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等郭英搭好浮橋,率領剩下的四萬大軍渡過大淩河,又戰戰兢兢地拆除對麵的柵牆,卻發現對麵原先布防的遼東軍已經先行撤退了,隻留下數道壕溝,每道都是寬達十餘丈。
山壽不由一聲冷笑:“看來遼王也是心虛,隻敢以這種手段對抗王師。那我就和你遼東軍做遊戲吧。你挖你的溝,我填我的土。反正你遼東軍一個團,撐死兩千人,我這邊還有四萬人哩。看誰動作快!”
他一麵督促大軍正麵推進,一麵還派出一千精幹人員扮成遼東軍,從小路滲透,準備偷襲廣寧城。
他現在算盤也是打得劃拉劃拉響。他早聽說了,遼王的府庫不光是堆滿了金銀,還有數不清的奇珍異寶。等他拿下廣寧城,金銀交給朝廷,那奇珍異寶不就是自己的了?
這個死太監,現在已經對女人沒有興趣了,隻好把興趣全部放在錢財二字上。
七月二十日,王師終於抵達望山鋪鎮,眼看再行軍一日急行軍,便可到達廣寧城,卻又迎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
咆哮的山洪從醫巫閭山東麓傾瀉而下,不僅卷走許多帳篷、輜重、騾馬,也卷走了許多士兵。
郭英正左右為難,昔日的老對手張定邊也就是廣寧真人,突然闖進了他的中軍大帳,進行遊說。
“郭英,你非要做遼東的罪人嗎?”
“食君之?,忠君之事。”
“放屁!當年你笑話我效忠陳友涼為愚忠,現在我看你比我還愚忠。”
“鎮兒和銘兒還在朝廷手上,怎麽辦呢?”
“你還有幾個兒子在遼王手上哩,是欺負遼王殿下仁慈嗎?”
“那我該怎麽辦?”
“子孫自有子孫福,我們還是好好喝酒吧。”
在張定邊的勸說下,郭英最終喝得酩酊大醉……
“站住,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我們是預備役第二團的。”
“口令?”
“……”
“舉起手來,否則老子開槍了!”
“……”
山壽派了一千精兵冒充遼東軍準備偷襲廣寧城,剛走到廣寧城外就露陷了。
自從遼王上次從京城潛逃回遼東後,遼東官兵個個義憤填膺,全體效仿遼王斷發。
雖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親棄,但是遼王是誰?遼王就是遼東軍民的衣食父母。遼王的一言一行都是遼東軍民的榜樣。
再說,到了夏天,留個短頭發也怪舒服的,又省肥皂又省錢。因此遼東軍實際都是斷發軍。
因此,山壽派來的一千名冒牌貨到了廣寧城後,因為頭發與遼東兵迥異,又不知道遼東軍的口令,簡直是自投羅網,無一例外地被抓了個正著,為曹楚材省了不少力氣。
就在朝廷大軍咄咄逼人、開進遼西走廊之時,坐鎮廣寧城的曹楚材隻好退避三舍,先讓張輔的一個團一退錦州,二退淩海,三退望山鋪,同時沿途拆橋梁,深挖溝,廣樹柵,盡量延遲朝廷軍隊的行軍速度。
當山壽不知天高地厚地督促大軍繼續緊逼之時,曹楚材其實已經在廣寧城周圍集結了四個團的兵力,做好了全麵吃掉朝廷大軍的準備。
就在這時,被遼王稱為千年老妖的廣寧真人張定邊也找到了他,毛遂自薦,幫助他退兵。
“曹將軍,你奉遼王之令守境安民,為何一再忍讓?”
“朝廷宵小,雖然操弄權柄,但是畢竟是後挾天子以令諸侯,遼王也不得不忌他三分。”
“慈不掌兵,義不聚財。貧道也曾沙場布陣,恐怕曹將軍已經做好獅子搏兔,全力一擊的準備。隻是到時候,遼西千裏,又要生靈塗炭,遼王雖然避禍海外,到時候恐怕還是免不了背負罵名。”
“以道長之見,應該如何?”
“我雖與洪武皇帝兵戎相見,與遼王也算是忘年之交。遼王為遼東數百萬百姓打造千年未有之盛世,天不生遼王,遼東萬古如長夜。貧道實在不忍心遼王心血毀於一旦。如果你相信貧道,就讓我去勸郭英退兵吧。”
“郭英會聽你的?”
