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鶴城南下返回沈陽的途中,遼王順便視察了黃龍府、伊通和四平等城。


    黃龍府曾經是遼王借鑒釣魚理論,在經營長春這條主線後延伸出來的子線,一旦遇到大魚,就會自動切斷子線,保護主線。


    罕東偷襲黃龍府時,黃龍府就在不知不覺中自動啟動了這種機製,通過犧牲自己這條小子線,有力保護了遼北的中心城市長春這條主線,還真是印證了遼王所謂的子線理論。


    隨著靖江王西征強勢歸來,先派兵將罕東殘部和兀良哈部連根拔起,遼王又派曹楚材強勢重建軍馬廠,派李犇興建牛廠,黃龍府這條子線也變粗了,漸漸變成了主線的一部分。


    現在,遼王讓人在黃龍府以北設立的幾個一級羈縻衛倒成了新的子線。蒙古人要搞事情,那得先攻破那幾個羈縻衛再說。


    曹楚材建好馬廠後,就開始重點建設長嶺衛去了,曾經受到遼王接見和勉勵的回回馬化天接任了黃龍府軍馬廠的廠長。


    這個弼馬溫果然不負眾望,將黃龍府馬廠的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擴大了兩倍,今年出駒一千五百多匹,騾、驢二千五多頭。


    等到了明年,這三項幼畜可以達到五千到六千頭。


    重建一年,馬廠就能有這個成就,已經很不錯了。馬化天還真不愧是遼王帳下第一弼馬溫。


    “馬廠長,幹得不錯。本王先賞你一個老婆吧。”


    遼王一高興,就要賞馬化天這個歸化回回一個老婆。


    馬化天是個實在人,老老實實地答道:“謝謝遼王殿下,靖江王爺已經賞給我一個老婆了。”


    遼王說道:“前麵是新王的心意,這是本王的心意。”


    “謝謝殿下!”


    馬化天隻好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反正他們回回可以娶四個老婆。


    李犇恰好也在黃龍府附近的牛廠,正在兢兢業業地指導工人們如何組織耕牛過冬。


    見了遼王後,這牛大夫激動成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他報告了牛廠建設道:“殿下給的錢太多了,臣除了利用四個馬廠空地建了四個大型牛廠外,另外建了六處小型牛廠,剩下的錢明年還可以再建三個小型牛廠。”


    遼王問道:“每年能出多少耕牛?”


    李犇答道:


    “目前,像黃龍府這樣的大型牛廠擁有一千頭母牛,還能幫助周圍農戶集中代養一千頭耕牛。像扶餘、伊通等地的小型牛廠,也擁有三百頭母牛,到了冬天再幫忙農戶集中代養五百頭耕牛。”


    “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也許不要三年,遼北耕牛就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牛廠的建設進程超出了李犇最初的料想,也超出遼王的預期。遼王這時也有了新的體會,有錢就是能辦事,錢到了幹事的人手裏,更是能辦大事。


    但是獎點老李什麽好呢?不能也獎一個老婆吧?畢竟他老人家年齡大了,牙口不好。


    遼王思來想去,獎給他兒子一個老婆,升了一級官。


    給遼王留下最為深刻印象的還是伊通城。


    盡管他平時沒怎麽過多關注伊通,但是在落第秀才斷事官李想的組織下,伊通發展還是不錯的,興修水利,陸續開墾水田四十萬畝,旱地一百萬畝。


    伊通現在不僅有七千多戶內地移民,還有三千多海西女真蘇完部落遷徙到這裏,在附近且耕且牧,慢慢向農耕文明過渡,和耕種的漢民和高麗移民相安無事,這是一個民族融合的好趨勢。


