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八日,路麵已經比較幹爽,遼王仍在昏睡之中。
大明太子朱標結束對遼東的巡視,開始西返。
遼東文武官吏,甚至許多老百姓,都自發前來送行。
遼東和內地山海阻隔,中間雖然也一度發生了一些不快,遼東軍民對朝廷派太子以天子儀仗巡視遼東還是很感激的,畢竟說明朝廷掛念著他們啦。
靖江王代表遼王率五品以上大員一直送到望山鋪,直到天黑才回轉。
返回廣寧前,太子留給靖江王三張空白諭書,說是已經加蓋了東宮寶印,與皇帝玉璽有同等效力,讓其轉交遼王,方便遼王便宜行事。
太子還勉勵靖江郡王:“賢侄,當年你父親文正大都督武功蓋世,洪都之戰,天下皆知。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整天埋沒在音律之中。後麵也要早日熟悉兵馬,為遼東、為朝廷分憂。你如果願意掛帥西征,本宮鼎力支持。”
太子所說的洪都之戰是指大明立國之戰中的的洪都保衛戰。
當時朱元璋剛剛在應天稱吳王,陳友諒就親自統率60萬大軍直撲應天上遊的軍事重鎮洪都城,也就是後來的南昌城。
朱元璋因忙於與東邊的張士誠作戰,根本無暇西顧。洪都城的安危就係於吳軍第一任大都督、守將朱文正身上。
這家夥是老朱的親侄子,隻有二十多歲,平日裏像收錢一個德性,喜歡花天酒地,關鍵時刻卻一鳴驚人,帶領兩萬孤軍死守洪都三個月,極大消耗了陳友諒的兵力和銳氣,為後來老朱從容調兵遣將,在鄱陽湖上一舉消滅陳友諒創造了條件。
太子重提洪都故事,自然是激勵平時放浪形骸的靖江王關鍵時刻能像他父親一樣,一鳴驚人,為大明建功立業。
靖江王對朱文正和洪都大戰不是很了解,但現在被太子一激勵,心裏漸漸起了漣漪,慢慢對自己他這個便宜老爹好奇起來……
靖江王帶人回轉後,曹楚材和張斧按計劃帶領先遣隊隨太子儀仗一路西行。
太子就讓他們時不時講一些關於遼王在遼東的故事。
張斧就慢慢講道:“當時遼王帶我們幾千個新兵,進軍鴨綠江時,加上補充的俘虜兵,還不到一萬人馬,就靠虛張聲勢,不僅嚇得了高麗左統製使曹敏修送孫子入營為質,高麗右統製使李成桂率領五萬大軍星夜撤軍,還讓高麗放了鐵嶺衛指揮劉顯,聽說遼王還訛了高麗三萬多兩銀子……”
曹楚材就在旁邊自我解嘲道:“可惜啊,我被親爺爺給賣了,還得幫遼王數錢。那個命苦啊!”
太子這才知道,曹楚材就是高麗左統製使曹敏修的孫子。原來他這個弟弟才是撬牆角、挖人才的高手。怪不得黃湜到了遼東沒幾天,就被遼王收複了,甚至連靖江王寧願留在天寒地凍的遼東,也不回溫暖如春、山水如畫的桂林城。
隨太子巡視遼東的魏國公、開國公等人,前幾天還在坐過山車,現在平平安安離開了遼東。
他們每人坐著一輛遼王府贈送的豪華車駕,撫摸手中遼王府贈送的玻璃酒杯,也是心情大好,對遼王是讚不絕口。
他們到了燕、晉二王封地以及京城後,還到處為遼東的馬車和玻璃免費做廣告,拉生意。這是後話。
不久,遼東先遣隊護送太子到了山海關,遇到前來迎接太子的燕王護衛,遂與大隊人馬分道揚鑣,加快了西進的行程。
太子一行離開遼東後,朱植身心俱疲,將遼東事務放手交給手下大將們去落實。
遼東現在人才濟濟,落實起來並沒有什麽困難,但仍然需要統籌兼顧,分個輕重緩急。
受到太子的勉勵後,靖江王首先站了出來,指揮各屯點完成了秋收後的預備役征兵工作。
太子已經完全允了遼東各屯衛徹底改為民屯之事,以前種地的軍戶也開始正式登記為民戶。王府三衛迅速在原先各屯點名正言順地成立了十來個預備役營。
太子一走,在遼東憋屈了快三年的董興,終於撈到了露臉的機會。
靖江王讓他按照曹楚材和張石事先製定的行動方案,率領開原衛五千多人馬火力全開,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挺進建州女真盤踞的長白山腹地。
其中北路翻過長白山東北麓,負責打到原渤海國中京顯德府和東京龍原府舊地,飲馬圖們江;南路負責攻占位於長白山中部腹地和東南麓的全部女真人山寨,飲馬鴨綠江。
靖江王又讓郭驥率廣寧中護衛的一營步兵協同董興的南路軍作戰,專啃開原衛消化不了的硬骨頭,一路攻城拔寨,把紅旗插上女真人盤踞的各個城寨。
安東衛指揮白忠也派了兩千人馬沿鴨綠江北上,抄襲女真人的後路。