“自從鄱陽湖大戰後,我和他也算是老相識了,如今早已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貧道有辱使命,曹將軍再動刀槍不遲。”
曹楚材將信將疑,於是就讓張定邊去朝廷那邊當說客。
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等張定邊跑到望山鋪之時,竟然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直接摧垮了朝廷大軍的營帳,也擊潰了所謂王師的軍心。
張定邊也就和郭英煮酒憶往昔,輕輕鬆鬆灌醉了郭英,使朝廷大軍群龍無首,為曹楚材後麵撒玻璃成兵減少了不少壓力。
消息傳開後,無論是遼東還是應天,都說這是天意。
與此同時,吳傑率領的南海艦隊和養豐率領的東海艦隊二十餘艘大小戰艦,在金州灣外麵與北海艦隊對峙了半個月。
在他們的後麵,是運載著長春侯平安手下一萬京軍精銳的龐大船隊,準備從金州灣強行登陸。
吳傑曾經的老部下安遠侯柳升,這時已經從南洋回到了遼東,正指揮八十餘艘大型貨船把吳傑他們堵在港口外麵。
在貨船的後麵是三十餘艘北海艦隊主力戰艦,型號平均比東海和南海艦隊的都要大上一號。
大家都不開炮,既是不敢,也是不想,心裏卻都在痛苦煎熬。
他們中間的好多官兵都曾經在遼王麾下共同戰鬥過。
吳傑手下大將養豐,因為在駐守富春城期間,嚴重失職,導致海軍官兵被陳季的叛軍偷襲,損失數百人,後麵雖然將功補過,但是因為害怕遼王追究責任,一直沒敢回遼東,後來跟隨吳傑一起投靠了朝廷,竟然成了殘缺不全的東海艦隊司令。
因為使命在身,各為其主,雙方船隊都針鋒相對,寸步不讓,你往東,我往東,你往西,我也往西。
哪怕台風到來,北海艦隊方麵仗著船大身穩,也沒有退縮。
等台風過後,吳傑和平安這邊已經有二十餘艘小型戰艦和運輸船隻被台風拍入海底,一些大型艦船也多有損傷。
二人隻好率領一群殘兵敗將退回山東登州港休整,同時向朝廷報告。
當然對於吳傑和養豐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此時的遼東灣周圍小島不僅建有領航的燈塔,也有讓人見閻王的炮台。岸炮打軍艦都是麥田裏逮王八,十拿九穩,艦炮打炮台,大多是霧裏看花,哪裏能看得真真切切,又知道哪裏是真是假。
柳升早已交待各炮長,隻要這兩個家夥吃裏扒外,敢率先向老東家開炮,等待他們的就是閻王的怒火。
望山鋪這邊,朝廷大軍隻剩下三萬來人了,糧食也被山洪給衝跑了,大家都是又冷又餓。
郭英卻是醉得不省人事,無法到軍營視事。
監軍山壽乘機接過軍權,要求大軍再堅持一日,直取廣寧城。
他對幾位部將說道:“各位兄弟,隻要進了廣寧城,遼王那富得流油的府庫,一切都隨大軍任意選取。”
他也為大軍想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口號:“打進廣寧喝美酒。”
說來也怪,暴雨過後,就是天晴,望山鋪後麵的八十裏路竟然都是暢通無阻、平坦的水泥路,非常利於行軍。
三萬朝廷大軍於是脫下濕漉漉的靴子,沿著水泥路就往廣寧城飛奔,隻跑了三十多裏,前麵的士卒一個個都躺在地上,抱著腳哀嚎,後麵的人不知所以,又和前麵的人擠作一團。
山壽派人上前打探,才知道前麵的水泥路上灑滿了玻璃渣子,劃破了士卒的腳。
山壽心裏罵道:“這遼王真他媽的有錢,拿這麽值錢的玻璃當武器!估計他那遼王府庫值錢的東西更多。”
他也不顧士卒死活,拿起馬鞭,繼續抽打著士卒,督促他們繼續往前衝。
經過這麽一折騰,等兩萬多殘兵敗將到達廣寧城南的時候,已經快到了半夜。
都說立秋之後,一場秋雨一場寒,此時的王師又累又餓又冷。幸虧有好心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送來了不少熱乎的東西,還真有濃鬱醇厚的美酒。
這些殘兵敗將吃飽喝足之後,很快進入了夢鄉,等他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聽到了海鷗“嘎嘎”的聲音,再看外麵,已經是湛藍的天空,親切的大海。
柳升一邊開開心心地將這兩萬多睡得像死豬一樣的俘虜裝上船,一邊還罵罵咧咧:“這曹楚材什麽時候也學得跟遼王一樣陰險?一槍不發就把朝廷的五萬大軍都搞散架了。”
直到兩個月後,這些俘虜中的一些人都被剃光了頭,運到了荒無人煙的地方采礦、修路,他們才知道當初是在睡夢中被裝進了麻袋裏,賣到了南洋。
郭英率領的朝廷大軍中,還有幾千人在曹楚材的宣傳攻勢下,裹脅了左軍都督府都督劉真,主動當了逃兵,逃到了曹楚材那裏,後來也被送到了南洋。
不過,他們的待遇要比前麵的人好一些,坐的都是比較寬鬆舒適的客船或軍艦,到的地方也是適用農耕的木洲島。
山壽不由一聲冷笑:“看來遼王也是心虛,隻敢以這種手段對抗王師。那我就和你遼東軍做遊戲吧。你挖你的溝,我填我的土。反正你遼東軍一個團,撐死兩千人,我這邊還有四萬人哩。看誰動作快!”
