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三,蓋州城下。


    郭驥最後清點了一下這次遠涉重洋的戰果,總共還剩下二百八十匹阿拉伯馬,心裏哇涼哇涼的。


    從阿拉伯出發時,一共購買了一千匹良馬,裝了九船回國,結果在馬六甲遭遇海盜,一下子就損失了七船共七百匹。


    剩下兩船本來載有三百匹馬,但在送往馬六甲拜裏營地時不知是走失了,還是被拜裏的手下渾水摸魚藏起來了,反正是少了十匹,路上又病死了十匹。


    為了這二百八十匹馬,遼王花費了二十多萬錠寶鈔不說,郭驥帶去的二十二名人手,最終隻回來了十六人。


    沈家損失更大,不僅損失七條兩千料大船,還損失水手三百人。高薪聘請的五十位阿拉伯牧民也隻剩下二十人。


    刨去船隻和人員撫恤,沈家這一趟基本上沒賺錢。而遼王這裏,按最初計劃,每匹馬的成本為兩百兩銀子,現在實際成本達到七百兩以上,價格是蒙古馬的近五十倍!


    郭驥正惴惴不安,擔心遼王會責怪甚至懲罰自己,一隊精騎奔馳而來,引起身邊馬群的陣陣騷動。


    他仔細一看,為首的正是當年那個瘦小的小遼王爺,現在是神采飛揚。


    待到遼王馳到跟前,他連忙把腰一彎:“遼王殿下,郭驥無能,隻帶回二百八十匹馬複命,有辱使命。請殿下責罰!”


    朱植連忙飛身下馬,一把摟住郭驥,哽咽道:“表哥辛苦!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考慮到郭驥等人和馬匹這一路數月顛簸,需要休息,遼王就讓人在蓋州城下紮下營地,讓郭驥等人原地休息。


    蓋州城已經交由山東承宣布政使派了縣令來管理。不一會,蓋州縣令聞訊遼王到了此地,嚇得屁滾尿流地跑過來請安,熱情得像見了親爹一樣。


    朱植也不客氣,讓縣令趕快給郭驥和沈家水手們做了十隻烤全羊送來,又給這些金貴的阿拉伯馬送來最新鮮的草料。


    晚上,朱植謝絕了縣令邀請入城歇息的好意,就在蓋州城下和郭驥說話聊天。


    郭驥就先講了到達阿拉伯購馬的各種軼聞趣事特別是帖木兒帝國擴張的情況。


    一代梟雄帖木兒大帝也叫帖木兒汗,現在不僅靠著二十萬蒙古騎兵攻占了阿拉伯帝國舊都伊拉克,趕走了黑羊王,控製了水草豐美的兩河流域,還占領了波斯故地和花刺子模,現正打得北麵的金帳汗國節節敗退。


    帖木兒雖然沒有宣布正式建國,但是他已經繼承了伊兒汗國的大部分地盤,完全取代了西察合台帝國。


    一個超級帝國已經悄悄在大明帝國西陲崛起,中間隻隔著一個隨時要崩潰的東察合台汗國……


    遼王聽後,不禁感到陣陣隱憂。


    郭驥後麵又講到,船隊到達馬六甲海峽,與潰兵首領拜裏從冤家打成聯盟,與海盜周旋了半個月,最後在吳傑水師的解救下,才得以脫困北上。


    遼王也是唏噓不已。郭驥這次下西洋雖然是九死一生,但也算是經曆了人生一大磨練。


    他於是問道:“表哥今後有何打算?”


    在他心裏,很想讓郭驥當這個遼東的弼馬溫,把遼東的馬政給發展起來。不僅今後遼東的戰車,平民的馬車,就是農民耕地,都會用到大量的馬匹。


    對於遼東發展來說,馬政也是事關全局的關鍵。


    郭驥這一路率上自然也是聽吳傑講了遼王到遼東後的一連戰績的:


    去年四月,遼王剛在廣寧練兵兩個月,就倉促帶兵征戰遼東,第一仗就在蓋州城下,殺得北元遼王阿紮失裏一萬騎兵一敗塗地,隻可惜當時遼王剛組建的中護衛沒有馬匹,讓阿紮失裏跑掉了一半人馬。


    隨後,遼王又率軍轉戰金州,大敗北元太尉納哈出手下大將賴臘武近三萬騎兵;接著進軍鴨綠江,逼退了高麗五萬大軍;然後又北上參加金山會戰,逼降了阿紮失裏;最後又直搗黃龍府,再次痛毆賴臘武。


    遼東明軍這一路上光繳獲的馬匹就有兩萬匹……


    吳傑講得波瀾起伏,口沫橫飛,郭驥自然也是聽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所以當聽到遼王詢問他的打算後,他毫不猶豫地答道:“我也想帶兵,追隨殿下建功立業。”


    朱植感到有些失望,想了一下,說道:“我現在給你三個任職方向,你好好考慮後,再作決定。一是出任遼東都司僉事兼騎兵參謀,負責全遼東軍馬的飼養、繁殖和訓練。二是任意挑選一屯墾衛擔任指揮使,去當父母官。三是先從騎兵營的營官幹起,學習帶兵。”


    這營官是遼王的發明,相當於後世的營長,品秩和職級比照從五品的副千戶,和從三品的遼東都司指揮僉事品秩中間整整差了四級,而中間的職級差了五級。


    可是郭驥寧願級別低,也要去帶兵。


    現在天下漸漸太平,如果不抓住機會,跟著遼王立些戰功,何時才能恢複他的鞏昌侯爵位啊?


