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王很快又拉著張石到撫順去了一趟,現場查看工業區的生產情況。


    由於渾河封凍,無法利用水力,工業區基本陷於停產狀態,但是一些挖煤采礦活動還在進行,個別小廠房還在利用風力進行加工生產。


    遼王又去了渾河大壩工地,發現渾河北側的主壩居然建了兩百多米長,七、八米高了,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也超出他的想像。


    本著不懂就用的態度,他隨便問了張石幾個問題。


    “沒想到你說幹就幹,建得這麽快!你是變戲法搞出來的嗎?”


    “朱大能後來從西域帶回來五千多俘虜,緩解了撫順工地的用人緊張問題。從今年秋天開始,我就將各地有經驗的工程隊全部集中到這裏,突擊建設這個主壩。”


    “這個大壩什麽時候能建好?”


    “等到明年春暖花開,渾河解凍,我就集中人力把大壩再修高一點,完全可以修到十五米到高,明年秋天就可以撤除北側的圍堰,開始修建南側的副壩,到後年可以加高到二十米。”


    “照這個進度,也就是要到後年,這個大壩才能投入使用?”


    “這倒不是。現在工人們都在趁冬季水少,集中清理下遊的河床,準備再修建幾道十裏長的鋼筋混凝土的水槽,再在水槽上麵鋪設木板,直接開設廠房,架設各種機器。到了明年雨季來臨,這些水槽就可以投入使用。到了後年,這水力效能可能會提高到三倍。”


    對於張石的工作,遼王是相當的滿意,挑不出毛病來,隻能連聲說好。


    遼王回到沈陽後,又召集軍械骨幹們開會,對蒯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軍械司今後每年的重點要放在槍炮和新式彈藥的生產上,每月不僅要確保同時生產五百支迅雷銃、一百支掣電銃,還要生產三十門山炮,十門迫擊炮。”


    “新成立的機器局主要生產鏜床、銑床等精密機床,進一步提高槍炮的製造工藝和規格。掣電銃槍管要采取無縫鋼管製造,確保槍管壽命要從目前的八百發達到三千發以上。”


    “迫擊炮要擴大口徑,從目前的五十毫米提高到六十毫米,山炮也要向陸艦兩用、多規格發展,特別是匹配萬向炮架,既能在戰艦上靈活調整方位和角度,也能放到陸地作戰。”


    “火藥彈藥局也要開始研製適合專門攻擊敵方軍艦和房屋的燃燒彈,還有地雷、手榴彈……”


    蒯富一聽,嚇了一跳,帶著哭腔說道:“王爺,您幾乎把目前的產能提高了三倍以上。現在要人人沒有,要鐵鐵沒有,渾河又處於封凍狀態,完全靠手工,哪能完成這個任務了?更別研發新武器了。”


    遼王霸道地說道:


    “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辦法多。”


    “你看張指揮使修的大壩,我當時以為需要花三年以上時間哩,這不到半年就修好一半,明年就可以蓄水投入使用,到時候的水力是現在的何止十倍以上,生產線可以多建五、六條。”


    “你們現在需要隻思考一下,要完成這些任務,需要多少銀子,多少工匠,多少工人,多少機械,多少原材料,還要建多少廠房?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還有本王嘛!”


    蒯富見遼王生氣了,連忙說道:“隻要遼王再給我四百名工匠、一千個學徒,還有烏茲鋼,其他的問題,我想辦法解決,保證能夠完成任務。”


    遼王這時也笑了,說道:


    “我就說嘛。蒯富不愧是大明第一工匠。我暫時給你十萬兩銀子擴大生產。工匠嘛,最近京城來了一些,我找朝廷再幫你協調一些。”


    “山東來了三萬新兵,都是些娃娃,內地馬上還要來十來萬人,你到時候趕快派人去從中挑選心靈手巧的三千人當學徒。從年底到明年開春這三、四個月時間裏,你再從這學徒中挑選三百個心靈手巧,頭腦靈活的,帶教兩、三個月不就成師傅了嘛。”


    “明年開春一解凍,楚王府的商船就會每月送來四十萬斤生鐵,可以先從生產農具開始帶教嘛。”


    張信這時也報告了一個新問題:“王爺,這生產武器、機械都需要上好的烏茲鋼,可是烏茲鋼早就用完了。按你的指示,我們上個月剛在輝發河附近找到鎳礦,就遇到下大雪。我們隻好做好標記,把人手都撤了回來。”


    遼王馬上就來了火,批評道:“現在挖運河的好幾萬人都閑著沒事兒,你張信就不會組織他們伐木修路?非要浪費我遼王府的糧食?真不知道你當年是怎麽跟在董興屁股後麵修路的?”


    張信還在猶豫,遼王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你現在就給我動手,不需要等到明年春天化凍,就能修好通往輝發河鎳礦的路,到了清明之後,就可以把礦石源源不斷地拉回來。”


    張信被批後,覺得丟了麵子,小聲狡辯道:“還不是事兒太多了,又是要管撫順,又要管沈陽,現在你又要我兼管沈陽中護衛,一忙就忘記了。要不,您再給我添幾個人手?”


    遼王罵道:“你忙個屁!我乍聽說你老家的大老婆都來了。你不僅在廣寧城娶了兩個小妾,又在這裏娶了兩個小妾。我告訴你張信,到了明年清明節,如果蒯富這裏還見不到鎳礦,我就把你四個小妾送給蒯富當媳婦!”


    張信被罵得臉皮臊紅,也不敢再言語。


    眾人才聽說遼王前段時間收拾了駙馬爺,現在又親眼見了遼王毫不留情麵地收拾自己的親信,也不由嚇得屁股一緊。


    遼王離開一年半,大家確實有些散漫了。遼王既然回來了,大家還是緊張些好。


    不過遼王罵歸罵,最終還是將王府審理正李嚴和紀善吳亮兩個得力幹將分給了張信,幫助他分擔沈陽城的管理工作,讓張信一心一意挖路采礦去了。


    這些年來,李嚴和吳亮也是跟著遼王曆練了不少,特別是此次西征,二人一個執行軍法,確保了軍隊秋毫無犯,一個輔助遼王處理公文,也沒有出任何紕漏。


    那個吳亮跟著遼王到應天後,一直閑來無事,竟然寫起了小說,叫什麽《大明遼王西征記》!


    遼王聽說後,很是無語,遼東現在都是忙得團團轉,隻有他吳亮有時間寫小說,不行,得給他加加擔子,加倍的那種。


    遼王就讓二人在沈陽中護衛掛個千戶的名,一個幫助張信處理司法訴訟官司,一個協助張信管理民政事務。


    但是到了明年開春以後怎麽辦?又要著手在鬆遼平原開運河,又要考慮開發改造好大遼澤,還要徹底整合鬆遼平原蒙古各部,又要繼續開發鬆花江下遊,直到黑龍江……


    遼王感覺手下還是缺人手,特別是缺少像黃湜這樣會主動思考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才。


    怎麽辦呢?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路都是猛人在前麵?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