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的後院柴房裏,被五花大綁著丟進來一個瘋瘋癲癲的人,正是曹文韜。他嘴裏還在含糊不清地咒罵著:“你們這群惡徒,不得好死!老天不開眼啊,為何要這般折磨我!”那聲音淒厲而絕望,仿佛是來自地獄的嘶吼。


    柴房裏陰暗潮濕,散發著腐朽的氣息。僅有的幾縷微弱光線從狹小的窗口透進來,塵埃在其中飛舞。曹文韜的身子不停地扭動掙紮,試圖掙脫那束縛他的繩索,手腕和腳踝處已被勒出了深深的紅痕。


    他的臉上滿是憤怒與不甘,雙眼圓睜,布滿了血絲,眼珠子似乎都要瞪出來。那猙獰的表情仿佛在控訴著命運的不公,又像是在與無形的敵人激烈對抗。汗水混合著塵土,在他的臉上留下一道道汙濁的痕跡。他繼續咆哮著:“我曹文韜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這世間沒有公理,沒有正義!”但無論他如何掙紮和咆哮,都無法改變此刻的困境。


    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一朵祥雲。那祥雲宛如夢幻般絢爛,綻放著璀璨奪目的光芒。祥雲中,海雲法師腳踏金光,周身仿佛被一層神聖的光輝所籠罩,緩緩降臨在賈府的庭院中。


    法師身姿挺拔,寶相莊嚴,一襲袈裟隨風飄動,其麵容慈悲而又威嚴,讓人望而生畏。


    賈府眾人皆驚,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神聖景象所震撼。無論是奴仆還是主子,紛紛跪地參拜,不敢抬頭直視。眾人的心中充滿了敬畏與虔誠,口中念念有詞:“恭迎法師降臨,法師慈悲,護佑我等。”庭院中一時之間寂靜無聲,隻有眾人輕微的呼吸聲和衣袂飄動的聲音,氣氛莊嚴肅穆。


    海雲法師寶相莊嚴,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雲遊至此,感受到此地有戾氣,特來一探究竟。”


    管家阿福連忙上前,恭敬地說道:“法師,這瘋子拿著刀要在府裏傷人,被我們製服關在這柴房裏了。”


    海雲法師微微點頭,移步來到柴房前。他輕輕一揮手,柴房的門便自動打開。


    隻見曹文韜依舊在拚命掙紮,眼神中充滿了狂躁。


    海雲法師口念咒語,一道金光籠罩在曹文韜身上。瞬間,曹文韜安靜了下來,眼神也變得清澈起來。


    “此施主與佛有緣,歸行正教寺。”海雲法師說道。


    賈府眾人麵麵相覷,但也不敢違抗法師的旨意。


    曹文韜默默地站起身來,跟隨著海雲法師,離開了賈府。


    正道寺位於城外的一座山上,四周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寺廟不大,朱紅色的院牆在歲月的洗禮下略顯斑駁,飛簷鬥拱透著古樸的韻味。踏入寺門,便能看到一方小小的庭院,青石板鋪就的地麵幹淨整潔。庭院中種著幾株桂花樹,微風拂過,送來陣陣清幽的花香。主殿內供奉著莊嚴的佛像,佛像前的香爐中香煙嫋嫋升起,彌漫在整個殿堂,給人一種神聖而寧靜的感覺。


    曹文韜跟著海雲法師來到寺中,看著周圍的佛像和香火,心中感到一陣寧靜。這寧靜不同於他以往所經曆的任何一種感受,仿佛是一種能將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憤怒都漸漸撫平的力量。


    海雲法師輕聲說道:“文韜,此處便是你今後修行之所,你可安心於此。”法師的聲音溫和而堅定,如同寺廟中的鍾聲,在曹文韜的心中回蕩。


    曹文韜雙手合十,虔誠地回答:“多謝法師收留,弟子定當潛心修行。”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和期待,仿佛在這陌生的環境中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他環顧四周,目光停留在一尊微笑著的佛像上,喃喃自語道:“在這喧囂塵世中,竟有如此寧靜之地。”那佛像的微笑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慈悲和智慧,讓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海雲法師微微點頭,說道:“心若靜,處處皆為淨土。你既來到此處,便要放下過往的執念,尋得內心的平和。”法師的話語如同醍醐灌頂,讓曹文韜心頭一震。


