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湜最近也是特別忙碌。


    作為大明朝的資深老官僚,他幾乎承擔了建國所有禮儀製度方麵最為繁雜的準備工作。


    他一會兒要忙著規劃統一的行政區域和地名,一會兒要忙著製定開國大典和登基禮儀程序,一會兒忙著設計百官製度,一會兒忙著設計國旗……


    因為遼王平時早有籌劃和交待,金洲島中東部要成立北溪、龍溪和南海三個省和光城首都特區,木洲島計劃成立鳳溪、順塔和東魯三個省,土洲島計劃成立蘭芳和福遼兩個省,再加上獅子島上的獅河省,初步成立十個省級單位。


    全國采取省、縣、鎮三級治理結構,取消了內地的州府這一級。省會、海域副中心,或者人口超過二十萬的縣,都叫市,還是二級行政單位。


    官員級別也分成七品十四級,比內地要簡化得多。內閣成員、各省和主要城市官員人選也很快敲定。


    一切準備工作井然有序,穩步推進……


    但是,黃湜設計的好幾個國旗方案都被遼王給否決了。


    “子澄先生,我們今後要向海而生、為海而戰,怎麽還用紅基調呢?”


    黃湜最初偷了個懶,照抄遼東軍旗,設計了一款大紅方案的國旗樣式,結果受到了遼王的批評。


    他隻好按遼王的要求,將國旗改成藍色基調,結果又受到遼王的批評。


    “子澄先生,你怎麽設計成青天白日旗了呢?”


    “王爺,這青天體現的是國家的海洋戰略,也代表國家河晏海清,白日代表國運如日中天……”


    “俗!重新換。我要讓每個省,每個百姓都能從這麵國旗上看到希望,看到力量,看到自己。”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黃湜又重新設計了一麵國旗樣式,遼王看後更是倒吸一口涼氣。


    “子澄先生,你怎麽設計成星條旗了呢?”


    “十個小星星代表十個省,如果以後國家再擴大,還可以再增加幾個小星星……”


    “你真是……沃星頓,搞的像老黴似的……”


    “殿下,不要心疼,不過這老黴是什麽東西?”


    “算了,大致就這樣吧,英雄所見略同。把小星星都改成金黃色就行了。”


    等遼王和蘇木等三國國王達成合作建國協議,這國旗上的小星星已經變成了十三個,連張玉見了後都吃了一驚:“還怎麽和老黴獨立建國時的國旗樣式差不多?”


    遼王說道:“你好好看看!咱們的國旗整麵底案都是藍色,而不像老黴當時還拖泥帶水,保留母國的米格底褲的底色。你再看看這金色的小星星,比他的白色喪門星吉祥多了……”


    “王爺,按照您的要求,開國大典和登基儀式準備同時進行。這是基本儀式程序。”


    “程序還要簡化,衣冠要進一步簡潔,來賓也要進一步減少。”


    “可是,殿下一旦登基,新華帝國開天辟地,殿下家事即是國事,冊封皇後和太子的程序不能簡化啊!”


    “那就加一個冊封明月為皇後的程序吧,至於立太子一事就算了吧,幾個孩子還小,世子還在遼東,我還沒想好立儲一事。”


    “是。”


    搞定國旗一事後,黃湜又向遼王匯報了登基儀式方麵的工作,特別提出了冊封皇後和太子一事,這也是新國開基的重要內容。


    但是遼王覺得立太子一事為時尚早,隻同意立這幾年來和他風雨同舟的明月為皇後。


    不過大家都明白,皇帝遲早會立大皇子為太子的。


    皇帝到南洋後,給幾個兒子重新取了名字,其中老大叫朱相土。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熟悉這段典故的人都知道,相土是商人的先祖,遼王為長子取這個名字,自然有特別培養之義。


    明月更有體會,是遼王的驚天大智大勇,把張定邊的箴言給破了,把劫難變成了建國機遇。


    就在遼王緊鑼密鼓籌備開國大典的時候,朱高熾和朱有燉兩個便宜侄兒也來到了光城,向他報告了國內最新形勢,差點驚掉了他的下巴。


    “好家夥!你們這些老朱家的子孫對付自己人比對付帖木兒汗國還狠,不僅耗光了京軍精銳,還耗光了長城邊軍。早知你們這麽能打,當年真應該讓你們都去打帖木兒去。”


    “十五叔,我們隻是想給家人留一條活路。湘王叔一死,就是楚王叔。周王叔一死,就是我們燕王一係。燕王一完蛋,寧王也跑不了。”


    “你們把國內搞得一地雞毛,害得我的第三個遼東五年計劃也被耽擱了,現在讓我回去作什麽?老子隻是你們擦屁股用的手紙嗎?”


    “不是的,十五叔。幾位王叔公推我和有燉前來迎接你回京即皇帝位。”


    “算了吧,我已經在這裏重新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對那個皇位根本不感興趣。你們誰願意當皇帝,誰去當吧。”


    “十五叔,您繼承大明江山是眾望所歸。如果您不當,那幾位王叔恐怕又要兵戎相見。這兵連禍結、生靈塗炭,何時是個頭啊?”


    “沒關係,你們老朱家的先互相殘殺,老朱家的殺光了,還有老張家、老李家,等把老朱家的殺光了再說吧。”


    “這……十五叔,大明江山完了沒關係。可是現在帖木兒帶著蒙古鐵騎又卷土重來,朝廷上下群龍無首,束手無策。如果漢家江山一旦再次淪陷,我千萬漢家子民恐怕又要淪為胡虜奴隸,永無翻身之日。”


    “讓我再想一想吧。過幾天,我就要在南洋正式登基了。你們願意在這裏觀禮,就呆在這裏吧。”


    聽說遼王要在這南洋蠻荒之地登基,朱高熾不由被雷得外焦裏嫩,開始還以為遼王說的是氣話,後來又去找嶽父張玉去求證。


    “震遠侯,我們不明白,十五叔為什麽非要選擇在這蠻荒之地登基為帝,整個國家人口還沒有遼東多,回國即位不好麽?”


    “你們不明白,這是一個潛力巨大,朝氣蓬勃的國家。你看光城河邊那座高聳的高塔了嗎?它叫團結塔,燈壁輝煌,魅力四射,象征這個國家的魅力。”


    “好像它也還沒有遼東的燈塔高啊?“


    “你別看它現在隻有三十九米高,不出十年,這個塔會建到九十九米高。那時候這個國家人口將達到一千萬人以上,稅收超過大明五倍以上……那是大明一百年也達不到的高度。”


    “大明一百年也達不到的高度?”


    朱高熾沒想到自己的嶽父也中如此看好南洋這片土地,心裏對這裏既充滿了疑問,也充滿了好奇。


    他決定和朱有燉參加完十五叔的開國大典和登基典禮再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