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年底,震遠侯張玉已親自來到胡氈城督戰,和西征大軍一起過年。


    因為是滅國之戰,傅安考慮再三,還是請德高望重的震遠侯張玉到前線親自坐鎮指揮。


    張玉一邊慰勞各營將士,鼓舞士氣,一邊在心裏進一步琢磨修改他那個搞人又搞錢的計劃。


    這時明軍的彈藥也及時供應到了前線,藍帳汗國巴拉克大汗也在傅安的忽悠下與帖木兒汗國翻臉,帶來了兩萬騎兵前來助戰。


    張玉卻對巴拉克冷嘲熱諷起來。


    “巴拉克大汗,你的人馬被帖木兒打瘸了嗎?為什麽來這麽晚啊?”


    “張將軍還請見諒,敝國人馬散居草原各處,集結起來有些費時間。”


    巴拉克現在是個標準的牆頭草,語氣極為謙恭,根本不敢得罪張玉。


    伸手不打笑臉人,但張玉不想就這麽輕饒了巴拉克,繼續咄咄逼人。


    “那你今天是來撿漏的呢?還是來幫忙的?”


    “自然是來幫忙的。”


    “那好,過了胡氈城八百裏,西邊是帖木兒都城撒馬爾罕,由沙哈魯率領的十萬殘軍防守。南邊是帖木兒舊都巴裏黑,由帖木兒孫子哈利勒率領三萬殘軍防守,你隨便挑一個打吧。”


    “那……敝國軍力孱弱,就挑南邊的巴裏黑吧。”


    張玉到了胡氈城後,第一眼就看穿巴拉克的小心思。這家夥完全是衝著撿便宜來的!


    他隻是使了一招激將計,就成功地將巴拉克的人馬打發去了南邊的巴裏黑與哈利勒互砍去了。


    巴裏黑地近印度,是帖木兒汗國另一都城,上次郭驥和傅安敲開胡氈城的時候,帖木兒曾經讓沙哈魯把部分人員和資源轉移到巴裏黑。


    張玉對巴裏黑並不是太感興趣,他把巴拉克支走,是為了獨占撒馬爾罕的寶藏。當然,這樣也會增加明軍獨自攻城的壓力。


    嚴格地講,此時的明軍是新華軍和暫時還沒有被大明中央朝廷收編的遼東邊軍組成的八營聯軍,加起來也就是四千人,一萬匹馬。


    但是明軍火力之強悍,已經第一次形成了對帖木兒汗國降維打擊的程度。


    經過一番悉心的籌劃,張石製定了一個直搗撒馬爾罕的作戰計劃,並取了一個非常拉風的名字:阿裏巴巴行動!


    他決心把帖木兒這個大強盜這麽多年積累的不義之財都順走。這是他從南洋出發前大女兒的請求,也是永樂皇帝的要求。


    說沙哈魯從伊犁撤軍,悄悄回到撒馬爾罕不久,帖木兒將一把象征權利的寶劍交到沙哈魯手中,叮囑一番。


    “沙哈魯,拿好這把劍。”


    “是,父汗。”


    “記住,千萬不要對你的敵人示弱。”


    “是,父汗。”


    “我死之後,將我埋回老家吧。”


    “是,父汗。”


    “……”


    一代梟雄帖木兒自知這次捅了個天大的馬蜂窩,病情日益加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不後悔、不屈服、不投降,把一副亂攤子扔給了備胎沙哈魯。


    帖木兒死後,沙哈魯在風雨飄搖中繼承了汗位。但是他並沒有中大獎的喜悅。


    失去了帖木兒這個擎天柱後,帖木兒的子孫們正在帶頭砸鍋賣鐵,鬧著分家產,拆房子掀瓦搶屋梁。


    帖木兒的三孫子哈利勒在舊都巴裏黑,利用一些舊貴族的支持另行稱汗,帖木兒的二孫子皮埃爾也在新都赫拉特稱汗。


    至於其他地方稱孤道寡的草頭王到處都是,什麽波斯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全都冒了出來。


    昔日貌似龐大的帖木兒帝國正在加速崩潰,以致於沙哈魯都不敢按照帖木兒的遺願將他的遺體送回家鄉渴石城歸葬,生怕被人掘了去,隻能暫時安放在帖木兒一個早夭的孫子陵墓裏麵湊合一下。


    不久,沙哈魯又接到明軍再次攻占胡氈城的消息。


    這已經是明軍第二次敲開撒馬爾罕的門戶了。帖木兒汗國正在搖搖欲墜。門戶洞開的撒馬爾罕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沙哈魯自知不是明軍的對手,想向明軍求和,但由於帖木兒臨死之前有交待,他不得不繼續硬撐下去。


    永樂二年正月初八,明軍西進七百裏,兵臨撒馬爾汗城下。


    沙哈魯隻好送出曾經被遼王惦記的長子吳魯伯到明軍大營請和。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


    張玉知道,以前受曆史記錄影響的遼王,現在已經打破了曆史的正常發展軌跡,成了兩大帝國的共同皇帝,手下有的是天文方麵的人才,根本不再在意這個小屁孩了。


    他於是把吳魯伯又給退了回去,要求沙哈魯三日之內投降,否則將撒馬爾罕夷為平地,將帖木兒從墓地挖出來挫骨揚灰。


    此後連續數日,沙哈魯仍在痛苦地堅守,同時派出信使到處求援。


    明軍也沒有急於攻城,隻是派出兩營人馬陸陸續續攻取了撒馬爾周圍的幾個小城鎮,又派出遊騎,四處捕殺沙哈魯派出的求援信使,使撒馬爾罕成為一座孤島、一座死城。


    等撒馬爾罕四周安全後,張玉這時候動用了神秘武器:熱氣球。


    隻見幾個新華軍的士兵駕駛熱氣球自北向南,穿過撒馬爾罕城上空。


    他們一邊用望遠鏡將城內防守兵力部署情況看得清清楚楚,一邊丟下漫天的傳單。傳單上麵同時用察合台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寫著“活捉沙哈魯”等口號。


    看到明軍竟然能夠從天而降,灑下傳單,好多人以為是主的旨意。城內軍心日漸渙散,悄悄出城投降的人越來越多,數量竟然是超過了明軍!


    這些降兵不僅進一步向明軍提供了更詳細的情報,還擼起袖子加油幹,幫助明軍挖壕溝,把城進一步圍得死死的。


    這下沙哈魯算是插翅難飛了。


    有意思的是,明軍還捕獲了皮埃爾從赫拉特派出的求援信使。


    原來,安遠侯柳升指揮的兩營明軍和三千霍爾木茲騎兵在攻破克爾曼城,斬殺帖木兒三子米蘭沙之後,竟然一鼓作氣殺到了赫拉特。


    這神助攻,真是遠隔萬裏重洋,卻如同心有靈犀一般的及時巧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