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沈莊出麵拿下沈家這一城,郭鎮終於鬆了一口氣,又帶著公主和妹妹直奔西湖而去,準備完成遼王交待的第三個重大任務。


    這時候,永嘉公主再傻也猜出,郭鎮這哪裏是帶自己出來玩的?肯定還是在給自己那個臭屁弟弟在賣命!


    果然,郭鎮到了杭州之後,就和沈莊心急火燎地一同去拜訪了浙江都司指揮使徐司馬,直截了當地說明了來意:想造訪造船世家沈家。


    老朱以水師起家,底定江南,造船工匠的待遇原本優於其他工匠。


    隨著江南平定,中原一統,老朱重新確立了千年以來中原王朝的以農耕立國的方略。大明造船業日漸式微,造船工匠待遇也一落千丈。


    隻是為了解決北方軍糧運輸困難問題,朝廷才在淮安運河附近設立船廠專門建造漕船向北方運送軍糧,又在應天設立龍江船廠建造江船兼顧海運。


    因此,大明造船技術雖然承襲宋元,但在朱植穿越回來的時候,並沒有造出體現領先世界水平的海船特別是用於海上作戰的軍艦來。大明水師整體上停留在內河運輸船隊的水準上。


    但是,即使處於閉關鎖國狀態的中國從來不缺乏有識之士。在東南沿海的一些重要出海口,個別有眼光的駐防將領還是因地製宜設立了一些零散船廠,養了一批能工巧匠,專門建造海船,加強海防。


    鎮守浙江的徐司馬就是這樣一位有眼光的將領,成立了浙江水師,靠著沈家建造了數十艘專門用於海上運輸和作戰的遮洋船和備倭船。


    後來,世代以造船手藝糊口的杭州沈家也因為有了徐司馬的支持,得以繼續鑽研造船技術,打造了當時世界上一流的遠洋艦隊--鄭和船隊。


    在抗倭援朝戰爭中,一代名將鄧子龍率領浙江水師在朝鮮的露梁海戰中能夠以小勝多、大敗倭寇,靠的就是沈家打造的精銳戰船。


    沈家後來甚至將數代積累的造船經驗編寫進了《南船紀》一書,無償獻給朝廷。可惜的是,這都沒有引起那些顢頇朝廷大員的足夠重視。


    根據後世史籍記載,撰寫《南船紀》的沈啟係為鄭和下西洋打造寶船的沈家後人,遼王大膽推測,沈家絕對是有數百年造船經驗傳承的造船世家。於是他派郭鎮到杭州尋訪造船世家沈家。


    吳傑在應天時,通過龍江船廠老工匠們提供的線索,也得知沈家一直居住在杭州衛,負責為浙江都司打造海船。他也建議郭鎮到杭州去尋找造船的沈家。


    說來也巧,鎮守浙江的徐司馬和鎮守雲南的沐英一樣,也是老朱的諸多養子之一,算是遼王的便宜義兄,郭鎮的大舅哥。這樣沾親帶故,溝通起來也就方便多了。


    徐司馬問明郭鎮的來意之後,自然是熱情接待,馬上派夫人、女兒等內眷陪同公主和郭家千金遊賞西湖,自己親自陪同郭鎮造訪杭州的造船名匠世家沈家。


    一路跟來的沈莊也在杭州沈家口吐蓮花,利用沈萬三的招牌大打親情牌,縱橫捭闔,左右忽悠。畢竟天下沈家是一家。


    三天後,郭鎮在徐司馬和沈莊的配合下,終於再下一城,促成沈家答應由最優秀的兒子沈正率領十名優秀子侄,攜帶大量圖紙和造船工具前往遼東效力。


    徐司馬也是十分仗義,馬上讓浙江水師專門派出戰船護送沈家子弟到遼東。


    完成遼王交待的三大任務後,郭鎮好似虛脫似的,在徐司馬安排的館舍裏大病一場,可把一旁的永嘉公主和郭愛嚇的不輕。這天堂杭州也不看了,二人就守候在郭鎮身邊,直到其完全病愈才返程回京。


    在回京的路上,郭鎮笑嘻地對公主說:“男人操心真累,比入洞房還累。難怪遼王好幾次操心之後就會暈倒,一睡就是好幾天!”


    一旁的郭愛聽得心裏七上八下的,連忙問遼王在遼東是否又暈倒了,心兒一下子飛到了遼東。


    郭鎮自知說漏了嘴,連忙又開始裝暈,掩飾過去……


    沈莊配合郭鎮拿下杭州沈家後,又由徐司馬派人送自己上舟山群島,親眼看見沈家船隊到達舟山和柳升等人匯合南下,又順便從柳升那裏接收了一些物資,這才返回杭州。


    這時,他端出沈家三公子的架子來,召集沈家所有商號掌櫃開會,準備完成遼王交代的第三件事情:開連鎖酒樓。


    朱植行前給他說了,遼西今年土豆和紅薯收成其實還可以,留足明年的種子,剩下的一半救濟遼南百姓和蒙古各部,一半交都由柳升南下時送至舟山,交由沈莊開酒樓之用。


    之所以說是開酒樓,而不是開飯店,這還是沈莊的建議。因為新開飯店的招牌就是遼東的高粱酒老社長酒,主打的就是一個酒文化。


    當然,朱植手中的秘密武器還很多,比如辣椒、花生、玉米,也給了沈莊一些,而且還方便儲存。


    沈莊卻一本正經地開起了黃腔:“這些秘密武器要慢慢拿出來,不要像新娘子入洞房,一旦脫得光光的,就沒了神秘感和新鮮感。所以總要隔三差五地換個製服、套個絲褲、拿個小皮鞭什麽的!”


    一談到生意,沈莊不僅是淫才,還是人才。


    當然,遼王把壓箱底的秘密武器都交給沈莊也是有條件的,他曾在沈莊行前專門有交待:


    “酒樓開了以後,利潤還是一家一半,三年內王府一文不取,全部交由沈家。你們就以開分店為名,慢慢地雇傭店員、夥計、家丁、護院、馬夫、廚師、裁縫、丫環、鐵匠、木匠、大夫……”


    “凡是能想到的用人由頭都用上,隻要是長得像個人的,統統先行雇傭,遇到孤兒、被遺棄的嬰兒一律收養,甚至可以大張旗鼓地收買戲子、奴婢、青樓女子……”


    “古人應對天災能力較差,一遇到天災人禍,最簡單的應對方式就是賣兒鬻女,剛好大明律法也允許人口買賣,你就放心大膽地買吧……”


    “等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慢慢再以到其他地方開分店的名義,轉送遼東……”


    說到最後,沈莊終於聽明白了,遼王是在變相招兵買馬!或者說,他也在準備當大明的叛徒。


    想到這裏,他這個沈家叛徒心裏不由平衡了許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