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上午,朱植率軍推進到離金州不足百裏時,和撤退的元軍騎兵不期而遇。
原來,賴臘武對阿紮失裏並不放心,在其身邊安插有眼線。
阿紮失裏在蓋州遭遇慘敗後,那眼線迅速將消息傳到了金州城下的元軍賴臘武大營。
賴臘武和一眾將領商量一番後,覺得吸引明軍主力來援、減輕金山壓力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如果繼續屯聚城下,容易重蹈阿紮失裏覆轍。
他當下決定,手下兩萬多騎兵一分為三,分路北返,防止被明軍一網打盡。
朱植遇到的正是由賴臘武親自率領的左路軍,由一萬騎兵組成。
雙方前麵都有一些偵騎。朱植一方是譚廣手下十名騎兵,遠離大隊不過三、四裏。元軍偵騎則有五十來人,遠離大隊四、五裏。
元軍偵騎倚仗人多,一麵用弓箭驅殺明軍,一麵迅速派人回報賴臘武。
譚廣的偵騎也不糾纏,掉頭就向主力靠攏,回報遼王。
朱植也是平生第一次和蒙古鐵騎對陣。盡管此時的蒙古騎兵並沒有人馬具甲,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鐵騎,還是讓他前所未有的重視。
他看前方兩裏處山勢較高,山口中間距離較窄,於是先派身著盔甲的二百名蓋州士兵推著二十輛戰車成兩排向前迅速向前推進,想搶在元軍前麵占領前麵的山口。
賴臘武則是派出左右一個千人隊迎戰。
元軍騎兵行動迅速,搶先一步到達前麵山口,一邊向明軍衝鋒,一邊派出兩小隊騎兵下馬,搶先一步占領了兩邊的山頭。
明軍也不退縮,到了離敵三、四百步的時候,兩排戰車交替前進,繼而火箭齊發,頓時把這前麵的騎兵射倒三百多名。
剩下的蒙古騎兵繼續向前衝了過來,又有近百人還沒看到明軍長得是什麽樣子,就被車廂內的火槍手點名報銷。
有三、四百騎兵好不容易衝到戰車前麵,卻發現這戰車象一個鐵箱子,無從下手,刀劈不動,槍紮不透,少數騎兵想繞到戰車後麵,卻不防被躲在戰車後的蓋州衛長槍兵們突然刺下馬來。
騎兵們隻好下馬,想仗著膀大腰粗,合力推翻這戰車,又被從車底下伸出來的長槍刺得手忙腳亂、丟盔棄甲。
後麵的蒙古騎兵想上前增援,看見又有二十輛戰車開了過來,槍聲不斷,又有不少騎兵倒下。
元軍先鋒官一咬牙,隻好在損失六百來人後向後退去。
遼王算是贏得了他平生第一次指揮的處女戰。
不過,相對張石和朱大能兩個家夥在蓋州城下裝的逼來說,這隻能算是小勝,聊勝於無,打得一點都不過癮。
在遼王的指揮下,明軍用長槍兵推著戰車堅定地向山口方向推進,元軍隻能且戰且退。
山路變得更加狹窄,明軍戰車終於山口外一百多步的地方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對麵的元軍見前進不得,幹脆在山穀中間扔下大量枯木亂枝,用來遲滯明軍戰車。
元將算計的很好,隻要戰車進了山穀,他們就可以從兩側山頭上向下射火箭。
盡管他們的火箭隻是在箭頭上蘸了些鬆油,而不是明軍那種靠火藥驅動、還會爆炸的那種,但足以點燃這枯木亂支,把穀口一封,來個甕中燉鱉。
朱大能見前鋒戰車停止前進,正要督軍向前,朱植則示意大能稍安勿躁。
朱植先是審問了幾個受傷的戰俘,得知對麵竟是由賴臘武親自率領的一萬蒙古騎兵主力,由於糧食用盡,又得知明軍援軍到來,正準備北返金山。
他不敢大意,帶著大能驅馬上前察看情況,遠遠望見山穀內似有大樹伏倒,兩側山頭也有人影晃動,心知山穀內有埋伏。
他也不著急,決定穩紮穩打。
