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中秋節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朱植還是給了老朱一個善後西域事宜的人選名單:
靖江王朱守謙改封新疆王,節製西域兵馬,就藩別失八裏,也就是庭州,設天山中護衛作為王府護衛,綏遠侯郭驥為指揮使兼太仆寺卿,兼管天下馬政。
西寧侯宋晟為西域都司指揮使,駐迪化,掌管西域軍民事務。宋琥為龜茲衛指揮使,鎮守南疆。
宋瑛為迪化衛指揮使同知,署理指揮使事務,鎮守北疆。
太仆寺改駐甘州山丹衛,衛寺合一,薛台為太仆寺少卿兼山丹衛指揮使,署理太仆寺事務,兼管西北各地馬政,火真之子火敢為太仆寺丞,分管河西馬政;仆固義之子仆固傑為太仆寺丞,駐巴裏城,分管天山馬政;柴勇為太仆寺丞,駐西寧,分管河湟馬政。
遼王又提供了與王府及商人們合作建立軍馬廠的契約,供朝廷參考。
楚王和晉商合作,在河西建立山丹馬廠,蜀王和徽商合作,在河湟穀地建立青海馬廠。遼王和沈家合作,在巴裏城建立天山馬廠。
三年後,馬廠向朝廷提供一萬匹軍馬,以後逐年遞增一千匹,以兩萬匹為限。朝廷卻不需要出一分銀子。
遼王還提出,將遼東軍在西域繳獲的一些武器以及快要報廢的迅雷銃都交給藍帳汗國,換取一萬兩千匹馬,再加上遼東軍留在西域的馬匹,共作價二十萬兩,賣給馬廠,作為新王之國啟動經費。
老朱看了後,自然又是大喜,除了將朱守謙改封為新王,以示和親王同等待遇外,其他一一照允。
因為按照宗室封王規矩,爵位前麵一個字的是親王,兩個字的是郡王,盡管靖江王的待遇早已是類比親王,但直接封為親王,更顯得實至名歸。
遼王卻是傷感不已,自己兼顧了朝廷大局,為朝廷解決了難題,卻像是被朝廷招安了似的,落得了梁山好漢征方臘的淒慘下場,曾經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一幫兄弟,死的死、傷的傷、散的散。
一同跟隨自己穿越而來有十人,現在收錢、徐德和宋有才三個,都要去西北。自己好不容易培養的黃湜、郭驥、薛台、柴勇等人也送給了朝廷經營西北。包括已經成長起來的慕華等四百個背嵬軍骨幹整體獻給了朝廷,重新組建羽林軍。
好在老朱也答應了他的請求,不僅讓回回司天監的監正馬亦黑和傳膳太監楊小五也就是楊信到了遼東,還將魯王府的兗州三護衛暫時遷到遼東安置,讓遼王心裏平衡了不少。
自魯王去世後,曾經威風凜凜的兗州三護衛地位一落千丈,不是在農忙時種地收糧,就是在農閑時幫助朝廷在運河一帶轉運軍糧。堂堂王府護衛已經淪落成莊稼漢和搬運工,就連當地的州縣衙役都敢隨意使喚他們,一副虎落平陽的慘狀。
老朱知道後,也覺得這不是個事兒。
最近,岷王朱楩改封雲南,牽製漸有獨大之勢的西平侯沐春。於是有人提議將閑置已久的兗州三衛調往雲南,充當岷王的護衛。
兗州中護衛指揮使王福知道後,驚慌不已。
眾所周知,雲南可是蠻荒之地,瘴癘橫行。特別是那個沐家紮根雲南之後,也不是什麽善茬,就連皇帝的嫡子周王也不放在眼裏,給周王穿了幾次小鞋,逼得周王開了小差。
皇帝權衡利弊一番,隻好召回周王,改封河南,將停工的北京開封府賞給了周王開府。
還有人傳開了,那個靖江王,聽說也是因為沐家的排擠,至今還在遼王帳下當差,不敢回桂林。
王福心想,自己這三衛客軍一旦到了雲南,估計也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又得幹些苦活、髒活和累活。
他知道遼王和魯王交好,就通過其叔叔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王寬,走了遼王的路子,請求改遷遼東,聽從遼王安置。
遼王正愁如何向老朱開口,提交換條件哩,這王寬就找上門來,又是瞌睡遇到枕頭的好事。
他當然樂意之至,隻好忍痛將收錢王爺等人暫時給賣了,換了這三衛人馬。
有時候顧全大局的後麵也是交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有了兗州三護衛,遼王才能進一步經營遼北。有了一流的天文人才,他才能開拓南洋乃至西洋。
黃湜很快帶著宋有才到甘肅赴任去了。
行前,遼王照例又交代一番,叮囑他要處理好和陝西行都司指揮使李景隆的關係,要深入考察西寧衛土司改土歸流的可能性,盡量和西番搞好貿易,學會用貿易控製西番諸部,不要輕開戰端。
黃湜一聽,這遼王布局總是一環套一環,搞不好收複西域故地後,就要收複青海吐穀渾故地了。
其實黃湜說得對,也不對。
