾分血性,拿了根三眼花銃想和起義軍拚命,結果發現這銃根本點不著火,隻好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


    “如果要裝備先進一點的鳥槍要等一百五十年後從奧斯曼帝國也就是史書上的嚕秘國傳過來,如果要裝備更先進的後膛炮要等到兩百年後從葡萄牙也就是史書上的佛郞機傳過來……”


    朱大能不得不“哦”了一聲,失望之色,溢於言表。


    張石問道:“如果兩位兩位美女老師來了呢?”


    朱植答道:“如果她們在的話,我們可以成立一個研發團隊,隨便搞點發明創新,比如發明適合做螺絲、彈簧、撞針的錳鋼配方,都是黑科技。別看這幾樣技術在後世看來極為簡單,卻讓國人摸索了數百年。對這些技術掌握如何,決定了大家最終能夠走多遠。”


    大能說道:“真應該讓這兩個美女老師坐我們同一輛車的,把那三個支書給掉包。”


    “到什麽山,唱什麽歌,還是立足現有條件吧。”朱植這時慢慢也整理了些思路。


    他決定從科譜曆史尤其是火器史開始,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


    “其實大明能工巧匠很多,黑科技也有一些,什麽一窩蜂、三眼花銃,還是很厲害的,隻不過沒有達到降維打擊的力度,不夠裝逼而已。”


    “雖然這些東西在後代人眼裏是小兒科了,可現在在蒙古人、女真人眼裏,雖說不像登月技術那樣誇張,絕對也是攀登珠峰一樣的存在。”


    “老朱七次北伐,朱棣四次北伐,為什麽打得蒙古人屁滾尿流?靠的就是這些粗糙火器。”


    “大家隻要稍微利用一些後代人的基本常識,就可以讓這些黑科技變成超級黑科技,可以對蒙古人實施降維打擊。”


    “比如,我們把火藥配方比例再搞精準一些,原材料純度再提高一些,火藥的威力可能會提高一成甚至三成以上。”


    “我不知道錳鋼的配方比,但是知道天下第一名刀,大馬士革刀的原材料其實就是產於印度產的烏茲鋼,也就是錳鋼。如果加上大明工匠的煉鐵工藝,我們應該可以生產類似大馬士革刀之類的利刃,這可比繡春刀牛逼多了。”


    “元朝的水力驅動技術世界第一,如果再運用到冶鐵上,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也許會大規模提高類似唐刀這樣裝逼利器的裝備率。”


    “沒有985理科高材生,我們自己就從基礎開始,搜集民間數學高手。我和參謀長也是陸軍學院畢業的,親自上陣,編寫教材,普及後世初中生應該掌握的物理、化學常識,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想,大約五、六年後,就可以初步培養一批人材,進一步改進煉鋼工藝,也許會探索出製造新的煉鋼工藝,造出品質越來越高的螺絲、、螺栓、彈簧、撞針、供彈匣這些小玩意,也可以讓火槍、火炮射程更遠,射速成倍提高,壽命更長一些……”


    “將相真的是有種的!不信不行”。張石盯著麵前的少年王爺侃侃而談,規劃著未來,不由發出感慨。


    他的眼神中慢慢地不由多了一絲對朱植前所未有的欽佩,後世沉寂多年的心慢慢激動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