女真人沒想到,以前隻是小打小鬧的明軍這次動了真格,根本來不及組織像樣的抵抗,有的投降,有的向北逃往海西女真境內,更多的翻過長白山,越過鴨綠江或圖們江,躲到高麗境內,準備待明軍撤退後,再打回來。
他們哪裏知道,這董興比朱屠夫更狠,提出了“軍隊向前進,土地長一寸”的口號,從十萬內地新來的移民中挑選了一萬精壯,在長白山東南麓依山傍水處,連築寬甸、新甸、長甸、大甸、永甸、蘇甸六大堡,每堡周圍又築有五到十座子堡。
而且,這些堡壘大多是按照遼王的要求,用木石構建的棱堡,比傳統的磚石城堡更加省工省料不說,還360度無死角,更加易守難攻。
張信又挑選一萬精壯從撫順一路伐木修路,打通了從撫順到寬甸六堡的驛道,所伐木材就地再設一道木柵邊牆。
至此,長白山以西五百裏已無大股女真人的威脅,就連女真人隱藏在長白山東麓、鴨綠江畔的小型兵工廠、冶煉廠也連人帶廠礦被明軍抄了老底。
肩負撫順工業區安全重任的張石長長地鬆了口氣,這下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與此同時,大家發現收錢王爺似乎也變了個樣,把王府後勤一攤子事扔給駙馬爺郭鎮後,開始頻繁出入廣寧中護衛軍營,向朱大能學習起處理各項軍務來。
董興東征奏捷,靖江王親自前往寬甸犒賞三軍,並安排人去接收女真人在鴨綠江邊留下的兵工廠和銅礦,從此遼東又多了一個戰略產業:銅業。
柳升和養餘的弟弟養豐率“廣寧號”等新造戰艦護送沈家船隊南下,靖江王專門前往蓋州為將士們壯行。
盛凡和徐德按計劃前往河西,靖江王親自組織壯行儀式。
在遼王的授權下,靖江王組織召開了一年一度的戰役研討班,遼王府千戶以上將領參加,題目就叫做“李陵北征匈奴與遼王遠征貝爾湖戰役之比較”。
朱大能雖然感覺灰土灰臉,還是帶頭在研討班上做了深刻檢討。想當年,他可是被遼王臨陣換將了啊!
一同穿越而來的張石發現,靖江王早已不是那個隻會唱情歌的憂鬱王子,仿佛是大明戰神朱文正靈魂附體了……
不管怎樣,遼王身邊的人都很高興。
這樣,不需要遼王嘔心瀝血,事事親躬,遼東也能走上正軌。
大明太子朱標結束對遼東的巡視,開始西返。
遼東文武官吏,甚至許多老百姓,都自發前來送行。
遼東和內地山海阻隔,中間雖然也一度發生了一些不快,遼東軍民對朝廷派太子以天子儀仗巡視遼東還是很感激的,畢竟說明朝廷掛念著他們啦。
靖江王代表遼王率五品以上大員一直送到望山鋪,直到天黑才回轉。
返回廣寧前,太子留給靖江王三張空白諭書,說是已經加蓋了東宮寶印,與皇帝玉璽有同等效力,讓其轉交遼王,方便遼王便宜行事。
太子還勉勵靖江郡王:“賢侄,當年你父親文正大都督武功蓋世,洪都之戰,天下皆知。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整天埋沒在音律之中。後麵也要早日熟悉兵馬,為遼東、為朝廷分憂。你如果願意掛帥西征,本宮鼎力支持。”
太子所說的洪都之戰是指大明立國之戰中的的洪都保衛戰。
當時朱元璋剛剛在應天稱吳王,陳友諒就親自統率60萬大軍直撲應天上遊的軍事重鎮洪都城,也就是後來的南昌城。
朱元璋因忙於與東邊的張士誠作戰,根本無暇西顧。洪都城的安危就係於吳軍第一任大都督、守將朱文正身上。
這家夥是老朱的親侄子,隻有二十多歲,平日裏像收錢一個德性,喜歡花天酒地,關鍵時刻卻一鳴驚人,帶領兩萬孤軍死守洪都三個月,極大消耗了陳友諒的兵力和銳氣,為後來老朱從容調兵遣將,在鄱陽湖上一舉消滅陳友諒創造了條件。
太子重提洪都故事,自然是激勵平時放浪形骸的靖江王關鍵時刻能像他父親一樣,一鳴驚人,為大明建功立業。
靖江王對朱文正和洪都大戰不是很了解,但現在被太子一激勵,心裏漸漸起了漣漪,慢慢對自己他這個便宜老爹好奇起來……
靖江王帶人回轉後,曹楚材和張斧按計劃帶領先遣隊隨太子儀仗一路西行。
太子就讓他們時不時講一些關於遼王在遼東的故事。
張斧就慢慢講道:“當時遼王帶我們幾千個新兵,進軍鴨綠江時,加上補充的俘虜兵,還不到一萬人馬,就靠虛張聲勢,不僅嚇得了高麗左統製使曹敏修送孫子入營為質,高麗右統製使李成桂率領五萬大軍星夜撤軍,還讓高麗放了鐵嶺衛指揮劉顯,聽說遼王還訛了高麗三萬多兩銀子……”
曹楚材就在旁邊自我解嘲道:“可惜啊,我被親爺爺給賣了,還得幫遼王數錢。那個命苦啊!”