他用二十輛戰車陣堵住穀口北邊,吩咐葉望派出一百長槍兵,掩護中護軍一支火槍小隊,先搶占西側山頭。其他人就地休息,埋鍋做飯。
中午時分,明軍火槍隊采用散兵戰術,利用精準的火力優勢,順利搶占了西側的山頭。東側山頭蒙古兵見勢不妙,趕緊溜之大吉。
山穀南側的賴臘武聽到手下一幫敗兵報告,明軍不僅有神箭,更有神銃相助,也是慌了神。
他趕快讓人把穀內的枯木亂樹一把火給點燃了,遲滯明軍步伐,自己率大軍轉向中路北返。
朱植這邊也是一邊吃飯休息,一邊主動點燃了北邊穀內的枯木亂樹。
一個時辰後,朱植將戰車改為兩路縱隊向前推進,中間留有十米寬的距離,讓元軍騎兵放馬過來。
沒想到明軍直到出了山穀南邊的穀口,才發現元軍早已溜之大吉,隻留下幾個偵騎遠遠的監視明軍行動。
朱植心道,這下可糟糕了,本想打個殲滅戰,卻打了個擊潰戰。
事已至此,他隻能再次調整部署,讓大能帶著中軍人馬迅速回到蓋州布防,免得被蒙古人抄了後路,自己則帶著剩下人馬和金州方向的人馬會合。
朱大能帶著中軍剛走,金州衛指揮使馬雲和萊州衛使指揮李威就帶著兵馬迎了上來。
原來馬雲他們早上發現蒙古人撤退時,害怕是陷阱,未敢追擊,隻是派人先出城偵查一番,才發現元軍全部跑光了。
馬雲老成持重,仍不放心,讓偵騎繼續往遠處查看,才知道是援軍從北邊殺了過來。
當李威和馬雲走到近前,發現竟然是遼王親自帶人增援,隊伍前麵還有遼王親自設計的遼王旗。
李威可是認得遼王的,連忙拉馬雲下馬行禮:
“臣登州衛指揮使李威拜見遼王殿下。”
“臣金州衛指揮使馬雲拜見遼王殿下,感謝殿下千裏馳援。”
朱植答禮:“兩位將軍辛苦了,先把你們的情況說說吧。”
他看著眼前的馬雲,怎麽也無法後世那位來自火星的天才對應起來,隻好直接讓二人匯報起軍情來。
馬雲看著眼前十來歲的稚嫩娃娃,怎麽也無法和鎮守遼東的藩王對應起來,但是因為前麵有李威的鋪墊,遼王旁邊還有武定侯爺謙卑得象個蝦米,隻好認認真真地報告道:
“回殿下,金州原有一衛人馬,加上複州千戶所,近七千人馬,兩個月守城,還剩下大約五千五百來人。李指揮帶領的萊州衛四千四百人,基本沒受到什麽損失。”
“圍困金州的元軍原本有兩萬五千人左右,馬匹約四萬匹。經過攻城作戰,又被殿下斬殺一番,估計現在也就剩下兩萬人出頭。因我軍一直堅壁清野,蒙古人不得不靠殺馬活命,估計馬匹不過剩下三萬匹。”
“這些元軍聽說殿下來援後,已經分三路撤退,其中西路已經被殿下堵了回來,攆到了中路。”
“不過,元軍從中路撤退,要翻山越嶺,行軍最為艱難,搞不好最後都會轉向東路的鴨綠江方向逃竄。”
“元軍如果和高麗軍隊勾結起來,仍然是遼東一大威脅。臣想追擊,隻可惜沒有騎兵。”
朱植聽完匯報,就知道張石的大軍還沒有到金州,已經錯過了金州解圍戰,沒能消滅元軍的有生力量。元軍如果按馬雲所說,鐵了心擰成一股繩,從東路逃竄,吳高帶領的廣寧衛四千多人馬在紅崖子未必能阻擋得住。
他也不進城,迅速下達了下一步作戰命令:
“馬指揮,你的金州衛經過兩個月的防守作戰,已經疲憊不堪,隻需挑選五百善騎之人交由譚廣指揮,主力負責堅守城池、運送糧草,抓緊時間屯墾。”
“此外,你再派人在金州東海岸等候張石,通知其不必上岸,讓其率軍直奔紅崖子,在附近尋找地點登陸,圍殲蒙元主力。”
“譚廣,你帶著六百多人組成的臨時騎兵隊立即前行開路。不得輕敵冒進,每前進五十裏就地警戒,等待戰車跟進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李指揮和葉指揮,你們率領本部人馬聽武定侯指揮,跟在戰車後麵前進。”
