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七月下旬,遼王的婚期將近。


    老朱接到來自浙江都司指揮使徐司馬的緊急軍報:三千倭寇分成十餘股進犯浙江沿海。各戍守衛所官軍疲於奔命、防不勝防,沿海百姓死傷無數。


    老朱連忙召集信國公湯和、營國公郭英以及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等一幫武將在武英殿商議對策。


    其實早在七、八年前,針對倭寇的襲擾,老朱就采納了信國公湯和的建議,在浙江濱海臨山處連續築城六十餘座,設立五衛,籍民為兵,屯兵六萬餘人,專門防範倭寇進犯浙江沿海。


    此前數年,雖有倭寇襲擾,都是小打小鬧,均被屯守官兵擊退,浙江防線一直安然無事。


    現在倭寇突然大舉進犯,湯和籌建的浙江沿海五衛六十餘城竟然形同虛設。老朱和各位將軍都開始懷疑湯和之策是否可行!


    老朱首先質問湯和:“倭寇殺上門來,信國公可有良策?”


    湯和紅著老臉答道:“老臣昏聵,誤國誤民,實無良策。遼王殿下天縱奇才,應有萬全之策!”


    老朱又問馮勝和傅友德等人,結果眾人也推說隻有遼王有良策。


    老朱心裏也知道,遼王可能有萬全之策。


    這家夥從之國開始,就在以防範倭寇為名,在折騰水師,要工匠、要木料、要戰船,別說是下南洋,就是下西洋也跟逛菜園磅礴似的,想去就去。


    太子生前也說過,這家夥一直在琢磨兵臨倭國,徹底消滅倭寇之患。平定東莞伯何榮叛亂、追剿何迪殘部,靠的也是柳升帶領的三艘遼海水師戰船。三艘戰船就敢攆著廣東水師到處逃竄,說明遼海水師比浙江水師、廣東水師還是強了很多倍!


    可是遼王大婚在即,怎麽在這個時候找他商量應對之策呢?說不定這家夥一聽說倭寇來了,正好要借口剿滅倭寇,帶著水師跑回遼東去了。


    老朱在心裏把各位踢皮球的大將罵了個遍,隻好在對眾人下了封口令後,宣布散會。


    忍!忍!忍!等兒子成婚之後再收拾倭寇和這幫飯桶!


    八月一日,應天城終於迎來了太子薨逝之後,皇家舉行的第一件大喜事:遼王成親!


    對於這件事,遼王內心其實是抗拒的,表麵上還是很配合,按照禮部官員的導引,做著各種規範而機械的動作,說是行周公之禮。


    前來觀禮的一些細心的名儒大臣們卻是大吃一驚!


    遼王竟然乘坐的是太子原來的車輿,穿的服飾如當年太子迎娶開平王之女常氏時一樣,身著大紅親王龍袍,繡的卻是隻有皇帝才能用的金絲坐龍!


    老朱和寧貴妃就在永寧殿受了禮,吃了茶,心裏美滋滋的:“誰說咱這臭屁兒子是天生的強種?現在多聽話,成家了後肯定會更聽話。”


    遼王心裏想的卻是:“生活就像強奸,反抗不了那就享受吧!”


    皇家禮儀繁雜。


    等一套程序要進入到最後的送入洞房環節時,遼王夫婦才從永寧殿回到駐京辦。


    遼王累得跟狗似的,回屋就睡,去找周公解夢去了。


    遼王妃郭愛雖說出嫁前也被自家老娘傳授了一些周公之禮的幹貨,此時也累得都忘了。


    次日一早,遼王夫婦按禮節要到永寧殿去拜見公婆,發現老朱並不在殿內,聽說正在武英殿召集將軍們議事。


    遼王於是留郭愛陪母親說話,自己連忙跑到武英殿找老朱想再談談回遼東的事情。


    “湯和!你那六萬兵馬何用!前幾日說倭寇還在溫州、台州,今日又殺到定海、臨山,明日怕是要殺到杭州!”