    很顯然,李想和李犇一樣,是一個在基層實踐中自已折騰出來的幹部,非常符合遼王的用人風格。


    第一次視察伊通的遼王當場把李想從六品的斷事官提升為五品的千戶。


    對於遼王來說,他從來不缺少官帽子,隻缺能幹活的項目經理。


    傅安在四平也幹的不錯,基本完成了遼王年初交給他的任務。


    不過,遼王和他聊了幾次後,感覺傅安有點像秦瓊的馬,別看瘦,長的有內膘。


    從他的談吐和知識儲備上看,這家夥的才能好像不僅限於一個小小的四平,對整個遼東甚至西域的曆史地理都有一定研究。


    畢竟這家夥以前不是待在皇帝身邊,就是待在身為國公的傅友德身邊,那見識和視野不是一般人可比擬的。


    古人說將門出虎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遼王準備找機會再給他壓壓擔子,不能拿金豆子當土豆給使了。


    遼王搶在年前到鬆嫩平原走了一圈後,對蹇義、董興、曹楚材、解縉、馬化天和李犇、馬化天、養餘、仆固雄、李想、傅安等人的工作都比較滿意。


    這幾人基本上落實了自己的布局意圖,確實是幾名優秀的項目經理。


    優秀項目經理一多,以後開發鬆嫩平原也就會快了好多,他這個大地主就可以過幾天安逸日子了。


    要知道,即使到了六百多年後,人們對鬆嫩平原的認識還相當的滯後,對那裏的開發要遠遠落後於對三江平原的開發,連修個橋還要靠當地百姓自發集資,等人家修好了,官府還要告他尋釁滋事。


    遼王現在覺得,隻要按目前的節奏有條不紊地推行下去,遼北都司明年就可以向北跨越小哈拉溫山也就是小興安嶺,沿著黑龍江順流而下,和易信從黑龍江溯江而上的人馬會合,完成對黑龍江兩岸部落的招撫。


    到時候,如果再成立幾個一級羈縻衛,形成對鬆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閉環管理,自己就不僅僅是隻擁有鬆遼、鬆嫩和三江這三大平原,而是包括黃江、伯力和興凱湖在內的六大平原了。


    東北六大平原在手,還不是天下我有……


    雖然在明朝中後期,有什麽小冰河期,氣溫驟降,對遼東經濟予以致命打擊,但是隻要將東北的六大平原開發得當,進行充分的物資儲備,在工業文明的加持下,克服小冰河期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大不了把外麵的三個平原當成子線給切了。


    在南返沈陽的路上,遼王越想越興奮,躊躇滿誌之餘,喜悅之色溢於言表,終於忍不住誇了隨行的解大才子幾句:“解縉,營國公說你調度統籌很得力啊,想要本王賞點什麽?”


    解大才子見遼王正在興頭,連忙拍馬道:


    “殿下,大家都說您小老人家的詩詞驚天地,泣鬼神,尤其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句給人以無限力量。”


    遼王說道:“和你解大才子相比,我隻算是粗通文墨。要不也賞你一個老婆?也能給你無限力量。”


    解縉說道:“殿下,老婆還是算了吧,我已經兩個了。以前我覺得辦事是酒壯人膽,現在我覺得這次修運河小有成就,其實就是殿下上次送給新王的那首《憶秦娥》給的動力。”


    你聽解大才子馬屁拍的,比那大老粗周興拍的就是有水平,充滿了藝術加工後的芬芳,還格外順暢絲滑,就連遼王都不忍心拒絕。


    遼王瞅著解縉,玩味一番,緩緩說道:“無故獻殷勤,有屁快放。”


    解縉厚著臉皮道:“解縉鬥膽想請殿下送臣一首詩詞。臣鞠躬盡瘁,把這運河修好,不要工錢,也不要酒了。”


    遼王哈哈一笑,說道:“原來你是在吃新王的醋啊。今天本王高興,就賞你一首吧。”


    他也不思索,當即在雪原之中吟起偉人的那首經典的《沁園春》來: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解大才子一聽,此詞作得!此地此景再配上遼王爺的功績與格局、抱負,渾然天成不說,字裏行間還透出前無古人、震古爍今的帝王霸氣來,直射宇宙……


    他本能地感到這詞中有一種千古一帝的威壓來,對遼王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用古代讀書人的心理來解釋,他應該對遼王有些迷信了,覺得遼王真是傳說中的謫仙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