太子這才知道,曹楚材就是高麗左統製使曹敏修的孫子。原來他這個弟弟才是撬牆角、挖人才的高手。怪不得黃湜到了遼東沒幾天,就被遼王收複了,甚至連靖江王寧願留在天寒地凍的遼東,也不回溫暖如春、山水如畫的桂林城。
隨太子巡視遼東的魏國公、開國公等人,前幾天還在坐過山車,現在平平安安離開了遼東。
他們每人坐著一輛遼王府贈送的豪華車駕,撫摸手中遼王府贈送的玻璃酒杯,也是心情大好,對遼王是讚不絕口。
他們到了燕、晉二王封地以及京城後,還到處為遼東的馬車和玻璃免費做廣告,拉生意。這是後話。
不久,遼東先遣隊護送太子到了山海關,遇到前來迎接太子的燕王護衛,遂與大隊人馬分道揚鑣,加快了西進的行程。
太子一行離開遼東後,朱植身心俱疲,將遼東事務放手交給手下大將們去落實。
遼東現在人才濟濟,落實起來並沒有什麽困難,但仍然需要統籌兼顧,分個輕重緩急。
受到太子的勉勵後,靖江王首先站了出來,指揮各屯點完成了秋收後的預備役征兵工作。
太子已經完全允了遼東各屯衛徹底改為民屯之事,以前種地的軍戶也開始正式登記為民戶。王府三衛迅速在原先各屯點名正言順地成立了十來個預備役營。
太子一走,在遼東憋屈了快三年的董興,終於撈到了露臉的機會。
靖江王讓他按照曹楚材和張石事先製定的行動方案,率領開原衛五千多人馬火力全開,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挺進建州女真盤踞的長白山腹地。
其中北路翻過長白山東北麓,負責打到原渤海國中京顯德府和東京龍原府舊地,飲馬圖們江;南路負責攻占位於長白山中部腹地和東南麓的全部女真人山寨,飲馬鴨綠江。
靖江王又讓郭驥率廣寧中護衛的一營步兵協同董興的南路軍作戰,專啃開原衛消化不了的硬骨頭,一路攻城拔寨,把紅旗插上女真人盤踞的各個城寨。
安東衛指揮白忠也派了兩千人馬沿鴨綠江北上,抄襲女真人的後路。
女真人沒想到,以前隻是小打小鬧的明軍這次動了真格,根本來不及組織像樣的抵抗,有的投降,有的向北逃往海西女真境內,更多的翻過長白山,越過鴨綠江或圖們江,躲到高麗境內,準備待明軍撤退後,再打回來。
他們哪裏知道,這董興比朱屠夫更狠,提出了“軍隊向前進,土地長一寸”的口號,從十萬內地新來的移民中挑選了一萬精壯,在長白山東南麓依山傍水處,連築寬甸、新甸、長甸、大甸、永甸、蘇甸六大堡,每堡周圍又築有五到十座子堡。
而且,這些堡壘大多是按照遼王的要求,用木石構建的棱堡,比傳統的磚石城堡更加省工省料不說,還360度無死角,更加易守難攻。
張信又挑選一萬精壯從撫順一路伐木修路,打通了從撫順到寬甸六堡的驛道,所伐木材就地再設一道木柵邊牆。
至此,長白山以西五百裏已無大股女真人的威脅,就連女真人隱藏在長白山東麓、鴨綠江畔的小型兵工廠、冶煉廠也連人帶廠礦被明軍抄了老底。
肩負撫順工業區安全重任的張石長長地鬆了口氣,這下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與此同時,大家發現收錢王爺似乎也變了個樣,把王府後勤一攤子事扔給駙馬爺郭鎮後,開始頻繁出入廣寧中護衛軍營,向朱大能學習起處理各項軍務來。
董興東征奏捷,靖江王親自前往寬甸犒賞三軍,並安排人去接收女真人在鴨綠江邊留下的兵工廠和銅礦,從此遼東又多了一個戰略產業:銅業。
柳升和養餘的弟弟養豐率“廣寧號”等新造戰艦護送沈家船隊南下,靖江王專門前往蓋州為將士們壯行。
盛凡和徐德按計劃前往河西,靖江王親自組織壯行儀式。
在遼王的授權下,靖江王組織召開了一年一度的戰役研討班,遼王府千戶以上將領參加,題目就叫做“李陵北征匈奴與遼王遠征貝爾湖戰役之比較”。
朱大能雖然感覺灰土灰臉,還是帶頭在研討班上做了深刻檢討。想當年,他可是被遼王臨陣換將了啊!
一同穿越而來的張石發現,靖江王早已不是那個隻會唱情歌的憂鬱王子,仿佛是大明戰神朱文正靈魂附體了……
不管怎樣,遼王身邊的人都很高興。
這樣,不需要遼王嘔心瀝血,事事親躬,遼東也能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