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遼王重新調整後,明軍的防守部署暫時是這樣的:
宋瑛率步兵第三團所屬四個步兵營加強兩個迫擊炮排,部署在烏拉泊以南,背靠天山,防守唐輪台舊城和烏拉泊新城,守牢通向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盛宣率步兵第二團的兩個步兵營、一個臨時車兵營、兩個迫擊炮排部署在烏拉泊以北,防守漢輪台舊城和還未完全建好的迪化新城。
盛凡率領一個車兵營和步兵第二團的一個步兵營部署在烏拉泊以東兩個廢棄的古堡周圍,防止帖木兒偷襲。
明軍依托烏拉泊防守,背靠天山,充分利用廢棄城堡和海拔高度,既能節省大批兵力,還能擴大防守麵,方便明軍放羊牧馬。
明軍現在繳獲了不少羊群,一直在邊養邊吃,盡量立足自身減少後勤保障的壓力。
但是,這樣的部署缺點也很明顯,烏拉泊東西二十餘裏,南北三四裏,把明軍分割成三個獨立的戰鬥單元,不能迅速相互支援,除非明軍一夜之間造出一批足以運兵的小船來!
遼王一夜造不出這麽多小船,隻能擴大預備隊的規模,作好機動支援的準備。
他開始將背嵬軍以及張斧沒帶走的一個騎兵營加強一個炮兵排作為預備隊,後來又讓海蘭察將剩下的一千補充兵也編為兩營,作為預備隊使用。工兵隊加緊伐木,建造簡易船隻,以備不虞之需。
烏魯木齊河對岸的沙哈魯四皇子也沒閑著,思考著如何打破眼前的僵局。
讓沙哈魯沒有想到的是,他率領三萬騎兵和三千步兵從阿裏麻出發,沒走幾天,就遇到一路西逃的黑火汗和吳納失裏七千人馬。察合台汗國這麽快就完了?
聽黑火汗和吳納失裏把明軍說得跟天神下凡似的,沙哈魯卻是嗤之以鼻。
作為帖木兒最優秀的兒子,他可不是嚇大的。明軍有火器,自己也有火器,整整三千杆火繩槍!而且都是帖木兒專門從帝國西部招募的突厥兵,最擅長火槍操作。哪怕明軍真是天神下凡,自己也有聖主保佑不是?
看來帖木兒通過改宗回教,也給自己的兒子們打足了雞血。
沙哈魯指揮帖木兒汗國、察合台汗國和哈密汗國三國聯軍近四萬人火速東進,想乘明軍立足求穩,撿個便宜,結果在吉祥城被一股不到三千人的明軍耽擱了一天一夜,雖然斬獲一千七百餘人,自己也傷亡近千人。
明軍的頑強讓沙哈魯感覺有點意外,他帶領的都是堪稱帖木兒帝國精銳的騎兵啊。
更讓沙哈魯心驚肉跳的是,正當他要全殲這股騎兵時,東邊又突然冒出來一股數百人的騎兵,居然能在戰馬上發射火器,硬生生地在自己的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把剩餘的明軍給救了出去。
沙哈魯讓人拷打明軍俘虜,得知明軍竟然派了一名親王和一名郡王西征,兵力雖然不足兩萬,但是裝備精良,不是火箭就是火槍,還有大炮。這和從別失八裏逃出來的察合台部眾說的差不多。
看來,不到三個月就把吳失納裏打破產,把黑火汗逐出天山的明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沙哈魯不敢大意,一麵派人火速向帖木兒報告新情況,一麵強裝鎮定,率領大軍進逼烏魯木齊河,隻等馬黑麻攻破吐魯番城北上,瓦刺大軍從東邊偷襲別失八裏得手後,就一舉殺過烏魯木齊河,將對麵的明軍踐為肉泥。
為了嚇唬對麵的明軍,沙哈魯不僅殺人誅心地將明軍屍體擺在烏魯木齊河邊,讓明軍前去收屍,甚至將他老子帖木兒給抬了出來,想嚇退明軍。
帖木兒是誰?那是能讓五千萬蒙古人、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匍匐在腳底下的大英雄,百戰百勝的戰神,聖主最鍾意的人間主宰。
再次讓沙哈魯意外的是,對麵的明朝王爺居然一點也不害怕,反而提出要和帖木兒隔河會晤。
幸虧自己的信使腦子靈光,推說帖木兒身體有恙,否則真穿幫了。
但明軍又提出和自己隔河會晤,見就見吧,免得讓對麵的明軍小瞧了自己。
當然,這並不妨礙晚上先偷襲一把明軍,先滅滅大明王爺的威風再說。明軍的倚仗,不過火器而已。晚上黑燈瞎火的,看明軍火器如何瞄準?
