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日,朱植一行終於到達長春堡和張石會合,在聽取了張石和火真的匯報後,先讓張石放了那一萬多蒙古老弱病殘。


    這些人基本沒有什麽戰鬥力,對明軍也構不成威脅,留下來反而要管飯,還不如放了算了,也許還可以收買一下人心。


    朱植決定,次日接見幾個前來進獻方物和土特產的女真部落頭人,然後再到黃龍府舊城,去看看當年北宋一對亡國之君被囚禁的地方。


    當晚,朱植剛睡下不久,張石就帶著兩名混身是血的明將士兵前來報告緊急軍情。


    “殿下,有緊急軍情。都督濮英派人前來求救。”


    “講。”


    “濮英奉命帶領三千騎兵追擊逃亡蒙古人,到了鬆花江一帶後,負責斷後,在經過黃龍府城時被上萬蒙古人包圍。”


    “具體情況呢?”


    “濮英派幾名騎兵保護幼子濮璵拚死突圍南下,向我們求援。濮英生死不明!”


    朱植這才想起曆史上金山戰役確有濮英遇伏這麽一回事。


    他雖然感覺此時救援為時已晚,還是不顧疲勞,開始調兵遣將:“張石,迅速點齊人馬,分批向黃龍府疾進。再傳信給郭英,讓他帶董興的左軍火速北上增援。”


    次日天明時分,火真帶廣寧中護衛最精銳的中軍、前軍中的兩營騎兵先行抵達黃龍府。


    此時元軍騎兵已經撤退,黃龍府廢棄的城垣內外,到處都是明軍將士的屍體。濮璵四處尋找,並未找到其父的屍首。


    火真下馬仔細察看,根據馬的糞便,斷定伏擊濮英的元軍剛離開不到一個時辰。


    不一會,遼王也帶著譚廣的騎兵營和兩營騎馬的步兵迅速趕到。


    火真立即請戰:“殿下,讓我帶騎兵火速追擊,估計一個時辰內可以追上。”


    這個蒙古大漢說話、辦事,都是名如其人,風風火火。


    見遼王不置可否,他又謹慎地解釋道:“如果元軍在前麵埋伏,這點兵力估計也不是元軍對手。如果不追,元軍很快就要走遠了,後麵更不好跟蹤追擊。”


    朱植繼續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對火真耳提麵命一番,讓他先派一個總旗率五十名騎兵先行追擊元軍。其他人馬先行休息,吃點幹糧,填飽肚子再說。


    約莫小半個時辰工夫,朱植讓火真又派出一營騎兵全速前進。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朱植讓火真再派出一營騎兵跟進。


    接著,他也帶兩營步兵緊隨其後,騎馬前行三十裏構築工事接應火真。譚廣的騎兵負責保護後方,接應張石帶領的行軍速度較慢的車兵。


    朱植擔心,追擊兵力太少容易遭到元軍反噬;兵力太多,又容易引起元軍的懷疑。


    他隻好反彈琵琶,使用添油戰術,逐次投入小規模的追兵,慢慢誘使元軍放鬆警惕,讓他們以為明軍隻是小股部隊,從而放棄北撤的計劃,進入明軍主力的伏擊圈,並為後麵的車兵投入戰鬥贏得時間。


    他的想法是,你蒙古人不喜歡放風箏嗎?那我提前把線給悠住嘍,看誰糊弄誰!


