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臣江陰侯、遼北都司指揮使吳高恭祝吾皇萬歲、聖體躬安!”


    “臣吉林侯、吉林衛指揮使易敏恭祝吾皇萬歲、聖體躬安!”


    “……”


    隨後幾天,遼東各地將領和部落首領陸陸續續到達沈陽城,覲見大明天子。


    老朱經過張玉的開導,加上這麽多人山呼萬歲,心情還是好了不少。


    寧貴妃也來報喜:“陛下,遼王妃郭愛又有喜了,陛下又要多一個孫子了。”


    “好好好!咱們老朱家就要多子多孫。”郭愛懷孕還真是時候,老朱一聽,果然是龍顏大悅。


    過了一會,他又意猶未盡地說道:“朕還得好好想想,給前麵三個孫子取什麽名字好。別人說小十五詩詞寫得好,是有些文采的,連解縉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你看他給孫子們取的什麽乳名?大葫蘆、二葫蘆、三葫蘆,連朕這個泥腿子起的名字好都沒有……”


    後麵兩天,老朱看在小輩的份上,多少消停了些,不再找遼王的麻煩,專心致誌給孫兒們取起名字來,最終給三個孫子分別取名朱貴煐、朱貴烚、朱貴燮,居然和曆史上一樣。


    趁老朱絞盡腦汁,忙著搞接見和給葫蘆們起名字,遼王也得以在此期間和張玉最終敲定經營渤海故地的方案,準備成立海東都司,由張玉負責。


    這時候的方案比最初醞釀時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遼王不僅把烏蘇裏以東地區全部劃給了海東都司,還把牡丹江上遊和庫頁島南邊的北島也劃給了海東都司,用遼王的話來說,叫做“肥貼瘦。”


    如果沒有牡丹江和北島的加持,海東地區實在太窮了,短期內很難打開局麵。


    遼王還把吉林艦隊劃歸海東都司,海東都司中間的海正式稱之為北海。


    他覺得,後世人為丟了一個破圖們江出海口耿耿於懷,格局實在有點小。


    如果大明把南到圖們江,北到廟街,西到海參崴,東到北島都經營好了,那中間的萬頃碧波不就像渤海一樣,成為大明的內海?


    五月十六日,帖木兒汗國和倭國使節突然到了遼東。


    這兩國使節本來是到應天納貢稱臣的,太孫不敢自專,趕緊讓人送到遼東。


    老朱心花怒放,連忙讓遼王這個免費超級打手陪同他一起接見,震懾震懾對方。


    誰知遼王見了倭國使節說道:“納貢可以,稱臣你們不夠格。”


    倭國使節就說:“士可殺不可辱!我倭國武士百萬,寧願一死,蕩平中原。”


    遼王淡淡地說道:“別吹牛逼了,先打過我遼東十艘軍艦再說,還是最小的那種。”


    陪同接見的官員這次倒沒感到震驚,反正他們也習慣了當朝最牛第一親王,連皇帝都不怕,小小倭寇算個屌毛!


    趕走倭國使節後,老朱馬上討好地問道:“兒啊,我大明海軍如此威武,為何不幹脆滅了他倭國?如果你要滅倭,朕現在馬上下旨將倭國從不征之國的名單中劃掉!”


    遼王卻不領情地說道:“沒有那個必要。倭國就是幾個破島,除了硫黃和火山灰,沒幾個讓我看得上眼的東西。我隻讓劉江和徐勇每年巡航時順便堵在他倭國家門口,見船就打,不出十年,就給他打成原始社會,人高不到五尺。”


    聽遼王又整出個新名詞,老朱又謙虛地問題:“什麽是原始社會?”


    遼王答道:“就是上古時代鑽木取火,茹毛飲血,以樹葉蔽體,一句話,就是一群吃生魚的野人。”


    老朱聽了,不由樂得開懷大笑。


    大明男兒都是七尺軀,倭國隻能長五尺,想想都很開心。


    這惡人還得惡人磨啊!


    也不對,朕的兒子明明英明神武,怎麽算是惡人呢?


    不一會,帖木兒使節又進來了。


    遼王還是那句話:“納貢可以,稱臣你們不夠格。”


    帖木兒使節可比倭國使節聰明多了,連忙說道:“大明皇帝陛下威加四海,遼王殿下英明神武。帖木兒大汗特意交待下臣,如殿下有何要求,下國定將全力滿足。”


    遼王說道:“那好吧,你回去告訴帖木兒,如果他有誠意,就把沙哈魯的兒子吳魯伯給本王送到遼東來。本王做主,免去你國商人到大明的十年關稅。本王保證,十年後定將吳魯伯送還撒馬爾罕,毫發無傷。”


    帖木兒使節不由一愣:“這……”


    他想到遼王會有一萬個刁難的條件,可沒想到他會要四皇子沙哈魯的長子為人質,這吳魯伯年紀雖小,可是在帖木兒大汗的孫子裏麵也是以聰慧出名!


