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九年新年過後,又有大批人口持續湧入遼東,其中以沈陽城為最。


    這幾年來,遼王盡管一直不鬆口分田到戶政策,但也留了個口子,允許移民自墾荒地三年並免稅,所以內地移民在分到五十畝官田後,往往會開墾更多的荒地。


    以前張信等人在管理田產時,也從中收了些好處,對於墾荒行為一般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在三年之後也沒有及時清理。一些農戶明明有兩百畝地,偏偏隻按五十畝納稅,富了和尚,窮了方丈。


    當然,張信的瀆職客觀上也加大了遼東對內地移民的吸引力,以至於遼王遲遲下不了清理荒地的決心。


    “殿下,遼東政策這麽好,就連城裏澡堂子的搓澡工給別人搓上半年的澡,也能掙十兩銀子,比內地強上好幾倍。沈陽城人口已經突破了四十萬人,城大了也不好管理。”


    麵對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方孝孺不得不向遼王請示。


    遼王問道:“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方孝孺答道:“我們是不是要適當收緊一下遼東的優惠政策,全麵清理荒地?免得人口流入速度過快。”


    遼王說道:“好吧。以前我是擔心與民爭利,嚇跑了移民。不過現在形勢也變了,那就按你的意見辦,全麵清理荒地,取消開原以南各地荒地免稅政策。”


    方孝孺答道:“臣估計遼王府這下又會增加四百萬兩的賣地收入。”


    遼王笑道:“是嗎?本王這幾年投入了幾千萬兩銀子,隻是收回了點利息而已。”


    方孝孺又問道:“遼北那裏什麽時候取消優惠政策,清理荒地?”


    遼王答道:“明年吧。明年就取消四平、長春兩地的優惠政策。再過三年,也要逐步取消鬆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優惠政策。我們要學會用稅收政策作為調節手段,盡量把關內移民往遼北引導。”


    遼王還是想盡量點撥一下方孝孺,適當學習一下後世的思維。


    方孝孺又問道:“大遼澤荒地開墾時間不長,大約有兩百萬畝,要不要對外出售?”


    遼王說道:“這個就算了吧,暫時還是放在王府名下,作為安置內地移民的過渡。”


    按照朝廷的規定,鼓勵親王開墾荒地,所開荒地的收入自然歸親王所有,算是老朱對兒子們的體恤。


    按正史記載,洪武晚期,戶部登記管理的耕地大約有八億多畝,但是由於土地兼並嚴重,到了崇禎的時候,戶部賬麵上隻剩下四億畝,土地縮水了一半。地主澇死,百姓旱死,不得不揭竿而起。這也是大明最後崩盤的根本原因。


    遼王到遼東七年多,已經累計開墾荒地大約三千多萬畝,相當於內地的四千萬畝,收成超過內地的一億畝。其中大約有一千二百萬畝是遼王用自己的之國費用開墾的軍屯田。


    遼王府現在全額負擔遼東軍費開支,這些田產完全可以作為遼王私產,比四川大地主蜀王的還要多。


    但是,為了讓遼東官兵在遼東安居樂業,保家衛國,遼王把其中的大約五百萬畝無償分給服役官兵家屬和退役官兵。


    盡管如此,遼王還是有大約七百萬田產可以對外出售,其中包括利用三萬新兵在大遼澤新墾的兩百萬畝新地。如果把這些地都對外出售,可以變現大約一千四百萬兩銀子。


    但是遼王考慮得更遠,他寧願讓這些地荒著不能變現。他要引導內地移民到更偏遠的遼北之地去。


    何況從今年開始,遼王府的收入越來多了,又是出售工廠,又是全麵收稅,又是罰款,再加上適當賣些地,怎麽也有個上千萬兩銀子吧。這還沒算遼王自己在公司的分紅哩!


    遼王已經有些看不上這些賣地小錢了。


    方孝孺就不一樣,他還是沒有跳出傳統的思維,想多收農業稅。


    方孝孺接著問道:“殿下,遼東百姓現在收入這麽高,茶、米、油、鹽反而比內地還便宜,能不能對這四項物資征稅?”


    遼王說道:“民以食為天,這些都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現在不能打,以後也不能打茶米油鹽的主意。”


    方孝孺又問道:“也有人反應,遼東的煙酒稅,車船、房產契稅實在太高了,超過了正稅,希望能適當降一下稅率?”


    遼王反問道:


    “有錢人會在乎這些稅嗎?想喝酒的照樣下館子,想顯擺的照樣買馬車,想養小妾的照樣買別墅。”


    “我這個稅收政策叫溫柔一刀,或者說是殺富濟貧,也叫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否則遼東軍費從哪裏來,你的俸?從哪裏來,辦教育的經費從哪裏來?”


    方孝孺不由陷入深深的思考。


    華夏老百姓的負擔大致分為徭役和賦兩種。


    徭役很簡單,就免費為皇室和官府打工。秦始皇修阿房宮,隋煬帝開運河,都是通過大規模征發徭役來完成的,結果老百姓順便給他們挖了個天大的坑,連帶著把這兩個王朝也活埋了。


    明朝立國初期雖然實行輕徭薄賦的國策,但是因不斷北伐,征發民夫運送軍糧的徭役仍然很繁重。


    遼王到了遼東之後,也就是為了修大遼澤中間的運河,有限地征發了徭役。


    其實這也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徭役。遼王府不僅管飯,還給一定工錢。如果你覺得幹別的事更有錢賺,那你也可以花錢讓別人幫你幹活,政策靈活得很。


    至於賦,就比較複雜了,分為正賦和雜賦。正賦包括地賦和丁賦,也就是農業稅和人頭稅。雜賦完全靠官府的需要和稅吏的自由發揮,也叫雜稅。


    此外還有更為複雜的課,有時候和雜稅相混淆,連學過曆史的遼王都整不明白。


    遼王唯一明白的是,大明的賦稅名目實在太多了,尤其是正稅之外的雜稅不僅多,裏麵的水很深,深到可以淹死大明王朝。


    所以他通過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降低農業稅,發展商業稅,取消雜稅。


    所有徭役和賦稅都可以用實銀量化,化繁為簡。


    盡管遼王的政策與朝廷的並不一致,方孝孺這幾年已經深切體會到遼王的政策簡單高效。


    想通這些,他也自然地拍起了遼王的馬屁:“臣跟著殿下又學了一招。現在的政策既方便了賦稅征收,節省不少征稅成本,還降低了征稅環節的貪腐風險和激起民變的風險。”


    遼王雖然心裏很受用,嘴上還是說道:“咱們之間就不搞相互吹捧這一套了,你還是要主動去發現問題,幫忙本王解決問題。”


    方孝孺稍加思索,馬上就想到一個問題:“殿下剛才說到教育一事,現在各地小學堂是建了一批,教育經曆一職始終空缺,還請早定人選,主持大局。”


    經過和遼王的幾年磨合,方孝孺慢慢也認同了遼王的一些理政理念,開始積極拾漏補缺,主動幫忙遼王解決問題。


    “你這個建議好!去年遼東收入還是不錯的,今年的收入估計要翻倍,教育也該大力推進了。剛好鬆遼運河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你把解縉給召回來,轉任教育經曆,本王給他二十萬兩銀子,再定一個小目標,到年底至少確保一萬名十四歲以下孩子入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