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馬爾率領主力剛走不久,朱大能就帶領四千人馬氣勢洶洶地殺到。


    不過這點人馬在對手麵前,還是不夠看的,負責接應後續部隊的是烏馬爾手下大將阿巴沙。他欺負明軍騎兵不多,立即派出五千騎兵列成橫隊迎戰。


    朱大能也不客氣,讓戚祥把隨行的十五門迫擊炮一字排開,一個三連發,不僅把對麵的騎兵炸得人仰馬翻,也把自己隊伍中沒見過世麵的燕王府騎兵的戰馬嚇得驚慌失措。


    背嵬軍的戰馬一點也不怯場。炮聲一停,就整整齊齊地列隊而出。


    槍騎兵先是一陣齊射,接著就是雪峰刀出鞘,撲向被打蒙的帖木兒騎兵,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不到半個時辰,背嵬軍就配合炮兵消滅近四千帖木兒騎兵,其餘一千來人則是嚇得逃歸了本陣。


    朱大能乘勢又指揮明軍向前推進,離阿巴沙的隊伍不到五裏。


    阿巴沙見明軍如此凶悍,真像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不由心生怯意。


    但是看看身後即將上岸的炮兵,他還是一咬牙,又派出三個千人隊,成三路縱隊向前接敵。


    朱大能見狀,讓戚祥將迫擊炮分成三組迎敵,先放過對方一半騎兵再開炮,讓背嵬軍和燕王府騎兵聯手,群毆穿過明軍炮火封鎖的敵軍。


    不到半個時辰,明軍竟然將這三千騎兵吃得連個渣渣都不剩。


    此時的明軍哪裏像,分明就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


    正在指揮炮兵渡河的二皇孫皮埃爾,眼見阿巴沙支持不住,連忙讓騎兵下馬幫忙,總算把三十門大炮連推帶拉,拖上了岸,還有十門大炮因下遊水位不斷上漲,在淤泥裏越陷越深,隻好暫時放棄。


    朱大能連勝兩陣,不由感歎,這炮兵還真是戰爭之王!騎兵克星!裝逼利器!


    他殺得性起,腦子又有點開始發飄,正要準備繼續進逼阿巴沙,再放他娘的幾炮,不料負責警戒的譚廣前來報告,東邊又出現大批騎兵。


    朱大能隻好果斷放棄眼前這塊肥肉,下令後退三十裏。


    東邊來的正是烏馬爾和他手下的三萬騎兵。


    他本來是想兵貴神速,帶領三萬騎兵,一舉攻占庭州的,卻聽到背後突然槍炮聲齊鳴。


    由於擔心後衛和炮兵遇襲,他隻好又掉頭回來救援。


    為了確保吃掉這支膽敢摸自己屁股的明軍,烏馬爾也動用了手中的王牌,派了三千戰鬥力最為強悍的親軍衛隊從東南方向包抄明軍後路。


    朱大能剛帶領人馬後退了二十多裏,卻發現側麵竟然又冒出三千騎兵來。這帖木兒騎兵真是陰魂不散!越打越多!


    雙方騎兵並排向南馳奔,但是帖木兒騎兵明顯騎的都是寶馬,速度明顯比明軍的蒙古馬要快多了,大有在前方封住明軍退路之勢。


    朱大能讓俞靖帶人從右側貼近射擊,但是馬上側麵射擊效果遠沒有正麵迎敵理想,反而把最後一點彈藥給耗光了。


    朱大能眼見即將被帖木兒的騎兵合圍,炮兵又不方便在運動中下馬,隻好吩咐薛?帶領三千燕王府騎兵在左,背嵬軍居中,炮兵居右,開始衝陣,突出敵軍包圍。


    在騎兵的掩護下,戚祥率領炮兵首先衝出帖木兒騎兵的合圍,來到明軍早先準備好的炮兵陣地,再次把十五門迫擊炮取下馬,對準北方依次排開。


    緊接著養餘和俞靖也先後率領背嵬軍向南突圍來到事先挖好的步兵陣地。


    薛?的三千燕王府騎兵卻在突圍中遭受左側和後方兩路帖木兒騎兵的夾攻。


    薛?見勢不妙,也不和烏馬爾精銳衛隊糾纏,帶領人馬冒著箭雨拚死向南衝殺,雖然損失五百多人馬,三百多人帶傷,但是大部分人馬還是安全撤回了明軍陣地。


    薛?也算是燕王手下一員經驗豐富的大將了,今天也算是開了眼,蒙古騎兵速度是如此之快。


    不一會兒,烏馬爾親軍衛隊又一馬當先殺了過來,企圖將明軍斬盡殺絕,卻不料被明軍的迫擊炮彈喂了個飽。僥幸衝到明軍陣地前的,又被養餘的步兵精準點名,僥幸逃過一命的不到一半。


    其他帖木兒騎兵見神勇的烏馬爾親軍衛隊竟然吃了個大虧,紛紛勒住韁繩,也不敢前進。


    朱大能見天色已暗,又被涼風一吹,頭腦清醒了許多,乘勢收兵,帶領明軍揚長而去。


    當朱大能和烏馬爾主力打得昏天黑地的時候,炮聲也傳到了烏魯木齊河西岸。


    沙哈魯誤以為烏馬爾率軍南下,準備抄明軍親王的老巢,剛好烏魯木齊河上遊水勢已退,連忙調集五門大炮轟擊防守烏拉泊以北漢輪台舊城的明軍。


    與此同時,他又派了三千騎兵強渡烏魯木齊河,牽製對麵的明軍,使之不敢分兵。


    沙哈魯手下的炮兵還沒發完三炮,對麵的明軍也調集秘密武器:山炮,與敵軍大炮對轟,三個回合就把對方的五門大炮給送上了天。


    沙哈魯沒想到對麵明軍火力這麽猛,射程還這麽遠,嚇得連忙下令召回渡河的騎兵。


    盛宣的步兵營卻不願意放過這支騎兵,逮著機會就是一頓狂揍,消滅了兩千來人。


    天黑的時候,朱大能帶領人馬回到明軍大營,樂滋滋地匯報戰果。


    遼王聽完大能的匯報,十分高興。


    盡管燕王府騎兵傷亡多達九百多人,但是明軍也消滅小一萬的帖木兒騎兵,特別是打殘了烏馬爾的王牌親軍衛隊,也算是為耿璿的秦王府騎兵報了一箭之仇,大大鼓舞了士氣。


    更重要的是,大能北上,一陣猛衝猛打,初步打亂了烏馬爾直取庭州的計劃。


    騎兵作戰,最講究的是一鼓作氣,否則就會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


    遼王估計,再這樣搞他兩次,烏馬爾就要氣烏呼了,不得不撤軍。


    但是,留給明軍的時間不多了。


    河西的糧草和遼東的軍械彈藥一直都是經庭州轉運迪化。烏馬爾現在扼守住了庭州通往迪化的交通要道,時間一長,明軍就會彈盡糧絕。


    遼王本想晚上再乘機夜襲對岸的沙哈魯大營,但是一想到手中彈藥儲備不足,還是隻得作罷。


    他現在有時在想,假如收錢當時不急於去捅察合台這個馬蜂窩多好啊。哪怕再多給遼東一年準備時間,有了充足的彈藥保障,他也會試著打一場閃電戰來。


    可惜沒有什麽假如。他現在開掛而來,帶著後世的戰略戰術,對帖木兒壓著打,已經很不公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