遼王布局更多的依據來源於後世的經驗。他現在更情願集中精力開拓北大荒和南洋,對於苦寒的西番之地,隻要它不惹事,遼王也不想去碰他。
靖江王朱守謙改封新疆王,節製西域兵馬,就藩別失八裏,也就是庭州,設天山中護衛作為王府護衛,綏遠侯郭驥為指揮使兼太仆寺卿,兼管天下馬政。
西寧侯宋晟為西域都司指揮使,駐迪化,掌管西域軍民事務。宋琥為龜茲衛指揮使,鎮守南疆。
宋瑛為迪化衛指揮使同知,署理指揮使事務,鎮守北疆。
太仆寺改駐甘州山丹衛,衛寺合一,薛台為太仆寺少卿兼山丹衛指揮使,署理太仆寺事務,兼管西北各地馬政,火真之子火敢為太仆寺丞,分管河西馬政;仆固義之子仆固傑為太仆寺丞,駐巴裏城,分管天山馬政;柴勇為太仆寺丞,駐西寧,分管河湟馬政。
遼王又提供了與王府及商人們合作建立軍馬廠的契約,供朝廷參考。
楚王和晉商合作,在河西建立山丹馬廠,蜀王和徽商合作,在河湟穀地建立青海馬廠。遼王和沈家合作,在巴裏城建立天山馬廠。
三年後,馬廠向朝廷提供一萬匹軍馬,以後逐年遞增一千匹,以兩萬匹為限。朝廷卻不需要出一分銀子。
遼王還提出,將遼東軍在西域繳獲的一些武器以及快要報廢的迅雷銃都交給藍帳汗國,換取一萬兩千匹馬,再加上遼東軍留在西域的馬匹,共作價二十萬兩,賣給馬廠,作為新王之國啟動經費。
老朱看了後,自然又是大喜,除了將朱守謙改封為新王,以示和親王同等待遇外,其他一一照允。
因為按照宗室封王規矩,爵位前麵一個字的是親王,兩個字的是郡王,盡管靖江王的待遇早已是類比親王,但直接封為親王,更顯得實至名歸。
遼王卻是傷感不已,自己兼顧了朝廷大局,為朝廷解決了難題,卻像是被朝廷招安了似的,落得了梁山好漢征方臘的淒慘下場,曾經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一幫兄弟,死的死、傷的傷、散的散。
一同跟隨自己穿越而來有十人,現在收錢、徐德和宋有才三個,都要去西北。自己好不容易培養的黃湜、郭驥、薛台、柴勇等人也送給了朝廷經營西北。包括已經成長起來的慕華等四百個背嵬軍骨幹整體獻給了朝廷,重新組建羽林軍。
好在老朱也答應了他的請求,不僅讓回回司天監的監正馬亦黑和傳膳太監楊小五也就是楊信到了遼東,還將魯王府的兗州三護衛暫時遷到遼東安置,讓遼王心裏平衡了不少。
自魯王去世後,曾經威風凜凜的兗州三護衛地位一落千丈,不是在農忙時種地收糧,就是在農閑時幫助朝廷在運河一帶轉運軍糧。堂堂王府護衛已經淪落成莊稼漢和搬運工,就連當地的州縣衙役都敢隨意使喚他們,一副虎落平陽的慘狀。
老朱知道後,也覺得這不是個事兒。
最近,岷王朱楩改封雲南,牽製漸有獨大之勢的西平侯沐春。於是有人提議將閑置已久的兗州三衛調往雲南,充當岷王的護衛。
兗州中護衛指揮使王福知道後,驚慌不已。
眾所周知,雲南可是蠻荒之地,瘴癘橫行。特別是那個沐家紮根雲南之後,也不是什麽善茬,就連皇帝的嫡子周王也不放在眼裏,給周王穿了幾次小鞋,逼得周王開了小差。
皇帝權衡利弊一番,隻好召回周王,改封河南,將停工的北京開封府賞給了周王開府。
還有人傳開了,那個靖江王,聽說也是因為沐家的排擠,至今還在遼王帳下當差,不敢回桂林。
王福心想,自己這三衛客軍一旦到了雲南,估計也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又得幹些苦活、髒活和累活。
他知道遼王和魯王交好,就通過其叔叔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王寬,走了遼王的路子,請求改遷遼東,聽從遼王安置。
遼王正愁如何向老朱開口,提交換條件哩,這王寬就找上門來,又是瞌睡遇到枕頭的好事。
他當然樂意之至,隻好忍痛將收錢王爺等人暫時給賣了,換了這三衛人馬。
有時候顧全大局的後麵也是交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有了兗州三護衛,遼王才能進一步經營遼北。有了一流的天文人才,他才能開拓南洋乃至西洋。
黃湜很快帶著宋有才到甘肅赴任去了。
行前,遼王照例又交代一番,叮囑他要處理好和陝西行都司指揮使李景隆的關係,要深入考察西寧衛土司改土歸流的可能性,盡量和西番搞好貿易,學會用貿易控製西番諸部,不要輕開戰端。
黃湜一聽,這遼王布局總是一環套一環,搞不好收複西域故地後,就要收複青海吐穀渾故地了。
其實黃湜說得對,也不對。
遼王布局更多的依據來源於後世的經驗。他現在更情願集中精力開拓北大荒和南洋,對於苦寒的西番之地,隻要它不惹事,遼王也不想去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