他一麵督促大軍正麵推進,一麵還派出一千精幹人員扮成遼東軍,從小路滲透,準備偷襲廣寧城。
他現在算盤也是打得劃拉劃拉響。他早聽說了,遼王的府庫不光是堆滿了金銀,還有數不清的奇珍異寶。等他拿下廣寧城,金銀交給朝廷,那奇珍異寶不就是自己的了?
這個死太監,現在已經對女人沒有興趣了,隻好把興趣全部放在錢財二字上。
七月二十日,王師終於抵達望山鋪鎮,眼看再行軍一日急行軍,便可到達廣寧城,卻又迎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
咆哮的山洪從醫巫閭山東麓傾瀉而下,不僅卷走許多帳篷、輜重、騾馬,也卷走了許多士兵。
郭英正左右為難,昔日的老對手張定邊也就是廣寧真人,突然闖進了他的中軍大帳,進行遊說。
“郭英,你非要做遼東的罪人嗎?”
“食君之?,忠君之事。”
“放屁!當年你笑話我效忠陳友涼為愚忠,現在我看你比我還愚忠。”
“鎮兒和銘兒還在朝廷手上,怎麽辦呢?”
“你還有幾個兒子在遼王手上哩,是欺負遼王殿下仁慈嗎?”
“那我該怎麽辦?”
“子孫自有子孫福,我們還是好好喝酒吧。”
在張定邊的勸說下,郭英最終喝得酩酊大醉……
“站住,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我們是預備役第二團的。”
“口令?”
“……”
“舉起手來,否則老子開槍了!”
“……”
山壽派了一千精兵冒充遼東軍準備偷襲廣寧城,剛走到廣寧城外就露陷了。
自從遼王上次從京城潛逃回遼東後,遼東官兵個個義憤填膺,全體效仿遼王斷發。
雖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親棄,但是遼王是誰?遼王就是遼東軍民的衣食父母。遼王的一言一行都是遼東軍民的榜樣。
再說,到了夏天,留個短頭發也怪舒服的,又省肥皂又省錢。因此遼東軍實際都是斷發軍。
因此,山壽派來的一千名冒牌貨到了廣寧城後,因為頭發與遼東兵迥異,又不知道遼東軍的口令,簡直是自投羅網,無一例外地被抓了個正著,為曹楚材省了不少力氣。
就在朝廷大軍咄咄逼人、開進遼西走廊之時,坐鎮廣寧城的曹楚材隻好退避三舍,先讓張輔的一個團一退錦州,二退淩海,三退望山鋪,同時沿途拆橋梁,深挖溝,廣樹柵,盡量延遲朝廷軍隊的行軍速度。
當山壽不知天高地厚地督促大軍繼續緊逼之時,曹楚材其實已經在廣寧城周圍集結了四個團的兵力,做好了全麵吃掉朝廷大軍的準備。
就在這時,被遼王稱為千年老妖的廣寧真人張定邊也找到了他,毛遂自薦,幫助他退兵。
“曹將軍,你奉遼王之令守境安民,為何一再忍讓?”
“朝廷宵小,雖然操弄權柄,但是畢竟是後挾天子以令諸侯,遼王也不得不忌他三分。”
“慈不掌兵,義不聚財。貧道也曾沙場布陣,恐怕曹將軍已經做好獅子搏兔,全力一擊的準備。隻是到時候,遼西千裏,又要生靈塗炭,遼王雖然避禍海外,到時候恐怕還是免不了背負罵名。”
“以道長之見,應該如何?”
“我雖與洪武皇帝兵戎相見,與遼王也算是忘年之交。遼王為遼東數百萬百姓打造千年未有之盛世,天不生遼王,遼東萬古如長夜。貧道實在不忍心遼王心血毀於一旦。如果你相信貧道,就讓我去勸郭英退兵吧。”
“郭英會聽你的?”