    老朱雖然不解,還是極力配合遼王,裝出不耐煩的樣子,對使節喝道:“還不速速回國稟報?遼王的話就是朕的旨意。”


    等使節退去,老朱連忙討好遼王道:“兒啊,你要是不高興,朕支持你,再印一千萬錠寶鈔,舉國一戰,滅了他帖木兒?”


    遼王說道:“滅他做甚?隔三差五敲打一下,讓他們也退化成為野人,不再對大明構成威脅就是了!”


    老朱又問:“那你要那小孩做什麽?”


    遼王說道:“你不懂。沙哈魯是帖木兒最厲害的兒子,文武雙全。若不是我和收錢掛帥,大明將領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包括藍玉和李景隆這個膿包。我聽說,沙哈魯的兒子是天縱奇才,等長大之後,必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老朱不由心虛地問道:“那他比你還厲害嗎?”


    遼王答道:“誰知道呢?”


    “大宋明王嫡孫韓木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原來你就是遼王那個舅舅,平身吧。”


    下午,老朱又在營國公的陪同下接見了韓木。


    韓木一直有個特殊身份,就是當年反元英雄明王韓山童唯一幸存的孫子,小明王韓林兒的侄子,韓宋龍鳳政權的唯一合法繼承人,也是遼王朱植理論上的親舅舅。


    但是韓木這幾年在遼東好像並不受重視,也沒有受到特殊對待。無論是營國公還是遼王都沒把他放在心上,讓他感到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聽說老朱巡視到了沈陽,卻又遲遲不到廣寧後,他再也坐不住了,主動跑到沈陽,直接亮明了身份。


    老朱早對韓木的身份猜了個六、七分。如果是以前,韓木膽敢利用韓宋龍鳳政權合法血脈身份搞事情,攪動大明朝局,他會毫不客氣地將其肉體消滅。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大明江山已經立國三十年了,堅如磐石,又有幾人還記得那個起名為龍鳳政權的草台班子?


    他笑著說道:


    “韓木啊,朕不管你是不是龍鳳政權的血脈,對朱家江山都構成不了什麽威脅。”


    “你看這遼東,飄揚的是日月同輝,五星紅旗。這是朕的兒子親手設計的,意為漢蒙回番蠻五族共和,混一戎華。”


    “朕始終是天命所歸的漢家天子,朱家血脈始終高於你韓宋。朕沒有讓營國公殺你,隻是擔心遼王知道後會傷心而已。”


    韓木慨然答道:“我既然敢主動亮明身份來見你,就不懼一死。隻是臨死之前有一所請,立遼王殿下為太子。”


    老朱笑道:“你一介草民,憑什麽幹預我大明皇室家事?”


    韓木答道:“遼王殿下既有韓家血脈又有朱家血脈,既有龍鳳之姿,又有天人之才,立下不世之功。江山如果由遼王繼承,豈不順理成章、兩全其美?正好合了天意!”


    老朱說道:“這個尚須從長計議,不該你操心的不要瞎操心。甥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朕相信你是遼王親舅舅。你還是按遼王的安排,好好養老去吧。”


    打發走了韓木,老朱又問起了郭英:“營國公,你覺得韓木所言如何啊?”


    郭英不敢回答。


    他的確是個老實人,一直對老朱心存天然的敬畏。自老朱到遼東之後,不停和遼王鬧別扭,早就把他嚇了個半死,天天和寧貴妃在一起商量如何善後,剛才在一旁聽韓木竟然向老朱攤牌,更是嚇得魂兒出竅。


    他要是早知道韓木今天要整這一出,借他一萬個膽子,也不會引薦他來見老朱。


    老朱見郭英仍處於失神之中,也沒有難為他,繼續喃喃說道:


    “郭四,咱們也是多年的老兄弟了。今天給你說句實話,朕確實有意將江山交到你這個外甥手裏。”


    “可是啊,他好像不太願意當這個太子,天天給朕使臉色。朕也算是開國之君,總不能求他當太子吧?”


    “韓木說的好像也有道理啊,讓遼王繼承江山,兩全其美,真是天意?”


    晚上,老朱找來解縉等人逐個談話。


    他要全方位,深入了解遼王。


    解縉等人都說道:“遼王天縱奇才,神鬼莫知,連他手下的人都有出將入相之才,可能和臣等都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老朱更有點疑神疑鬼了,這已經不知是第幾個人這麽說,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了,難道真是神仙投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