    曹文韜深吸一口氣,說道:“法師,弟子明白,定不負所望。”然後,他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開始念經打坐。然而,初入佛門的他,心中雜念叢生,思緒總是不由自主地飄向過去的種種遭遇。那些曾經的屈辱、不公和傷害,如同陰影般縈繞在他心頭,讓他難以靜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海雲法師卻始終不教他正道功。曹文韜心中疑惑,但又不敢多問。他隻能在每日的修行中,努力克製自己的浮躁和不安。


    這一天,曹文韜終於忍不住了。他來到海雲法師麵前,跪地問道:“法師,為何不教我正道功?”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急切和渴望,聲音也帶著一絲顫抖。


    海雲法師微微一笑,那笑容中似乎包含著無盡的深意。他緩緩說道:“佛法在心,不在法。你心中雜念未除,如何能領悟正法?”法師的聲音平靜而有力,如同清澈的溪流,流過曹文韜焦躁的心田。


    曹文韜若有所思,低下頭去。他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修行,意識到自己雖然身處佛門,卻並未真正放下心中的包袱。


    海雲法師接著說道:“你先靜心修行,待時機成熟,自然會傳授於你。”法師的目光溫和而堅定,給予了曹文韜莫大的鼓勵。


    曹文韜咬了咬牙,說道:“弟子明白。”他站起身來,轉身離去的那一刻,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心魔,早日得到法師的認可。


    從那以後,曹文韜更加刻苦地修行。每天清晨,他總是第一個起床,在庭院中打坐冥想,感受著晨曦的溫暖和微風的輕撫。當太陽漸漸升起,他便開始打掃寺廟,擦拭佛像,用自己的雙手表達對佛祖的敬意。


    午後,他會研讀佛經,一字一句地琢磨其中的深意。每當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便虛心向寺中的師兄請教,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


    夜晚,當寺廟中的燈火熄滅,眾人都已進入夢鄉,曹文韜卻依然在禪房內打坐。他努力摒棄心中的雜念,試圖尋找內心的平靜。在那寂靜的夜晚,隻有他的呼吸聲和偶爾傳來的蟲鳴聲相伴。


    而海雲法師則在一旁默默地觀察著他。法師看到了曹文韜的努力和堅持,也看到了他在麵對困難時的掙紮和迷茫。但法師知道,修行之路本就充滿艱辛,隻有經曆了這些磨礪,才能真正領悟佛法的真諦。


    有一天,曹文韜在打掃庭院時,無意間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鳥。他小心翼翼地將小鳥捧在手心,為它包紮傷口。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憐憫和關愛,忘卻了自己的煩惱。


    又有一次,寺廟中來了一位貧苦的老人,尋求幫助。曹文韜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食物和衣物分給了老人,並且耐心地傾聽老人的傾訴。


    這些小小的善舉,讓曹文韜的內心漸漸變得柔軟和開闊。他開始明白,佛法不僅僅是在經文和修行中,更是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曹文韜終於能夠在打坐時,讓自己的心境保持平靜,不再被雜念所幹擾。他的眼神變得清澈而堅定,臉上也多了一份從容和安詳。


    海雲法師看到了他的變化,心中感到欣慰。這一天,法師將曹文韜叫到身前,說道:“文韜,你的心已漸趨平靜,是時候傳授你正道功了。”


    曹文韜聽聞,激動得熱淚盈眶,他跪地叩頭:“多謝法師!”


    從此,曹文韜在佛法的修行之路上越走越遠,他的內心充滿了慈悲和智慧,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佛弟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奇案:一屍三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苑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苑詩風並收藏民國奇案:一屍三鳥最新章節