    再說賴臘武帶人成功截住明軍三千後衛後,把部隊分成五部分,對明軍進行襲擾,待將明軍的箭和體力消耗得差不多後,才一擁而上,對明軍進行最後的屠殺。


    黃龍府一戰,元軍付出了兩千多人的代價,但成功斬殺明軍兩千九百多人,俘虜了包括明將濮英在內的八十餘人。


    這一戰也成為元軍在金山戰役中消滅明軍最多的一次戰鬥,元軍因此士氣大振,賴臘武的威望也得到空前提高。


    賴臘武畢竟是一員經驗豐富的老將,擔心大隊明軍的報複,讓人在黃龍府簡單休整一夜後,天未亮就帶著俘虜和繳獲迅速向嫩江方向轉移。


    讓人沒想到的是,在轉移的路上,身負重傷的濮英乘看守的蒙古士兵不備,竟然奪劍自殺了。


    蒙古人向來有敬重英雄的傳統,賴臘武也曾受過明軍的禮遇,於是讓俘虜在路邊挖了個簡易的坑將濮英埋了,又讓俘虜們圍著墳磕頭送行。


    這樣,又耽誤了大半個時辰。


    也就是這大半個時辰,讓朱植的五十名先鋒在快到中午的時候,終於捕捉到了這支元軍,對著元軍後衛屁股就是一陣箭雨。


    賴臘武聽說有五十名明軍騎兵追上來的時候,擔心是明軍的誘餌,可是手下現在已經打出了信心,紛紛要求再滅了這股明軍。


    賴臘武不想打壓手下求戰的士氣,讓人先帶領兩百騎先進行正麵截殺,又從側麵悄悄各派出一千騎兵進行迂回,防止中了明軍的反埋伏。


    五十名明軍小隊看到大隊元軍追來後,掉頭就跑。


    元軍剛剛打了個勝仗,又仗著兩翼有大隊騎兵掩護,在後麵緊追不舍。剛追了十多裏,對麵又來了三百多明軍騎兵。中間的二百元軍停止前進,兩翼元軍迅速向前包抄。


    你看蒙古人這兩翼包抄戰術多熟練!


    對麵的三百多明軍騎兵見蒙古人多,遠遠地放了一陣箭,也掉頭往回跑。


    明軍一跑,元軍又開始追擊,又追了十來裏,明軍又跑來四百來騎增援。


    帶隊的元軍將領一看,還是賴臘武平章有先見之明,明軍果然有埋伏。不過轉念一想,這明軍援軍來了一波又一波,加起來也不過七、八百人,也就是元軍的三分之一,而且賴臘武平章還帶領大隊人馬在後麵隨時可以支援哩。


    這位元將於是指揮兩千騎兵繼續包抄明軍。


    哪知這明軍毫無鬥誌,又往回逃跑了十來裏,才在一大溜土堆和樹木後才停住了腳步。


    元將定睛一看,原來這裏還有幾百明軍的步兵啊,不過明軍已經黔驢技窮,一連三波伏兵都露了出來,也不過兩千來人,應該對元軍已經沒有什麽威脅了。


    他一邊派人向賴臘武報信,一邊欺負明軍兵少,在明軍陣地外圍來回奔馳、放箭襲擾。


    半個時辰後,前麵的元軍不等主力趕到,就開始了第一波進攻,分左右兩翼直撲明軍陣地。


    此時,朱植看明軍通過層層引誘的方式終於引來了兩千多元軍,也做好了先消滅這兩千多元軍的準備。


    兩營明軍步兵早就挖了一條三米多寬的弧形壕溝,壕溝外又拉了兩圈鐵絲網,網內設了拒馬,壕溝內用土石壘了五、六個三丈高的土台子,一百名火槍手就在高台上居高臨下進行遠程射擊。


    當元軍衝到鐵絲網附近的時候,火真又率領騎手在陣內用弓箭進行還擊。


    雖然有少部分元軍拚死撞倒了明軍的鐵絲網,卻在躍過壕溝的一刹那間,被對麵的長槍刺落下馬。


    小半個時辰後,元軍損失四、五百人,卻未能踏進明軍陣地半步。元將隻好暫停進攻,等待後麵的援軍。


    很快,賴臘武帶領剩下的五千多多騎兵也來到陣地前,問明情況後,也認為明軍在露出兩波騎兵和一波步兵後,應該沒有其他伏軍了。


    賴臘武當機立斷,派出兩個千人隊對明軍陣地繼續進行襲擾,不讓明軍有片刻喘息之機,同時派一千人繞至明軍陣地後方,監視黃龍府方向,防止明軍來援。


    轉眼,時間已經過了中午。


    陣地內的明軍見元軍又開始襲擾,隻讓一百名火槍手在高台上放冷槍,其他人圍在掩體和盾牌後麵繼續埋鍋做飯,根本不理會外麵騎兵的呼嘯。


    當肉香味飄到陣地外的元軍隊伍時,元軍感覺受到了明軍的侮辱,迅速逼近明軍陣地,發起了第二波進攻。


    明軍隻好放下碗應戰。


    不過對麵的元軍餓得更厲害,體力消耗也要比陣地內防守的明軍更大一些。


    半個時辰後,元軍的第二波進攻除了又損失五百來人外,一無所獲。


    臘賴武隻好暫時收兵,將明軍團團圍住,同時埋鍋做飯,研究對策。


    參加前兩波進攻的一些元軍將領表示:“明軍的火槍打的太準了,我們的神箭手在距離明軍七十步的地方還未來得及搭弓,就被擊中,很難靠近明軍陣地。”


