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大到了沈陽之後,被吳高晾在一邊的呂瑞、劉顯如同見了救星般地向太子哭訴:遼王如何飛揚跋扈,目無朝廷和太子;如何任意欺壓遼東都司將領;鐵嶺衛說解散就解散,全部人員都趕去種田了……


    太子卻是對二人感到一陣惡心,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他讓二人趕緊回京,向朝廷自請處分。


    少了這兩個鳥人後,遼東上下頓時覺得清爽了許多。


    遼王也開始琢磨在沈陽繼續大展拳腳,甚至把遼東都司的大權再要回來。


    太子有時侯也會看似隨意地問遼東人員一些輕鬆話題。


    他問郭英道:“武定侯,從蓋州到沈陽,一路蜿蜒數百裏,坐這馬車,快步如飛,卻如履平地,既無一絲顛簸之感,也無一絲疲倦。聽說是遼王給馬車安置了什麽彈簧啊?”


    郭英答道:“遼王發明的稀罕之物多著哩。俺這個大老粗也不懂。”


    太子就笑道:“這怎麽能行呢?再過兩年,十五弟滿十六歲,就要成為你東床快婿了。”


    郭英隻是憨憨地笑,知莫如不言。


    當然,太子更多的時候是代表老朱和遼王就遼東發展大計進行交流,陸陸續續向遼王通報了朝廷的一些決定:


    “十五弟啊,父皇已經同意,再向遼東移民十萬,支持遼東繼續向北開疆拓土。”


    “父皇擬讓沈王、韓王、安王分別之國沈陽、開原和長春。這三位弟弟還年幼,你再幫忙代管五年吧。”


    “濮璵和俞靖在河西雙雙立下大功,父皇親封為西涼侯和關西伯,留鎮河西,算是你為朝廷貢獻的人才。”


    “父皇對你的西域方略很感興趣,已按你的緩進疾攻之策,計劃十年內收複西域,重現漢唐盛世榮光……”


    這些都是對遼王和遼東將士的肯定,也是激勵。


    太子投之以桃,遼王當然要報之以李。


    到了沈陽之後,朱植安排太子住進廣寧左護衛的衙署之中,隨後送給太子一係列特別的見麵禮。


    八月二十三日晨,沈陽城周圍的五萬軍民齊聚城東的東牟山下觀看牽羊禮。


    一向低調的朱大為了迎接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特意換上了太子冠冕,高坐受降台,莊嚴而肅穆。


    遼王一聲令下:“牽羊禮開始!”


    靖江王朱守謙指揮軍樂隊高奏獻俘凱歌,廣寧左護衛的將士們齊聲唱道:


    “天威卷地過遼河,萬裏遼東盡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南來作恩波……”


    “這不是沈括的《鄜延凱歌》嗎?”太子心道。


    他也算是見多識廣,一聽就知道這軍歌的出處。


    其實,這歌詞並不是沈括所作,而是大宋西北邊軍集體智慧結晶,隻不過碰巧被沈括記下來。


    遼王又將這凱歌改頭換麵,搬到這遼東,也算巧妙剪裁。


    凱歌奏過,早就被押送至此的女真首領勃羅哥及其手下一千女真俘虜,頭纏破毛巾,身披破羊皮,裸露上身,脖子上係著繩子,像羊一樣被遼王護衛牽引著,依次通過受降台,按女真習俗在此舉行牽羊禮。


    聽著雄壯的獻俘凱歌,想著兩百多年前的靖康之恥,太子和台下明軍將士都是熱淚盈眶,沒想到兩百多年後,遼王會在這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深,還漢家一個尊嚴。


    太子也是一個有抱負的男人,多少年來一直深居宮內,隻能輔佐老朱處理政務,卻不能像幾個弟弟那樣策馬揚鞭、開疆拓土。


    直到今天,看到勃羅哥等俘虜依次從自己腳下連滾帶爬,他才覺得胸中塊壘,稍稍消散了些。


    牽羊禮之後,太子心情尚未平息,朱植又送給太子第二份大禮:三十餘名蒙古、女真頭領依次向太子送上各部戶籍名冊,並按大明禮儀行人臣之禮,代表遼東十萬蠻夷正式成為大明子民。


    這也算是遼王在遼東混一戎華取得初步成功。


    次日,朱植又送給太子第三份大禮:請太子到靶場現場試射手炮。


    經過一年多的研製,蒯富終於造出了基本符合遼王要求的手炮。


    因為沒有研發雷管,現在還是參照後膛槍原理,用拉繩啟動炮栓,發射炮彈,這和明朝後期仿佛郎機炮造的虎蹲炮有些相似,不過因為運用了高溫一體成型和冷軋拉伸技術,體型更為輕巧。


    朱植專門把試射靶場設在東牟山,還有一層意思,進一步震懾女真各部。


    女真人把東牟山稱為天柱山,他今天就要借太子的準天子之手給它炸幾個洞。


    “轟、轟、轟!”


    太子親自啟動炮栓,現場試射三發炮彈之後,興奮不已。


    這手炮重量不到京軍大炮的十分之一,威力卻和京軍裝備的大炮大致差不多,到了戰場,絕對是殺敵利器。


    其實,因為試射的緣故,士兵們沒有用開花彈,而是實心彈。如果用了開花彈,效果絕對要比京軍裝備的大炮更厲害的多。看來,遼王還是有點賊不露富的心思在裏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