“自從鄱陽湖大戰後,我和他也算是老相識了,如今早已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貧道有辱使命,曹將軍再動刀槍不遲。”
曹楚材將信將疑,於是就讓張定邊去朝廷那邊當說客。
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等張定邊跑到望山鋪之時,竟然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直接摧垮了朝廷大軍的營帳,也擊潰了所謂王師的軍心。
張定邊也就和郭英煮酒憶往昔,輕輕鬆鬆灌醉了郭英,使朝廷大軍群龍無首,為曹楚材後麵撒玻璃成兵減少了不少壓力。
消息傳開後,無論是遼東還是應天,都說這是天意。
與此同時,吳傑率領的南海艦隊和養豐率領的東海艦隊二十餘艘大小戰艦,在金州灣外麵與北海艦隊對峙了半個月。
在他們的後麵,是運載著長春侯平安手下一萬京軍精銳的龐大船隊,準備從金州灣強行登陸。
吳傑曾經的老部下安遠侯柳升,這時已經從南洋回到了遼東,正指揮八十餘艘大型貨船把吳傑他們堵在港口外麵。
在貨船的後麵是三十餘艘北海艦隊主力戰艦,型號平均比東海和南海艦隊的都要大上一號。
大家都不開炮,既是不敢,也是不想,心裏卻都在痛苦煎熬。
他們中間的好多官兵都曾經在遼王麾下共同戰鬥過。
吳傑手下大將養豐,因為在駐守富春城期間,嚴重失職,導致海軍官兵被陳季的叛軍偷襲,損失數百人,後麵雖然將功補過,但是因為害怕遼王追究責任,一直沒敢回遼東,後來跟隨吳傑一起投靠了朝廷,竟然成了殘缺不全的東海艦隊司令。
因為使命在身,各為其主,雙方船隊都針鋒相對,寸步不讓,你往東,我往東,你往西,我也往西。
哪怕台風到來,北海艦隊方麵仗著船大身穩,也沒有退縮。
等台風過後,吳傑和平安這邊已經有二十餘艘小型戰艦和運輸船隻被台風拍入海底,一些大型艦船也多有損傷。
二人隻好率領一群殘兵敗將退回山東登州港休整,同時向朝廷報告。
當然對於吳傑和養豐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此時的遼東灣周圍小島不僅建有領航的燈塔,也有讓人見閻王的炮台。岸炮打軍艦都是麥田裏逮王八,十拿九穩,艦炮打炮台,大多是霧裏看花,哪裏能看得真真切切,又知道哪裏是真是假。
柳升早已交待各炮長,隻要這兩個家夥吃裏扒外,敢率先向老東家開炮,等待他們的就是閻王的怒火。
望山鋪這邊,朝廷大軍隻剩下三萬來人了,糧食也被山洪給衝跑了,大家都是又冷又餓。
郭英卻是醉得不省人事,無法到軍營視事。
監軍山壽乘機接過軍權,要求大軍再堅持一日,直取廣寧城。
他對幾位部將說道:“各位兄弟,隻要進了廣寧城,遼王那富得流油的府庫,一切都隨大軍任意選取。”
他也為大軍想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口號:“打進廣寧喝美酒。”
說來也怪,暴雨過後,就是天晴,望山鋪後麵的八十裏路竟然都是暢通無阻、平坦的水泥路,非常利於行軍。
三萬朝廷大軍於是脫下濕漉漉的靴子,沿著水泥路就往廣寧城飛奔,隻跑了三十多裏,前麵的士卒一個個都躺在地上,抱著腳哀嚎,後麵的人不知所以,又和前麵的人擠作一團。
山壽派人上前打探,才知道前麵的水泥路上灑滿了玻璃渣子,劃破了士卒的腳。
山壽心裏罵道:“這遼王真他媽的有錢,拿這麽值錢的玻璃當武器!估計他那遼王府庫值錢的東西更多。”
他也不顧士卒死活,拿起馬鞭,繼續抽打著士卒,督促他們繼續往前衝。
經過這麽一折騰,等兩萬多殘兵敗將到達廣寧城南的時候,已經快到了半夜。
都說立秋之後,一場秋雨一場寒,此時的王師又累又餓又冷。幸虧有好心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送來了不少熱乎的東西,還真有濃鬱醇厚的美酒。
這些殘兵敗將吃飽喝足之後,很快進入了夢鄉,等他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聽到了海鷗“嘎嘎”的聲音,再看外麵,已經是湛藍的天空,親切的大海。
柳升一邊開開心心地將這兩萬多睡得像死豬一樣的俘虜裝上船,一邊還罵罵咧咧:“這曹楚材什麽時候也學得跟遼王一樣陰險?一槍不發就把朝廷的五萬大軍都搞散架了。”
直到兩個月後,這些俘虜中的一些人都被剃光了頭,運到了荒無人煙的地方采礦、修路,他們才知道當初是在睡夢中被裝進了麻袋裏,賣到了南洋。
郭英率領的朝廷大軍中,還有幾千人在曹楚材的宣傳攻勢下,裹脅了左軍都督府都督劉真,主動當了逃兵,逃到了曹楚材那裏,後來也被送到了南洋。
不過,他們的待遇要比前麵的人好一些,坐的都是比較寬鬆舒適的客船或軍艦,到的地方也是適用農耕的木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