此時的遼王好像也進入了統帥的角色,行雲流水般地發號施令起來。
原來,賴臘武對阿紮失裏並不放心,在其身邊安插有眼線。
阿紮失裏在蓋州遭遇慘敗後,那眼線迅速將消息傳到了金州城下的元軍賴臘武大營。
賴臘武和一眾將領商量一番後,覺得吸引明軍主力來援、減輕金山壓力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如果繼續屯聚城下,容易重蹈阿紮失裏覆轍。
他當下決定,手下兩萬多騎兵一分為三,分路北返,防止被明軍一網打盡。
朱植遇到的正是由賴臘武親自率領的左路軍,由一萬騎兵組成。
雙方前麵都有一些偵騎。朱植一方是譚廣手下十名騎兵,遠離大隊不過三、四裏。元軍偵騎則有五十來人,遠離大隊四、五裏。
元軍偵騎倚仗人多,一麵用弓箭驅殺明軍,一麵迅速派人回報賴臘武。
譚廣的偵騎也不糾纏,掉頭就向主力靠攏,回報遼王。
朱植也是平生第一次和蒙古鐵騎對陣。盡管此時的蒙古騎兵並沒有人馬具甲,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鐵騎,還是讓他前所未有的重視。
他看前方兩裏處山勢較高,山口中間距離較窄,於是先派身著盔甲的二百名蓋州士兵推著二十輛戰車成兩排向前迅速向前推進,想搶在元軍前麵占領前麵的山口。
賴臘武則是派出左右一個千人隊迎戰。
元軍騎兵行動迅速,搶先一步到達前麵山口,一邊向明軍衝鋒,一邊派出兩小隊騎兵下馬,搶先一步占領了兩邊的山頭。
明軍也不退縮,到了離敵三、四百步的時候,兩排戰車交替前進,繼而火箭齊發,頓時把這前麵的騎兵射倒三百多名。
剩下的蒙古騎兵繼續向前衝了過來,又有近百人還沒看到明軍長得是什麽樣子,就被車廂內的火槍手點名報銷。
有三、四百騎兵好不容易衝到戰車前麵,卻發現這戰車象一個鐵箱子,無從下手,刀劈不動,槍紮不透,少數騎兵想繞到戰車後麵,卻不防被躲在戰車後的蓋州衛長槍兵們突然刺下馬來。
騎兵們隻好下馬,想仗著膀大腰粗,合力推翻這戰車,又被從車底下伸出來的長槍刺得手忙腳亂、丟盔棄甲。
後麵的蒙古騎兵想上前增援,看見又有二十輛戰車開了過來,槍聲不斷,又有不少騎兵倒下。
元軍先鋒官一咬牙,隻好在損失六百來人後向後退去。
遼王算是贏得了他平生第一次指揮的處女戰。
不過,相對張石和朱大能兩個家夥在蓋州城下裝的逼來說,這隻能算是小勝,聊勝於無,打得一點都不過癮。
在遼王的指揮下,明軍用長槍兵推著戰車堅定地向山口方向推進,元軍隻能且戰且退。
山路變得更加狹窄,明軍戰車終於山口外一百多步的地方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對麵的元軍見前進不得,幹脆在山穀中間扔下大量枯木亂枝,用來遲滯明軍戰車。
元將算計的很好,隻要戰車進了山穀,他們就可以從兩側山頭上向下射火箭。
盡管他們的火箭隻是在箭頭上蘸了些鬆油,而不是明軍那種靠火藥驅動、還會爆炸的那種,但足以點燃這枯木亂支,把穀口一封,來個甕中燉鱉。
朱大能見前鋒戰車停止前進,正要督軍向前,朱植則示意大能稍安勿躁。
朱植先是審問了幾個受傷的戰俘,得知對麵竟是由賴臘武親自率領的一萬蒙古騎兵主力,由於糧食用盡,又得知明軍援軍到來,正準備北返金山。
他不敢大意,帶著大能驅馬上前察看情況,遠遠望見山穀內似有大樹伏倒,兩側山頭也有人影晃動,心知山穀內有埋伏。
他也不著急,決定穩紮穩打。
他用二十輛戰車陣堵住穀口北邊,吩咐葉望派出一百長槍兵,掩護中護軍一支火槍小隊,先搶占西側山頭。其他人就地休息,埋鍋做飯。