    遼王剛到武英殿大門外,就聽到老朱在咆哮,真擔心他現在腦血管爆了。


    “臣年邁無能,還請陛下準臣乞骸骨!臣願捐出全部身家供應軍需,供朝廷剿滅倭寇。”這是信國公湯和的聲音。


    “陛下,這些年各衛屯守士兵逃亡頗多,沿海也不例外。前段時間浙江水師一部護送官兵進京參加秋操,一部隨柳升南下追剿何迪殘部去了。這沿海兵力怕還是單薄了些!”這是老好人營國公郭英的聲音。


    遼王在門口很快就聽明白了:原來是倭寇殺到浙江沿海了,湯和的備倭軍成了擺設!


    看到一大把年紀的信國公,不敢頂嘴,還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老朱請求告老還鄉,前幾天剛好又收了他的不少性賄賂,遼王實在於心不忍,於是闊步進了武英殿,朗聲說道:“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


    “今天倭寇敢殺進錢塘江,明日就敢殺進長江。你說不防就不防了?”老朱抬眼瞅了瞅,見是遼王,餘怒未消道。


    遼王笑道:“我說不防就不防。柳升回京之日,就是奏捷之時。”


    遼王這麽一說,大家才想起來,遼海水師副都督柳升兩個多月前好像帶著幾條戰船南下廣東追剿何迪殘部去了。按時間推算,柳升應該在班師的路上。


    真是一句點醒夢中人!老朱臉色不由緩和了一些,但還是問道:“聽徐司馬說,此次倭寇進犯有大小戰船近百艘,賊眾多達三千餘,就怕柳升船隻太少!”


    遼王又笑道:“怒海交鋒,比的是誰的炮多,誰的炮遠,又不比誰的船多人多。撇開浙江水師船隻不說,光遼東水師三條戰艦,就有十餘門大炮,那炮炮都是索命的冤家!”


    聽這麽一話,老朱終於又放心了些。端午節那天,遼海水師的炮船可是打得廣東水師落花流水!


    眾將散去後,老朱高興地拉著遼王的小手,回到永年殿共進午膳。結果這臭屁兒子在飯桌上又提出要回遼東。


    老朱隻好繼續拖延:“馬上就是中秋了,過完節再走不遲!”


    寧貴妃馬上神助攻道:


    “陛下,明珠這孩子身份也是不錯的,是女真烏拉王的千金。”


    “植兒這幾年在遼東,都是明珠和另一個叫明月的蒙古姑娘在照料飲食起居。明珠的哥哥易信也歸順了大明,前不久還帶領遼海水師替大明新開辟千裏疆土,收降蠻夷百餘部,連金國舊都會寧府都送上了降表。”


    “不如這幾日,就讓植兒納明珠為側妃吧,喜上加喜!”


    老朱聽後,臉上也是笑開了花。與烏拉聯姻,確實方便管理遼北都司。


    他也就順勢加封明珠父親易敏為吉林侯,吉林衛指揮使。


    不過,為了顯示一碗水端平,老朱又說道:“明月他爹阿紮失裏原是北元遼王,也算是門當戶對,也加封為雙遼侯吧,仍舊兼著泰寧衛指揮使,等遼王回遼東後再正式納明月為側妃。”


    遼王一聽,“撲”地一聲,當場把飯噴了出去。正妻還沒想好如何處理哩,又給安排兩個老婆!


    在一旁邊服侍的明珠可是心裏樂開了花。用漢人的話說,這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緊接著,老朱又對遼王說道:“納側妃就不需要搞那麽大的陣仗了,就在這永年殿給朕和你母妃敬個茶就行了。這幾日,你還是幫忙朕拿個章程,如何平定浙江倭患!”


    遼王覺得老朱還是想套路他,實際上也是冤枉了老朱。


    老朱隻想讓遼王在京城多陪陪自己和寧貴妃。至於定平倭之策完全是遼王自找的,誰叫他收了湯和那麽多美女,忍不住插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