    也有將領向臘賴武建議:“將軍,我們要麽就此撤軍北上,要麽伐木采石,到晚上再乘天黑之際填平壕溝,對明軍發動偷襲。”


    關鍵時刻,臘賴武也有些遲疑起來,不能立即下定決心。


    正當臘賴武猶豫之際,先前迂回到明軍後方的騎兵派人報告,在明軍陣地後方十裏處又發現三、四百騎兵,請示如何處置。


    臘賴武一聽,吩咐一部分元軍繼續圍困明軍,自己又帶了兩千騎兵繞過明軍,準備集合優勢兵力,先消滅明軍陣地後麵孤立的小股明軍騎兵再說。


    再說譚廣見到元軍騎兵出現,在原地猶豫了一陣,裝出害怕的樣子,慢慢掉頭往回跑。等賴臘武帶領更多騎兵出現在兩翼的時候,譚廣跑的更快了。


    元軍咬住明軍不放,可是追了不到四、五裏,對麵就出現黑壓壓的戰車陣。


    明軍的車兵終於趕上來了。


    賴臘武在南下金州之時可是見識過明軍戰車厲害的,那是能直接將他的一萬騎兵打崩潰的妖車,害得自己隻好翻山越嶺,棄馬而逃。


    金州之戰至今還是他揮之不去的夢魘。想起那段野人般的生活,賴臘武渾身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他正要下令撤軍,投入戰場的明軍戰車還不到最佳射擊距離,就先聲奪人,發射起火箭來。


    這些射擊雖然沒有傷著幾個人,可是那尖利的呼嘯聲和刺耳的爆炸聲,還是嚇得賴臘武帶領的三千人馬亂了陣腳。


    跟在賴臘武身邊的數百名心腹親軍,兩個月前可是領教過這沒人性的火箭,一見明軍發射火箭,掉轉馬頭就跑。


    先前來監視明軍的一千元軍騎兵還不明就裏,剛臆症了一會,就見又有數百支火箭呼嘯而來。在死傷近百人後,他們趕緊也加入亂糟糟的逃跑大軍。


    賴臘武的三千騎兵頓時變成了潰兵,從明軍陣地兩側奪路而逃。原來圍困在明軍周圍,正準備吃午飯的四千元軍也被自己的人馬衝擊得人仰馬翻。


    遼王得知是援兵已到,連忙讓人吹起衝鋒號,發起反擊。


    隨著刺耳的號聲響起,火真率八百騎兵早在陣地內養精蓄銳多時,迅速上馬躍出陣地,和譚廣的騎兵一起追殺元軍。


    緊接著,兩營明軍步兵也翻身上馬,尾隨追擊。


    可憐的元軍在一片兵荒馬亂中自相踐踏,又被明軍尾隨砍殺,一個個哭爹喊娘。


    賴臘武隻好讓手下丟掉先前繳獲的戰利品和俘虜,分成數路向北邊的嫩江方向逃去,最終在夜色的掩護下冒險過江。


    此時正值嫩江豐水期,江水暴漲,又有上千人馬因又餓又疲,體力不支,被無情的江水衝走。


    明軍一直向北追到了嫩江南岸塔虎城舊址,見天色已黑,就地紮營休息。


    待到次日早上,賴臘武在嫩江北岸收拾隊伍,清點人數時,發現剩下還不到四千人馬。


    賴臘武原來還為成功截殺三千明軍精騎高興了一陣子,最後發現一萬五千的人馬最後竟然損失大半,不禁悲痛欲絕。


    在嚎啕大哭一場後,他帶領殘兵敗將繼續北撤,從此不再提南下之事。但是半年後,明軍還是在漠北將其圍住。這是後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