中午時分,明軍火槍隊采用散兵戰術,利用精準的火力優勢,順利搶占了西側的山頭。東側山頭蒙古兵見勢不妙,趕緊溜之大吉。
山穀南側的賴臘武聽到手下一幫敗兵報告,明軍不僅有神箭,更有神銃相助,也是慌了神。
他趕快讓人把穀內的枯木亂樹一把火給點燃了,遲滯明軍步伐,自己率大軍轉向中路北返。
朱植這邊也是一邊吃飯休息,一邊主動點燃了北邊穀內的枯木亂樹。
一個時辰後,朱植將戰車改為兩路縱隊向前推進,中間留有十米寬的距離,讓元軍騎兵放馬過來。
沒想到明軍直到出了山穀南邊的穀口,才發現元軍早已溜之大吉,隻留下幾個偵騎遠遠的監視明軍行動。
朱植心道,這下可糟糕了,本想打個殲滅戰,卻打了個擊潰戰。
事已至此,他隻能再次調整部署,讓大能帶著中軍人馬迅速回到蓋州布防,免得被蒙古人抄了後路,自己則帶著剩下人馬和金州方向的人馬會合。
朱大能帶著中軍剛走,金州衛指揮使馬雲和萊州衛使指揮李威就帶著兵馬迎了上來。
原來馬雲他們早上發現蒙古人撤退時,害怕是陷阱,未敢追擊,隻是派人先出城偵查一番,才發現元軍全部跑光了。
馬雲老成持重,仍不放心,讓偵騎繼續往遠處查看,才知道是援軍從北邊殺了過來。
當李威和馬雲走到近前,發現竟然是遼王親自帶人增援,隊伍前麵還有遼王親自設計的遼王旗。
李威可是認得遼王的,連忙拉馬雲下馬行禮:
“臣登州衛指揮使李威拜見遼王殿下。”
“臣金州衛指揮使馬雲拜見遼王殿下,感謝殿下千裏馳援。”
朱植答禮:“兩位將軍辛苦了,先把你們的情況說說吧。”
他看著眼前的馬雲,怎麽也無法後世那位來自火星的天才對應起來,隻好直接讓二人匯報起軍情來。
馬雲看著眼前十來歲的稚嫩娃娃,怎麽也無法和鎮守遼東的藩王對應起來,但是因為前麵有李威的鋪墊,遼王旁邊還有武定侯爺謙卑得象個蝦米,隻好認認真真地報告道:
“回殿下,金州原有一衛人馬,加上複州千戶所,近七千人馬,兩個月守城,還剩下大約五千五百來人。李指揮帶領的萊州衛四千四百人,基本沒受到什麽損失。”
“圍困金州的元軍原本有兩萬五千人左右,馬匹約四萬匹。經過攻城作戰,又被殿下斬殺一番,估計現在也就剩下兩萬人出頭。因我軍一直堅壁清野,蒙古人不得不靠殺馬活命,估計馬匹不過剩下三萬匹。”
“這些元軍聽說殿下來援後,已經分三路撤退,其中西路已經被殿下堵了回來,攆到了中路。”
“不過,元軍從中路撤退,要翻山越嶺,行軍最為艱難,搞不好最後都會轉向東路的鴨綠江方向逃竄。”
“元軍如果和高麗軍隊勾結起來,仍然是遼東一大威脅。臣想追擊,隻可惜沒有騎兵。”
朱植聽完匯報,就知道張石的大軍還沒有到金州,已經錯過了金州解圍戰,沒能消滅元軍的有生力量。元軍如果按馬雲所說,鐵了心擰成一股繩,從東路逃竄,吳高帶領的廣寧衛四千多人馬在紅崖子未必能阻擋得住。
他也不進城,迅速下達了下一步作戰命令:
“馬指揮,你的金州衛經過兩個月的防守作戰,已經疲憊不堪,隻需挑選五百善騎之人交由譚廣指揮,主力負責堅守城池、運送糧草,抓緊時間屯墾。”
“此外,你再派人在金州東海岸等候張石,通知其不必上岸,讓其率軍直奔紅崖子,在附近尋找地點登陸,圍殲蒙元主力。”
“譚廣,你帶著六百多人組成的臨時騎兵隊立即前行開路。不得輕敵冒進,每前進五十裏就地警戒,等待戰車跟進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李指揮和葉指揮,你們率領本部人馬聽武定侯指揮,跟在戰車後麵前進。”
此時的遼王好像也進入了統帥的角色,行雲流水般地發號施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