當晚下半夜,兩大帝國的兩個王爺施展了同樣的路數--夜襲,而且雙方都是準備從烏魯木齊河下遊渡河。
結果雙方偷襲人馬就在烏魯木齊河邊,借著微弱的月光,隔河放箭,結果被河邊的狂風一吹,都掉到河裏去了。
雙方王爺一看,既然偷襲被識破了,那就各自收兵回營,洗洗睡吧。
次日上午,遼王和沙哈魯仍然如約隔河會晤。大家都用蒙古語交流,也不需要翻譯,相互恭維一番,好像昨晚相互偷襲的事兒沒發生事的。
不過他們各自心裏還是相互點了個讚,算是棋逢對手!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雙方各自又來了一些援軍,軍營內免不了一陣接一陣的躁動。
沙哈魯一方來的是帖木兒心腹大將阿哈馬。阿哈馬又帶來了三萬騎兵,奉命統一指揮帖木兒汗國和察合台汗國軍隊。
遼王這邊是曹楚材和炮兵營長戚祥雙雙回來了。
宋忠現在已經接防哈密城,肅州中護衛部分人馬也進駐庭州城,並擊退了瓦刺的偷襲,後方越來越穩固,讓遼王心安了許多。
戚祥還將留在哈密的那個炮兵排帶回來歸建,順便送來了兩千石軍糧。糧食雖少,卻是一個好的開端,標誌著明軍後方開始向前線供應軍糧。
傍晚時分,朱大能和火真帶著九百騎兵回到大營,算是給明軍帶來一支生力軍。
遼王心裏又多了一分底氣。
晚上,他召集諸將開會,商議應敵對策。
朱大能首先介紹了和帖木兒騎兵作戰情況:“他媽的,帖木兒騎兵真是悍不畏死,戰馬也不怕槍聲,戰刀鋒利,戰術也很靈活,喜歡小群多路,輪番衝鋒。要不是我後麵突然拿出九門迫擊炮,轟他娘的,還真不好對付。”
眾將聽後個個神色肅穆,不敢發言,再無前幾日氣吞萬裏如虎的氣概。
遼王說道:“按照時間,這幾天遼東還有車兵過來,補充槍支彈藥。再堅持半個月,遼東的山炮連也應該要到了。大家不要擔心,隻要再堅持半個月,帖木兒騎兵再多也不頂用。若論防守,我每個遼東步兵都是他帖木兒的祖宗。”
靖江王說道:“關鍵是,如果帖木兒大軍今晚或者明天就發動進攻怎麽辦?或者徑直從烏魯木齊河下遊繞過我們,奔襲庭州怎麽辦?到時候,我們一人一馬一粒糧食都過不來。”
他曾經是主張速戰速決的代表,對遼王的屯田主張不是很感冒,現在卻最擔心起後方的後勤補給安全來。
眾人又是一驚!
剛回來的曹楚材答道:“以水當兵,也許還來得及!”