    遼王不得不感歎,真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每一個熱血男兒都有一個金戈鐵馬夢。


    他最終還是安排郭驥當營官去了,至於這個弼馬溫還得另尋他人。


    五月四日一早,朱植重謝了沈家船隊,帶著郭驥遠涉萬裏買來的二百多匹寶馬啟程回廣寧。


    由於心疼這批寶馬旅途勞頓,大家都是緩緩而行,直到五月五日端午這天晚上,馬隊才昂首挺胸、浩浩蕩蕩進入廣寧城。


    為了歡迎郭驥購買歸來,收錢王爺按遼王的意思專門在城門搞了個凱旋儀式,奏起了歡快的《騎兵進行曲》。


    朱植又親自為跟隨郭驥回來的十六名幸存者每人頒發一枚勇士獎章。


    當初跟著郭驥遠涉重洋的兩個小旗俞靖和戚祥,遼王每人獎勵一把雪峰寶刀,暫時提拔為百戶。


    遼王後來還聽說這個俞靖竟然是堂堂河間郡公俞廷玉的孫子、徐達部將俞通淵的兒子,心生欽佩,連忙又把俞靖提拔為營官。


    晚上,朱植在王府設宴款待各位勇士,以及沈家高薪聘請的二十名阿拉伯牧民。


    隨後幾天,朱植就在廣寧城和張石、郭驥商議如何安置這些金貴的阿拉伯馬。


    遼王最後決定,把這二百八十匹馬分成四個種群,七十匹最好的馬就放在廣寧,從王府私產中專門劃出一萬畝地來專門養馬。另外在懿州、雙遼和黃龍府各放養七十匹。


    二十名阿拉伯牧民也被分成四塊,負責馬匹的飼養和繁殖。


    幸存的公馬大約四十匹。為了充分利用好這些公馬的優秀基因,朱植除了給每匹公馬配六匹母馬外,又讓人迅速北上給柳升送信,讓他就近給黃龍府、雙遼和懿州各送去兩百頭母馬或母驢,給阿拉伯公馬進一步充實後宮。


    這樣一來,這些公馬平時雖然要累一點,但是在東北平原上留下的優秀基因也會多一些。


    好多人對軍馬、乘馬、戰馬、馬匹,騎兵、鐵騎和騎馬步兵概念混為一談。


    其實,隻有專門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馬匹才能成為軍馬,而其中隻有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優秀軍馬才可能成為戰馬,其他的則是乘馬、馱馬、挽馬而已。


    體型高大,骨骼更為結實的汗血馬、阿拉伯馬自然成為戰馬的首選。而吃苦耐勞,耐力持久的蒙古馬更適合作乘馬或馱馬。


    最初,遼王為了保下北伐繳獲的馬匹,就是和齊泰這個家夥玩起了這個文字遊戲,讓齊泰回去換聖旨。


    齊泰明知遼王是胡攪蠻纏,卻也無可奈何,隻好把賬記在張石身上。


    培養戰馬難,培養職業騎兵更是難上加難。步兵往往有了五、六年騎乘經驗之後,才可能達到騎兵人馬相習的基本要求,七、八年之後才能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


    而胡人五歲能騎馬,自然是天生的騎兵首選。霍去病討伐匈奴,胡騎往往超過半數,就是這個道理。


    遼王在征戰遼東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土騎兵,其實就像唐朝名將當年高仙芝征戰中亞、李陵深入匈奴一樣,雖然也是騎著馬,隻能算是騎乘步兵。


    軍馬一般可以服役五到八年,戰馬的黃金服役期隻是兩到三年,培養一個優秀的騎兵更是在五年以上。


    如果要建設一支拉風的鐵騎,也就是重騎兵,不僅需要最好的戰馬,還需要人馬具甲,那是相當的燒錢。


    因此,不光是遼東不具備建立重騎兵的條件,就是日落西山的蒙元現在也很難組建成規模的具甲重騎兵。這也是蒙古騎兵被大明打得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話再說回來,隨著先進火器的不斷推陳出新,重騎兵極為燒錢不說,而且在戰場上越來越像呆笨的活靶子。此時再發展重騎兵,真是盲目交智商稅。


    在後世經驗的指導下,遼王現在的打算是,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培養一批血統純正的阿拉伯種馬,並通過雜交,培育出挽乘兼備、軍民通用的馬種。


    後世東北的三河馬就有阿拉伯馬和蒙古馬的血統,兼具阿拉伯馬和蒙古馬的速度、耐力和靈活性,是阿拉伯戰馬的最好代替品,可以部分滿足建立輕騎兵和乘馬步兵的需要。


    如果能培育出像後世又耐嚴寒天氣,又適合耕種的東北馬這樣體型高大的挽馬來,這樣能滿足東北建設的多方麵需求,緩解遼東耕牛不足的困境。


    為了不讓公馬因為爭風吃醋而互相傷害,朱植又寫信給盛庸和平安,讓他倆分別從阿紮失裏和哈拉章那裏要五百名青壯專門搭建龐大的馬廄,明軍則在冬季回報以十萬斤糧食。


    遼王還要求各個馬廠建立嚴格的交配登記和淘汰製度,既要保證各種優秀馬匹基因庫的純正,同時要找到培育優良馬匹的最佳雜交組合。


    總之,遼王對這項計劃充滿了憧憬,好多事情都是親自出麵,一抓到底。


    唯一遺憾的是,郭驥不願意當這個弼馬溫!朱植隻好抓了濮璵的公差,讓他臨時負責起遼東的養馬大業來。


    後來濮嶼也打仗去了,遼王最終轉變了用人觀念,從善於養馬的阿拉伯和蒙古牧民中各選了四人,分別擔任四個馬廠的正副廠長,相當於八個弼馬溫。


    後來的事實證明,遼王這一觀念轉變的很對,專業的事情還是得由專業的人去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