遼王不由眼睛一亮,當即吩咐道:“宋瑛,你立即組織人馬堵住烏魯木齊上遊河道,海蘭察,你帶領兩營新編胡騎堵住烏拉泊下遊的出水口。”
宋瑛率步兵第三團所屬四個步兵營加強兩個迫擊炮排,部署在烏拉泊以南,背靠天山,防守唐輪台舊城和烏拉泊新城,守牢通向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盛宣率步兵第二團的兩個步兵營、一個臨時車兵營、兩個迫擊炮排部署在烏拉泊以北,防守漢輪台舊城和還未完全建好的迪化新城。
盛凡率領一個車兵營和步兵第二團的一個步兵營部署在烏拉泊以東兩個廢棄的古堡周圍,防止帖木兒偷襲。
明軍依托烏拉泊防守,背靠天山,充分利用廢棄城堡和海拔高度,既能節省大批兵力,還能擴大防守麵,方便明軍放羊牧馬。
明軍現在繳獲了不少羊群,一直在邊養邊吃,盡量立足自身減少後勤保障的壓力。
但是,這樣的部署缺點也很明顯,烏拉泊東西二十餘裏,南北三四裏,把明軍分割成三個獨立的戰鬥單元,不能迅速相互支援,除非明軍一夜之間造出一批足以運兵的小船來!
遼王一夜造不出這麽多小船,隻能擴大預備隊的規模,作好機動支援的準備。
他開始將背嵬軍以及張斧沒帶走的一個騎兵營加強一個炮兵排作為預備隊,後來又讓海蘭察將剩下的一千補充兵也編為兩營,作為預備隊使用。工兵隊加緊伐木,建造簡易船隻,以備不虞之需。
烏魯木齊河對岸的沙哈魯四皇子也沒閑著,思考著如何打破眼前的僵局。
讓沙哈魯沒有想到的是,他率領三萬騎兵和三千步兵從阿裏麻出發,沒走幾天,就遇到一路西逃的黑火汗和吳納失裏七千人馬。察合台汗國這麽快就完了?
聽黑火汗和吳納失裏把明軍說得跟天神下凡似的,沙哈魯卻是嗤之以鼻。
作為帖木兒最優秀的兒子,他可不是嚇大的。明軍有火器,自己也有火器,整整三千杆火繩槍!而且都是帖木兒專門從帝國西部招募的突厥兵,最擅長火槍操作。哪怕明軍真是天神下凡,自己也有聖主保佑不是?
看來帖木兒通過改宗回教,也給自己的兒子們打足了雞血。
沙哈魯指揮帖木兒汗國、察合台汗國和哈密汗國三國聯軍近四萬人火速東進,想乘明軍立足求穩,撿個便宜,結果在吉祥城被一股不到三千人的明軍耽擱了一天一夜,雖然斬獲一千七百餘人,自己也傷亡近千人。
明軍的頑強讓沙哈魯感覺有點意外,他帶領的都是堪稱帖木兒帝國精銳的騎兵啊。
更讓沙哈魯心驚肉跳的是,正當他要全殲這股騎兵時,東邊又突然冒出來一股數百人的騎兵,居然能在戰馬上發射火器,硬生生地在自己的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把剩餘的明軍給救了出去。
沙哈魯讓人拷打明軍俘虜,得知明軍竟然派了一名親王和一名郡王西征,兵力雖然不足兩萬,但是裝備精良,不是火箭就是火槍,還有大炮。這和從別失八裏逃出來的察合台部眾說的差不多。
看來,不到三個月就把吳失納裏打破產,把黑火汗逐出天山的明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沙哈魯不敢大意,一麵派人火速向帖木兒報告新情況,一麵強裝鎮定,率領大軍進逼烏魯木齊河,隻等馬黑麻攻破吐魯番城北上,瓦刺大軍從東邊偷襲別失八裏得手後,就一舉殺過烏魯木齊河,將對麵的明軍踐為肉泥。
為了嚇唬對麵的明軍,沙哈魯不僅殺人誅心地將明軍屍體擺在烏魯木齊河邊,讓明軍前去收屍,甚至將他老子帖木兒給抬了出來,想嚇退明軍。
帖木兒是誰?那是能讓五千萬蒙古人、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匍匐在腳底下的大英雄,百戰百勝的戰神,聖主最鍾意的人間主宰。
再次讓沙哈魯意外的是,對麵的明朝王爺居然一點也不害怕,反而提出要和帖木兒隔河會晤。
幸虧自己的信使腦子靈光,推說帖木兒身體有恙,否則真穿幫了。
但明軍又提出和自己隔河會晤,見就見吧,免得讓對麵的明軍小瞧了自己。
當然,這並不妨礙晚上先偷襲一把明軍,先滅滅大明王爺的威風再說。明軍的倚仗,不過火器而已。晚上黑燈瞎火的,看明軍火器如何瞄準?
當晚下半夜,兩大帝國的兩個王爺施展了同樣的路數--夜襲,而且雙方都是準備從烏魯木齊河下遊渡河。
結果雙方偷襲人馬就在烏魯木齊河邊,借著微弱的月光,隔河放箭,結果被河邊的狂風一吹,都掉到河裏去了。
雙方王爺一看,既然偷襲被識破了,那就各自收兵回營,洗洗睡吧。
次日上午,遼王和沙哈魯仍然如約隔河會晤。大家都用蒙古語交流,也不需要翻譯,相互恭維一番,好像昨晚相互偷襲的事兒沒發生事的。
不過他們各自心裏還是相互點了個讚,算是棋逢對手!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雙方各自又來了一些援軍,軍營內免不了一陣接一陣的躁動。
沙哈魯一方來的是帖木兒心腹大將阿哈馬。阿哈馬又帶來了三萬騎兵,奉命統一指揮帖木兒汗國和察合台汗國軍隊。
遼王這邊是曹楚材和炮兵營長戚祥雙雙回來了。
宋忠現在已經接防哈密城,肅州中護衛部分人馬也進駐庭州城,並擊退了瓦刺的偷襲,後方越來越穩固,讓遼王心安了許多。
戚祥還將留在哈密的那個炮兵排帶回來歸建,順便送來了兩千石軍糧。糧食雖少,卻是一個好的開端,標誌著明軍後方開始向前線供應軍糧。
傍晚時分,朱大能和火真帶著九百騎兵回到大營,算是給明軍帶來一支生力軍。
遼王心裏又多了一分底氣。
晚上,他召集諸將開會,商議應敵對策。
朱大能首先介紹了和帖木兒騎兵作戰情況:“他媽的,帖木兒騎兵真是悍不畏死,戰馬也不怕槍聲,戰刀鋒利,戰術也很靈活,喜歡小群多路,輪番衝鋒。要不是我後麵突然拿出九門迫擊炮,轟他娘的,還真不好對付。”
眾將聽後個個神色肅穆,不敢發言,再無前幾日氣吞萬裏如虎的氣概。
遼王說道:“按照時間,這幾天遼東還有車兵過來,補充槍支彈藥。再堅持半個月,遼東的山炮連也應該要到了。大家不要擔心,隻要再堅持半個月,帖木兒騎兵再多也不頂用。若論防守,我每個遼東步兵都是他帖木兒的祖宗。”
靖江王說道:“關鍵是,如果帖木兒大軍今晚或者明天就發動進攻怎麽辦?或者徑直從烏魯木齊河下遊繞過我們,奔襲庭州怎麽辦?到時候,我們一人一馬一粒糧食都過不來。”
他曾經是主張速戰速決的代表,對遼王的屯田主張不是很感冒,現在卻最擔心起後方的後勤補給安全來。
眾人又是一驚!
剛回來的曹楚材答道:“以水當兵,也許還來得及!”
遼王不由眼睛一亮,當即吩咐道:“宋瑛,你立即組織人馬堵住烏魯木齊上遊河道,海蘭察,你帶領兩營新編胡騎堵住烏拉泊下遊的出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